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经济学就业方向-dnf模型修改
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
单元
第八单元
单
元
解
读
本单元课文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4篇课文
组成。引导
学生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人物的美好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教
学
目
标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交流。
3.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作文。
教
学
重
难
点
1.多元认字。
2.学习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突
破
措
施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
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
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
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
文。
课
时
划
分
24.司马光 2课时
25.掌声 2课时
26.灰雀
2课时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1课时
园地八
3课时
习作八 2课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24司马光
1.
会认“跌、持”等5个生字,会写“庭、弃”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翻译文言文,学习司马光身上的优秀品质。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四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能够流利的翻译本篇课文。
学习司马光身上的优秀品质。
2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揭题
(课
件出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语言简练,司马光是一
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一起看这篇文言
文是怎样叙述的?
教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1。试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用竖线给课文标出停顿。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学
2.学生试读。
3.指名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并出示让学
生认读。
设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课件出示)
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计
三、再读课文,理清停顿。
师可以范读、领读。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检查上节课同学们的读文情况。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
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
摩句子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小组合作时与
同学讨论。
(二)带着上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三)学生分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1.司马光干了一件什么事?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从司马光砸缸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
什么?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范读、男女轮读、齐读、个别读、评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四、教师小结
作
业
背诵课文。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25掌声
1.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和积累好词好句的学习习惯。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掌声”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尤其
要懂得关爱残
疾人。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四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和积累好词好句的学习习惯。
体会“掌声”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尤其要懂得
关爱残疾人。
2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第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5课《
掌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掌声中发生
意见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教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1。请你试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学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
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设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课件出示)
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计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主人公英子,谁来说说发生在英子身上的事?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掌声》这篇课文,再次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
去聆听她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在那次故事会前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
(二)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是什么让她由自卑、忧郁变得自信、开朗呢?(掌声)
2.掌声真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用“
——”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再联
系上下文想想,这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掌声响起前后,英
子
分别是社么神态?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快读读课文吧!
(三)学生分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六、教师小结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人人都需要掌声,
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
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你的掌声、你的爱给别人。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作
业
抄写感受深刻的句子。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26灰雀
1.会认“养、诚、肯”等10个生字。会写“郊、粉、冻”等12个字。正确读
写“胸脯、婉转、
自言自语”等词语。
2.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热爱自然。体会列宁对儿童的爱护。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四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体会列宁喜欢灰雀,热爱自然。体会列宁对儿童的爱护。
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语言和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第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6课《灰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的
教
人公是谁呢?(列宁)师介绍列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列宁的一件什么事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学
一1。请你试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设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
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4.(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课件出示)
计
5.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着学生多读几遍。
易写错字的指导。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播放灰雀唱歌的声音,突然只剩下两只了,还有一只哪儿去了呢?
少了一只列宁心里会怎样呢?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灰雀到底哪里去了?你是从课文中那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相关的句
子,做出标注。
2.男孩为什么捉走灰雀又放回呢?他喜欢灰雀吗?
(二)学生分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三)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三、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四、教师小结
这个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
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
作
业
熟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会认“撤、险、速”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气焰、嚣张、争分夺鸟”等词语。
2.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四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
天三夜冒着生命危
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
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
尚品质。
1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手术台就是阵
地》。请同学齐读课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教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1。这篇课文讲了白求恩大夫的一件什么事呢?先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白求恩
的资料。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然后试读课文,并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
(1)标出自然段。
学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
并出示让学生认读。
设
4.易读错字音的纠正,领读学生多读几遍。
计
三、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小组讨论交流初读收获。
四、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
1.
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事?
2.
哪几个自然段是讲白求恩坚持在火线上抢救伤员的事的?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3.请学生回忆分段的方法,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下:
(1)通过自读课文,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课文中表现主要内容的段落,即重点段。
(3)思考其它自然段各讲了什么,给课文分段。
(二)带着下面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用“______”划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白求
恩表
现的句子。思考: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三)学生分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范读、男女轮读、齐读、个别读、评读。)
1.重点指导学习理解白求恩说的四句话。
2.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六、教师小结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作
业
熟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语文园地八
1.学习默读的方法。
2.认识带有目字旁的字和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给词语分类,积累语言。
课程
与国风雅韵整合
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朗读、背诵,了解名言大意。
自主阅读词和句子,学会积累语句,理解名言大意。
3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第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教
二、交流平台
1.默读是一种读书的重要方式。
2.小组交流:自己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
3.学会给词语分类,积累语言。
学
4.了解默读的好处和适用范围。
第二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 让学生自己读词语,做到发音准确。
设
2. 开火车读词语,多元识记生字。
3. 让学生讲词语意思。
4. 小组同学互相合作,组长随意说出与目有关的字,其他学生组词。
词二、词句段运用
计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句子,想想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换吗?
2.小组交流,组长整理。
3.小组代表发言。
4.师小结:这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能混用。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三、给词语分类
教
学
设
计
1. 读词语。
2.
小组讨论交流。
3. 组长汇报,并说出分类标准。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
1.学习语句。
a.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b.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c.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d.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2.朗读这些语句。
3.说说句子的意思。
(1)学生读读背背。
(2)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4.背诵句子。
作
业
日积月累书写一遍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教
学
目
标
习作《那次玩得真开心》
1.
选取自己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
2. 要写出过程,体现开心的主题。
课程
整合
与主题丛书第四本整合
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要写出过程,体现开心的主题。
可以开门见山式的交代童年开心的事,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的过程,最后点题。
2课时
教学准备
主备内容
第一课时
多媒体
二次备课
教
学
设
计
一、玩游戏,轻松导入。
1。同学们,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
、印象特别
深刻?今天我们就把最开心的一次分享给同学们。
2.指导方法:
(1)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
(2)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
(3)写好以后大声读一读,看看你写的内容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
心情。
二、四人小组内
互相说思路,推荐组内说的好的上台展示,好的地方大家共
同学习,哪里存在问题,加以纠正。
三、听范文,打开思路。
1.老师读范文,同学们点评。
2.课件出示例文(课件出示4)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方法。
教学设计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学生习作。
(一)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
下来。
2.选定内容:确定好习作内容,是写帮助别人,还是写一起钓鱼,还是写
一次郊游……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前后呼应、开门见山。
5.结构顺序:可以开门见山式的交代童年开心的事,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
的过程,最后点题。
(二)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品读欣赏
1.四人小组互相欣赏,打出评语,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优秀的作文上台读给大家听。
作
业
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