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月桃花水》
阴影-干洗的原理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绮、和、谈”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上
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课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变化,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
的美好。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
妙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
走来。
(出示课件)
听:叮铃铃、叮铃铃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
地走过村边?(三月桃花水)
看:那明镜般透彻的,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三月桃花水)
2.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都是一
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潺潺的春水也唱着歌儿
向我们跑来了,
它滋润了大地,它催生了万物。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去感受这迷人
的《三月桃花水》吧!
4.(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从孩
子们的目光中老师知道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走
进课文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
字
音,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相机在黑板上写出
巡视中发现学生读不准、容易读错的字词)
3.检查学生对我会认的字的认读。
出示生字:绮、和、谈
注意多音字“和”:hé(和好) hè(应和) huò(和弄)
huó(和面)
4.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
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
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
情、轻快的朗读方式)教
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
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三、课文学习,整体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1、2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
感情。
2.思考:第一段文
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
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
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
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
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洁净。)
4.朗读第二段,对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啊,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啊”,表现了作
者初见春水的兴奋之情;
一个“醒”字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
写活了。(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
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5.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美好画面。
(二)学习3、4、5、6自然段
出示第3、4段内容,学生有感情朗读。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坚琴,它能弹奏出各种动听的声
音。(板书:春天的竖琴)
(1)是啊,这潺潺流淌的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一把竖琴,
能演奏出哪些声音?(鸣响、低语声、叮当
声……)
(2)通过“拖拉机、麦苗、车轮”等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春水醒
来,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的美好。)
(3)多么美妙的声音哪!高低不同、长短不一、忽快忽慢,
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是一支非常动听的音乐,就让我
们一起在朗读声中去聆听这些悦耳的音符。
出示第5、6段内容,学生有感情朗读。
2.三月桃花水是一首动听的歌,它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春天的明镜)
(1)在这面镜子里,你都看到些什么?(燕子、垂柳、小
姑娘)
(2)第4段采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
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用拟人把“垂柳”说成披上“长<
br>发”,把“可爱的小姑娘”比喻成“红莲”,用三个“看见
了……”使句子更加优美、绵长,明亮
。)
3.配乐朗读5、6段.
(三)学习第7自然段
出示课文,集体有感情朗读: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
醉。
“地上草
如茵,两岸柳如眉”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
们感受到了什么?(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
水两岸的美景,这一切都因桃花水而美丽。)
四、课文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美丽
的“三月桃花水”,这种声音既
动听,样子又好看的“水”为什么叫“三月桃花水”?三月
是桃
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三月的春水也叫“三月桃花水”。
三月是一年中,最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时刻,正
是有了像
“三月桃花水”一样的春水,才会赋予了春天活力,才会让
我们感受到这么美丽的景色
。学完这一课后,也让我们用自
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找寻属于自己的春天的美景和缤纷多
彩吧
!
三月桃花水
声音:竖琴,样子:明镜
春水
热爱大自然
《
三月桃花水》是从声音、样子两个角度来分析春水的
美好,同时,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
是学习
的重点。
在上课构成中,由于本课生字较少,所以生字上的学习
放入的时间也应当足够。在讲解本文时,我先将本文的字词
予以解决,学生普遍发言积极性较好,每个
人都有话说,课
堂气氛也较为热烈。
3、4自然段与5、6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师指导学生学
习
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桃花水的声音悦耳动听,而后让学生
学习5、6自然段,体会桃花水的
清澈如镜。
但是在课堂上,个别学生明显读的力度还不够,在以后
的教学中要加大力度这方面
的指导与引导。再有,阅读过程
中给学生以广阔的读书,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自
由交
流,自由质疑,以各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会相
互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