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在和平年代歌词-升学对联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科普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的兴趣。
2.指导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
的方法。能够运用学过的方法记住科技术语,在
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积累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跟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阅读科普作品,激发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的兴趣。
2.指导学生阅读科普类作品
的方法。能够运用学过的方法记住科技术语,在
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积累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
分享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独特体验,感受科普类作品的特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前先来一个脑筋急转弯。
什么东西不洗不脏,越洗越脏?
预设:水 2.那你知道为什么水能冲走脏东西吗?你知道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吗?
你知道为什么铁会生锈
吗?
学生自由交流。
3.谁来回答你这些为什么?
出示图片:《十万个为什么》。
二、了解科普
要想知道这些科学知识,你就需要读一读科普作品。那么什么是科普作品
呢?
预设: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
1 6
的作品。“科普”是科学普及的意思。
2.说到科普读物,就一定会提到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你看过这本书吗?你了解这个作家吗?
预设:
米·伊林(1896―1953)是
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著
名的科普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几点了》《白纸黑字
》《桌上的太阳》《原子世
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十万个为什么》是优秀科普作品的典
范,
对其他科普作品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读书感悟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3页的内容,读一读这本书中的一个片段,说说
你的体会。
1.你觉得作为科普读物,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预设:
科学性,文学性,通俗性。
2.什么是科学性呢?
预设:
科学性是指科普作品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述科学知识、
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
学教育,在内容上要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规律,要有科学的依据。
3.老师这里有一段话就出自《十万个为什么》。你来读一读,体会它的科学
性。
举例:
再来说说你身体里的水分吧,它和新鲜黄瓜里所含的水分几乎一样多。假如
你
的体重是40千克,那么其中的35千克都是水分,而固体物质只有5千克。
预设:
这段
话把人身体里的水分和新鲜的黄瓜里的水分作比较,体现了身体的水分
很多。同时,为了准确地说明这一
特点,作者还运用了假设,使用了准确的数字
来进行说明,充分体现了科普类作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4.什么是文学性呢?
预设:
2 6
文学性是指科普作品要把科学知识形象化,用文学的手段加以表现,用文学
的形式讲述科学的道
理,是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5.老师这里也有一段话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提取的。
举例:
水为什么可以清洁掉污垢?或许它只是简单地把污垢带走,就像是河水把扔
到
里面的木板冲走一样。
预设:
这段话中作者为了说明水不能清洁污垢,只能冲走污垢。作者
打了个比方说,
就像河水把扔到里面的木板冲走一样。这一下子就让我们知道了。水本身不能清
洁污垢,只能冲走污垢。所以我们洗衣服的时候要不停地揉搓,使污垢脱离衣物。
6.什么是通俗性呢?
预设:
通俗性是指科普作品为了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一般要用通俗易懂的、
人民大众的语言来深入浅出地讲述科学道理,少用科学术语。
7.老师还是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找到了一段话。请你读一读,感受
它的通俗性。
举例:
当我们溜冰的时候,冰在冰刀的压力下融化了,在冰与冰刀之间出现了一层
水
。如果没有这层水的话,在冰上滑行就跟在地板上滑行一样困难了。水就如同
机器里的润滑剂一样,可以
有效地减轻冰刀与冰之间的摩擦。
预设:
作者在解释冰刀在冰面上滑行的原理
时,非常简单的说。是因为,冰刀的压
力使得表面的冰融化了。这些水就像润滑油一样,减少了冰刀与冰
之间的摩擦。
没有使用专业的科学名词,浅显易懂。
四、读书有法
1.了解了科普作品的特点,你对阅读科普作品有什么体会吗?你平时是怎样
阅读这类作品的?
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方法。
预设:
3 6
(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候<
br>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
(2)读完后还可以想一想,这本书讲得有道理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
新的研究成果吗?
2.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完全相信
书上的话,应该
要有怀疑精神。书中的解答是否正确?我们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
考。必要时可以想想其他书上是怎么说的
。电视上是怎么说的。上网去查查看看
结果如何。
五、快乐分享
1.科普类的作品有很多。我们还可以读一读我们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
你知道这本书吗?
预设: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书。《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
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
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2.这里有几本不错的科普作品,老师推荐给大家。
李四光的《
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地球知识的书。它告诉你地
球有哪些部分组成;告诉你石圈的一些知
识;告诉你应该怎么解决石圈上可利用
的矿物质资源日益减少的问题;告诉你怎么开发地热资源……读完
文章,你一定
能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地球。
3.你想了解无处不在的灰尘吗?这本书可以告诉你。
请读一读高士奇的作品《灰尘的旅行》。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到处漂
流,它无处不在,处处
都有它的行踪。读这本书,我们不仅会了解灰尘在自然中的功用,也会了解它对<
br>人类生活的危害。同时也能懂得灰尘在不同的环境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切身理解
环保的重要性。
4.你知道人类的起源吗?你知道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吗?请你读一读贾兰
坡的著作《人类起源
的演化过程》。
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人类起源”的基础知识,旨在
4 6
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从小立志在科学研究领域一展身手。
5.你还读过哪些不错的科普作品,把它推荐给同学吧!
学生自由推荐,说一说推荐的理由。
预设:
《森林报》和《神奇校车》两本书,可以推荐。
六、课堂总结
科
技改变生活,读书丰富自己。科普作品,有趣味,有知识,慢慢丰富我们
的知识,增加我们的涵养,改变
我们的生活。静下心来,读书吧!
十万个为什么
1.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2.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
的阅读习惯。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厚薄大小不相同,世
界万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
开看,增加知识力无穷。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书)
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就让我们一起到书的世界里看一看吧。
二、指导方法,交流体会。
1.出示《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的封面。
师: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你能了解到什么呢?
(师相机介绍: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译者、图、出版社)
2.作者及内容简介。
5 6
作者简介:米·伊林(1895—1953
),苏联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
致力于写作通俗科学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房间
的故事》《山与人》《人
与自然》《在你周围的事物》等。
内容简介:《十万个为什么》的书
名是截取了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
林的一首小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
么”中的一句,在俄语
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十万个问题。米·伊林创作了
这本书,他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
进行有启发性
的解释。
3.这是一部科普作品,同学们知道该怎么阅读这类作品吗?
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1)找出不懂的科技术语,通过上网查资料、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
或家长等多种
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3)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
(4)读完之后思考总结,对于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深入研究,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4.课件出示书中的一段内容,学生交流。
教师节选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5.教师小结: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
,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回答。书中还有很多千奇百
怪的问题,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去读一读了呢?课下
同学们找来这本书,读一
读吧。
三、阅读推荐。
1.世界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
品,如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高士其的《细
菌世界历险记》等。读了这些书,你一定会为科学世界里
有那么多的奥秘而惊奇。
2.选择其中一本读一读,然后写一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本次教学主要以导入为主,通过摘选片段,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通过指导读科普
作
品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本次教学还需要改进的是,由于时间
关系,让学生畅谈读书收
获这个环节没有充分展开。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