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巡山小妖精
696次浏览
2020年12月27日 08: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中国串词-风声鹤唳的故事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苏锦章)




1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 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
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
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
2、读题,揭示诗题中包含的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

- 1 -
个人二次备课


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再读古诗,想必也一定能读懂。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
(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
不与四 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
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 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
“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
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
么?
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 引导学
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写
一段话。

- 2 -


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
——﹙回归一二句﹚。
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
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
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
朗诵,老师配乐朗诵﹚。
6、背诵古诗。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
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 br>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
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

- 3 -


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
景。于是 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
古《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件: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
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想
听一 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2、学生初读感知:你是不是也想读啊?(学
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 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
通顺。)
3、指名读、齐读。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
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
享这天成之美。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内容,指导朗读。
A、学习第一句(课件:“两个黄鹂鸣翠柳”,
声景并茂。)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两
个黄鹂在树梢上鸣叫。)
2、所以诗人脱口而出“两个黄鹂鸣翠柳”。
3、学习“鹂”、“鸣”、“翠”(课件:3个字< br>在诗中逐渐变大,跳出来,达到重点学习的目
的。)

- 4 -


(鹂:lí,黄鹂,一种鸟,所以鸟字旁,左
声右形。)
(翠:绿的意思。)
(鸣:鸟的叫声,出示字理。汉字就像个成
长的孩子。课件:鸣的 字理图,使学生清晰看到
鸣的历史演变过程。)
4、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 鹂
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他们是春的使者,
给人以希望和向往。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 ?
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课件:这3个字跳回
句子。)
B、学习第二句(课件:“一行白鹭上青天”,
让学生感受意境。)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
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
么?
2、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课件“鹭”
逐渐变大,跳出来)
3、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
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
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学生齐读)(课件:

- 5 -


“鹭”跳回句子。)
C、学习第三句
1、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真是色彩鲜
明,到外莺歌燕舞,绿柳垂丝,春意融融,怎不
令诗 人陶醉其中,此时他透过窗户,极目凝视却
又被什么吸引住了? (被远处的西岭雪山吸引
住了。)
2、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课件:第
三句配图,感受“窗含”意境。)
3、瞧, 又有两个生字朋友跳出来了,看看
这两个小淘气谁认识呢?(课件,蹦出“含”、
“岭”)
你觉得他们长得像吗?有什么好方法,记住
它们?“岭”去掉“山字旁”,你还认识它吗?
(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
了谁?
(玲、拎、冷、铃、零、龄、领)
(课件:指“岭”出现“令”家族,使学生一
目了然。)
4、汉字多变,汉字真的很神奇,一个“含”
字将西岭雪山美景尽收眼底,不防也让我们感 受
一下。同学们,让我们透过窗户看眼前的这片蓝

- 6 -


天,想象一下,和下课后我们站在操场看到的无
边无际的蓝天感受一样吗?
5、可爱的女孩们,你能读出这含蓄的美吗?
让我们闭上眼睛和诗人一同去感受这千秋雪景
吧!(齐读)
D、学习第四句(辗转)
1、诗人忽又低下头,这次,他看 到了“门
泊东吴万里船”。(课件:第4句配图,感受意境。)
原来俯首处,门外还停泊一艘即 将驶往东吴的客
船。
2、学习“吴”(课件:“吴”跳出,重点学
习。)
3、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
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 此
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
4、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
(齐读)
四、感悟课题
1、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
么?(诗句太美了)
2、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
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

- 7 -


欣赏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
美景,也 只有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能配得上大
自然这绝伦的美景绝句,无与伦比,而不仅仅是
一种诗的 体裁。(课件:回到首页图,学习“绝”,
使课的本身达到“扣题”的效果。)
3、学习“绝”(课件:出示字理图,演示字
理。(“绝”与“决”对比练习填空。)
( 课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
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2、
朋友们 ,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
生。)
五、想象诗句,感受美
1 、真是妙啊,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整首诗,
恐怕我们的脑中不停的闪现的就只有一个字—
—美。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这种美,印记这种
美,吟诵这种美。(生配乐读,想象画面)
2、总结《绝句》(课件:杜甫画像前一行行
出现总结性语句,使学生了解诗的背景和意图。)
3、练习。(才子对对碰。课件:出练习题,
在横线上填上本课的生字。翠柳丝线,黄鹂悠 鸣。
一行白鹭,志向青天。雪岭含窗,别具一格。泊
船万里,驶之东吴。千古佳句,万世称绝。 )

- 8 -


六、拓展欣赏
(课件:美景图片,让农村孩子欣赏到他们所
看到的大自然。)
同学们,你看, 不仅是杜甫草堂,其实你的
身边处处是大自然的美景,让我们拥有一颗快乐
的心,去拥抱大自然 的每一天吧!
教学反思:
















- 9 -





- 10 -

飞轮海的歌-太完美的爱情


leapt-国防教育手抄报


安家剧情分集介绍-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


元旦游戏-等量关系式


梅花的象征意义-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端午节的图片-一词多义


鹿血-建设工程合同


寻物启事范文-赞颂母亲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