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信息下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643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01: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路由器管家-答的反义词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卫包)




第1课 录制于处理声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声音录制的方法和声音的简单编辑,知道声音文件的格式及转
换。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使用“录音机”、“超级解霸”等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到
合作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 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给我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激
发学 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声音录制的方法和声音的简单编辑;
知道声音文件的格式及转换。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引导讲解法。
所用课时
2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声音很早以来就是人类传递信息的工具。例如,樵夫搬运木材时 发出的劳动
号子、庆祝丰收的锣鼓与传递情感的对歌,以及古城报时的晨钟暮鼓,都是人们
对声 音的应用。自从人类社会中有了自己的语言,声音在信息传递方面成为最主
要的交流手段之一。随着现代 录音和广播等信息技术的发明与运用,稍纵即逝的
声音可以保存,声音的传播也从此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 “樊篱”。
投影广播(樵夫、锣鼓、报时晨钟等图片)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如何制作一个配乐诗朗诵,当一个小小录音师。(板书:录制
声音)
二、讲授新课
(一)创建简易“录音棚”
师:录制声音,首先要一些基本的硬件设 备,声卡、耳机、话筒是“录音棚”中
最基本的设备。声卡是计算机中处理声音信息的硬件设备,在这里 可以完成对声
音的录制、播放、编辑和合成处理等工作,是声音信息的加工厂。耳机用来重现
声 卡输出的声音。话筒是拾取人们所能听到的声音,并将其输入到声卡进行处理。
投影广播(话筒、耳机与声卡相连的图片)
(二)调整录音设备参数
师:将耳机、话筒等设备连接好以后,为了保证录音效果,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设
置。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老师设置。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1.设置录音属性
步 骤1:双击“控制面板”中“多媒体”图标,打开“多媒体属性”对话框中的
“音频”选项卡。在录音一 栏中选择相应的录音设备。双击桌面的右下角状态栏
中的喇叭图标,打开“音量控制”,选择“选项” “属性”菜单,在“调节音
量”框内选择“录音”。
2.录制诗朗诵

1



步骤2:设置完成后,从“开始”菜单中运行录音机程序,单击红色的录音键,
就能录音了。
步骤3:对着话筒朗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
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 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 走一片云彩。
步骤4:录音完成后,可按停止按钮,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给文件命名并保存。
师:由于Windows所带的“录音机”录音的最长时间只有60秒,因此如果 要录
制较长时间,需要先分段录好后,再合成。
步骤5:重复以上操作,录制好第二段。
因为录音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教师最好将录音具体操作改为课后练习。
(三)编辑整理
教师分段打开已经录制好的声音给学生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我们录制的声音,说说你的感受。
生:前后有杂音,
没有连在一起„„
师:同学们说得好,下面我们裁剪去掉每段录音前后的多余部分,并将各段录音串连起来后能够形成一段完整的诗歌朗诵录音。好不好?
教师演示操作:
步骤1:打开 第一个文件后,通过试听,找到并定位游标所有删除的位置上,单
击“编辑”→“删除当前位置以后的内 容”“删除当前位置以前的内容”。
步骤2:打开裁剪好的第一个声音文件,移动游标到最后,单击“编辑” →“插
入文件”命令 ,系统会弹出“插入文件”对话框,选中第二个声音文件并单击“打
开”按钮。按照相同的方法按顺序将 剩下的各段文件插入进来。
步骤3:以“诗歌朗诵.wav”为名重新保存文件。
(四)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教师给学生发送声音素材文件。
投影广播任务:请同学们将、前后杂音去除,并将插入到
后面。
教师随堂检查,并指 导个别学生添加背景音乐。(同时将制作较好的作品上传到
教师机,以便展示给其他同学们看)

(五)添加背景音乐
师:刚才老师在课堂上看了同学们的操作,情况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同学的作品。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最后展示带背景音乐的作品。
生:„„
师:这个同学做得真不 错,他不但把声音合成,而且还在声音加入了背景音乐。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加入背景音乐。

2



教师演示操作:
步骤1:打开“诗歌朗诵.wav”, 单击“编辑” →“与文件混音”命令,在弹
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准备好的音乐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并保存文件
步骤2:制作过程还可以利用“效果”→ “添加回音”命令来添加回音等效果
(六)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投影广播任务:请同学们在“诗歌朗诵.wav”加入背景音 乐。(教师发给学生背
景音乐文件)
教师随堂检查,并指导学生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掌握声音录制的方法和声音的简单编辑;
2.知道声音文件的格式及转换
课堂作业
录制一首古诗,并添加背景音乐
教后记









第2课 编辑视频素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播放视频文件
过程与方法:完成简单的视频格式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视频文件的播放,简单的文件格式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各种影片文件可以播放,还可以用来制作多媒体作品,习惯上也叫做
视频素材。
二.新课:
(一)播放计算机里的视频文件
用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视频文件。
1. 开始——程序——附件——娱乐
2. Windows Media Player
3. 打开Windows Media Player窗口。

3



4. 窗口介绍
5. 文件——打开
6. 找到目标文件,双击打开,就可以播放了。
试一试:P14
扩展:其它类型的视频文件介绍。
(二)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VCD影碟。
1.启动Windows Media Player。
文件——打开——选定光驱——“MPEGAV”
文件类型——所有文件——选择扩展名为“.dat”的文件。
选定一个文件,双击播放。
(三)播放网上视频文件
在线播放CCTV新闻节目。
启动IE,输入http:,访问中央电视台首页。
“在线视听”
“CCTV-新闻”——观看
其它类型视频文件:asfrmmov等。
其它播放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RealOne
PlayerQuick Time For Windows等
练一练:P19
小结:
1、掌握怎样播放视频
了解常见视频格式
3、能完成简单的视频格式转换
练习:P21

教后记







第3课 使用数码相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管理自己的素材库。
过程与方法:掌握从数码相机上导出图像的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 ,激发学生对因特网产生兴趣,并产
生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素材库管理,数码相机数据导入。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4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数码相机可以获取图像等素材。
二、新课:
(一)建立素材库:
1、新建文件夹,命名为“素材库”。
2、打开“素材库”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中新建4个子文件夹,分别命名为“文
字”“声音”“视频” “图像”。
操作成功后,可以分别用来保存相应素材。
练习:P23练一练
(二)用数码相机拍照
1、阅读说明书,熟悉基本组件功能与用法。
2、握住相机,接通电源,把相机工作模式设置为“拍照”。
3、把镜头对准拍摄对象,调好焦距后,按下一半快门键。相机自动设置必要参
数。
4、稍等,闪动亮点静止,表示参数设置完成。完全按下快门键,景物拍摄完成。
5、切换至浏览工作模式,查看拍摄效果。
(三)把照片导入计算机
1、把USB连线一端插入计算机USB接口,另一端与数码相机接口相连。
2、打开“我的电脑”。
3、双击“可移动磁盘”图标,打开保存照片的文件夹。
4、单击工具栏中“查看”,打开下拉列表,选择“缩略图”选项。
5、选择目标文件,复制到素材库中“图像”文件夹。
6、根据图像内容,适当修改文件名。
试一试:P25
(四)知识窗
1、数码相机工作模式:
基本设置
拍照
连拍
浏览
拍摄影片
2、对焦技巧
3、数码相机输出接口
三、小结
巩固:P26

教后记







5




第4课 使用扫描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扫描仪
过程与方法:掌握扫描仪使用方法,了解文字识别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对扫描仪产生兴趣,并产
生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 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扫描仪的使用方法,文字识别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扫描仪可以把印刷品上的图片输入计算机,保存为图像文件。
二、新课:
(一)扫描图片
1、启动WINDOWS。
2、打开扫描仪盖子,把要扫描的照片 正面朝下放在扫描仪玻璃板上,照片右上
角紧贴玻璃板左上角,盖好盖子。
3、开始——程序——附件——图像处理——图像
4、文件——获取图像,等待扫描窗口出现。
5、色彩模式——颜色——输出分辨率——设置分辨率,如”400“dpi。
6、预览,等待。
7、调整虚线框,围住要扫描的照片。
8、扫描。
9、保存。
(二)扫描文字:
用OCR软件识别文字。
1、开始——程序——RosettaStone V3.0c——RosettaStone
2、把要扫描文稿放入扫描仪。
3、参数设定:
色彩模式:黑白
输出分辨率:300
4、扫描完成后,自动打开文字识别窗口,显示扫描得到的图片。
5、“速度优先识别”——文字识别窗口中打开一个“文本”窗口,显示识别后的
文字。
6、文件——保存——另存为
7、文件——退出
试一试:P32
知识窗:
1、图片类型
2、分辨率

6



3、常用扫描技巧
三、小结:
四、巩固:P33

教后记








第5课 网上搜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过程与方法:掌握分类查找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键词查找信息。
教学重难点:分类查找信息的方法,关键词查找信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搜索引擎工具,可以很快地找到各种资料。
二、新课
(一)分类搜索
搜索关于火星的信息。
1、启动IE浏览器。
2、地址栏中输入,回车。
3、“科学技术”——“天文”——
4、“探索火星”
5、单击超链接,打开相应网页,找到有关资料。
练习:P36练一练。
(二)按关键词搜索
用关键词查找关于火星的信息。
1、在IE窗口地址栏输入后回车,打开百度首页。
2、在搜索框中输入“火星”,“百度搜索”
3、单击感兴趣的超链接,进入相应页面,可以浏览、查找关于火星的素材。
(三)组合关键词搜索
查找火星上是否有外星人的信息。
1、.

7



2、在搜索框中输入“火星+外星人”
3、“百度搜索”
4、单击某个超链接,可以看到相关网页。
(四)组合搜索
分类+关键词
查找金丝猴的图片。
1、百度首页。
2、类型——图片
3、搜索框中输入“金丝猴”——百度搜索
4、单击某幅图片,即可打开一个新网页,放大显示图片。
练习:P39练一练
(五)搜索文件
查找并下载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
2、进入天网搜索。
3、文件——搜索框中输入“让我们荡起双桨”。
4、搜索文件。
5、单击某个超链接,打开网页,找到要下载的文件右击——复制到文件夹——
浏览
6、选定目标文件夹,确定。
练习:P40练一练
(五)保护知识产权。
三、小结:
巩固:P43
教后记







第6课 改变图像的属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图像的属性。
过程与方法:学会把彩色图变成灰度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调整图像对比度、灰度和亮度。
教学重难点:把彩色图像变成灰度图,调整图像对比度、灰度、亮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8



一、导入:
利用照片编辑器,可以加工处理图像素材。
二、新课:
(一)认识照片编辑器
1、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工具。
2、Microsoft Photo Editor.
3、介绍照片编辑器界面。
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状态栏。
试一试:移动鼠标,指向工具按钮,停留片刻,观察指针下面黄色方框里文字所
示按钮名称。
(二)打开图像文件:
打开光盘里的图像文件“桔子”。
1、启动照片编辑器,放入配套光盘。单击工具栏中“打开”按钮。
2、“查找范围”——光盘驱动器——图像。
3、“桔子”,双击。
练一练:P49。
(三)复制图像。
1、用照片编辑器打开图像文件。
2、文件——另存为。
3、选择适当文件夹,保存。
练一练:P50
(四)改变图像属性。
把彩色“桔子”图像变成“灰度”。
1、在显示“桔子”图 像的照片编辑器窗口中,执行“文件”——另存为——把
文件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2、文件——属性。
3、类型——灰度(8位)——确定。
4、保存。
(五)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灰度系数。
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灰度系数。
1、单击工具栏中“图像平衡” 按钮,打开对话框。
2、拖动“亮度”“对比度”“灰度系数”滑块,适当改变图像相应属性。
3、观察图像变化。
4、效果满意时,确定。
5、保存。
练一练:P52。
(六)拓展:P52图像文件的类型。
三、小结
四、巩固:P53
教后记





第7课 添加艺术效果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剪贴图像。
过程与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艺术效果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打印图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剪贴图像,简单的艺术效果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素材处理应用操作中,经常用到剪切选取和艺术效果应用。
二.新课:
(一) 剪贴图像:
把部分图像存成单独图像文件。
1. 启动照片编辑器,打开光盘中“图像”文件夹中“牧场”文件。
2. 文件——另存为——把图片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中,文件名不变。
3. 选定——拖动鼠标——选定部分图像。
4. 移动鼠标,指针指向虚框操作点,拖动调整宽度、高度和位置。
5. 复制。
6. 编辑——贴为新图像。
7. 文件——保存——另存为——选定目标路径,命名——保存。
(二) 艺术效果处理:
为图像制作“浮雕”效果。
1. 打开图像文件“向日葵”。
2. 效果——浮雕
3. 浮雕刻度——调整画面改变程度。
4. 光线位置——选定光源。
5. 预览——应用。
6. 如果不满意,可以还原,重新设置效果。满意则保存。
练习:P57练一练。
(三)打印图像:
1.文件——打印。
2.份数——输入数字。
3.属性——设置打印纸、打印方向等选项——确定。
4.打印——确定。
拓展1:P58 屏幕截取图像。
拓展2:P59 特殊效果。
三、小结
四:巩固:P60练习
教后记




10






第8课 拼接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调整图像尺寸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剪贴板粘贴图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拼接图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调整图像尺,拼接图像。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照片编辑器,可以用多幅图像拼接成新图像。
二.新课:
(一)调整图像尺寸
调整“小鸭”的尺寸。
1. 启动照片编辑器,打开“图像”文件夹中两个图像文件“大鸭”和“小鸭”。
2. 如果没有同时显示两幅图像,单击菜单栏右侧“往下还原”按钮,即可同
时显示。
3. 单击“小鸭”图像,成为当前窗口。
4. 执行“图像”——调整尺寸
5. 减少“宽度”和“高度”值,确定。
6. 保存。
(二) 拼接图像:
把“小鸭”和“大鸭”拼接成一幅图像。
1. 单击“小鸭”图像,使成为当前窗口。
2. 单击工具栏中复制按钮。
3. 单击“大鸭”图像,使成为当然窗口。单击工具栏中“粘贴”按钮。
4. 拖动小图像到“大鸭”右下方合适位置。
5. 文件——另存为——命名——保存。
(三)新建图像:
新建一个名为Duck的图像文件。
1. 单击“新建”按钮,打开“空白图片”对话框。
2. 设置“高度”和“宽度”数值,确定。
3. 单击“保存”按钮,命名为Duck。
动手做:在新建图像文件中拼接图像。
1. 单击“鸭”图像,复制。
2. 打开“Duck”文件,粘贴。
3. 拖动鼠标,把图像移动到适当位置。
4. 打开——图像——“多个小鸭”——图像——调整尺寸——设置数值。

11



5. 复制。
6. 把Duck文件变成当前窗口,粘贴。
7. 拖动图像到适当位置。
8. 保存。
(四) 拓展:P66透明色设置。
三.小结
四.巩固:P67
教后记






第9课 制作一张贺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用椭圆裁剪图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模糊边缘处理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对Microsoft Photo Editor
产生兴趣,并产生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椭圆裁剪图像的方法,掌握模糊边缘处理的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新课:
(一)裁剪图像:
把图像裁剪成圆形
1、用照片编辑器打开“图像”文件夹中名为“发射”的图像
2、图像——裁剪。
3、“椭圆”——裁剪边距——输入适当数值——确定
4、文件——另存为——保存
练一练:P69
(二)显示比例:
放大与缩小图像比例
1、打开一个图像文件,使文件窗口变成当前窗口
2、“显示比例”——指针变成放大镜+形。
3、单击图像,放大2倍,并把单击部位显示窗口中央
4、按住“Shift”键,指针变成放大镜-形,再单击图像,就会缩小为原来的一


12



(三)模糊边缘
用“模糊”工具处理图像边缘。
1、用“显示比例”工具把图像放大
2、单击“调粗”按钮,移动指针到图像上,指针变成手形
3、按住左键均匀、连续沿图像边缘拖动鼠标,使图像边缘变模糊
4、效果满意时,保存
练一练:P71
(四)图像组合
动手做:打开背景图像。
1、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2、文件——打开
3、素材库——图像
4、文件类型——所有文件——选定“表面”图像文件,打开
5、文件——另存为——命名为“贺卡”——保存
动手做:把照片编辑器窗口中图像粘贴到“画图”窗口中
1、单击任务栏“Microsoft Photo Editor”按钮,使照片编辑器窗口成为当前
窗口
2、窗口——“发射”,使工作区显示火箭发射画面
3、适当调整尺寸,复制
4、单击任务栏里的“贺卡-画图”按钮,把画图窗口变成当前窗口
5、图像——不透明处理——取消对号标记
6、编辑——粘贴
7、拖动“发射图像”至背景图中适当位置上
8、同样操作,把“航天员”和“飞船”图像粘贴到画图窗口合适位置上
9、保存
动手做:为贺卡添加文字
1、颜料盒——前景色——黄色
2、A——拖动鼠标——键入文字“向航天英雄致敬!”
3、字体——选择合适字体
(三)小结:
(四)巩固:P75。
教后记





第10课 Gif Animator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浏览GIF动画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动画向导制作简单的GIF图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对GIF Animator产生兴
趣,并产生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浏览GIF动画,制作简单的GIF图像
教学方法

13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是一类动态图像,扩展名通常是“.gif”。
二、新课:
(一)浏览GIF动画。
1、启动IE,打开“文件”——打开命令
2、浏览——素材库——动态图像——文件类型——GIF文件
3、“豹奔跑”——双击打开
4、“以WEB文件夹方式打开”复选框里对号标识——确定
5、“是”——观察动画
练一练:P78
(二)认识Ulead GIF Animator。
1、启动:开始——程序——ULEAD PHOTOIMPACT7——Ulead GIF Animator5
2、界面认识:
A、标题栏
B、菜单栏
C、工具栏
D、面板:工具面板、对象管理器面板、帧面板
E、状态栏
试一试:P79
(三)制作简单的动画。
豹奔跑。
1、文件——动画向导——动画向导-设计画布大小
2、宽度和高度输入尺寸——下一步——动画向导-选取文件
3、添加图像——打开——图像——豹1——打开
4、仿照第3步,按顺序添加“图像”文件中的“豹2”、豹3、“豹4”、“豹5”
5、动画向导-选取文件——下一步——动画向导-帧区间
6、下一步——动画向导—完成——完成
7、预览——观察效果。然后单击“编辑”标签,返回编辑状态
8、文件——保存。
9、文件——另存为——GIF文件——另存为——豹奔跑——保存
试一试:P81
三、小结。
四、巩固:P82
教后记







14



第11课 制作动态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态图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知道帧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为动态图像添加适当的特殊效果
教学重难点:帧的概念,动太图像添加适当的特殊效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新课:
(一)实践与观察
启动IE——文件——打开——素材库——动态图像——祖国
(二)新建图像文件
1、启动Ulead GIF Animator
2、“画布大小”按钮,打开“画布大小”对话框
3、去掉“保持外观比例”前面的对号标志。“宽度”设置为450,“高度”设置
为220

4、确定——文件——保存
(三)添加画面。
1、工具栏中“添加图像”
2、“草地”——双击。
3、帧面板——添加帖
4、添加图像——“大海”
练一练:P85
(四)添加文字
1、单击第一帧,指定为当前帖
2、文字工具按钮——单击
3、输入“美丽的祖国”,设定字体字号
4、单击颜色选择项,打开“友立颜色选取器
5、选定颜色,确定
6、调整文字位置,复制
7、把第2帧设置为当前帧。编辑——粘贴。把文字粘贴到第2帧相同位置上
8、同样方法,把文字粘贴到第3帧
9、预览,保存
(五)设置过渡效果
1、选定第1帧后,视频滤镜——果皮——翻页-果皮——添加效果
2、帧选择框输入“4”,选定从右下角向上翻页方式
3、确定
4、预览

15



练一练:P88
(六)拓展:P88
视频滤镜——特殊——风
三、小结
四、巩固:P89
教后记






第12课 即时通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NetMeeting窗口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NetMeeting聊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 激发学生对NetMeeting产生兴趣,
并产生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 念。
教学重难点:认识NetMeeting窗口,学会用NetMeeting聊天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即时通信:网上计算机建立联系,使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通信方式:语音+文字+视频
软件:QQ、NetMeeting、MSN等
要求:IP地址或者计算机名
二、新课:
(一)计算机的IP地址:
1、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2、然后回车
3、在以“IP Address”开头的一行里,末尾显示的就是本机IP。通常由4个数
字和三个圆点组成
4、把IP地址写下来
5、输入“exit”,回车退出
(二)启动NetMeeting
1、开始——程序——附件——通讯——NetMeeting.下一步
2、输入姓名和信箱地址——下一步——局域网(或其它可用方式)
3、下一步——音频调节向导——下一步——音频调节向导
4、测试,适当调节音量
5、下一步——调节话筒音量

16



6、下一步——提示“音频调节向导已经完成——完成
7、认识NetMeeting窗口:
IP地址框、视频信息框、联系人信息框
(三)连接其它计算机。
1.与一位同学约定,分别扮演呼叫人和被叫人
2.呼叫人单击NetMeeting窗口的 IP地址框,然后输入被叫人所用计算机的IP
地址
3.呼叫人单击“开始呼叫”按钮,等待
4.此时被叫人计算机屏幕出现“拨入呼叫”对话框
5.被叫人单击“接受”按钮,稍等,连接成功
(四)用输入文字的方法聊天。
1.单击NetMeeting窗口的“聊天”按钮,打开“聊天”对话框。
2.在消息输入框中单击,然后输入文字并敲回车键。此时文字显示在对方窗口消
息显示框内。
3.此后,双方即可以文字形式沟通
(五)拓展:P98。视频聊天
练习:P99练一练
(六)发送文件
1.单击“传送文件”按钮,打开“文件传送-在传呼中”对话框
2.单击“添加文件”按钮,打开“选择发送的文件”对话框
3.选定要传送的文件后,单击“添加”按钮,关闭“选择发送的文件”对话框
4.返回“文件传送-在传呼中”对话框后,单击“全部发送”按钮,开始传送文

5.传送完成后,单击“打开”按钮,启动相应程序打开文件
6.还可以打开存放收到文件所在文件夹,查找以前接收的文件
练习:P100练一练
(七)QQ和MSN略
三、小结
四、巩固:P105练习
教后记








第13课 电子公告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电子公告牌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电子公告牌上发表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 学生对BBS产生兴趣,并产生
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17



教学重难点:电子公告牌,在电子公告牌上发表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子公告牌也叫BBS,也叫论坛或BBC论坛。人们可以通过BBS讨论和交流信息
二、新课
(一)浏览BBS
浏览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BBS
1.启动IE,在地址栏输入,回车打开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首页
2.“人教论坛”——查看栏目
3.打开某栏目,查看帖子的主题、作者及相关信息
4.单击某主题,进入相应页面,查看帽子具体内容
练习:P108试一试
(二)申请用户名
1.在人教论坛网页浏览时,显示顶端,单击“按这里注册”,进入下一级页面
2.阅读服务条款后,单击“我同意”,进入填写注册信息页面
3.输入注册信息,单击“注册”按钮
(三)发帖子
加新帖。
1.拖动滚动条到页面底部
2.在“主题标题”框中输入帖子标题,然后在下面的输入框中输入帖子内容
3.单击“发表新主题”按钮,稍等,完成主题帖
4.其它BBS页面也会有类似“发表文章”的按钮,单击后,也可以发新帖
回帖
1.阅读某个帖子时,拖动滚动条到页面底部
2.在相应栏目中输入回复内容后,单击“发表回复”按钮
(四)网络基本礼仪:P111
1.网上网下行为一致
2.在BBS上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3.分享知识
4.以理服人,不说粗话
(五)遵纪守法,注意安全
1.不作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以及违反公德行为
2.安全第一
3.遵守年龄以及其他限制
练习:P112练一练
三、小结
四、巩固:P113
教后记






第14课 网络日记
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网络日记
过程与方法:学会编辑管理自己的网络日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对网络日记产生兴趣,并
产生深入了解的 愿望,注重培养学生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网络日记,编辑管理网络日记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网络日记是网络交流的一种方式。注册后,可 以获得自己网页和一定的存储空间,
用来书写、保存、管理自己的日记。还可以与网友交流、共享日记里 的有关内容
二、新课
(一)选择网络日记本
在“网络日记本”网站注册。
1.启动IE浏览器后,在地址栏里输入并回车,进入“网络日
记本”首页
2.单击首页中的“注册”按钮,进入注册页面
3.填写注册信息,单击“保存”按钮,等待提示注册完成
(二)设置网络日记本
4.登录管理页面——打开用户登录页面
5.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提交”按钮,进入管理页面
6.日记本名称——输入一个名称,笔名——输入笔名
7.日记本封面模板、日记列表模板、 日记本留言模板分别打开下拉列表,选择一
个自己喜欢的模板
8.封面飘絮——从系统图库选择——网站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封
面飘絮图案
9.日记本域名——输入喜欢的名字,这个名字可以和系统指定符号组成网络日记
本网页的网址

10.检查重复性——查看是否和别人日记本重名
11.日记本简介——输入介绍文字——添加
(三)书写与管理日记
1.写新日记——输入标题和日记内容
2.拖动滚动条到页面下方,在类别选择框中选定适当 类别,如“校园日记”,然
后设定其它属性
3.选定相应选项后,保存
4.退出管理
5.管理日记时,先进入首页,登录后,进入管理页面
(四)浏览日记
1.在地址栏输入自己日记本域名,然后敲回车键进入日记本封面
2.单击页面底部“日记本”超链接,打开日记本

19



3.单击日记标题,浏览其中内容
4.浏览别人日记后,可以发表留言,输入自己用户名和密码后,进行评论
(五)自我保护
1.不发布个人隐私信息
2.不要轻信他人
3.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4.遇到威胁,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
5.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不沉溺网络
三、小结
四、巩固:P122
教后记






第15课 综合实践活动

按兴趣、特长等分组,选定主题,讨论后,搜集素材,整理资料,完成一份作品
形式一:电子文稿
形式二:BBS帖子
形式三:网络日记
一、活动主题
1.青少年网络安全与礼仪
2.祖国宝岛台湾
3.我心中的奥运会
4.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5.自选主题。
二、活动目标:
1.搜集、管理素材能力
2.选择编辑、加工素材能力
3.与他人交流、共享信息的能力
4.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5.作品鉴赏能力
6.口头表达能力
7.体验信息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活动分组
明确组员分工
四、完成作品
1.说明本小组作品形式
2.电子文稿,要求打印
帖子: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网络日记:网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评价作品
作品交流、评价。

20



1.本小组获得的评语
2.本班最佳小组是
3.他们组值得学习的是
六、活动总结
1.本次活动中,你完成了哪些工作?用了哪些知识?在哪些地方有创新?
2.你从同学那里学到什么?你帮助同学完成了哪些任务?
3.老师和同学对你的工作评价是怎么样的?
教后记




21

张润贞-假如生活欺骗


阿贡活佛-天崖共此时


茶艺培训-台湾101大楼


最新小笑话-车尔尼雪夫斯基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懈怠的意思


端午节的图片-冤枉的拼音


成3官网-墙壁纸大全


费用分析报告-生命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