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610次浏览
2020年12月24日 14: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托福考试报名费用-教师个人简历表格下载

2020年12月24日发(作者:常秀峰)


抓对话 读懂言外之心———三年级上册《灰雀》教材解读
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生字,会
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用“或者”“诚实”两个词语练习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在默读中质疑,并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 人物的内心想法,
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 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流程】
板块一:图文结合,认识灰雀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出示图片)瞧!这
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预设:可爱的、漂亮的、美丽的、毛茸茸的……



点评揭题:这就是灰雀。(板书课题,教学“雀”字)齐读课题。
填空小结:这只深红色(胸 脯)的灰雀多么漂亮啊!它扑打着翅膀,
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真(惹人喜爱)。
2.这篇课文围绕灰雀,写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既是与课题有关,又很好地引领接下来教
学环节的创设与展开。】
板块二: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围绕灰雀写了哪些人,他们对灰雀做了什
么事。
默读小贴士:默读时,没读懂的地方可以标记出来,交流时注意倾
听。
2.了解课文大意。
提示:公园的白桦树上有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每天给它们喂
食。一天列宁发现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去找灰雀,并与小男孩对


话,小男孩说灰 雀一定会回来的,第二天果然飞回来了,列宁知道了男
孩是诚实的。
3.板书并质疑。

(1)板书引导:从列宁看灰雀、喂灰雀、找灰雀,你能看出什么?
(列宁喜爱灰雀) 追问: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知道的呢?(每次都要
停下来 仰望 经常 带来)
点评提升:你们都读出课文里面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了,真会读书!
(2)学生默读质疑。
预设一:我不知道小男孩对灰雀做了什么事。
预设二:小男孩怎么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
预设三:灰雀到底去哪儿了?它是怎么飞回来的?
【设计意图:以本单元“带着问题默读”语 文要素为教学手段,初
次默读课文,思考:围绕“灰雀写了哪些人?他们对灰雀做了什么事?”


有目的地阅读,帮助了解课文大意。通过交流板书质疑,这是学生思维
拓展的训练点,也 是从学生的质疑中提炼本课教学的难点。】
板块三:练读对话,感悟心理
质疑归纳:列宁找到这只可爱的、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了吗?它到底
去哪儿了呢?
列宁在白桦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时他看见一个小男孩,他们
之间产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1.默读课文3~10自然段,用“______ ”和“~~~”分别画出列宁和
小男孩说的话,边读边想:他们在对话的时候分别在想什么。
2. 同桌分角色读一读所画的句子,读出一大一小人物身份的不同。
3.听学生朗读,随机交流。
(1)小男孩说“我……我没看见”时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抓 省略
号体会小男孩说话时的吞吞吐吐。讨论:此时小男孩可能在想什么?列
宁可能猜到了什么?
预设小男孩的猜想:①我抓了灰雀,但我不能说。②我看见邻居将
它抓走了,养在笼子里玩,不 能说。


预设列宁的猜想:①会不会是这个男孩捉走了?②如果真的是被捉
走了 ,我要想办法让他把灰雀给放了。
(2)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为什么又“不敢讲”呢?
预设:男孩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说明他内心是诚实的。但是小男
孩从列宁的话中听出了他对灰雀的 担心,又不敢说出真相,担心列宁的
追问和责怪。此时小男孩的内心是矛盾复杂的。
(3)列 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此时列宁是什么心情?抓住“多好”“可惜 ”等词语体会列宁的惋惜之
情。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既然是自己跟自己说,换成“列宁心里
想”好不好呢?
提示:列宁的自言自语实际是说给谁听的?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读。
(列宁想, 他还是个孩子,他不是要故意把灰雀捉走,也许他是喜
欢灰雀的缘故。读出列宁很有智慧,他很关心小男 孩,又注意保护小男
孩儿的自尊心。)


(4)小男孩听了列宁自言自语的话又 会想些什么呢?(读好男孩坚
定的语气,读出他改正错误的决心,回家就把灰雀给放了)
4.再读对话,尝试添加提示语。预设:
①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着急地)问:“ 孩子,你看见
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②男孩(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见。”
……
随机点评:能读出标点符号所传达的情感,真会读书!
更了不起的是,你们甚至能读出人物内心的想法!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单凭 上下文内容以及现有的
生活经验是很难读懂人物内心的。课堂通过教师的适时追问,学生一步
步 深入体会,慢慢接近并触摸到人物心理。在学生对男孩和列宁的内心
想法有了一定体会之后,我们采用添 加提示语的策略,进行对话的朗读
训练,既降低了难度,又确保了对话的连贯性、完整性,并帮助学生更
加准确地把握人物的语气。】
板块四:默读体悟,感受“爱”的不同


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灰雀真的飞回来了吗?(出示11~13
自然段,读相关的句子) < br>1.出示图片:这是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你们看列宁、灰雀和小男
孩,观察他们的动作,猜猜他 们在想什么。

预设:
(1)抓“果然”体会为灰雀平安归来而高兴,为小男孩的诚实而高
兴。
(2)抓“ 看看”“微笑”两个词及句子“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
儿去了?”,体会列宁不直接问小男孩,是对男 孩的尊重和呵护。
2.课文读到这儿,你知道灰雀去哪儿了吗?(男孩先是把灰雀抓起
来了, 当意识到自己行为错误时,又把灰雀放回来了)
3.引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学“诚”,范写生字并用“诚实”造句。


4.这个 诚实、知错就改的小男孩,他抓了灰雀又放了灰雀,你们说,
他喜欢灰雀吗?
喜欢灰雀。交流预设:
(1)因为他喜欢,所以他才把它捉了带回家去。
(2)也因为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喜欢,所以放了灰雀,给灰雀自
由。
点评:是啊 ,很多人都喜欢灰雀,但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它属于
白桦林,属于所有喜欢它的人。就像公园里的花, 开得那么美丽,它们
属于大自然。
【设计意图:以小男孩对灰雀前后不一的表现为切入点,引 发学生
再一次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与
全面。】
板块五:回顾总结,体会真爱
根据板书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惹人喜爱的灰雀, 智
慧而富有爱心的列宁,诚实的小男孩。也通过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的
不同表现,我们明白了 :自然的美属于大家!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
要保护它!


【设计意图:通过 总结,升华人文主题,让学生认识到:面对动物
朋友,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保护。】

天7-花螺的做法


中秋节目单-超拽女生头像


春天来了就荡漾-毛线袜套的织法


教案设计-买房怎么看风水


水果刀-粗话大全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电影的英文


鼠疫的症状传播途径-外国诗两首


一筹莫展-孕妇补铁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