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国防科技大-驾校新规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问题对比默读,感悟美好品质
——三年级第八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概述
本单元围绕”仁爱”主题,安
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其中《手
术台就是阵地》是略
读课文。四篇课文涵盖古今中外,通过文言短文和记叙文等不同的体裁,向学生展现
了诚实、友善等良好
人物品质。
四篇课文虽然体裁不同,但表达主题、写作方法却殊途同归:一是每篇课文以故事形式陈述
,有起因(背
景)、经过、结果、感悟等,从而把简单的事写得具体清楚。二是暗含对人物美好品质的赞
扬和歌颂。《司
马光》向我们塑造了冷静机智、乐于助人的幼年司马光形象;《掌声》一课以掌声带给英
子的变化,让我
们明白了友善的强大力量;《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让我们感受到男孩诚实的可贵、
列宁对儿童的关爱
和白求恩认真负责、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大无畏品质。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
第一篇文言文。
另外,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指导
渗透的良好素材,
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比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的层次递进式教学,是指向阅读训
练的良好契机。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写本单元“庭”“跌”“掌”等30个生字,会
认读41个二类生字,学习借助偏旁巧妙识记字词的方
法;继续学习用钢笔进行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会背第24课,能以第一人称口吻复述第25课二至四自然段。
3.学习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的阅读方法,对默读问题进行释疑,并运用方法练习阅读。
4.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记叙下来。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需7课时
四、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核心阅读能力目标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
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
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
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三年
级学生经过前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学生
基本能借助字词典、生活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
的含义,但还不能灵活运用。对于带着问题默
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还不得其法。基于以上语文课程标
准的引领和学情的实际需求,结合本单元课文
不同题材形式,古今对照、中外结合、品质突出等特点,我
们把“问题对比默读,感悟美好品质”设计为
本单元的训练主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语文
实践能力的提升。
感悟仁爱之情.
五、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流程表
基本课
型
单元导
读课
课次 学习内容
1.学习默读方法
2.整体认读生字
词
核心能力目标
1.
整体认读生字词
2.学习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标画语句;提出疑问);
主要教学活动
1.整体认读生字词;
2.学习默读方法(不出声、
不指读;标画语句;提出疑
问);
3.借助注释,理解疑问。
1.检查生词;
2.熟读课文,做到读书“四
不”;
3.学习“不出声不指读,标
画词句”的默读方法。
第1
课时
第2课
时
朗读指
导课
朗读本单元课文 1.能够正确认读生词,
能正确、流利
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2.学习“不出声不指读,标画词句”
的默读方法,并能练习运用。
能力习
得课
第2
课时
24.《司马光》
1.运用“借助注释,对比白话文”
的阅读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大致含
义。
2.尝试背诵课文和语文园地“日积
月累”。
1.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
br>法,对比默读课文,感悟英子掌声
前后变化及原因。
2.学习以英子口吻复述故事。
1.借助注释,快速默读,整
体感知课文内容;
2.对比白话文,完善理解,
感悟文本特点;
3.总结学习方法,拓展阅读
与积累。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
课文内容;
2.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联
系上下文比较阅读两次掌
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3.总结回顾,拓展提升
1.检查预习。
2.细读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
后
,与孩子交流、使其放回
灰雀的段落,通过人物的神
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
理活动。
3.拓展交流。
1.激趣导入,初探课文。2.
阅读交流白求恩大夫在万
分
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
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
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
3.拓展阅读,深化认识。
1.分项交流,合作总结;
2.总结写法,实践运用。
能力习
得课
第3、4
课时
25.掌声
变式练
习课
第5
课时
26.《灰雀》 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
写,体会列宁
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
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同
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
物的心理活动。
方法运
用课
第6课
时
27.《手术台就是
阵地》
1.练习默读,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
中培养阅读能力。
2.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
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
忱的高尚品质。
1.学会梳理复习单元知识点和学习
方法。
2.总结本单元记事特点,学习写事
方法,并尝试运用记写一件有趣的
事。
第7课
时
总结提
升课
梳理回顾,拓展
提升
单元导读课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写本单元“司”“庭”“资”“登”等30个生字,会认读“跌”“姿
”“势”等46个生字,积累“掌
声”“热烈”“慢吞吞”等生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默读的方法,并能快速地默读课文。
3.在默读中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默读的方法。
难点:在默读中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1.带领学生分学习小组,准备“单元学习目标导学单”。
2.借助单元预习单,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
单元——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板书:
第八单元)
(二)学习默读
1.单元整体了解。
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目录,第八单元包括哪些课文?
这四篇全是写事的文章,描述了古今中外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写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2.初次感受并学习默读。
(1)感受默读之快
学好这些课文,我们首先要
会读课文。读课文相信大家都会,现在我们就来比赛,规则是采用自己喜欢的
方法读整个单元的课文,看
谁读的快。读完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采用默读的方法读课文。)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采用大声朗
读课文,也可能采用指读方法读课文。也可能有少部分学生会用默读的
方法读课文。总之,让学生感受默
读课文的速度之快。)
(2)学习默读方法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老师读课文的速度要比大家
快吗?因为老师这里有一个快速读课文的方法,那就是—
—默读。(板书:默读。并出示默读要求:默读
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
响阅读速度。)教师随机讲解。
(3)体验默读方法
让学生用默读的方法快速地阅读本单元课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会默读,还有小部分学生不会,教师随机指导。)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运用默读,学习生字词
1.预习生字词
同学们,默读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的阅读方法,默读的速度要比朗
读的速度快得多,可以让我
们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板书:快)这是默读的第一个好处。那默读的第二
个好处是什么呢?(出示:
默读时,可以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
楚他们的意思。)默读可以
让我们快速地将生字词圈画出来,并识记。(板书:圈画、识记生字)
现在就让我们运用默读来学习生字词吧!首先默读课文,将生字词圈画出来,生字用“
”圈出来出来,
词语用“ ”划下来,并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生字词
(1)学生谈自己的识字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
跌”比较难写,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指一个人失足就跌倒了。学生还
可能会说到“男”是力字底,可以
联想到一个男人有力气,在田里干活。)
(2)学习偏旁识字法
①
以“目”字旁的生字为例,学习方法。
(出示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准字音。
那这些字都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谁用动作表示一下?
那你们会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动作会感知到目字旁表示眼睛看。教师板书:眼睛看)
其实对于不认识
、不理解的字,还可以借助偏旁归类识字。如目字旁的这些字就表示用眼睛看。(板书:
偏旁归类识字)
②练习运用方法,学习“月”字旁的生字
同学们,“目”字旁的生字一般表示眼睛看。那“月
”字旁的生字呢?谁来说说“月”字旁的生字有哪些?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本单元的生字“胸”
、“脯”、“腿”,也可能会说“胳”、“膊”“腰”“脚”等。)
教师随机板书。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发现“月”字旁的字有什么特点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月”字旁的字除了和月亮有关,也表示的是身体部位。教师板书:身体部位)
③运用方法,学习“扌”的生字
以小组为单位,先列举出带有“扌”的生字,再分析“扌”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单元“扌”的生字有“摆”“摇”“投”“撤”“持”。)“扌”的生字一
般表示
动作。教师板书:动作)
小结:同学们,在你们的努力下,发现了“目”字旁的生字一般表示眼睛看。
“月”字旁的生字一般表示
身体部位。“扌”的生字一般表示动作。这叫偏旁识字法。你们表现真棒!
那如果老师将这些生字打乱,你们还会认识吗?
(3)认读生字词
出示“目”字旁的生字,“月”字旁的生字,“扌”的生字(打乱)。
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调”“斗”“落”“大”。
出示本单元难读的生字词,比如“姿势”“或者”“落”“默”等。
以游戏的形式,采用抢答的方式,让学生识记生字词。
(4)生字识写。
①出示文中难写生字,以“腿”为例。
同学们,观察一下怎样才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这个字?
引导学生掌握字的书写规律: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右均等;上下结构的字两部分要写紧凑。
②学生在田字格上认真、规范书写一遍。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强调写字姿势。
③展示与评价。
展示一名学生的书写,从正确、结构、笔画长短不同两方面进行评价并得星。指导同位之间用相同方法互
相评价。
(三)借助注释,理解生字词
(过渡:同学们,生字词的认读已经难不倒大家了,那字词的意思呢?谁来说说你不理解的地方?)
以“群儿戏于庭”为例。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尝试理解。
同学们,我们来
共同解决这个难题。看,这里“群”是什么意思呢?一般什么情况下才用群呢?或者说“群”
怎么组词?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能会说“群儿”是一群小孩,“戏”是游戏、玩耍的意思。)(板
书:
联系生活实际)
2.学习借助注释消除疑惑。
那“庭”呢?书上有提示喔!看谁火眼金睛!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从注释中找到答案,是庭院的意思。)
老师适当引导孩子,这个叫注释,并解释庭院就是院子的意思。(板书:借助注释)
3.串词成句。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群儿戏于庭”翻译成句。
(学情预设:学生应该能说处事一群小孩在庭院中玩游戏玩耍。)
小结:同学们,你们通过联
系生活实际知道了“群”“儿”“戏”的意思,通过注释知道了“庭”的意思。
再通过整合你们知道了“群儿戏于庭”的意思。看来无论多么困难的问题,只
要大家齐心协力,发挥集体
的聪明才智,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会了默读、偏旁识字法和用“参考注释来理解字词”的方法。)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默读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的阅读方法,默读的速度很快,就是一目十行,
有助于可
以让我们大量阅读和思考。课外阅读时,可以尝试运用默读来增加我们的阅读量。偏旁识字法让
我们快速
地识记相同偏旁的生字。当遇到难理解的字词时,我们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
(五)作业布置
1.利用默读结合注释的方法,预习第24课《司马光》。
2.利用偏旁识字法,整理出自己喜欢的偏旁生字,并找出特点。
六、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默默读 快
“目”
眼睛看
偏旁识字法 “月” 身体部位
“扌” 动作
借助注释理解生字词
附: 第一单元目标导学单
班级 小组 姓名
我知道本单元包括( )、( )、(
)、( )四篇
课文。
一、学习默读
1.自读课文,用时 。
2.默读方法:
。
3.默读课文,用时 。
二、学习生字词
1.默读课文,将生字词圈画出来,生字用“ ”圈出来出来,词语用“
”划下来,并想办法解决不认
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偏旁识字法
“目” 眨、瞪、瞅、眶、睹 表示
“月”
表示
“扌”
表示
表示
3.我的书写展示:
三、借助注释,理解生字词
群儿戏于庭:
群: 儿: 戏:
于: 庭:
方法指导课 24.《司马光》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结合工具书、注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从
而理
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搜集司马光的资料,中国古代人物故事。
教师:制作PPT
四、 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都特别喜欢读故事,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看谁的注意力最集中,小手举得最快!准备
好了吗?
1.出示《曹冲称象》《凿壁偷光》《骆宾王咏鹅》《甘罗拜相》的图片,每出一次
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名。
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都是讲的古代人物故事。反映了人物特点。)
今天啊,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中国古代的人物故事,它就是——24.司马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谁能说说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评议。)
3.出示司马光的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
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
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
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
秋左氏传》。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初步感知,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和之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一个
字可以表达一个词语的意思,可能会说字数很少,也可能会说以前学的是
白话文,这个是文言文。) <
br>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我们称它为文言文,(板书)所以这是一篇文言文的课文。想要把文言文<
br>学好,首先我们要把课文读通(板书:读通文章)。
2.默读课文,用“
”画出你认为比较难读的地方。
(1)指生读,教师适时纠正字音,重点指导“众皆弃去”的读音。
(2)出示字典中“没”的多音字解析,让学生分析“足跌没水中”这句话里“没”的意思(淹没)及读
音。指生读。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通过查工具书,结合语境就能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了。(板书:工具书)
(3)再次指生读课文。
(4)齐读课文。
(三)练习朗读,理解文意
1.重点把握,学习朗读。
(1)练读句子(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同学们,我们想读好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
,还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顿,你来看一看,这就有一个长句子。
生练读。指生读。
(2)把握重点,再读句子。
这句话中如何停顿,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看这句话里
有注释,我们就可以借助注释来弄清楚这
句话的意思。“光”指的是司马光,那“瓮”指的是陶器,也就
是缸。结合注释理解句子含义。(板书:注
释)
结合理解的意思,读出停顿。生练读。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3)运用方法,朗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我们借助注释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了内容,就把这个长句子的停顿,分析出来了。
①学生运用方法,自读课文。
②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出示: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③生练读,齐读。
2.对照学习,理解文意。
(1)借助注释和生活实际,大胆猜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
(2)对比白话文,丰富理解。
出示:
①群儿戏于庭,(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
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
③众皆弃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④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司马光却急中生智,拿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
缸
里的水流了出来。)
⑤儿得活。(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男生读原句,女生读译文。
引导学生注意课件中红色的文字,告诉学生,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
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
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谁来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文章大意?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情预设:一群
孩子在院子里玩,其中一个孩子爬到缸边,不小心掉进去了,其他孩子看见之后被吓跑
了,只见司马光拿
起石头向缸砸去,缸破了,小孩得救了。)
同学们,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又对照白话文,我们就把这篇文言文读懂了。(板书:读懂内容)
(四)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随机板书。
2.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司马光的赞赏。
小结:同学们,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也能读出这篇
文章所要反映的人物品质,这就说明我们把这篇文章读
透了。(板书:读透人物)
3.配乐朗读课文,根据提示背课文。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课外拓展
1.学习《孔融让梨》
同学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我们这节课的默读方法合作学习《孔融让梨》这篇文言文。
小组汇报:(1)小组齐读课文;
(2)代表说文章大意;
(3)代表说孔融的品质(谦虚礼让)。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阅读积累:出示“日积月累”中句子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1)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谈发现。
(2)教师指导学生认准字音,读通顺。
(3)指生读。
(4)现在我们把句子读熟了,那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5)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相机指导。
○爱人若爱其身。
关心别人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于人,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知道了这四句话的意思,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7)学生交流体会。
(8)尝试背诵。
(9)指名背、齐背。
2.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
我们通过读通文章,读懂内容,读透人物,学习了文言文《司马光》。这篇文章以简短的
语言向我们讲述
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六)作业布置
1.将《司马光》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自学《黄香温习》或者《曹冲称象》文言文。
六、板书设计
24.司马光
读通文章
文言文 读懂内容
读透人物:司马光 机智勇敢,遇事沉着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工具书、注释、联系生活实际
能力习得课 25《掌声》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多音字“落、调”,会写“掌、班”等11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和
工具书等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
文静、犹豫”等词语所表达的含义。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难点: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小儿麻痹症资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欢唱歌曲,聆听掌声。
1.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导入课题。
师过渡: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
声送给我们自己!(鼓掌)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掌声,
掌声也给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带来了触动,让我们一
起来倾听她的心声。
2.课件出示英子的来信,感受掌声力量
(1)指生朗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
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2)理解掌声:
①微笑着面对生活是什么意思?(对生活中的困难有直面的勇气和克服的信心!)
②从英子的信中,读出了什么呢?(从永远这个词中读懂了,这两次掌声影响着英子的整个一生。) <
br>3.掌声为什么会带给英子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掌声》(板书:掌声)请同学们
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相机指导“掌”字书写:“掌”注意写得扁一些,最上面的竖和最下面
的竖勾都压住竖中线,“手”的撇从
横中线起笔。
指导朗读课题:同学们让我们用声音传达我们的感情,读出你的热情!
4.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生:课文为什么以“掌声”为题目?
(二)读写课文,了解掌声。
(师过渡: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英子的生活。)
1.检查预习。
(1)分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如:前
鼻音“班、联”,后鼻音“况”,边音“烈、
联”等)
(2)讲解多音字“落”:
lào luò là
落 下了残疾 落 叶
丢三落四
落 枕 降 落
2.整体感知,了解英子形象。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内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2)抓住重点字词填空,产生对英子的同情:
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_____(文静)。英子从小就患上了_______(小儿麻痹症),因为
这种病,她
的腿脚_______(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_______(姿势)。
① 指生填空,相机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a.你对小儿麻痹有了解吗?
指生介绍: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
婴幼儿,85%的患者在6个月~3岁之间
发病,成年人比较少见。病毒经过口腔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
环而影响全身,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灰质的运
动神经细胞,所以又叫脊髓灰质炎。症状表现为肌肉瘫痪,运
动功能障碍。病毒也可以影响脑干、脑膜等
神经组织。
(师总结:借助工具书、课外资料是消除阅读疑惑的有利方法。)
b.
英子走路的姿势是什么样子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摇一晃)
指导学习方法:这种理解课文的方法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②
患病的英子心情怎样?(板书:忧郁)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设身童年,理解掌声
(过渡:是啊,因为疾病,小英子变得自卑痛苦。)
1.抓关键词,体会英子忧郁心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她的忧郁呢?圈画出词语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学习:
预设一:默默地:很安静,不说一句话。
想象说话:在什么情况下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感受英子的孤独。
生1——也许,在课间十分钟大家聚在一起嬉戏玩耍时,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2——也许,在课上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问题时,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3——也许,在_______时,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还有哪些词语也能感受她的不开心不快乐?
预设二: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学生应该能说到,英子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愿让人看到她的残疾,怕别人取笑她,心里很自卑等等。)
预设三:学生还可能从两个“总是”可以看出英子好像不大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不太爱说话,太孤独了
。
身体的残疾使得小英子总是躲躲藏藏,失去了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的美好时光。
(3)读
书方法小结:同学们能够运用抓住关键词这种学习方法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真棒!(板书:关键
词)
(4)感情体会,指导朗读。
腿脚的残疾让过去的英子非常忧郁,很不自信。谁能把英子的内
心独白读给大家来听?(指导生带着自卑、
忧郁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产生对英子的同情关怀。)
2. 抓关键词,体会英子变化。
(1)英子后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
写英子后来表现的句子,圈画出重点词语写下
你的感受。
(2)交流学习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一起游戏说笑”“甚至”等词语体会到那次演讲之
后英子变得活泼开朗了。(板书:活泼 乐观) <
br>(3)指导朗读,深化体会:是啊,英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总是默默地”,她是这么活泼乐观,请同学们
也带着同样的感情来读,读出我们少年儿童的活泼乐观。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住关键词理解了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及心情。)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同学们进行交流,互相分享。
六、板书设计
变式练习课
25《掌声》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的默
读方法,抓住英子的神态、动作描写体会英子心情的变化,理解两处
掌声的深刻内涵。
2.以英子口吻复述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3.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的默读方法,抓住英子的神态、动作描写体会英子心情的变化,理解
两处掌声的深刻内涵。
难点:学会以英子口吻复述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教师: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走进掌声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英子自卑痛苦的过往,是什么改变了她的命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掌声》。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对比阅读体会变化,感悟掌声
过渡: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英子由自卑、犹豫变得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开朗、乐观。是什么让英
子有如
此大的变化?(预设:掌声)
1.文中共有几次掌声?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预设:文中共出现了两次掌声,两次掌声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和勇气。
(过渡: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呢?)
2.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圈画出描写英
子神态、动作的词句,并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第一次掌声:
(1)汇报交流:
预设一: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学生可能会说到,从“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可以体会出英子当时的心情很紧张,她很自卑。) <
br>预设二: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
br>走上了讲台。
(学生应该能从“慢吞吞地站”“一摇一晃”动作描写和“红红的”眼圈这个神态
描写感受到英子不愿意
上台,怕同学们笑话她、看不起她。)
从这两处对英子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那一刻英子的内心非常的害怕、紧张……
(2)指导朗读:如果你就是英子,请读出那一刻你的感受。
(3)学习方法小结:
同学们,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才能更好的理解人物的情感。
(4)情境朗读,深化体会:假如英子就坐在你的身旁,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你们的话语,你们的鼓励,你们的关爱,都化成了一种无声的语言。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一起读:(课件出示: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男生读。
就在英子最难过痛苦的那一刻,女生读。
就在英子最自卑的那一刻,齐读。
(5)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掌声含义。
过渡:大家为什么为英子鼓掌?他们可能会在心里给英子说什么?
(学生应该能说到,在生活中,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想大家是为了鼓励英
子,为她鼓掌。他们可能会
在心里给英子说:你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懦弱,你真勇敢,你一定行,我们大家
都相信你……)(板书:鼓励)
第二次掌声:
过渡:正是同学们掌声的鼓励,英子也镇定了
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
声音也十分动听。英子演讲成功了!像刚才那
样,继续交流。
(1)交流汇报:
①预设三: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学生应该能说到,从“深深地鞠了一躬”可以体会出英子对大家的掌声十分感激。)
②大家又为什么为英子鼓掌?他们又会在心里给英子说些什么?
(学生应该能说到,第二次掌
声,大家为了赞美英子,为她鼓掌。他们可能会在心里给英子说:你讲得太
精彩了,你终于成功了,你是
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板书:赞美)
(2)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抓住英子的动作、神态等关
键词体会到了英子的心情变化。也感受到正是这带
着鼓励与赞美的两次掌声给了英子勇气。
(三)创设情境,复述故事。
过渡:几年以后,英子对这两次掌声感受更深刻了。当回想起这
件令她难忘的事时,她会怎样向他人讲述
这个故事呢?
1.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她会怎样讲?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试着讲一讲。
课件出示:
(复述要点:1.注意人称的变化。应该使用第一人称,将“英子”换成“我”;
2.关键词复述。注意抓住英
子心理、动作、神态等关键词展开复述,会让故事更生动。)
2.学生自由练习,小组内交流复述。
3.复述展示。选择2——3名同学进行复述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总结拓展,升华掌声
1.同学们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掌声的背后给了她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
(2)学情预设:
两次掌声给了她同学们的关爱,他们没有轻视她,嘲笑她,反而为她鼓掌,我感到这种友谊很宝贵;
假如我是英子,我觉得两次掌声给了我自信,让我不再为腿脚残疾而自卑;
假如我是英子,我觉得两次掌声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微笑着面对生活。
……
2.释题答疑。
多么神奇的掌声啊!在英子自卑害怕时,同学们给了她鼓励和勇气;在英子出
色完成演讲时,给了她赞美
和自信。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这正映证了莎士比亚曾说的话:
爱,可以创造奇迹。
这就是掌声的力量!这就是友善的力量!所以作者把“掌声”作为标题。
3.课堂小结,创造掌声。
(1)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得到更多的掌声,让我们懂得珍惜别人的
掌声;更希望同学们不要吝啬自己的掌
声,要懂得适时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需要的人。
(2)
我们要为英子鼓掌,为更多人鼓掌,同时也要珍惜感恩别人给予我的掌声。让我们以《幸福拍手歌》
为旋
律,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歌。请同学们自由地进行创作吟唱。
幸福掌声歌
如果需要勇气,你就鼓鼓掌!如果需要鼓励,你就鼓鼓掌!……
如果需要加油,我就鼓鼓掌!如果需要____,我就鼓鼓掌!……
如果需要____,他就鼓鼓掌!如果需要____,他就鼓鼓掌!……
我们大家一起鼓鼓掌!
(五)布置作业
1.以英子的口吻,从课文2—4自然段任选一段,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人听。
2.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让你难忘的事,试着抓住动作、心情等关键词句讲给同学听听。
六、板书设计
掌声
忧郁 自信
联系上下文
鼓励
关键词
赞美 神态
……
语言
变式练习课 26 灰雀
(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欢快、或者、严
寒、自
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
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
物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交流使孩子放回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善解人
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
的教育。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的照片,指名学生谈谈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课件出示:列宁简介)
3.(课件出示)灰雀图,板书:灰雀。 师:我们来和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三遍。
指导书空“雀”。展示“雀”字的演变
师:《灰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列宁的
故事,为了这只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个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
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
美美地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过关检测
同学们,课前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本课,你在预习中有哪些收获和疑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次闯关比赛。
第一关:随文识字词
出示比赛规则
闯关任务:逐段读文,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尤其注意多音字、平翘舌音。
过关奖励:完成任务的选手奖励“智慧星”一颗,取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评为优秀小组。
1.闯关准备
(1)自由朗读《灰雀》,圈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内朗读生字、新词。
2.闯关过程
课件出示:生字
què
jiāo yǎnɡ fěn lì nán huò zhě dònɡ xī kěn chénɡ
雀 郊 养 粉 粒 男 或 者 冻 惜 肯 诚
(1)指名读。
(2)重点强调:读准翘舌音“者、诚”,前鼻音“男”,后鼻音“养、冻”,边音“粒”。
(3)指名小组齐读生字。
(4)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词语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诚实 可惜
(1)指名读。
(2)打乱顺序,随机出示词语,指名读。
(3)用“或者”一词练习说话。
(4)全班齐读。
3.过关评价
(1)表现好的同学、小组发放小星星。
(2)小结:在本轮比赛中多名同学、多个小组都得到了星星,后面的比赛会更加精彩,相信同学们表现
得会更加出色。
第二关:熟读课文
课件出示:比赛规则
闯关任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添字不落字,尝试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过关奖励:完成任务的选手奖励“智慧星”两颗,取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评为优秀小组。
1.闯关准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内朗读练习。
2.闯关过程
课件出示: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1)指名读。
(2)抓住“没看见”“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一定”等词语,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
抓住“多好的灰雀”“可惜”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3)练习情感朗读。
第三关: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雀 郊
养 粉 粒 男 或 者 冻 惜 肯 诚
1.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1)形声字识字。如,“粒”,植物的一部分,“米”是表意的,
“立”是表音的。另外“冻、惜、诚”都
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2)熟字比较。如:羊一养
(3)组词扩展:“雀、男、或、者”,可以组词为“麻雀、男人、男生、或者、或许”等。
2.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
3.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
4.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
“养”——注意倒数第二笔是撇。
“男”——上下结构,“力”的撇不能写到“田”里去。
5.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6.展示学生作品。
7.过关评价。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深入课文,体味情感
1.出示课件,问题导入。
(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的画面。)
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
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
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
呢?(板书:灰雀 惹人喜爱)
2.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读课文的2—10自然段,看看哪几段话是列宁讲的,哪几段话是小男孩说的?找出来。
(2)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对小男孩说了什么呢?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板书:可惜)
细细读这些话,你对哪句话
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指导朗读。列宁的关心、
惋惜、焦急集中表达了列
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爱)
(3)聪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儿了呢?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呢?说一说。
课件出示:
没……我没看见。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
(板书:男孩:没看见 一定会飞回来)
细读这几句话,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用朗读的形式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吗?指导朗读。
(4)小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喜欢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圈养起来)讨论,交流相关语句。
列宁:
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
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板书:每
次 都要
经常带来)
灰雀不见了,列宁的心情是怎样的?(急)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指导朗读。
教师相机指导:列宁的爱是给小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小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分角色朗读课文的2—10自然段。
3.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课件出示:灰雀在枝头歌唱的画面。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
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看,灰雀又在
枝头歌唱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11—13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男孩,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3)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4)课堂练笔:
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
唱的灰雀,你想对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
言两语”。
学生交流。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拓展延伸,积累巩固 <
br>1.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放回了灰雀。男孩及时改正了错误,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个别交流。
3.摘抄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26.麻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 “没看见”
经常带……
“一定会飞回来”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第6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斗、棒
”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为
段的训练做准
备;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2.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培养
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
习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
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
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
尚品质。
5.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
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
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三、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文摄影插图,同时放激烈的炮声录音。
2.教师讲述:这是抗日战争时期,
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
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
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
3.鼓励学生齐读课题后进行质疑,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4.请同学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阅读课文,探究初成 <
br>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
序号。)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dòu bànɡ ēn dài xuè chè xiǎn wǎ lián xùn sù
duó miǎo
斗 棒 恩 大 血 撤 险 瓦 帘 迅 速 夺 秒
自由读,指名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速”,翘舌音“撤”,前鼻音“恩、迅”,后鼻音“棒”。
多音
字“斗”在“战斗”中读dòu,还有一个读音“dǒu”,组词为“斗笠”;“大”在“大夫”中读dài,还
有
一个读音是“dà”,组词为“大小”。
3.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捧—棒
头—斗 脸—险 吵—秒 讯—迅
熟字加偏旁(部件):恩:因+心 血:丿+皿 速=束+辶
4.结合前面所提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知人物:本文写的是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2)知情节:抗日
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
忘我地坚持为伤员
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3)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区分形近和同音字。
5.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
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
疗
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
救
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第
二卷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
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
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
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
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
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
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
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了解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2)简介齐会战斗。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
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
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
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
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
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3)齐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kòng]地上。硝(xiāo)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
淹没了。”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板书:弹落庙前)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3)全班交流。
①几发炮
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
但白求
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②炮弹落在小庙前是怎样危险的情形?(生答师相机板书:炮弹落在小庙前有
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
亡。)(板书:小庙)
③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
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
盘子里。
引导学生抓住“仍然”“
镇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
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
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意在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的方法。)哪个词可以
说明白求恩在镇定的做手术?(敏捷)(板书: 敏捷)
④完整地口答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
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
在盘子里。) ⑤朗读。指导朗读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体会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⑥写法交流:
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教师提示方法帮助学生概括:炮弹落在
小庙前的空地
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板书:弹落庙前:镇定 )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战斗非常激烈,形势万分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说的?怎
么做的?(自读课文,圈画批注,互相交流)
(2)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
,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
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
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
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
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①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
②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③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3)指名读白求恩说的话,重点句:
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
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①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
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
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
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
照顾“我”。
②理解第二句话,判断句
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
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
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③理解第四句话“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引导学
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但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
不是
“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
是一
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4)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
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
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板书:周围爆炸 继
续手术)
(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以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
的
极端热忱。
4.理解第四自然段
(1)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
br>(2)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
“落下瓦片”“门口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
(3)教师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
的环境形势下,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
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
秀品质。(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5.理解第五自然段
(1)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指名朗读,交流: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
(2
)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
(引
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6.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
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
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
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
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
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
了阵地。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2)学生看图感情朗读。
(三)归纳全文,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_________________。
(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xiāo)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
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引导交流: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
什么?(清楚地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
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
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加深理解: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
?(意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
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那是发生在1
939年10月到11月短短不过一个月的一段真实历史,10月28日,日本兵进行疯狂的冬季
扫荡计
划,开始对根据地的疯狂战斗。
当时中国的哨兵正在催促白求恩医生尽快完成手术尽快撤离,就在如此
紧张的时刻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时
候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作为医生他迅速反应把手放入消毒液中消
毒,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完全处理好
伤口很可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但是正在战时他没法先顾及自己还是坚
持把伤员的伤口先处理完毕。
此时的白求恩已经被感染,后来他的手指先是发炎,且炎症越来越严重
。转眼到了11月1日,白求恩又
一次在手术台抢救一名伤员,而这位伤员患的是一种剧烈传染性炎症,
虽然此时白求恩已经手指感染在接
触病人自己就面临致命感染的风险,但是白求恩依然坚持先救人,不幸
,此次治疗确实又让他自己已经发
炎的手指二次感染,且更为加剧了。
后来,手指发炎已经疼痛万分,他还是坚持做了十三台手术,还一边写治疗疟疾这种顽疾的讲课提纲。
最
终在7日,一生解救他人于水深火热的白求恩自己却倒在了病床上,不仅手指炎症恶化扩散,后来又连
续
高烧,那么白求恩是怎么死的呢,最终他自己说出自己被确诊为败血症,于12日,天还没亮,白求恩
就
在病痛中平静的逝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了遗书将遗产分给战友们,还请求国际援华委
员会能够给予妻子一笔生活费,替他
向妻子道歉,并告诉她自己曾经很幸福。
六、板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
小庙——手术台——阵地
弹落庙前——镇定 敏捷
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连续工作69个小时
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单元回顾提升课
(第6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文章内容,感悟美好品质,总结单元主题 。
2. 总结梳理复习单元阅读学习方法。
3. 总结单元课文记事方法,并尝试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结梳理复习单元阅读学习方法。
难点:总结单元课文记事方法,并尝试运用。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准备:学生积累本单元的词语、佳句、段落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导入主题,整体感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这一单元中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进行回顾
总结,这一单元的题材、形式也是多种多
样,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一起回顾一下。
1.将事件、人物和品质对应连线,回顾课文,整体感知。(课件出示)
嬉戏、落水、砸缸 司马光 冷静机智、乐于助人
讲故事、犹豫、掌声鼓励 同学、英子 友善互爱、坚强乐观
寻灰雀、对话、放灰雀 列宁、男孩 关爱儿童、诚实可爱
战火中坚持手术 白求恩 认真负责、勇于献身
(学情预设:24课是文言文,以宋代司马光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他人遇到困难要予以帮助
;
25课以掌声带给英子的前后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友善的力量;《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让我
们认识
了男孩诚实的可贵、关爱儿童的列宁和白求恩认真负责、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大无畏品质。)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通过具体事件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质。(板书:记事、美好品质)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回顾阅读方法,品悟美好品质
1.明方法,知默读。
对于这些美好品质,初读或者大声朗读并不能很好的体会出,大家在这
一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习到的阅读
方法是什么?(学情预设:默读)(板书:默读)
2.明确默读技巧。
借助“语文
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对这单元课文进行默读学习的,默读的技巧
有哪些呢?
(学生相机将方法板书在知识树上)
① 不出声、不指读。
② 标画疑点,弄清楚。
在默读时,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标画出来,再借助工具书把他们弄清楚。
③
带着问题默读思考。
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3.阅读方法,助力答疑。
同学们,在默读学习中,我们会产生问题,会有不理解的地方,大家结合本
单元的课文说说你是怎样解决
的呢。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阅读方法卡条陈列,学生交流完顺势粘贴在黑板上。)
(阅读方法: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已有阅读经验、抓住关键词)
学情预设:
(1) 学生可能会说到学习24课《司马光》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先是借助课文
下方的注释和生活类似体
验理解,后来又和翻译后的现代文对照阅读,看自己理解是否正确。
教师顺势一总结,你用的是查阅资
料和联系生活实际的阅读方法,弄清了问题。
(2) 25
课《掌声》默读课文时,英子前后的心情变化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不理解时,我通过联
系上下文,
将英子掌声前后变化对比阅读,抓住“犹豫”等心情关键词,体会出了英子的心情,感受到了
掌声带给英
子的变化。
(3) 26课《灰雀》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人物对话中感受到了小男孩对自己
抓鸟行为的愧疚,
和列宁对小男孩的关爱。
(4) 27课《手术台就是阵地》结合课前查阅
的课外资料,以及联系上下文,通过白求恩的神态、语言
等关键词句,体会到了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
革命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学贵有疑。”阅读文章,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同时,要巧妙运用这
些阅读方法,去解决默读时你的
小疑惑。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总结写法, 实践运用
1.回顾课文,总结写法。
(1)师过渡:同学们,
通过回顾我们知道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件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的美好
品质。那么,对于具体一
件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
小组内将课前自主梳理的学习单交流,并代表交流展示。
典型事例 写作顺序
(事件或生活片段) (事件基本过程)
司马光砸缸
讲故事
公园观鸟
战火中做手术
于庭嬉戏、跌足落水、砸缸救
人
上台前犹豫、掌声鼓励、演讲
成功、自信变化
观鸟、寻灰雀、对话交流、灰
雀归来
战斗激烈、受伤、手术危险、
坚持
运用方法
(写作技巧)
动作
心情、动作
语言、神态、动作
正面描写: 神态、语言、动作
侧面描写:环境、他人描写
(学情预设:都是在确定完主题后,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一件事写清楚了。)
这就是写一件简单的事
的技巧。板书:1.确定主题(写什么?)2.理清基本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去写。
(2)师过渡:要想把一件简单的事写具体生动,还要像我们本单元课文一样
,注意把事件过程中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写一写。
出示:
英子犹豫了
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
台。
【 神态、动作描写 】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
语言、动作等描写 】
2.方法运用,列写提纲。
(1)生活中,你哪次玩得最开心、印象
特别深刻,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主题想一想,按照学习单上
的提示,完善写作导图提纲。
(2)写作导图提纲展示,交流写作思路,教师评价指导。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记写一件简单的事,题目自拟。(主题:那次玩得真高兴)
六、板书设计
单元回顾(知识树)
三上第八单元总结复习学习单
班级 小组 姓名
字词目标:基础闯关
关卡一、偏旁归类识字:和“目”有关的字词有哪些?你能写出下面词语的含义吗?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瞠目结舌:
关卡二、语境辨词用词:你能根据语境,准确地选出相适应的词语吗?
陆续 连续 持续 继续
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
他低下头,( )做他手中的工作。
(
)的干旱,造成粮食大量减产,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
)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阅读目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1.再次默读本单元课文,思考默读学习的方法技巧,简要写在下面。
2.对于阅读课文时存在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掉的呢?结合课文,举2—3处说明一下你的学习方法。
3.通过课上系统梳理,我知道阅读解决问题方法有这些:
表达目标:学习一件简单的事。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是围绕什么事写的,具体写了哪些过程,简要写出来。
标题
24《司马光》
25《掌声》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典型事例 写作顺序
(事件或生活片段) (事件基本过程)
2. 认真思考,完善下面的写作导图提纲。
3.课外阅读中,你一定积累了很多可以表达快乐、高兴心情的诗文或优美的句子,选几个记在下面吧。
语文三年级测试卷(上册)
第八单元基础复习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讲述(shù sù )
宁静(níng nìng) 跌落(dēi diē)
担忧(yóu
yōu) 胸脯(bú pú) 灰雀(què qiǎo)
二、看拼音,写词语。
zī shì xùn sù
yáo huàng huò zhě
( ) (
) ( ) ( )
chéng shí
kě xī nán hái lěng dòng
(
) ( ) ( ) (
)
三、选字填空。
[予 矛 茅] ( )草 (
)盾 给( )
[糖 塘 唐] ( )朝 池(
) ( )果
[列 烈 例] ( )火 (
)车 ( )如
[励 厉 历] ( )害 (
)史 激( )
四、把下列四组词语中的错别字用“ ”画出来,改正在括号里。
1.优郁 高大
震定 绳子 ( )( )
2.落下 斑级
情况 车伦 ( )( )
3.郊区 痒病
份红 米粒 ( )( )
4.培伴 争夺
危险 啃定 ( )( )
五、给下列加点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危: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④端正。
1.正襟危坐。( ) 2.危及国家。( )
3.危楼高百尺。( ) 4.转危为安。( )
情绪:①人从事某一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里状态;②指不愉快的感情。
5.这几天他与同学有点矛盾,正在闹情绪。 ( )
6.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 )
六、给下列词语连线。
动听的 鼓励
争分夺秒的 日军
极大的 坐着
硝烟滚滚的 手术
默默地
赶来 气焰嚣张的 歌唱
匆匆地
声音 欢蹦乱跳的 战争
七、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1.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 ) 3.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
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
) 4.我在想:英子会站起来上讲台讲故事吗?
( )
八、按要求写句子。
1.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
2.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 改为陈述句)
.
3.特别喜欢读古诗。(修改病句)
.
4. 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改为“把”字句)
.
知识点2日积月累
九、(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爱人若
。
2. 不贰过。
3.
有礼者敬人。
4. 暖于布帛,
深入矛戟。
(2)写出带有“目”的字。(至少8个)
( )( )(
)( )( )( )( )( )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司马光》这篇文章的作者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课文讲述了
的故事,
表现了司马光是一个 、 的孩子。
2.《掌声》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英子
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
的
。
3.《灰雀》这篇文章写
的故事。表现了列宁 、 的
品质以及小男孩
的品格。
4.《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写的是
时期,白求恩坚守阵地,坚决不撤离。赞扬了白求
恩 、
的国际主义精神。
知识点3快乐阅读
十一、课内阅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翁,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字词。
庭: 皆: 光:
弃:
2.“足跌没水中”加点字的读音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3.当孩子掉进水缸后,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有何不同?
其他小朋友:
(用原文回答)
司马光:
(用原文回答)
4.“水迸”说明了什么?
.
5.从这个故事可见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