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 首位能整除的除法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300字作文
第4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总第 28 课时
课 题 整十整百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课 时 第课 1 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整百整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计算方法的探究。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复习导入
1、口答:20里面有( )个十,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0里面有( )
个十。
2、解决问题:把18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几支?
口答算式:18÷3=6(支)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汇报。(把18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支)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运
用乘法口诀求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
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除
以一位数的口算)
二、互动新授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3个20是60,60除以3等于20;
(2)6个十除以3得2个十,是20;
(3)6÷3=2,60÷3=20
谈话:自己选择一种方法,把60÷3的算法再说一遍给同桌听。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
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
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
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十。
教学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出示例1后的“试一试”:600÷3=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小结计算方法: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百,再想几个百除以除
数等于多少个百;
也可以用被除数看成几个百,再想几个百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百;也可以
用被除数百位数上的数除以除数
,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百。
3、教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
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是除以除数
等于多少个十;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
算得的结果就是几个百。
教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出示教材例2,学生读题。
谈话:怎样列式?你能口算吗?
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小
结方法:口算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十几个几,再想几十几除以
除数等于多少个十;
也可以用被除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多少,最后得到的结
果就是多少个十。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题在计算上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理。
小结方法:学生借助表内除非口算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只要在后面添相应个数的
0.
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学生口算,说说想法。
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连线,集体订正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球吗?看他们正在进行双打和单打(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列式计算,然后组织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单打2人一组,双打4人一组。
想想做做第6题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
提示:长方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阴影部分是其中的一份。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4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总第 29 课时
课 题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课 时 第课 2 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两、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
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运
用除法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中最高位的书写位置。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 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谈话: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把46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
个班,要求每班分
得多少个)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2=)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46÷2,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分的情况:
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根?(可
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性表述)
(2)还可以怎样想?
想法预设:
每班先分得2筒,是20个,再分得3个,合起来是23个。
40÷2=20
6÷2=3 20+3=23
(3)各小组讨论“竖式该怎样写,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讨
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
是2,对其被除数的十位再商的
位置写2.
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2表示4个十除以2得2个十)
下面算2乘
2得4,4减4得0,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这里不写0,为了看得更清楚,把
被除数个位上的6写下
来继续除,再往下会算了吗?
学生独立完成接下来的计算。
小结:我们回顾笔算过程,笔算
46÷2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
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2、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出示教材第51页“试一试”:246÷2=
你能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试做这道题吗?学生独立尝试。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是怎么算的?小组互相讨论,再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
1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2个百除以2得1个百,所以1
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3、比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谈话;今天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呢?
引导学生明确:除的
过程是一样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比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算了一步,百
位上除好以后还要把十位上的数写
下来继续除,要注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
位上面。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
列竖式时,注意数位对齐,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
同桌交流算法,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联系生活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问:把396本书平均放到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放多少本?怎样列式?(396÷3=)
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互相检查。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过程中要细心,竖式计算的书写要
规范。
第4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总第
30 课时
课 题 除法的验算 课 时 第课 3
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探究除法计算的验算过程,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验算除法。
难点: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毽子每个1元,皮球每个2元,跳绳每根3
元。)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二、互动新授
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提问:如果小明带了36元,他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学生列式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你们算出结果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学生思考后回答。
回答预设:(1)再算一
遍;(2)用乘法验算。买一根跳绳需要3元,买12根跳绳就是
12个3元,每根跳绳的单价乘根数,
应该等于总价钱。
引导学生尝试写出乘法验算的竖式。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板书验算的过程。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提问:如果小明带了65元,可以买几根跳绳,还剩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这个结果算得对吗?你能验算吗?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想法:每根跳绳3元,21根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提问:你
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说
说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
示的意义。
1、 比较方法。
提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
小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
上余数,最后看看得数和被除数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明确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除法验算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
小结:计算要细心,书
写竖式时数位对齐,用哪一位数除商就写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验算
能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示:要比较哪种树苗每棵贵些,可以先计算什么?(每种树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学生看图读题。
45个轮子可以装多少辆车?还剩几个轮子?要求的其实是什么?(是求45里面有几个4)
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追问:可以装12辆车吗?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余下的1个轮子,不够装一辆车,所以最多只能装11辆车。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评价。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验算方法,希望同
学们课后继
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4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总第 31 课时
课 题
练习七(1) 课 时 第课 4 时
课 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口算除法,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整除),并
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
思。
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除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 谈话引入
1、 回忆我们前面所学的除法。
2、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七”,第1-6题。(板书课题:练习七)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习七第1题
指名学生口算。
说说每组题的联系和区别。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指名学生口算。
提醒学生注意乘法的运算,选两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七第3题
指名板演,计算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和没有余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
4、完成练习七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提醒学生验算的方法。
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
三、解决问题
1、 完成练习七第5题
2、
多媒体出示第5题,指名学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
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 完成练习七第6题。
出示题目“一个网球拍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的1.用“折一
折”的方法2.用尺量的方法3.用铅笔比的方法4.用三角
尺量出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这样学生在操作、观察、探索
等活动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获
取了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有时间、
有条件去接触参加实践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才能锻炼他
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它是通过学习、训
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以直观
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只有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
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在数学课中教师要提供
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得到
锻炼和提高。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先观察几
幅图并用一些纸片做成正方形、长方形等卡片进行对折
然后让学生想想这些图形是什么这些图形对称点在什么
地方还有哪些图形与上述图形相似。通过动手操作学生
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而且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三、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
要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
是支配人们行为的动机并非人的头脑中固有的。在教学
中要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引导其学习使他
们主动参与到动手操作中。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为了
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我先让学生动
手操作分别拿出9根、10根、
11根、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各可以摆几个正
方形分别剩下几根再让学
生列式9÷4=2„„11÷4=2„„211÷4=2„„312÷4=3。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数有
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从中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揭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通过自主探索发
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
神。
四、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语言功能
小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较弱在动手操作中教
师仍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
们借助语言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
判断进行推理通过语言表达来调节、整理自己的思维活
动使之逐步完善。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
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同时
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
表达。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
同方式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可以通
过倾听学生的表达发现他们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
存在的问题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听
取伙伴的叙述参与评价他人的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教师
要有意识地鼓励、指导学生发言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
维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讲“正方形的特征”时可分
三步进行1.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上下、左
右对折后口述对边是相等的。2.操作把纸展开沿对角
线对折口述上下、左右都是相等的。3.观察“折”的结果
上下相等左右相等上下和左右也相等从而得出正方形
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实践表明动手操作后学生在完整
地复述操作过程中能不断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在语
言表述的过程中外部活动也不断得到内化。
除此之外,动手操作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主动
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
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
学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又要做到适时,
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进行,操作活动可以起到
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总之动手操作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
验唤醒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
的表象从而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为今
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