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通信网络基础-为什么电脑会自动关机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特点及教学
建议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
文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三
个板块编排,其中识字两个单元,汉语拼音两个单元,
课文四个单元,写字和口
语交际贯穿在这三个板块之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中有哪
些特点?如何针对课文的编写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1
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
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
数量減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
”语文
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
大人一起
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
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
“学段目标与内容
”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
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
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
益于课内,
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
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
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
,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
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
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
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
、亲子阅读等活 展
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
br>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
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
文园地”之中。如
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
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
《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
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
“1+X”的方
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
“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
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
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
“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
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
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
学生
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 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
师教的方
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
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
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
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
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
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
起读故事书”“和同学
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
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
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
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
发学生
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
可以是
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
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
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
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
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
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
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
式进行呈现。总
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
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2
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
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
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
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
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
的一年级上册,
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
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
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
课程标准》在
“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
水
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
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
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
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
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
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
课
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
还是小》写出
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
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
、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
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
原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
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
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
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
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
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
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
br>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
义地识记“秋”字
。
其次,在课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
的练
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
后练习是“你
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
“你什么时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
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
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的生活进行交
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
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
的指导要求,现“部
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
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
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
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
木字旁、
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
字的
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橫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
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
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
方式,一条是“内
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
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
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
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
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
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
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
大好处
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
践性课程
”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
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
出来,抓
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
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
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
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
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____。蓝蓝的天空像_____”,现“
部编本”语文教材
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
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
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
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
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
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
你喜欢
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样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
出的“语
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
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
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
课后练习中都
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
教
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
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
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
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
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
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
br>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
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
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
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
《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
》的课
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
里来了哪
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
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
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 从提取明显的信息
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
解释,要求逐步提高。
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
br>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
后续发展学生在阅
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決问题等能力打好扎
实的基础。
4
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
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
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
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
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
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入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
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
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
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
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
br>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
加了中国传统文化
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
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
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
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
样,课文
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
绘制方
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
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
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
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
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
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
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
节的美景
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
“草
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
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
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
吗”和“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
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
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
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
习:“那地方的_____,真
的像___说的,那么____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
情体验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
过程。“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很
多创新之处,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科书编
者的编写意图,才能用好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课堂
教学的效率,从而推进
语文课程的改革。
(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
室 310006)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