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流水行程问题(B)

余年寄山水
696次浏览
2020年12月26日 15: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考公务员的学历要求-永恒的誓言

2020年12月26日发(作者:梅鼎)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流水行程问题
(B)
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流水行程问题(B卷)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 br>1.一只船在河中航行,水速为每小时2千米,它在静水中航行
每小时行8千米,顺水航行50千 米需用_______小时.
2.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3.5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
时3.5千米,逆水而行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3.某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10千 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_____
千米,逆水上行5小时行40千米.
4.一只每小时航行1 3千米的客船在一条河中航行,这条河的
水速为每小时7千米,那么这只船行140千米需______ 小时
(顺水而行).
5.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它逆水航行11
小时走了88公里,这艘船返回需______小时.
6.一只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56公里,逆水 航行20公里,共用
12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40公里,逆流航行28
公里, 船速______,水速_______.
7.甲、乙两个港口相距77千米,船速为每小时9千米, 水流速
度为每小时2千米,那么由甲港到乙港顺水航行需_______小
时.
第1页共6页


8.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 小
时到达甲码头,又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1千米,那么汽船
顺流开回乙码头需要____ ___小时.
9.甲、乙两港相距192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顺水而下
行16小时到 达乙港,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水流速度的5
倍,那么水速______,船速是______. < br>10.一只船在河里航行,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8千米,船下行2
小时与上行3小时的路程相等 ,那么船速______,水速
_______.
二、解答题
11.甲、乙两地相 距48千米,一船顺流由甲地去乙地,需航行
3小时;返回时间因雨后涨水,所以用了8小时才回到乙地 ,平
时水速为4千米,涨水后水速增加多少?
12.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为22千米、1 8千米,两船先后自
港口顺水开出,乙比甲早出发2小时,若水速是每小时4千米,
问甲开出后 几小时可追上乙?
13.一支运货船队第一次顺水航行42千米,逆水航行8千米,
共用了1 1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水航行了24千米,逆
水航行了14千米,求这支船队在静水中的速度 和水流速度?
14.已知80千米水路,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
10小时, 如果乙船顺流而下需5小时,问乙船逆流而上需要几
小时?
第2页共6页


---------------答 案----------------------
答案:
一、
1. 5小时
顺水航行速度:8+2=10(千米小时)
顺水航行50千米需要用时间:50÷10=5(小时)
2. 10千米小时
13.5-3.5=10(千米小时)
3. 2千米
逆水流速:40÷5=8(千米小时)
水流速度:10-8=2(千米小时)
4. 7小时
顺水速度:13+7=20(千米小时)
顺水航行140千米需要时间:140÷20=7(小时)
5. 4小时
15-88÷11=7(公里小时)
88÷(15+7)=4(小时)
6. 船速:6公里小时;水速:2公里小时.
(56-40)÷(28-20)=2(倍)
顺水速度:(56+20×2)÷12=8(公里小时)
逆水速度:(56÷2+20)÷12=4(公里小时)
船速:(8+4)÷2=6(公里小时)
第3页共6页


水速:8-6=2(公里小时)
7. 7小时
77÷(9+2)=7(小时)
8. 6小时
逆水速度:144÷8=18(千米小时)
水速:21-18=3(千米小时)
顺水速度:21+3=24(千米小时)
顺流而行时间:144÷24=6(小时)
9. 水速:2千米小时;船速:10千米小时
顺水速度:192÷16=12(千米小时)
水速:12÷6=2(千米小时)
船速:2×5=10(千米小时)
10. 船速:15千米小时;水速:3千米小时
逆流速度:18×2÷3=12(千米小时)
船速:(12+18)÷2=15(千米小时)
水速:(18-12)÷2=3(千米小时)
二、解答题
11. 2千米小时
[(48÷3-4)-48÷8]-4=2(千米小时)
12. 11小时
(18+4)×2÷[(22+4)-(18+4)]=11(小时)
13. 船速:4千米小时;水速:2千米小时.
第4页共6页


(42-24)÷(14-8)=3(倍)
顺水速度:(42+8×3)÷11=6(千米小时)
逆水速度:8÷(11-42÷6)=2(千米小时)
航速:(6+2)÷2=4(千米小时)
水速:(6-2)÷2=2(千米小时)
14. 20小时
水速: [(80÷4)-(80÷10)]÷2=6(千米小时)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 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 ,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
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 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 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乙船逆水速
度:80÷5-6×2=4(千米小时)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 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
础知 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 就会在有限的时
第5页共6页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 积月累,积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逆水所行时
间:80÷4=20(小 时)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 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 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 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 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 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 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 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第6页共6页

什么是爱情-嫦娥的古诗


交河故城-会计实习报告


莴笋叶的做法-车窗垃圾


如果不是-装修合同范本


阿诗玛的故事-幽兰花


最美丽的相遇-关于理想的作文


网游名字大全-那年冬天


安徽九华山-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