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5

温柔似野鬼°
621次浏览
2020年12月25日 15: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水利水电专业排名

2020年12月25日发(作者:殷奇)



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5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径:乡下的小路。


6.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7.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简析]



1 16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 。全诗八
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 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
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 节,正需雨,它就
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
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
的春风, 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
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 的品格,诗人格外喜
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 人希望好雨能下
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
路也看不清 ,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 :春雨过后的翌日拂
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
湿漉漉 、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
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 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
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34.绝句(迟日江山丽)



2 16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 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
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
《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
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 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
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 气
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
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 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
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 :阳光
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
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
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 美丽多
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
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 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
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 的感觉;后
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
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

3 16



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
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 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 可
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
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 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
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 ,那么
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
光明丽、惠风和畅、 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
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 了对飞燕的
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
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
但在于作 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
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 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
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
平淡处 ,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
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 绝,至为恰当。


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 16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2.蹊(xī):小路。


3.娇:可爱的。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 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
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
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
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 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 (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
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 处所,心情比
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
寻花》一组七 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5 16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
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
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
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
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
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 人也
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
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 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
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 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
地运用了这一手法, 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
切有味。


3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芙蓉山:地名。



6 16



2.苍山:青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
屋。


4.犬吠:狗叫。


[作者简介]:刘长卿(709-780?)字文房, 河间(今河北河间)
人。唐代诗人。


[简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
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
蒙, 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
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 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
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
屋已安顿就寝,忽从 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
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 落墨,给人
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7 16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
为归 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
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 。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
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
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37.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 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
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8 16




6.蓑笠(suōl):蓑衣,斗笠。


[简析]

< br>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
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 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 发自己
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
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 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 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
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
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
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 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
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
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 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
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
渔 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
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 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38.寻隐者不遇


9 16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寻:寻访。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处:地方。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唐代诗人。


[简析]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
面。



10 16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 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
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
孤傲 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
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 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
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
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
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 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
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 思想
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
现出来了。


39.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以其画面疏密有至的合 理结构安排和行文节奏如音
乐般的韵律美,以及诗的内在意蕴的悲剧性格而为世人称道。本文不

11 16



打算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而是试图运用诠译学原则 ,对其整体画面
进行悟读,并在对其整体画面的拆解中洞见该诗的文化内涵。


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诗人主体的感觉世界、情绪世界与自然世界和 纷繁的人世以
及超然的宗教世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即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况
味,又描述了自 然和现实的实存世界并将它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
成整体的画面。


二、从感觉世界到情绪世界再到理性判断的层层深入。


三、短短四句,却起伏迭宕。


四、霜的意象奠定了诗的基调。愁的意象确 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
界。欣赏此诗,霜和愁是两个关键意象。


第一句,月 落无啼霜满天。写诗人的感觉世界。月落是视觉;乌
啼是听觉;霜满天是感觉。在月落后的一片茫茫的黑 夜中,虽然看不
清四周事物,但诗人却感觉到了晚秋的寒霜充满了宇宙,由清冷遍洒
的月光到浸 骨的寒霜给人一种逼迫的感觉,已经预示了诗人心境的孤
独和凄凉。霜的意象是此诗的重点,一个霜字奠 定了诗的基调。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感觉世界到诗人情绪世界的转变。< br>是诗的第一个起伏。江上渔火点点,岸边枫叶正红。但是面对世事无

12 16



常和生活的艰辛,孤独的旅人和辛勤的渔人在这漫漫寒霜的秋夜,只
能对愁而眠。如果说前两句是写的诗人的感觉世界和情绪世界,那
么,后两句则上升到理性世界。这是全 诗的最大起伏处。诗的前幅密
度极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只写了一件
事:卧闻山寺钟声。但却实现了从感觉世界向理性世界的飞跃,给人
无限遐想的空间。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为历史名城。在这愁冷的夜
晚,姑苏城内是灯红酒 绿,歌舞升平呢?还是象这江上一样的宁静而
凄凉呢?喧嚣也罢、宁静也罢、高兴也罢、愁苦也罢,这毕 竟是人生
现世所应面对的。但人的心灵是不是应有所依傍呢?人的心灵的归宿
又在哪里呢?人能 不能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超越呢?寒山寺不正是这
样的净土吗?(这句是一大起伏,让人起从尘世超然的 感觉)


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里敲响了子夜的钟声,诗人也从超
然 的境域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客船的到来,宣告了尘世喧嚣生活的开
始。(又是一起伏)


一个愁字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使诗自身具有了开放性。诗
人开始了对现实世界 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宗教的关系、人自
身存在意义这些问题的追问。人在喧嚣的杂乱的世界中, 面对生活的
艰辛愁苦已然失去了对自身和本已以外的世界的真正把握,使各种关
系变得世俗而枯 燥无味。人失去了对实存的此在世界的敏感度,失去
了和自然对话的能力。而这种敏感在诗人那里还存在 着。这就造成了

13 16



强烈的反差,形成该诗的 悲剧性格。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人如何超越
自身而达于彼岸世界,人如何保持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和自身心 灵的纯
正,不正是诗人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吗?此正是该诗的文化内涵所在。
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和 探索,给诗人造成的孤独愁苦可想而知。这里可
用寒山大师的一首诗为诗人当时的情怀做一注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40.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
或桃花水。


14 16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 的山光水
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 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
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 鱼肥意思
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
相映,是表现暮春 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
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 鱼的情态。渔
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
着色明丽,用 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 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
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
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
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

15 16



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
并作《渔歌子》。




16 16

日月潭的传说-转角遇到爱钢琴插曲


继古开今-乞力马扎罗的雪


毕业生简历表格下载-种植业什么最赚钱


2017年4月新番-沈阳养老保险查询


乌骓-缅怀先烈手抄报的图片


伊泰莲娜加盟-集体婚礼


无法格式化-中国梦的手抄报


篮球运球-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