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等于号、大于号和小于号
独上江楼思渺然-千年极乐洞走法
认识=、>和<(初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
符
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 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
策略和思想,体验和理解
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观察
、
比较、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 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
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
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
森林里热闹
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
员吗? (学
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
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
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
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
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
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
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
示呢?(学生猜一
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
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
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
了什么。(松鼠
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
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
号”,5>3读作:5大于3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
生书空)
讲评书写,学生描红。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
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
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 “想想做做”第1、2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
了哪些本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