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风筝》说课稿

余年寄山水
697次浏览
2020年12月27日 21: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pricetag-芙蕖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曲加)



《风筝》【说课稿】
一、说教材
《风筝》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 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贾平凹。
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 筝的情景。文
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
们” 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
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 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
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 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
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 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
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 深长,给
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 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
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 、动作
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
读的文本。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品
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唤起 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
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
“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
的变化,感悟童真 童趣。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 br>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 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
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为
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情境
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词 析句法,角色转化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尊重
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提 高个性化表达能力,力
求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
古人主 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
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 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做
风筝”部分,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放风筝、找风 筝”两部分
的内容;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
到情感 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学习课文,学会积累词句,为写作积累
词汇,实现“教课文”到“教语文 ”的转变。
六、说教学流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的,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我们”
心情的变化。 第二课时:感悟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
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圈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2.

这课文写出了作者童年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快乐的情景。这节课让我们细
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设计理念:由回忆放风筝的情景,引 入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又勾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再次感受放风筝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学 生在已有
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
能主动 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 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
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圈出来、写下来。(估 计学
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
憬”“依然” 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 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
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 境
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四年级的学习要求:“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
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 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
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 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
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 让学生
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
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
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 地方写出了文中孩
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 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
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
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
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
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
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
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 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的朗读上能感受
到“我们”的快乐或伤心。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 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 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
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
体会作者做风筝时的快乐心 情,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
作用,为下文的自能阅读文本奠定基础。)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
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 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
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这一环节是在 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
通过自学,找出重点词句,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伙伴 们的心情变化。这一
部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
难点。)
(4)想象写话
a“我们”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
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
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文章
开放式的结尾,意味深长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是很难得的练笔内容,同
样是语言训练的延伸,给了孩子们更大的空间去想象 ,在这里让学生以小练笔
的形式让学生续写文章,把所想的变成文字抒发出来,从想到说到写,练笔变< br>得有梯度,为以后的成篇成文作铺垫,同时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 什么还说放风
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在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 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
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七、说板书

16 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幸福鸟 兴奋、激动、自豪
继续
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我的板书来源于学生,突出本课重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
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层次顺序。
2.体现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3.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重点段。
八、说教学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最终 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表述中,突出了还学生 以“阅读主体的
地位”。据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
念 ,力求为学生创设快乐、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
氛围中读中学,学中悟,悟中 思,使学生拥有更多地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空
间。在学习过程中,还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语言文 字的积累运用,充分
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课改新理念。

校园手抄报模板-老和尚和小和尚


张佩君-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梦想在望-一个人失眠


立碑-安塞腰鼓视频


金桂树-生日祝福图片


脱口秀训练-听见了吗


科学的发展观-怎样写记叙文


双子座的网名-尼亚加拉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