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重点知识期末梳理复习

萌到你眼炸
900次浏览
2020年12月27日 10: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石金泉-教师节学生演讲稿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宿白)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




第一单元
句子积累



1.
设问句、比喻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
疑问句、感叹句: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
比喻句: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
那里。

考点提示

1.
背诵:《村居》《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2.
理解《村居》《咏柳》所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3.《找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4.《开满鲜花的小路》第 6-12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
读的形式考查。

4.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 2-4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
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阅读《找春天》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我们


到了她,我们到
上摇啊摇;她在
到了她,我们
了她。她在

到了她,我们
上荡秋千,在

嘴里叫,在桃花、杏
花枝头笑……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这段中的“她指的是



第 1


3.春天还会在哪里?请你根据你的观察,在写一写。

我发现春天在

阅读《邓小平爷爷植树》片段,回答问题。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到站在那里。

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照样子,写一写。



,在


例:绿油油 白

红 黑 黄


例: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到站在那里。


2.邓爷爷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为什么感到满意?

,就像













第二单元

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
的绿毯。

考点提示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最后一小节诗的理
解。

第 2


2.《千人糕》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米糕的制作过程的理解。


3.《一匹出色的马》常以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爸爸的教育方法的理解。




阅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片段,回答问题。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 给下面的词语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温暖 ——— (
四处 ——— (
寻觅 ——— (
2. 把句子补充完整。

哪里

是:( )


,哪里就有




3.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
A.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撒遍了祖国各地。

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阅读《一匹出色的马》片段,回答问题。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

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
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他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

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第 3


1.仿写词语。

蹦蹦跳跳:







又长又细:

2.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点词。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

...












3.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这“马”指的是什么?




第三单元

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大街小巷人如潮。


2. 对偶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考 点提示

1.
了解祖国的著名景观。


2.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七、
中秋节、重阳节。

3.
了解中国美食的一些烹调方法:凉拌、煎、红烧、烤、炸、炖、

第 4


蒸、煮、熬、爆、炒。


4.
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

5.
背诵十二生肖。


第四单元


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一直打开着。
拟人句: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2.
比喻句、排比句: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 有的圆,有的

硬。
考点提示

《彩色的梦》第 1、2 节,《枫树上的喜鹊》第 5-13 自然段,

《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第 2、6 自然段常以课内
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五单元


句子积累

1.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
可把我累坏了!”(并

第 5


列关系)


2.
感叹句: 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
多好啊!

3.
反问句: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

4.
“把”字句:

(1)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2)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
考 点提示

1.《寓言二则》《画杨桃》的课文内容及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
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2.《小马过河》 中小马和老牛、松鼠的对话常以课内阅读的形
式考查。

第六单元


句子积累

• 古诗名句: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
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拟人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 比喻句、拟人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

第 6


方向。


3. “把”字句:宇航员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
考 点提示

1.
背诵:《悯农(其一)》《古诗二首》。

2.《雷雨》中第 2-5 自然段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
查。

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介绍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常以
填空题或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4.《太空生活趣事多》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七单元

句子积累


1.
比喻句: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2.
设问句: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
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考点提示

1.
《大象的耳朵》中大象耳朵的作用和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

第 7


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2.
《蜘蛛开店》中蜘蛛开店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3.
《青蛙卖泥塘》中青蛙改造泥塘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
考查。

4.
《小毛虫》中小毛虫抽丝剥茧变成蝴蝶的过程
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第八单元


句子积累
1. 比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 连动句:他登上了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
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考点提示
1.《祖先的摇篮》中祖先在原始森林的生活常以填空题或课内阅
读的形式考查。
2.《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中万物学习怎么生活的过程和课文
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羿射九日》中羿射日的经过和结果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
查。

第 8




五、阅读《枫树上的喜鹊》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村子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它好像一把很大很高
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枫树上有
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
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的那样,在心中称呼它是我的喜鹊阿姨。
1.填量词。

一(
一(

)枫树
)童话书
句,



一( )太阳伞 一( )喜鹊窝
2. “它好像一把很大很高的绿色太阳伞”这是一个
比作
3.我分别喜欢什么?








4.我在心中把喜鹊称呼什么?






六、阅读《沙滩上的童话》片段,回答问题。
这里是我们快乐的天地。 在沙堆上我们垒起城堡,城堡周围筑起围
墙,围墙外再插上干树枝,
那是我们的树。 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
狠的魔王。”
有人接着补充:“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 第三个小
伙伴说:“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里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


第 9


勇士。

我们有在一起商量着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伙伴说:“我架驶飞机去轰炸。” 有
人反驳说:“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扎平。”

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
着地道。
挖呀,挖呀,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轰

塌了。 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
公主。
但公主在哪儿?

忽然,我发现妈妈就在我们身后,微笑着望着我们。 我大声
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我抱住了妈妈。

大家跟着我一起叫喊着,欢呼着。 真的,那时候,
连我也忘记了她就是我的妈妈呀 !



1.孩子们为什么把沙滩称为“快乐的天地”?







2.文章写孩子们在沙滩上演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







3.“妈妈微笑着望着我们”说明什么?






4.“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运
第 10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七、阅读《亡羊补牢》片段,回答问题。
他很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
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告——(
2.概括这段的段意。


) 结实——( )











3.“他很后悔“是因为


4.“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这句话中的“再也”理解正确的
是( )。
A.“再也”说明了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B.“再也”说明从此以后,养羊人的羊永远也不会丢了。
八、阅读《小马过河》片段,回答问题。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

)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怎

么,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下了河,小心地

)了对岸。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
的那样深。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这一自然段共有
对话。
3.用“——”画出表示小马动作的词语。

句话,写了 和 的


第 11




4.用“既……也……”写一句话。

九、阅读《绝句》片段,回答问题。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
、 、

、 船。提到的四
、 、



1.《绝句》是唐代诗人






种颜色,分别是
2.补充诗句。


3.写出后两句话的诗意。






十、阅读《雷雨》片段,回答问题。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爬上
了网。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了。
1.短文一共有
2.仿写句子。

个自然段。

第 12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3.短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4.短文最后一段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十一、阅读《大象的耳朵》片段,回答问题。
大象有一对耳朵,像扇子似地耷拉着。 这一天,大象
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有病

了。”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

耷拉的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大象
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
的耳朵真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
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

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第 13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它们赶跑。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1.本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分别有几个小动物说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的呢?








3.大象决定把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他是怎样做的?

4.当把耳朵竖起来后,大象遇到了什么问题?

5.通过读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十二、阅读《蜘蛛开店》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只蜘蛛,每天蹲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寞,好无聊
啊。
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
简单。
于是,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口罩编
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

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 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
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换了,上面写着:“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

需一元钱。”


第 14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

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蜘
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蜘蛛累得
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的织起来
很简单。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又换了,上面写着:“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
只需一一元钱。”
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

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1.写出蜘蛛分别开了哪些店?








2.短文中出现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写下来。

3.每个店开张,谁是蜘蛛的顾客?

4.短文最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展开想象,编给大家听。














十三、阅读《蜘蛛开店》片段,回答问题。
我想——
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那时候, 我们的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摘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第 15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1.短文共有












逮绿蝈蝈吗?

小节。





2.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的生活很丰富,他们能




;也能

3.这两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十四、阅读《小毛虫》,回答问题。
一只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
勃。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 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小毛
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它笨拙地从一片叶
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
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
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小毛虫一刻也没迟疑,尽心竭力地做着工作,它织啊,织啊,最后
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以后会怎么样呢?”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
“要耐心些,以后你会明白。”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只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它灵巧的从茧子里挣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


第 16


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的花纹。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

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之中。

1.根据意思填出短文中的词语。


(1)跟外界断绝一切联系。

(2)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3)雾气。

2.短文中哪一自然段写出小毛虫的爬行速度非常慢?

3.小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
4.小毛虫的成长规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十五、阅读《羿射九日》片段,回答问题。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
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躺过
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搭上神剑,拉
开神弓,对准天上的太阳,嗖的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

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的掉在地上。 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
阳,炎热渐渐退去。也又伸手拔箭,准备射
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大大海里。

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
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
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从此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


第 17


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现出了勃勃生机。

1.解释下面的词语。
脱离苦海:



勃勃生机:




2.仿写词语。
一团团




慌慌张张




3.羿是怎样射日的?他射下了几个太阳?







4.先前大地上是什么情况?后来怎样了?









参考答案
一、1.点拨:根据所学,回忆课文内容,填出相应的动词、名词。
答案:看 听 闻 触 柳枝 风筝尾巴 喜鹊 杜鹃
2.点拨:仔细读第一句话,明显找出答案。
答案:春天
3.点拨: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现实生活的了解,写出相应的答案。
我发现春天在融化的河水里,在燕子 的翅膀上。(答案不唯一)



二、1.点拨:绿油油 是ABB式词语,后面面个字相同。
答案:白花花 红彤彤 黑乎乎 黄澄澄
点拨:这是一个比喻句,有本体和喻体。把小树比作战士。
答案:树上的柿子熟透了,就像灯笼一样高高的挂在上面。
2.点拨:读第一句话,找出答案。

第 18
答案:


答案:他对树栽得笔直感到满意。




三、1.点拨: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
答案:暖和 到处 寻找
2.根据原文中的句子找到特点,自己仿写。 答案:
哪里需要太阳,太阳公公就出现在哪里。
3.点拨:这句话有双层意思:表面含义是,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把爱心洒遍了祖
国各地。联系全诗,还有诗人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的存在,希望奉
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选 A



四、1.点拨:蹦蹦跳跳是(AABB)式词语,前两个字一样,后两个字一样。又细又长是
(ABAC)式词语,一、三个字一样,二、四个字不一样。
答案:高高兴兴 安安静静 前前后后 大大方方 又大又圆 又粗又壮 又长又高 又
宽又远
2.点拨:联系上下文,从字面上来解释。
答案:不说话
3.从第一自然段中仔细阅读,找出答案。
答案:“马”指的是又细又长的枝条。



五、1.点拨: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如头、匹、条。
答案:棵 把 个 本
2.点拨:根据每个句式的特点,来判断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
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答案:比喻句 把枫树比作太阳伞
3.点拨: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答案。
答案: 枫树 喜鹊的窝
4.点拨: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应的答案。
答案:喜鹊阿姨
六、1.点拨: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回答。 答案:因为那里无忧无虑,孩子们可
以放任玩耍,不受束缚,全身心的放松。
2.点拨:仔细阅读短文,找出答案。 答案:演绎
了一个王子战胜魔王救公主的童话。
3.点拨: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中,可以看出妈妈也很喜欢这个游戏。 答案:说明妈妈已认可
了我们的活动也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
4.点拨: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
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
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们当时的高兴,为下文把妈妈当成公
主做了铺垫。
第 19



七、1.点拨: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
答案:劝说 坚固
2.点拨:多阅读几遍,把重点的写出来即可。 答案:
养羊人修好了羊圈,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3.点拨: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答案:他很后悔是因为他没有听街
坊的劝告,没有及时修补羊圈。
4.点拨:通过自己的理解,选出合适的选项。
答案:A



八、1.点拨:回忆课文填空。
答案:抬起 蹚到
2.一句话说完用句号,读一读1、2句就能找出答案。
答案: 4 小马 松树
3.点拨:动词一般就是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汇。基本上每个完整的句子都有一个动词。
抬起 蹚到
4.点拨: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子。根据其特点来写句子。
答案:我们做为学生,既要努力学习,也要尊师敬长。



九、1.点拨:再整首诗里找景物,并根据颜色的特点,来写答案。
答案: 杜甫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雪 黄 翠 白 青
2.点拨:根据自己的背诵,来填写。 答案: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诗意。 答案: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
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十、1.点拨:一句话的末尾用句号。
答案:6
2.点拨:根据句子的特点来仿写。 答案:
张亮越跑越快,离终点越来越近。
3.点拨: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来作答。
答案:因为事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4.点拨:仔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相应的答案。
答案: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十一、1.点拨:每句话说完用句号表示。
答案:13
2.点拨:仔细读2——7自然段,写出相应的答案。 答
案: 小兔子 小羊 小鹿 小马 小老鼠5个小动

3.点拨:阅读第10自然段找出答案。 答案: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
第 20



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第 21


4.点拨:阅读第11自然段找出答案。 答案: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
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 心烦。
5.点拨:通读短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道理。 答案:各种事物都有
自己的用途,不要强迫改变,结果会事与愿违。


十二、1.点拨:仔细阅读短文,分别在3、6、10自然段找出答案。
答案:口罩编织店 围巾编织店 袜子编织店
2.点拨:阅读短文,在全文中找表示时间的词语例如:一天 一个钟头 一个星期 一年 。
答案:一整天 晚上 一个星期 第二天
3.点拨:阅读短文,在4、7、11自然段找出相应的答案。 答案:口罩编织店顾客是
河马 围巾编织店顾客是长劲鹿 袜子编织店顾客是蜈蚣
4.点拨:发挥自己的想象,合理即可。 答案:例如,他整整织了一个月,才给蜈蚣织上袜子。
蜘蛛已经筋疲力尽了,又决定过以前 无聊的生活了。
十三、1.点拨:一个自然段,较常用在诗歌方面,是一小节。
答案:两
2.点拨:仔细阅读短文,找出相应的答案。
答案: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
蝈蝈
3.点拨:仔细阅读短文,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答案:“我”想象中的祖先的生活。





十四、1.点拨:仔细阅读短文,联系给出的词语意思分别在短文的五、七自然段中找到答
案。
答案:与世隔绝 轻盈 雾霭
2.点拨: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它笨拙地从
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小毛虫爬
得很慢很慢。
答案:第二自然段
3.点拨:读短文最后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答案:小毛虫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4.点拨:熟读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出对自己的启示。
答案:一个人要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要有耐心,不悲观失望,
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十五、1.点拨: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答案:脱离苦海——摆脱现状,恢复以前。
勃勃生机——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
2.点拨:一团团是ABB式词语 后两个字相同。慌慌张张是AABB式词语,前两个字相同,后
两 个字相同。
答案:一张张 一件件 一条条 一层层 平平安安 蹦蹦跳跳 安安静静 明明白白
3.点拨:仔细阅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相应的答案


第 22


月光曲简谱-图表作文


最冷一天歌词-描写雪


笔记本锁-人与路


网球大满贯-优秀作文选


交河故城-祭奠烈士寄语


玛奇朵美瞳-致敬青春


不知不觉造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


去眼纹眼霜效果排名-小学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