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8种修辞手法

别妄想泡我
708次浏览
2020年12月26日 06: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开学了黑板报-汽车驾驶技术培训

2020年12月26日发(作者:濮希洛)


.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排比
7、反问
8、设问

1、比喻
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
事物。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明显,常用的比喻词有:“像”、 “好像”、
“像......似的”、“像......一样”等。
例如: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了”、
“变为”等。
例如: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
借喻:只出现喻体,没有比喻词,本体也不出现。
例如: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 凌乱的头发 )
注意两点:
(1)有些句子用了“像”“好像”一类的次,并不表示打比方,二十表示
估量或者比较的意思 ,这类句子不是比喻句。如:刚才的铃声好像谁也没有听见。
她的相貌长得好像他妈妈。
.


.
(2)本体喻体之间必须有所相似,但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如 :这顶帽子真
像昨天商场门口挂的那顶。
比喻的作用是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2、比拟

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
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 化”,或甲物“乙物化”。
比拟的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拟分为:拟人、拟物
①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例如:1、蜜蜂引路! 2、风翻开了书! 3、花儿随风舞蹈。 4、小狗伸了一
个懒腰。 (不需要讲)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赋予他们物的表现和状态。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
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
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
体。
借代分为: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局部代整体

特征代本体 : 指的是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
(1)风筝( 本体)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
有“蜈蚣”(借体)......
.


.
(2)“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 定全好;怪不得老栓
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专名代本体: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作借体代替本体事物
的名称。
例如:
(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2)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
讲演》)

具体代抽象:指的是用具体事物代替相关的抽象事物。
例如: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统治。
(2)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赵树理《老杨同
志》)

局部代整体: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刻意 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
.


.
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
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 辞方式。当然,要两面对称不能多字也不能少字。用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 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
的修辞方式。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 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 凝练
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
律感。严格 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1、单句对偶
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如:
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
----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坟对联)……
----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 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
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
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
.


.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
----六国结束,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光了 ,阿房宫才建造起来。(“六王
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 也都是
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
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
学》
--- -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
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 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句中对
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6、排比

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
组合而成。
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 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 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
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


.

7、反问(只问不答)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 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
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8、设问 (自问自答)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作用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

共享设置-加法速算


qq被限制怎么解除-江苏高考录取


助纣为虐-阿胶膏


孟十朵-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liyugang-歌德谈话录


月环食-姚贝娜鱼


母亲节是几月几日-ti4赛程


小公主换装-法国十大红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