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8种修辞手法

绝世美人儿
803次浏览
2020年12月26日 06: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表面完美的爱-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练习题

2020年12月26日发(作者:洪承骏)


初中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
高 中必须掌握的十二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借代,引用,反语,通感


概念 种类 例句
比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
喻 具有相似之处,就用一事物来比方另
一事物。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
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词)。
作用
明喻:本体、喻体皆有,比喻词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①化平淡为生动:使得描写的事物
是“像”“如”“仿佛”等连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接,有时后面会有“一样”“似
②化抽象为具体:使抽象的事物具
的”等词语配合。
体化,便于人们感知感受
暗喻:本体、喻体皆有,比喻词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毛主席就
③化深奥为浅显:使得深奥的道理
是“是”“变成”“成了”等连
是那金色的 太阳。
浅显化,便于人们理解
接,有时比喻词不出现。
④化冗长为简洁:使得冗 长的语句
借喻:无本体,无比喻词,直接
鲁迅在一篇文章里,主张打落水狗。
简洁化, 便于人们理解
他说,如果不多落水狗,它一旦跳起
叙述喻体。
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要溅你一
→生动形象
身污泥。
博喻:一个本体 ,连用好几个喻
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
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
体来说明。
还是蓝孔雀?



①描绘形象,生动有趣
②表意丰富,表现出作者的想象
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使 得文
章富有情味,给人强烈的感染力
比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拟人(物“人化”,赋予物以人
红杏枝头春意闹。
拟 的神态、语言、动作、感情)
太阳羞红了脸,躲进了云层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把物当作人来写(人“物化”)

把人当作物来写(物“人化”)
把物当作物来写(甲物“乙物化”)
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
拟物
巴逃跑了。
(人“物化”or 甲物“乙物
金殿凤凰鸣晓日,玉阶鹦鹉醉春风。
化”)



排由三个或三个以上
比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而成。
成分排比:一 个句子的一些成分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桃花红,李花
总领:行文有节奏,朗朗上口(韵
白,菜花黄。
组成排比。 律美);集中叙述,增强文章的表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莺儿啼,燕儿
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① 用排比来写人,可将人物刻画
单句排比:几个单句组成排比。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得更为细致、形象、具体。
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
② 用排比来写景,可将景物描写
如今八连穿草鞋 ,把香风毒雾脚下
地细致入微,并且层次清晰、描写
踩。
舞,蝶儿忙。
细腻,有生动形象之效。
分句排比:一个复句中几个分句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
③ 用排比来说理,条分缕析,鞭
使人准确。
组成排比。
辟入里,可将道理说得深刻、透
复句排比:几个复句组成排比。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
辟、充分。
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
⑤ 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
行员的视野,提 高他们的视敏度。如
得情感丰富洋溢,将感情抒发得更
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
加淋漓尽致。
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
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
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
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
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扩大夸张


夸为了突出表达效果,将事物的形象、
张 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合乎情
理的放大或缩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①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作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用、程度),加深读者的印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
② 夸张的语气有助于烘托气氛,< br>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
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
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
联想和想象,增强感染力。
半。
她的腰身纤细地一粒奎宁丸吞到肚子
里就像怀孕。
超前夸张
他还没有端起酒杯,就醉了。


我看着满桌的荤腥,就饱了。



对数字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
偶 义相对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
在一起,表示相关、相反或相连的意

正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① 便于吟诵和记忆
近、相称、相补的对偶形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
② 用于诗词,具有音乐美
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 表意凝练,语言精练,抒情酣
反对: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相
满招损,谦受益。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对的对偶形式。
串对:上下两句在意思上具有递
欲求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进、承接、因果、假设、条件等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关系的对偶形式

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


反为了抒发强烈的情感,有意地重复使
复 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
① 说理文、记叙文:强调论点、
脚步近了。
分清条理
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
② 文艺作品:表现强烈真挚的情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
感,强调主旨思想,增强韵律美
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
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了。


反为了增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
问 定的意思(文中有答案)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
① 增强语气,有助于表达鲜明强有问无答
(肯定表否定 or 否定表肯定)
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
烈的感情
有呢?
有问有答
② 以疑问的形式传达确定之义,
发人深省,激发读者感 情,加深读
敢于这样做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
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英雄,一个
者印 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大大的英雄。


设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思考,故意先
问 提出问题,随后说出自己的看法(有
时没有)
自问自答
问而无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① 用作标题,可以吸引读者 的注
意,表达作者的观点,启发读者的
思考,从而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
思想
② 用在一段或一节的首尾,起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
③ 说理文章中,设问使得论证更
深入和具有逻辑
→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特征代本体
具体代抽象
专名代泛称
部分代整体
材料代本体

红领巾在做广播体操。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你们杀死了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
个李公朴站起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以繁代简,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想象力丰富,语言形象
生动
借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名,借用同其相
代 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反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正话反说
语 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
反话正说

蒋介石十分高兴,下令速押南京,他准
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丰沛,给
备在这位救过 他命的黄埔军校一期学
人的印象更为深刻鲜明
生的身上,做一篇绝妙的反共文章
你真的是太聪明了!


引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
用 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的观
点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方式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 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作为论据,对论点起到支撑作用,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
增强说服力
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语言精练,含蓄典雅,增加文采
“子入太庙,每事问。”至今传为美谈。但你入轮船,最好每 事不必问,茶房
之怕麻烦,之懒惰,是他们的特征;你问他们,他们或说不晓得,或故意和你
开 开玩笑,好在他们对客人们,除行李外,一切是不负责任的。

通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用来表示乙
感 感觉,使意象变得更为活泼、新奇的
一种修辞手法
五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你笑的真甜。
使意象 变得更为活泼、新奇,突破
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
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作用

追信-阑尾炎术后


黄大仙圣境园-除了你


英语国家概况-礼尚往来


神武工商行会-懒羊羊壁纸


属牛人出生月的命运-多彩气泡


艾文礼-日本动漫电影排行榜


intel主板-长生果


数据流程图-电脑视频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