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考点——修辞手法
东阿阿胶元浆价格-飞来横祸的读音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语文中考考点——修辞手法
一、中考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
1、比喻:
(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为了使事物或道理说得形象或具体而采取的修辞
手法。一
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
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
物)和比喻词。
(3)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
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
易被人理解接受。)
(4)非比喻句:
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表示比较)
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表示推测揣度)
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表示列举)
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表示想象)
2、拟人:
(1)定义:拟人就是将物当成人来描写,赋予它以人的动作、情态、思想感情。
(2)作用:把事物人格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夸张:
(1)定义: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2)类型:夸张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①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③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注意: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
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
实。
4、排比:
(1)定义:排比是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语句排列
起来,以强调表达力和语势的修辞方法。
(2)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
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
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
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
方式。
(2)作用:对偶可以使语言形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
(1)定义:是根据表达需要,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
或句子,叫反
复。
(2)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增强节奏感或感染力。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类型:
①接连反复:当中没有其他语句相隔,相同的语句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盼望着,
盼望着,东
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间隔反复:相同的语句隔离开来反复出现,当中插入
其他语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居十日,扁鹊复见。
7、设问:
(1)定义:设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方法。
(2)作用: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8、反问:
(1)定义:反
问是无疑而问,只问不答,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通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
作用: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
有力,而且感情色彩
更为鲜明。
[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三、辨析
1、比喻句与非比喻句
如:A、石拱桥的桥洞像虹。B、小李像过去那样尊敬老师。C、他像
要发火了。D、那又浓又
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辨析:A、D是比喻句。比喻句
中的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即以他物比此物。B
句只是一种事物的前后比较,C句则是表示对
一种事物的一种推测。
2、比喻与拟人
如: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辨
析:A比喻B拟人,比喻重在“喻”,喻体在句中一定要出现;拟人重在“拟”,拟体(人)
在句中不出
现。
3、设问与反问
辨析:相同点—无疑而故问,结论是明确的。
不同点—反问是只问不答,寓答于问,设问是又问又答。
4、对偶与排比
辨析:对偶是两句字数相等的分句,排比最少必须是三句以上。
5、排比与反复
辨
析:排比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几个短语或句子,反复是同一内容的词或句
连续出现或间隔出现
。
四、方法技巧
此类题的基本答题思路:
(1)是什么,即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表达了什么,即分析修辞手法在文中要表现什么内容。
(3)有什么效果,即结合具体语句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
答题模式:
修辞手法 + 联系语境指出词句的内涵 + 表达效果(作用) +
作者情感。
↓
参照每个修辞手法的作用
注:资料来源于百度,自己归纳整理。
北辰教育
专注全科一对一个性化教育 40006-94-100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