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题二十九篇及参考答案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如何治理雾霾
9. 春天的校园
春风轻轻地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瞧,旗杆顶上(
)的国旗迎着春风飘动着;草地上,草儿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教室
旁,(
)的柳树舒枝展叶,迎着春风摆动着柔软的枝条;花圃里,( )的桃花在枝头绽开笑
脸,( )的梨花
竞相开放;花丛中,呼扇着金黄色翅膀的小蜜蜂嗡嗡地忙着采蜜,五颜六色
的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
春天到了,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1、下列三个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旗杆 花圃 呼扇
A
qí gǎn 、huā pú 、hū shān B qí gān 、huā pú 、hū shàn
C qí gǎn 、huā pǔ 、hū shàn D qí gān 、huā pǔ 、hū
shān
2、在文章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下列哪一组最合适?(2分)
A
雪白、鲜红、粉红、嫩绿 B 鲜红、嫩绿、粉红、雪白
C 鲜红、雪白、粉红、金黄 D
鲜红、碧蓝、金黄、乌黑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春天的校园的? (2分)
A 时间顺序 B 事情发展顺序 C 地点顺序 D 事物的不同特点
4、“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是什么句:(1分)
A 中心句 B 拟人句 C 比喻句
D 过渡句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10. 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
绣着
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
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
在文章中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2分) ……”
( )-(
)
2、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4分)
清爽新鲜 (
)
生命力旺盛 ( )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4、为了突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
景象,文章中写草原的天_________________,空气
_______________
_,还写了白色的羊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乐的牧羊<
br>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参考答案:
1、格外-----特别
2、清新 生机勃勃
3、略
4、格外蓝 特别清新 散步 骑马和唱牧歌
11.
阅读短文,并按要求作答(20分)。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粉色的月季
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
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
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
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 □西红柿 □ 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望去,个个漂漂亮亮,惹
人喜爱。……”
1、填空:(7分)这段话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北面有个 ,东面
种着
,南面是 。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 ,这段话中的第 句到第
句,都
是写这里的景色。
2、写反义词(4分): 高大( ) 热闹(
)
3、照样子写词语(4分):绿油油 漂漂亮亮
4、用“ ”画出打比方的句子(3分)。
5、给文中画□的地方加标点(2分)。
参考答案:
1、方位
花圃 葡萄架 高大的杨树
小菜园 葡萄架 2—5
2、高矮 菜园
3、衣服 蝴蝶
4、略
5、略
12.
我会阅读下面这段话,并能回答问题。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
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
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婉转地唱歌,
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
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本资料来自:青果语文在线 】
(1)
把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 列宁喜爱这三只灰雀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分)
参考答案:
1, 粉红 深红
2,喜欢,
从“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
带来面包渣和谷粒”这
句话看得出来。
13.
我会阅读下的短文,并回答问题。(16分)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de dé)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有一群天鹅在这里
生活,因此而得名。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
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
引人注目的是垂(cuī chuí)柳,在微风吹(chuī
c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
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 nùn)
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 给短文加个题目。
。 (2分)
(2) 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
。(2分)
(3) 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的( )、(
),再写湖的四周
有( ) ,接着写树下有( )和 (
) ,最后写湖上有( )。(6分)
(4)
用“------”选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5)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2分)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D、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表达“我”对她的喜爱、赞美之情。
(6)上面的短文你最喜欢哪一句?请抄下来,并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 天鹅湖
2,清可见底 碧得发亮
3,形状 颜色 茂密的树木 草地 小花 小桥
4,de
chuí chuī nèn
5,D
6,略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有一次,我有了一个新发现。
那天,我起得很早
去钓鱼,发现草地上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快到中午,当我返回家
时,整个草地又都变成了金色。
可是,傍晚我经过草地,草地又变绿了。于是我走近草地,
仔细观察,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
。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
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
阳升起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
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从那时起。我不再随意揪它,蒲
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因为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
一起起床。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张开—( ) 仔细—(
) 美丽—( )
升起—( ) 随意—( )
喜爱—( )
2、图示蒲公英的变化。(4分)
时
间: 早晨→中午→傍晚→第二天早上
草地颜色:( )→( )→(
)→( )
花的形状:( )→( )→( )→(
)
3、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 合拢、粗心、丑陋、下降、刻意、厌恶
2、
绿色、金色、绿色、金色;合拢、张开、合拢、张开
3、略
15.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
快要碰到三层楼的
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
笔直
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
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
起发出了欢笑
。……”
1.写近义词(1分)
确实——( )
似乎——( )
2.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矮小——( ) 稀疏——( )
3.校园的老槐树有多高?有多粗?(2 分)
4.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1分)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你能仿照它也写一个比喻句吗?(2
分)
参考答案:
1、的确 好像
2、高大 稠密
3、高: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粗: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br>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
4、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5、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
了。
16. 我的外公
我的外公,60出头,已是满头银发了,还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学者的气魄。他十
分勤劳,
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每天一早,外公便到建筑社
上班去了。他是一个工程师,整天都坐在办公室里搞设计。
要是附近哪家要造房子了,他们肯定会找到我
外公。难怪大家都称外公为土专家呢。
外公不仅在工作上非常认真,而且对我也很好。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肯定尽量
帮我解决。
那次,市教育局、市科协等四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界“恩施市中小学科技大赛”。我准备
做模型沙发。做的纸沙发长、宽、高分别是50、50、80厘米才合适,而且不能用胶布,因
为用胶布是很丑的。学校的老师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放学后,我来到外婆家对
外公说了这件
事,外公答应我一定想办法。
傍晚,外公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他家讨
论做这个沙发。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公说:“这
个沙发我已经有些眉目了。坐垫用一张纸,靠背用一张纸
两个扶手各一张,共四张纸。”我
说:“外公,坐垫下面应该放一个„井‟字架,这样才牢靠。”爸爸也
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就这
样,我们一直讨论到9点多才回家。
第二天,我把讨
论的结果告诉了老师。老师又作了修改。之后,我们做了一个大模型,
这个模型做得非常棒!……”
后来,我们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这里面,外公也有一份功劳哩。
我的外公学识渊博,又是设计专家,他真是我的好榜样啊!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1)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这句话。(2)
3、短文先总的写了 外公
接着写
最后写
4、文章表达作者对外公怎样的感情?(2)
参考答案:
1、 八
2、 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3、 十分勤劳,不仅对工
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外公因工作负责被大家称为土专家,
以及他帮我做模型,并使我的模型获了
奖;赞扬了外公是我学习的榜样。
4、 对外公敬佩、赞扬的感情。
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一群蚂蚁作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
被拖动
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 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 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
你怎么不肯出
力 被指责的码蚁反驳说 你不要讲我了 你是最调皮的一只
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
不要争吵 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 你只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在路边。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来了,
他一看见
大青虫就扑上去,一口叼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2.
开始,大青虫被蚂蚁拖动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后来大青虫甩在路边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2分)
4.蚂蚁明白了什么?请写下来。(2分)
(
)
参考答案: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刚走了一半路程,
他们内部发生了冲突。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你怎么不肯出力?”
被指责的码蚁反驳说:“你
不要讲我了,你是最调皮的一只。”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
争吵,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你只
动嘴不出力当然容易!”
2、 开始,大青虫被蚂蚁拖动了,是因为同伴们为了一点小事相互争吵起
来,大青虫被甩
在路边。
3、、后来大青虫甩在路边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蚂
蚁斤斤计较,因小失大。让公鸡从中捡了
便宜。(2分)
4、蚂蚁明白了什么?请写下来。(4分)
通过这件事,蚂蚁明白了不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那样会因小失大。
18. 小街的故事
清晨,小街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
在一起,两个
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
止
了。“喂!快走啊!”一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喊道。“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清早
就吵架,不怕一
天不顺当?快走吧!”他态度温和的劝开两个正要打架的年轻人,站在小街
当中高声喊道:“东边的,右
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点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2分)……”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温和( ) 窄( ) 繁忙( )
停止(
) 快( ) 缓慢( )
3、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参考答案:
1、 清晨,小街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像流动的小溪。
2、(粗暴)(宽)(悠闲)(开始)(慢)(迅速)
3、略
19.课内阅读。( 8 分 )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 写的。 “促织 ”我
们叫它 ( )或 (
)。 ( 4分 )
(2)(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选自《 》
参考答案:
1、《夜书所见》 宋代 叶绍翁 蟋蟀 蝈蝈
2、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
20. 课外阅读。(12分 )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
br>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
好像
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
敬的老师的形象
,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
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
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
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
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
而低首微笑…………”
1、
根据意思填词语。(2分)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
)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
2、选择答案。(6分)
(1)、“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 ),把自己比做( )。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3、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4、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2分)
参考答案:
1、(1)、循循善诱
(2)、神采飞扬
2、(1)、C
(2)、A、D
(3)、C
3、略
4、略
21.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
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
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
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
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
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防开喉咙喊道:”来人呀!
来人呀!””什么事,先
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
问. 服务员看着漏
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
这么好!”旅
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
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
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
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
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
了一地,顺着地板缝
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娄时,已抑制不住
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
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2分)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2分)
( ) (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高亢——(
) 豪华——( )
分散——( ) 镇静——( )
5、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2分)
6、这篇短文赞扬了(
)。(2分)
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3分)
8、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请大胆的说一说好吗?(3分)
参考答案:
1、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2、楼 道
3、聚精会神 情不自禁
4、低沉 简陋 集中 慌张
5、事情发展
6、C
7、略
8、略
22. 粽子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
样高的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
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
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底夜不
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
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bìn)发,为汗湿
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
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
让我想起烧陶
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
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粽子足足嘶叫了
10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
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gē)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
来的儿子携回家去
,给媳妇、给孩儿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shèn)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
米里,食毕,余香犹
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
熟、自然香。”别人学她,
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与爱心。
1、按照原文填空。(3分)
( )的大锅 ( )的面巾 ( )的糯米
( )地添柴 ( )地渗进 ( )地煮
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波浪线,再试着写一个比喻句。(1分)
3、文中一次次写时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分)
4、家婆的粽子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2分)
参考答案:
1、巨型 湿湿 绝不粘口 不断 深深 彻夜
2、略
3、略
4、是艺术品,有异香,绝不粘口,余香犹存
23. 同情的眼神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弗吉尼亚州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
冷的冬季
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yòu)。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
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本资料来自:青果语文在线 】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
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啼声,怀着焦急的心情,
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
。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
得像一尊雕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
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能否让
一个老人和您乘一匹马共行?你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
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自己的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
僵
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驮到他要去的地方,
那
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近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你让
其他
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你却留住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
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
留在那里,
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
间,但
我以为我知道谁更有美好的品德。”老人继续道,“我仔细观察了那几位骑手,立即便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
仁慈和同
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
能够得到帮助。”……”
那些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地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
他告诉老人,“可
能我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所以我对别人安慰和怜悯(mín)的帮助太
少了。”
说完这些,那名骑手——托马斯·杰斐(fěi)逊(xùn)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内打“√”。(2分)
打量 似乎
立即 友好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3分)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因为…所以…
①骑手( )把老人驮过河,(
)驮到他要去的地方。
②( )老人想求他们帮忙,(
)当老人仔细看他们的眼神,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老人
的处境。
③托马斯·杰斐逊告诉老人,(
)自己以前在从事自己的事情上过于忙碌,()他对别人需
要安慰和怜悯的帮助太少了。
3、从第一自然段里找出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词句,写在下面。(2分)
4、想象一下,老人在路上遇到过哪些人,他们对老人表现出怎样的态度?(2分)
参考答案:
1、略
2、①不仅…而且… ②虽然…但是…
③因为…所以…
3、寒冷的冬季霜雪已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和僵硬了。
4、略
24. 阅读短文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
春天,
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本资料来自:青果语文在线 】
我家门前
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
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
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
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
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
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
,一阵狂风过后,突
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
一息了,
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
啊!”…
…”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
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1分)
2、用“﹨”划去(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2分)
3、“疾”字是( )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疾”
字在字典里有四个意思: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
应取第( )种意思。(3分)
4、按下列形式从文中摘录词语或写出词语。(4分)
ABB:______、______、_______。
ABCC:______、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______。
AABB: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意思。(6分)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表示)(1分)
本文
①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
)
②赞扬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 )
③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 )
④赞扬了小草的美丽可爱。 ( )
参考答案:
1.略
2.生机 软弱 挺立 顽强
3.半包围 疒
5 ④
4.略
5.略
6.③
25. 游千尺珍珠瀑
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
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
山崖,青色的崖石上
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又拐过一个山弯,便
觉得水声震耳欲聋。只见瀑布从悬
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
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
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同学们立
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
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
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
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
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
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落下的速度公式计算,
约有二百五十米高。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
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
中。
1.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在相应的序号上划 √﹙2分﹚
a. 时间顺序 b.
高低顺序 c. 游览顺序
2.
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6分﹚
a.
声音大 b. 景色美 c. 鸟奇
(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
)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 )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
)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
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在相应的序号上划 √
a. 时间顺序 b. 高低顺序
c. √游览顺序
2. 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 声音大 b. 景色美 c. 鸟奇
(1)下面这两句话写出珍珠瀑( a )
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
b )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
(3)下面两句写出珍珠瀑(
c )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
3. 短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喜爱千尺珍珠瀑,高兴愉快之情。
26. 月迹
我们看时,那竹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
窗前的穿衣
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
br>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
的,会
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
只留下一个空镜子
,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去寻月吧。”
1、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 盈——(
)(2分)
2、这段话主要写了穿衣镜里月亮(
)的变化,请你用“~~~~”准确地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4分)
3、看着穿衣镜里的月亮,大家的表现怎样呢?请你用“——”准确地划出来
(2分)
参考答案:
1、失望 亏
2、略
3、略
27. 阿里的云
阿里地区的藏族老乡有个传统,(不管
不仅)是在路边还是在草地,你放下一件东西,(只要
还
要)在上面压一块石头,这就表示这件东西(以
已)有了自己的主人,无论过多少天,是断不
会有人动的。
在离开狮泉河去普兰的路上
我们把一个纸口袋装上一个面包 一个笔(纪记)本 一支圆珠
笔 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并压上一块小石头 就这样 我们又匆匆地上路了
三天(以 已)后,我们返回来了。远远地
,我就看见了我们三天前放在那儿的被风吹得忽闪
忽闪的纸口袋。阿里的云是洁白的,阿里人的心地就像
这高原的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断:——————— 显眼:———————
(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3分)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词,画“√”。(5分)
(4)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4分)
①赞美了阿里人像白云一般洁白的心灵。
②以描写云的洁白来赞美阿里地区的自然风光美。
③阿里地处高原,所以这里的云特别白。
④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来描写阿里人的心灵美。
(5)你要向阿里人学习什么?(2分)
—————————————————————————————
参考答案:
1、一定 明显而容易被人看见
2、在离开狮泉河去普兰的路上,
我们把一个纸口袋装上一个面包 、 一个笔(纪 记)本 、
一支圆珠笔 ,放在一个显眼的地方
, 并压上一块小石头。 就这样 ,我们又匆匆地上路
了。
3、不管……还……
只要……就…….
已 记 以
4、①赞美了阿里人像白云一般洁白的心灵。(√)
④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来描写阿里人的心灵美。(√)
5、略
28. 阅 读 闯 关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
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
成一条奔流的人河。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
着。路窄,人
挤。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呀!无数只脚就要踩
到
杏子,怎么办?……”
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
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
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
去捡,一个小伙子弯
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
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
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
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
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
”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
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
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
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放
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
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
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的词换个词,意思基本不变。(3分)
立时( )
乍放( ) 奔流(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炎热 ( ) 紧锁(
) 摇摇晃晃( )
3、摘录一个比喻句。(1分)
4、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面哭泣”是因为(
)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
)。(2分)
5、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参考答案:
1.立刻、马上、顿时 开放、绽放 奔腾
2. 寒冷 舒展
平平稳稳
3.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
br>乍放的红彤彤的花。
4. 生气、伤心
感动、感激
5.略
29. 阅读短文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负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
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方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1、这段话出自《 》这篇课文。(2分)……”
2、作者描写蒙汉两族同胞刚见面时的热闹场面,抓住了( )多,(
)多,( )
多,( )多的特点,反映了( )。(6分)
3、理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这句话。(4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草原》
2马 车 人 话 蒙古人待人热情
3、 4、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