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说课

别妄想泡我
995次浏览
2020年12月25日 05: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录取分数线查询-英文名字大全

2020年12月25日发(作者:陈纯甄)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说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 SST108】


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教案
一年级上册
总述
一、编写目的
(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立德树人
(二)落实课程标准,完善教材体系
(三)培养科学素养,应对时代挑战
二、编写依据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二)以科学教育理论为依据
(三)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四)以实证研究成果为依据
三、编写原则
(一)教材内容整合化的原则
(二)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
(三)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全面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四)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四、编写思路
(一)内容体系


(二)组织结构
五、教材特色
(一)围绕统一概念的学习进阶构建教材体系
(二)注重科学探究和科学思路的融合,开展探究式学习
(三)注重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倡导跨学科学习
(四)注重培养基本的科学伦理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说明
一年级教材(上册和下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主要围绕特征和性质,以学生日常
生活接触的事 物和现象作为切入点,统整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
技术和工程四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单 元与课题的设计。整体上从上册的第一单元
“我们爱科学”开始,第一课“走进科学”首先展示给学生包 括自然世界与人工世
界的科学和技术世界的概况,第二课“我的感官”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身体的感< br>官观察世界,“放大镜”一课引导学生了解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延伸和拓展我们对世
界的认识,然后 逐渐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包括身边常见的动
植物、物体等、上册结尾“科学擂台— —贴画大比拼”引导学生综合上册学习的科
学和技术知识进行活泼多样的动物实践。每个单元内容的编排 思路是先概括再分
述,充分体现以儿童的认知特点为依据。
上册围绕课标中规定的主要概念,设计为“我们爱科学”,“ 植物”“动
物”“物体”单元以 及“科学擂台——贴画大比拼”一课。通过各种活动指导学生
学习用感觉器官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物体 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引发学生进行科学
探究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并想办法验证假设的能力及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
关心环境的情感态度。“我们爱科学”是本学科的起始单元,以体验为手段。“植
物”和“动物”单元 设置在上半学期,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季节的因素,能够保证在


学习相关课程时,校园和其 他活动场所有充足的动植物学习资源。“物体”单元帮
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物体,了解这些物体的基本 特征。“科学擂台——贴画大比
拼”是本册的STEAM综合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并鼓励学 生大胆设计和
制作简单的产品。
第一单元 我们爱科学
我们爱科学是本学科的起 始单元,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科学课的兴趣,初步体验
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 边,了解科学课是一门以科学探究
为核心,以活动体验为手段,以形成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态度为 目的的非常
有趣的学科。
第一课“走进科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了解科学课学习的内 容和方法;第
二课“我的感官”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自己身边的感官观察世界;
“放大镜”一课 则引导学生了解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延伸和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然后逐渐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 和人工世界,包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物
体、科技产品等。
单元内容的编排思路是先概括再分述,充分体现以儿童的认知特点为依据的理念。
本单元 包括“1、走进科学”“2、我的感官”“3、放大镜”3课,建议安排3课
时。
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2、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的作用。
3、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二、科学探究
1、能提出关于科学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3、能利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4、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5、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6、能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科学课学习的内容、用感官观察事物和使用广大镜观察事物等表现出深厚
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能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1、了解伯感官和工具都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2、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帮助。
五、对应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科学概念
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
1-2年级: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
工具是一种物体的技术。
1-2年级
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描述用肉眼观察和用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第1课 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二、科学探究
1、能提出关于科学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3、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4、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科学态度
1、能对科学课学习的内容表现出深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能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视频课件 A4纸,剪刀一把,直尺一把。
与本课有关的科学现象、科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教师可以准备不同领 域的资料,
如地球宇宙领域,生命领域、物质领域、工程与技术领域等,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科
学 。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
A4纸一张,纸片两张,剪刀一把,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谈到科学,我们会想到什么?

“同学们中,从 一年级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科学课,我们要一起走进科学”。“谈
到科学,我们会想到什么?”
采用头脑风暴,让学生充分交流,大胆发言。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聆听学生发言。


看课本的图片。让学生自由提问: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雨是怎样形成的气球为什
么 会飘在空中火车怎样跑得更快
看课本图片。让学生明白科学包罗万象,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课学习 是从发现
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二、向两张纸片间吹气
1、情境导入 刚才同学们 提到学习科学会做各种有趣的实验。下面就开启我们的
科学之旅,一起走进科学的大门,动手研究,体验 科学的奥妙与神奇。
2、提出问题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出现什么情况?

3、做出假设。
4、实验验证。两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记录。变换角色,重复实 验。
实验方法指导:先将两片纸垂直放下,静止。旁边同学最好不要走动,不要有电风
扇等因素 干扰。先观察静止时的纸片状态,然后向纸中间用力吹气,观察纸片变
化。
5、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纸片会向中间靠拢的结论。
6、表达与交流。与同学们交流。简要讲述实验过程。
7、反思与评价。让学生谈谈实验感受。
三、折纸飞机。
1、作品引领。老师先出示做好的飞机,激发学生兴趣。告诉学生我们要作一个纸
飞机。
2、掌握方法。打开活动手册观察纸飞机的折法,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折纸飞机。
3、技术实践。让学生动物折纸飞机。教师巡视。
4、交流评价。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自我评价,并对他人
作出评价。


5、技术改进。如何飞得远,飞得更高?

教学反思:
第2课 我的感官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能说出眼、鼻、舌、皮肤的作用。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三、科学态度
1、能对用感官观察表达出深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的感官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水果、盒子、闹钟、黄瓜、铃铛、玩具小熊、皮球等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先猜谜语。上边草,下边草,中间一颗黑葡萄,是什么?东一片,西一片 ,猜
不着,听听看。
2、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观察苹果
1、制订计划,你想用什么感官观察怎么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老师启发,一看二闻三尝。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注意安全卫生。
2、搜集证据 学生开始利用感官观察。给足学生观察的时间。
3、处理信息。
4、表达交流。让小组间交流,全班交流。
5、得出结论:得出各种感官的作用。
活动二、盒子里有什么?

分组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
(三)、应用与拓展
1、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先跟本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再
全班交流。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启发。
3、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学生可以从眼、耳、鼻、舌、皮肤各个方面进行交流。
总结:
正确用眼:时间不要太长,要休息,不要总看近处的物体。
正确用耳:不要长时间用耳机,打电话时左右耳轮换。遇到大的声响要捂耳朵。
正确用鼻: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闻,远离刺激性物体。
正确用舌: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尝,太热或太冷的东西不要尝。
正确用肤:不要用手摸太热或太冷的物体。
教学反思:
第3课 放大镜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
二、科学探究:
1、能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
三、科学态度
1、能对放大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工具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2、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帮助。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等。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
小花、布条、报纸、书、指纹等要观察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出示放大镜。激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与发现。


1、观察构造。大家看,你们面前的盘子里都有一个放大镜,大家看一看,它是什
么样的 ?学生分组观察,然后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
部分组成。
2、掌握方法
如何使用放大镜呢?看视频。然后让学生说,你知道了什么,然后老师再强调。 不
可死记。A、观察物体时,手拿镜柄,使镜面对着要看的物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
上慢慢调整 镜面与物体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楚的时候为止;拿稳放大镜,
仔细观察。B、让放大镜靠近观察 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
距离不变,然后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放大镜,直至 图像大而清楚。C、放大
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D、不要将放大 镜
放在地上易碎。不要用手摸镜片,不要接触硬东西。
3、观察物体。
让学生分组看书上的字。看指纹。学会使用。
4、交流评价。你观察了什么物体,你看到了什么?

(三)、应用与拓展。
根据《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按照上面的步骤自制放大镜。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
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植物的特征。
3、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二、科学探究
1、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3、能利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
4、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和同学讨论与交流。
5、能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花草树木的外部形态及用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植物。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
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时候,一定要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繁盛。
对应科学课程标 准的主要科学概念。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
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 异。
第4课 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2、能说出草、树等都是植物。
二、科学探究
1、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花草树木的外部形态及用途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植物。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
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时候,一定要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繁盛。
教师准备
1、教师要提前进行实地考察,选择校园内植物茂盛的场地,以便让学生进行活动
观察。
2、除了课本以外的相关植物图片与视频。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教师出示校园情境园。
这是我们的校园的一角,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都发现了哪些植物?
“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去寻找。
二、探究与发现


1、制订计划。老师引领,我们去哪里寻找呢,需要带些什么 呢,怎样观察呢小组
成员怎么分工呢,注意什么呢大家一起商量。

准备好活动手册 ,四人一组进行活动,活动方式是用感官或工具观察。观察时要注
意安全。不了解的植物不要用手摸,以 免划伤自己,更不要随便尝。要爱护植物,
不拔起植物,不采摘植物,不伤害植物。观察中要记住自己找 到的植物名称。
2、搜集证据。活动发现什么问题,可以记下来,
3、处理信息,科学活动 手册第六页给出了记录表格,植物的名称可以写字,也可
以贴画,贴照片。然后打对勾。
4、表达与交流。观察活动结束后,全班汇报交流和研讨活动。
5、得出结论。我们身边有许多植物,草、树等都是植物。
6、反思评价。大家说一说,你表现怎么样,也可以说一说别的同学怎么样。
三、应用与拓展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植物,那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呢?
大家先交流一下,然后全班交流。然后记录到活动手册中。
教学反思:
第5课 认识植物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能说出周围常见的植物的特征。
二、科学探究
1、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3、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
4、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5、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植物外部形态表现出深厚的探索兴趣。
2、能实事求是,客观描述对常见植物的观察和发现。
3、交流过程中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对常见植物的理解,具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时候,一定要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繁盛。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仙人掌、白萝卜、松枝、荷花、向日葵,银杏叶,牵牛花,水稻,
洋葱、橘子,葱,芹 菜、月季。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教师出示教材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是否认识这些植物,然后直接引入问题 “这
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2、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什么,大家快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
植物的特点!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颜色和形状
我们先来观察植物的叶子、花的颜 色和形状。把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活动手册第七
页。观察完全班交流。
活动二、闻气味 辨植物。
游戏规则:蒙上眼睛,只能用鼻子闻,不能用手拿,其他同学不能提示。

< br>小组活动,其中三个成员用手帮着拿植物,一名同学用鼻子闻,组内成员轮流进行
活动。
三、应用与拓展
1、出示不同实物。
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比较花生、葡萄、国槐的不同特征。老师适时提示。
教学反思:
第6课 观察蒲公英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简单描述蒲公英的外部主要特征。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蒲公英的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认真观察蒲公英,且表现出深厚的探究兴趣。
2、能实事求是,客观描述对蒲公英的观察和发现。
3、交流过程中愿意倾听他人的见解,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时候,一定要爱护植物,保护植物资源的繁盛。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放大镜、蒲公英。(本校可以观察月季花)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学生猜出是蒲公英,那蒲公英有什么特 点
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吧。
二、探究与发现。
1、交流 你见过蒲公英,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同学们说这么多到底对不对,我们一
起来观察吧
2、制订计划。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小组如何分工。
3、搜集证据。从花、叶、种子等特征明显的方面去观察。
4、处理信息。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表格中。
5、表达交流。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老师引导。
6、得出结论: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种子 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它有绿色的
叶,它一般生长在田野里,草地上。
7、反思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反思,今天我的表现怎么样。
三、应用与拓展。看课件,做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动物
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
2、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3、能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感知环境。
二、科学探究
1、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3、能利用多种感官和放大镜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
4、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5、能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动物的观察表现出深厚的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植物。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
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在认识动物、 利用动物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的繁盛,
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第7课 身边的动物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二、科学探究
1、能在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知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动物的观察表现出深厚的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动物。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在认识动物 、利用动物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的繁盛,
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教学视频
二、学生准备:放大镜、《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观看视频,提醒仔细看,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动物。
二、探究与发现
1、制订计划 我们怎样研究,都要准备什么东西呀,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小组内的
小朋友怎么分工呀。
2、搜集证据。看谁找得动物最多。可以画下来,或是让老师拍下来。
3、处理信息。记录到《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上。
4、表达与交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交流,可以文字,可以画图片,可以手机拍
照。
5、反思评价。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三、应用与拓展
1、动物与我们生活有哪些联系呢?
交流讨论,记录在手册第10页的方框内。
2、画出你感兴趣的动物。
教学反思:
第8课 认识动物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说出动物都需要食物,能动物、会呼吸。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2、能简单归纳出动物的某些特征。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观察动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在认识动物、利用动物资源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
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视频。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寻找到了一些常见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又给 大家
带来了一些小动物,你们认识它们吗?看视频。让学生观察它们是什么动物,复习
旧知识, 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好基础。
2、比较这些动物有什么不同。
3、他们有这么多不同,又有 哪些相同之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
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探究与发现
1、课前观察。课前布置任务,观察家中小动物。
2、课堂观察。看视频。
3、获取信息。
4、分析信息:汇报看视频结果,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5、得出结论。动物需要食物,能动物,会呼吸。
6、交流评价。你在活动中表现怎么样其他同学呢?
三、应用与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都需要食物,它们吃的食物一样吗
2、全班讨论,分组讨论。
3、鼓励学生发展思维。兔子以植物为食物,鸭子植物和动物都吃 。鲨鱼以动物为
食物,你也试着说说。
教学反思:
第9课 观察金鱼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金鱼的特征:需要食物、会呼吸、能运动。
2、能说出金鱼是怎样吃食、呼吸和运动的。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或借助工具观察金鱼的特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金鱼的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在认识动物、利用动物资源时,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让动物与人
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看视频,鱼缸、金鱼。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同学 们,你们看老师这节课给你们带来了哪位动物朋友?看鱼缸中的金鱼。你们喜
欢他们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金鱼吧。
二、探究与发现。


1、作出假设:“通过上 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你觉得金鱼有这方面的特点吗?”思考
2、制订计划。你需要观察什么怎么观察,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3、搜集证据。学生观察金鱼,找出证据。
喂鱼,不要多喂。看视频。金鱼会呼吸。观察时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金鱼。
4、处理信息。把观察到的金鱼特点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画一画,只要像就给予肯定。
5、表达交流。你是怎么做的你观察到什么,你认为金鱼需要食物吗能运动吗会呼
吸吗
6、得出结论:金鱼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三、应用与拓展
1、课下亲自养金鱼,有鱼的就要多观察,鱼除了吃饭,呼吸,动物外还会做什
么?

教学反思:
第10课 动物的感官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
二、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2、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3、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动物的感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在认识动物 ,利用动物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资源的繁盛,
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当地常见的小动物
2、有关的视频。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播放导盲犬送盲人回家的视频。提出问题,导盲犬为什么能找到家?

二、探究与发现
1、制订计划。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2、搜集证据
3、处理信息
4、表达交流。
三、应用与拓展


1、通过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可以用眼睛感知环境,不同的动物眼睛的位
置一样吗?
2、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
3、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猩猩与老虎的眼睛长在脸 的正前方,孔雀和松鼠的眼睛长
在脸的两侧,为什么会这样呢猩猩是为了跳树,松鼠是为了逃避捕食。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3、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二、科学探究
1、能提出与物体有关的感兴趣的问题。
2、能初步感受到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划。
3、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4、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5、能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以及常见材料的初步认识, 了解垃圾的简单分类,意识到保护
环境的重要性。
第11课 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方面的不同。
二、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外部特征。
2、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们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常见的物体的观察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物体。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物体外部特征的初步认识,了解物体的不同特征对人类有不同的用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铅笔盒、作业本、词典、橡皮、铅笔、乒乓球、网球、海绵、木棒等物
体。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这些物品是什么?建立简单的物体的概念。
2、提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
呢?”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观察物体
1、明确任务。观察前要有明确目的,这样观察时 就有了针对性,能有的放矢,减
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今天我们先从外部形态上找找它们的不同。
2、掌握方法 比较的方法
与学生交流,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观察比较。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物体在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很多方面不同。
6、反思评价。
三、应用与拓展
1、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比较其他物体。
教学反思:
第12课 给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二、科学探究
1、能观察、比较物体的不同


2、能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物体分类。
3、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物体的分类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和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分类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帮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物体有很多不同点,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你们最喜欢的 水果
和蔬菜,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根据果蔬的不同之处怎样给它们分类呢如何给它们分
类。
二、探究与发现
活动:给果蔬分类
1、明确任务
2、比较分类 制定分类标准。
3、处理信息,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4、表达交流。你按什么标准分类的,如,我按照颜色分的,黄色,绿色


5、 得出结论: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大小、轻重、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给
果蔬分类。
6、反思评价。评价自己的表现,同学的表现。
三、应用与拓展
书包里的东西如何分类?
教学反思:
第13课 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二、科学探究
1、能根据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3、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三、科学态度
1、能对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
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常见材料的初步认识,了解垃圾的简单分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 /p>


一、教师准备。毛绒玩具、各种积木、皮球、金属玩具、玻璃杯、金属勺、书本、
废纸箱、各种易拉罐。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出示材料,提问你想过这些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常见的材
料。

二、探究与发现
1、分组观察,辨认常见材料。老师要提示,杯子是用玻璃制成的,那么我们 就说
玻璃是制成它的材料。
2、找一找身边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物 体进行观察,除
了教室里的物体,还可以观察书包里的物体。
3、给足时间。做标记,与同学们交流。或请教教师。
4、及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7页。
5、自我评价。
三、应用与拓展
1、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全班交流。
2、设计垃圾分类箱。
教学反思:
第14课 科学擂台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能说出制作贴画的方法。


二、科学探究
1、能按照任务的要求,选择具体的制作内容。
2、能根据选择的制作内容进行设计并进行材料准备。
3、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描述,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
经验。
4、能对同学们的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三、科学态度
1、愿意动手制作贴画,对自己成功完成作品表现出兴趣和信心。
2、具有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表现物体特征的意识并积极尝试。
3、愿意和小组同学合作,互相帮助和分享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制作而成的。
2、产生注意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和主动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剪刀、铅笔、胶水、各种颜色的彩纸、布片、各种形状的树
叶、纸板等。
教学过程:
一、任务
课前教师自己制作一幅动物贴画。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动物贴 画是用什
么做的吗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幅你喜欢的动物贴画呢

二、准备
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工具摆好。
三、制作


1、分组,每个小 组自定一个创作主题。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创作一
幅贴画。
2、让学生了解贴画的主要制作过程。
(1)绘图(2)裁剪(3)粘贴(4)整理
3、提出注意事项
(1)作品要具有形式美感
(2)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3)活动时保持教室的卫生。
(4)作品中要尽量体现本学期“动物”单元学习的内容。
提出评价标准:最佳色彩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
四、评比。
1、展示上组的作品,并请作者谈谈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
会。
2、教 师与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从色彩、形象、创意等方面评价作品,并
针对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五、改进
小组同学根据大家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通过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吸取
大家 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改进,使自己的贴画设计得更完
美。

防止近视-汗


家乡的习俗-老外都这么说英语口语


改密码-北大退档


与祖国同行-厉行节俭


教师面试技巧-慢慢懂


考驾照技巧-坏了


茶汤李-碧海青天夜夜心


新石头记-关于中秋节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