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如何突破段的教学

玛丽莲梦兔
865次浏览
2020年12月24日 14: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康师傅绿茶广告-动物园作文

2020年12月24日发(作者:任泽民)


《灰雀》如何处理段的教学
《灰雀》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二组关于“名人故事 ”主题中的第一篇课
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课文通过写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男孩放鸟归林,表现了列宁对孩童的关爱。 段的教学是三年级语文教
学的重点,在《灰雀》一课的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段的教学呢?
首先,基于年段特点:精读课文是中年级教材的主要角色,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语
文综合能力训练 的主要板块。对中年级来说,由字、词、句转型为对段的重点训
练不可或缺。 其次,基于文本特点: 段有两种,一是自然段,一是意义段。《灰
雀》一文在段的构成方面有以下特点:1、全文分为三部分, 由一个自然段和两
个意义段构成。2、第一部分由第一自然段组成,语句优美。3、第二部分(2——10自然段)是一个意义段,此段最大的特点是由人物对话组成。4、第三部分
也是一个意义段。 综上所述,基于三年级的年段特点以及《灰雀》这篇课文的
文本特点,我对本课 “段”的教学作了如下处理: 一、以时间为线索,感知
意义段。 《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之一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 “初步”意味着什么 呢?我们查找词典可知:“初步”即开始阶段
的;不是最后的或者完备的。再回到句子中,也就是说三年 级是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的开始阶段;“初步把握”还应该可以理解为,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可以是不完备的。既然是“初步”,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就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初
读课文时马上就问, 孩子被难住了,读通课文的目的反而达不到。 学习《灰雀》
一文,在初读课文环节,学生按要求读课 文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初步概括课文
主要内容。对于刚跨进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我设计 了“以时间为
线索,感知意义段,扶放结合”的步骤,循序渐进,达到良好效果。 第一步,
引导学生:“这篇课文有好几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我们一起
来找一找,圈一圈”。学 生找出了“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这几个时
间词; 第二步,依据时间把课文分成三个 部分,指名读每一个部分,以填空为
拐杖:“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有一年冬天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写一天;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第二天,。”启发学生思考:在每一
个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 第三步,鼓励学生尝试把三部分的意思连起来,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三步”引领下借助自然段中 开头的关键词,连句归纳


课文主要内容。 二、“圈划品读”,感悟重点词语的作用。 《灰雀》第一自然
段主要写了灰雀惹人喜爱,以及列宁非常喜爱这三只灰雀。正是因为三只灰雀惹
人喜爱,列宁喜欢它们,才会发生后来的故事。这一段是全文的一个铺垫,并且
语句优美,适合于引导 学生逐字逐句细细品读,积累好词好句。我作了如下设计:
1、划——划重点句。 划出文中描写灰雀惹人喜爱,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2、
圈——圈关键词。 学生通过读句子,圈出 了“深红、粉红”,“来回跳动”,“声
音婉转动听”这几处关键词,我引导学生小结:这是从颜色、动 作、声音这三方
面来写灰雀的。再读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学生圈出了最能体现列宁喜爱灰雀
的几个词:“每次”、“都要”、“经常”。 3、品——品味喜爱之情。 细细品味,
我们会发现 ,“惹人喜爱”这个词凝聚了第一自然段所要表达的全部情感——灰
雀惹人喜爱,列宁喜爱灰雀。我抓住 “惹人喜爱”,引导学生体会:灰雀颜色鲜
艳,“惹人喜爱”;来回跳动“惹人喜爱”;声音婉转动听“ 惹人喜爱”。 4、读
——读出喜爱之情。 我通过引读,帮助学生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师引读 “早
晨锻炼时,列宁走到白桦树下„„”,学生读“他都要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给
它们带来 面包渣和谷粒。”师继续引读“工作累了,休息时„„”,“晚上散步时„„”,
学生再读“他都要仰望 这三只欢快的灰雀,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通过
圈、划、品、读,学生历经“读进去”、“想起来”的过程,

吃什么食物补肾-英雄的黎明简谱


和谐社区建设-测试你的智商


我是希瑞-克扣


新劳动法-陪伴朋友说


爱就爱了吉他谱-灌篮高手主题曲歌词


equally-关于爱国的诗歌


天保工程-神舟11


炖排骨的做法大全-木瓜炖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