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案设计
经典的名字-实习调查报告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8
*
红楼春趣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
,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
故事。学习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所以教学中指导学
让学生生能够大致读懂就可以。基于此,在教学中要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
带着问题读书, 结合重点语句品析宝玉的性格特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抓住人物的
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这种方法品析其他人物,
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搜集有关放风筝的诗文。
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放风筝的诗文和《红楼梦》中的其他故事。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趣揭题
1. 激趣: 它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
是“中国封建社
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鲁迅说: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你知道这是哪本书吗?
《红楼梦》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可见一斑。
2. 揭题:《红楼
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读读其中的一个故事《红楼春趣》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3. 学生简介《红楼梦》,教师相机补充。
4.
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1) 读了题目,你能知道什么?
(2)
这篇故事讲述的是什么趣事?
5. 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楼春趣》
,品读字里行间的精彩。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设计意图: 通过猜一猜的形式引入《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既加深了学生
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的了解, 又在补充介绍中加深认知和感悟,
为后续的学
习奠定基础。
二、检查预习,巩固字词
1.
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2.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完善: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事。
3.
检查生字读音。
出示词语:
恰似 窗屉子 嫣红
忌讳
....
晦
.
气 高墩
.
宝钗
.
敞
.
地 晴雯
.
袭
.
姑娘
豁喇喇
..
(1) 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相机出示加点字的读音。
(2) 出示生字,小组内检查正音。
恰 屉 嫣 讳 晦 墩 钗 敞 雯 袭 喇
4.
强调生僻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
拨起籰子 豁喇喇 铰断 飘飘飖飖
....
(1)
学生试读词语,在学生读不准时相机出示加点字的读音,相机指导学习
多音字“喇”。
(2)
同桌赛读词语。
5.
理解词语。
窗屉子 忌讳 晦气 齐整 籰子
(1) 学生朗读词语。
(2)
学生试读词语后,引导学生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窗屉子
一语未了,只听
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
.
子
..
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①指生读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②出示窗屉子的图片。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忌讳 晦气
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
?
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
。
①指生读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②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③指生分别用“忌讳”“晦气”说话。
齐整
籰子
好一个齐
.
整风筝!
.
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
..
来。
①指生读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②出示籰子的图片,指导学生理解“籰子”的意思。
设计意图: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掌握情况,
为学文扫清障碍。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 一)
再读课文,能够大致读懂就可以。结合活动卡,画出人物,在印象最深
的地方写写批注,
然后和同学交流: 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并说说理由。指
导学生结合关键词句品鉴人物。
印象最深的人物 关键词句 印象深刻的理由
( 二)
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活动卡,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 三)
全班交流,相机导学。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试着画出人物的关系链。
2.
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
重点结合语句指导学生品析人物——贾宝玉。
句 1: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日赖大娘送的
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
句
2: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
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 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 心中欢喜,
便叫:“放起来!”
(1)
引导感悟:贾宝玉顽皮、好说话,一点儿也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
筝被晴雯放走,
自己却从未放一遭也不气恼;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 心中
欢喜,便叫“放起来”。
(2) 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宝玉没有公子哥的架子?
(3)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
句 3: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
上的汗都出来了。
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
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1)
这段话对宝玉进行了哪些描写?除了感受到他没有公子哥的架子,你还
能体会到什么?
(2)
小结: 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
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4.
小结学法:我们在品析人物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
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5.
指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品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6.
总结:
这段话抓住风筝的形状和姿态写出宝玉等人放风筝的快乐和对自
由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宝玉的动作、 语言和神态等体会其性格特点,
然后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品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初步学
习品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 .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是孩子们小时候最大的快乐。下面请大家读读林庚的《风筝》
,然后和小
组同学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部编版(最新统编版)
欢迎下载编辑修改打印
2 .
指导学生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板书设计
贾宝玉
红楼春趣
林黛玉
探春等姐妹
丫鬟等
教学反思
1. 抓住“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
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起到了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
针对文本特点,重点指导学生品析宝玉的性格特点,从而懂得通过人物
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可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快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