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温柔似野鬼°
674次浏览
2020年12月27日 07: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5年级上册英语书-女孩个性签名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马英九)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
两首古诗组成。 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
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
景交融,重在咏物抒 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
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
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 富有浓厚的生活气
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
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 受古诗独特
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
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
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
的学习优 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
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
1
2
.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
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
生活的情感。
20 × 20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
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
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
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
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
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
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
课题)






先来学习《草》。
对话平台
自学
20 × 20








1
2
.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
”“烧”。 字音“荣




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
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
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
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 看课件,说
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
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
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
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 “荣”应该分别是
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
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
20 × 20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
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
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
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
──

竞赛读。
【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
奏美。】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
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
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
色进行表演背诵。
20 × 20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
演背诵,既 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
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练习
1.填空。
离离,一岁一。野火,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
2
,。。飞入无处寻
.按要求分类。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未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书写
1
半包围结构
.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
点指导:荣:草字头的 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
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
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 成“戈”,第二笔
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
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
展示。
20 × 20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背诵古诗〈草〉。
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
公店》:




1
2
.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
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
获。




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
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
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
20 × 20




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
(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
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
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
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拓展
1
2
.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
《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 “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
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
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
20 × 20




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
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 的一棵奇葩,
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
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
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
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
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
学会评价,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中共同进
步。】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20 × 20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枯萎。
尽:完、全。
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小路
寻:寻找
相关链接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
时作的一首应 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
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
法与咏物诗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
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
依惜别之情。

20 × 20

电视剧都是兄弟-海燕阅读理解


宋美龄侧卧-萧萧的意思


鸡冠花-初出茅庐的故事


前仆后继造句-高中三年规划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精神病心理测试题


装甲兵工程学院分数线-结婚典礼仪式


网页flash打不开-我想说


亮化工程-什么像什么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