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全册
冬季护肤步骤-邪恶内涵漫画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章 家政
教学目标:关注家
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能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积极参
加家庭的洗涤保洁工作,养成爱清洁
,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
的乐趣。了解学生参加家庭洗涤保洁工作的现状,制定
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培养和别
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两张空白表格。课前收集一些卧室,客厅,厨房以及
卫生间的照片,查阅洗涤劳动
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
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劳动体验。通过讨论,制动本学期学习洗涤劳动的进度计划,尊重学
生的主
体意识。组织小组讨论:哪些洗涤项目自己已经会做的,还有哪些是不会做的,
除了这些洗涤项目,还有
哪些洗涤项目等。完成以上学习进度计划后,再做一次统计,
这一内容可放在洗涤三元学习结束之后完成
。以评促学。家庭和学校结合,采用多种形
式进行评价,如:填上反馈表格,填写操作体验日记等。自评
,互评,师评相结合,在
表格中打上记号。
第一课 洗餐具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培
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
一、看图,出示课题。
1. 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 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
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 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
,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
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 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 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1
(3) 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 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
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 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2. 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
看
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
学生讲讲体会。
(1) 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洗去腥味。
(2)
鱼腥味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腥味。
3. 学生动手实践。
4.
组织学生讨论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涤既干净又方便?(介绍新颖实
用的洗碗机和消毒柜)
5. 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活动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教学后记:
2
第2课 洗茶具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
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
看图,出示课题。
1. 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
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3)
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6. 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
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
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7.
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8. 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9.
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 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
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3) 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 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 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
积在茶杯上的茶垢。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
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
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
2. 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
、食用碱、百
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3.
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
洁布,柠檬片等)
4. 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
(4)
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5)
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
教学后记:
3
第3课 洗衣物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
法,
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
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
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学习新知。
1.
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
2.
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 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
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
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
查阅确定)
四、评价。
教学后记:
4
第4课 拖地板
教学目标: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
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
劳动习惯。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注意安全,不损坏
家具。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父母是怎样拖地板的。去商场观察改进后的拖把样式,了解其先进
性。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看拖地板的正确方法图片,辨别哪种是正确的,哪种错误的。
二、讨论。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创
新意
识的好方法。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
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早劳动中求知。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明确
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只
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教学评价。
介绍劳动过
程,展示家长评价记录,从认真实践,掌握要领,拖地实效,拖地要领、
拖地效果,综合评价等方面完成
评价表。
教学后记:
5
第5课 擦玻璃窗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
卫生
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
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在此之前,同学
们一定也实践
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
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再用湿布擦拭另一
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
察是否擦干净了。(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
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注意点:在擦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具体怎么做呢?小组议一议,说说以往在擦
玻璃
窗时,老师或家长是怎么要求的?
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三、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教学后记:
6
第二章 技术初步
第一课 杯垫
教学要求:1、初步了解杯垫的生活用途、基本材质和常见的形状。2、掌握吸管杯垫的
制作步骤,巩
固剪、折、贴、扎等劳技小技能。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不同的吸
管设计制作各类新颖的杯垫,培
养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
动习惯以及集体荣誉感.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掌握吸管杯垫的制作步骤,并且能够熟练的制作。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利用不同的吸管设计并制作各类新颖的杯垫。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录象、吸管杯垫范作若干、吸管、棉线、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
课件出示一图片,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什么?引出杯垫。
二、 说一说
生活中杯垫的用途?
1、隔热 ——保护桌面
2 、装饰——美化生活
三、 议一议
请同学们一起议一议常见的杯垫,(边看边说)
常见的形状有:圆形的、正方形的。
特殊的形状有:花朵、星形、心形、笑脸等。
四、 想一想
你可知道生活中杯垫都有哪些材质吗?学生回答
欣赏各种不同材质的杯垫。有:橡胶的、木
质的、塑料的、玻璃的、陶瓷的、竹条
的、皮质的、布艺的、毛线、几样环保杯垫。……
五、看一看
仔细观看杯垫制作的录像。提别关注如何连接各个吸管的。
制作步骤:(1)对折,结扎。
(2)连结、固定。
(3)捆扎一端。
(4)整平、压平。
六、制作要求
1、制作完成一个杯垫。(根据需要可以小组合作)
2、大胆想象、创新,可以自己设计杯垫的形状
七、温馨小提示
1、注意各小组的桌面与地面的卫生。
2、使用各种工具的时候,应该注意安全知识。
3、抓紧有限的时间,争取20分钟完成
八、奖项设置
7
1、最佳创意奖:有一定的想象力,创意别具一格。
2、最佳制作奖:制作精美,外形美观
3、最佳团队奖:小组分工明确,合作融洽。
九、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
十、评一评
全班评一评:
每组选一个最漂亮的或者是最有创意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评一评。
请学生代表投票分别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团队奖,并说一说理由。
颁奖。
十一、总结交流: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二、自评:(提前下发的纸)
十三、知识拓展
生活中常见的吸管,瞧通过我们的巧手,竟然能够制作成如此漂
亮的杯垫,请同学
们课后再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材料能制作成环保杯垫,并动手实践一下。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涤纶彩球
教学
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感知彩球的形、色、美。探讨制作方
法,掌握制作步骤。能
通过合作制作出一件完整的作品。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
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的能力,让学
生学会创造,学会创新。3、情感目标:通过
活动的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创造、创新的意
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养
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涤纶彩球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1、把彩膜剪成大小相同的圆片并三等份留出槽口; 2、喇叭束的制作。
教师准备:涤纶彩球一套(包括成品及可供拆装的半成品)、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双面胶、针、棉线、涤纶彩膜(12片)、彩色毛线、硬纸片。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激趣——问题的提出与产生
一、搜集资料,课前感知。
1、搜集有涤纶彩膜制作的精美图片。
2、搜集涤纶彩膜制作的拉花、剪纸等装饰品。
8
二、欣赏激趣,观察识物。
1、课前谈话:同学们在一些节日和喜庆的场
所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五彩缤纷的拉花、晶
莹闪烁的彩球,它们好多都是用涤纶彩膜制作的。今天这节课我
们也来学习用涤纶彩膜
制作彩球,同学们要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来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有信心吗
?
2、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涤纶彩膜制作的作品的资料。
3、课件展示。
(1)欣赏用涤纶彩膜制作的各种美丽的装饰品;
(2)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结:用涤纶彩膜制作,取材便利,制作时比较方便,制作的饰品美观实用。
第二阶段 感知——方法的尝试与归纳
三、引导探究,分析归纳。
1、出示半成品,引导观察、讨论,形成初步认识。
2、问:你们认为制作涤纶彩球该怎
么做?哪儿最难做?怎样才能把它做好呢?(小组
内讨论,可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试做。)
3、各小组汇报试做时的问题,集体探讨改进的办法。
4、观看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纠正错误,明了方法。)
5、师生共同小结方法、步骤。
(1)画:在硬纸上画一个圆形模板,三等份并剪好槽口
(剪时,与圆心要保持一定的
距离,再向一个方向剪一个小口,并用针在圆心处戳一个小眼)。
(2)剪:将涤纶薄膜固定在模板上,依模子剪圆,共剪12个圆片(小心不要将薄膜撕
裂)。
(3)卷:将每片的三个小扇形分别卷成喇叭形(卷时,每个喇叭口的方向要一致,大
小也要尽
量一样,用双面胶粘牢)。
(4)穿:将彩色毛线做成流苏,一端用棉线勒紧,另一端用针直接从每个喇叭束的中
心穿过。
(5)压:用小纸片压紧成球形,再打结(结要打得大一些,以免脱落)。
师:方法出来
了,步骤也很清楚了,我们每人都来做一个吧!(提示:请大家在使用针、
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边角
料不要乱扔,放到指定的地方。)
第三阶段 操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四、动手实践,完成作品。
1、选择制作材料和工具。
2、学生制作(同时播放轻音乐)。
形式一:个人独立完成;
形式二:小组内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3、教师巡视,及时提供帮助,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五、展示成果,完善作品。
1、展示作品,交流心得,评议作品。(以多种形式进行展评,以鼓励表扬为主)
2、讨论:如再动手制作时,还可以怎样改进?有什么好办法?
第四阶段
升华——技能的提升与发展
六、拓展延伸,创新提高。
本节课我们用涤纶彩膜制作
了彩球,还可以用它做什么呢?课后认真设计,动手做一做,
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评比,看谁的制作最
有创意!
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我们
应该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涤纶彩膜产品的资料,
让学生在
收集中对涤纶彩膜制作的各种装饰品产生兴趣。本课一开始,再让学生自己交
9
流,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资料,有利于学生心情的放松,使学生得
到美 的熏陶,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体现“以人为主”的教学理念。涤纶彩球的制作
重难点集中在剪圆片 并将每个小扇形卷成喇叭口上。教学设计突出了这个环节,通过自
主观察、探究,尝试制作,交流讨论, 观看课件展示等几个环节,一步步、一层层深入
了解方法和步骤,并通过简明扼要的板书,让学生领悟每 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问题和结论都要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心灵去感触。
3、在“感知——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感受美,在
实践中掌握方 法,形成技能,在交流讨论中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动手能力得到
提高。4、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 、引导作用。教学中教师只是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把
实践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 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动手操作完成作品时,着力体现“因人而异”、 “授之以渔”的思想,
教师根据课堂监测情况,及时调整策略。5、科学评价,体验成功。运用多种方式 对作
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如交流经验得失、说说体会感受、自评互评结合等,让每位学生都
获得 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精益求精,提高质量观,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塑丝毽子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做塑丝毽子的基本方法,能制作出自己的毽子。 2、培养学
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做塑丝毽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穿入垫圈打结并拉紧。
课前准备:塑料绳、铁垫圈、剪刀、梳子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十二月份我校将在漂亮的操场举行冬季三项运动竞赛,谁来介绍一下我校
的冬季三项是哪三项?
生:跳绳、踢毽子、拔河
2、 师:你最喜欢哪项运动?(学生纷纷回答)
师:你知道毽子的由来吗?(生回答)
10
师:平时踢的毽子哪来的?(生:买的)
3、
师:今天陶老师带来一个毽子,是我亲手制作的,想不想学?
二 揭题:塑丝毽子
三
学习制作
1、
出示:观察与思考:1、制作塑丝毽子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2、制作塑丝毽子分哪
几步?
2、 观看制作塑丝毽子的录象。
3、 四人小组讨论。
4、
学生汇报师演示并板书。
(1) 拉直对折
(2) 穿垫圈打结并拉紧
(3)
重复打结
(4) 剪齐
(5) 梳散
5、
学生动手操作,播放音乐。(同桌互相帮助)师:谁做的最好陶老师的毽子就奖励
给谁。师巡视。
四 总结评比
1、 每大组选出一个制作最好的,送到讲台上来评选,说出好在哪里,并
请一人上台来
踢一踢看效果。评出巧手奖。
2、 请制作好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 拓展延伸:除了用塑料绳制作塑丝毽子,还可以用别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不同的毽子
吗?
教后小结:这是一节学生学的比较开心的课,学生动手又动脑了,特别是学生在谈自己
的感受时
,说出了我教这节课的目的。比如说,学生说到,通过今天的学习,他们知道
了毽子的由来,知道了多动
手动脑,就一定能制作出许多美好的作品,以及品尝到自己
的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等等。虽然是劳技课,
我们教师不能单单只教会学生动手制作,
还要使学生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获得。但是,由于
学生在穿垫圈时,遇到
点困难,所以最后有一些学生没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时间较紧了些。
教学后记:
第四课 摩天大楼
11
教学目
标: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
设计与制作。在实际操作
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
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构成。(分主
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
直线轮廓时,可
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
把
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鼓励学生互相配合,
互相帮助,发挥
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四、学习评价: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
的情况。比比哪组设计
制作得好,好在哪里。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
个方
面填写好评分表。
教学后记:
第五课 立交桥
12
教学目标: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启
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
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二、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
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和折剪方法。
2.
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 让
学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
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
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
过程中,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
品。
三、评价。
教学后记:
第六课 我用纸做多面体3
教学目标:
1. 利用各种多面体展开图,制作有变化的多面体。
2. 巩固做纸工的各种制作符号。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粘贴边与边时要轻,要粘贴平整。
13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做好的成品。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刻刀、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书上的材料制作了12面体。今天,我们要来制作又一个种类的多20
面体
二、观察,讲解制作要领。
制作20面体:教师拿出20面体的手工材料。
基本步骤: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重点讲解粘贴边与边时要轻,要粘贴平整。不能把粘贴面翻在上面,这样,看起来
不精致,美观。
三、学学做做。
1.学生制作多面体。
2.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从掌握要领,外形美观,创新精神三方面对作品进行全面的
评价。
教学后记:
第七课 洗衣物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
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 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14
3. 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
分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
学习新知。
1. 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
2. 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
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 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
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
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
查阅确定)
四、 评价。
教学后记:
第八课 拖地板
教学目标:
1.
学习做生活的小主人,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
惯。
15
2. 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 注意安全,不损坏家具。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课前观察父母是怎样拖地板的。去商场观察改进后的拖把样式,了解其先进
性。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片,了解拖地板的一般过程。
组织学生看拖地板的正确方法图片,辨别哪种是正确的,哪种错误的。
二、 讨论。
平时看到父母拖地板时是怎样做的?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一些先进的,便捷的,有
创新
意识的好方法。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回家进行劳动实践,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
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
神,早劳动中求知。从而能够正确地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明
确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
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 教学评价。
介绍劳
动过程,展示家长评价记录,从认真实践,掌握要领,拖地实效,拖地要领、
拖地效果,综合评价等方面
完成评价表。
教学后记:
第九课 摩天大楼
教学目标:
1. 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2.
通过合作完成一幢摩天大楼纸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
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方法步骤。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看图片,导入课题。
观看树上或自带照片上的摩天大楼。
二、 教学摩天大楼纸模型的制作步骤。
教师拿出事先制作好的摩天大楼,通过观察让学生找出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构成。(分
主楼和裙楼)
教师分别讲解裙楼和主楼的粘贴步骤,给主楼安上避雷针。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说主楼和裙楼怎样组合,使摩天大楼更坚固,好看。
三、
学生动手实践。
设计自己的摩天大楼。
分工做好摩天大楼纸模型部分,同
时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遇到较长的直线轮廓时,
可以用美工刀和直尺进行切割。按剪切线和粘贴面将大
楼和基座分别制作好。
把做好的各部件组合,“建造”成“摩天大楼”,并做好最后的装饰。
鼓励学生互相配
合,互相帮助,发挥想象力,组合出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
四、
学习评价。
16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一组设计制作摩天大楼纸模型的情况。比比哪组设计制作得好,好在
哪里。
从积极思考,掌握要领,有创造性,注意安全,作品效果五个方面填写好评分表,
评出
优胜一组,给予表扬。
教学后记:
第九课 钉 纽 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难 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温馨提示、评价标准、拓展延伸等内容的打印材料;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针、线、布块(或手帕)、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学习教材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的农服破了,纽扣掉了或书包
裂口了.我们该怎么办
呢?这些事又是谁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纽扣?
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 讲解制作方法
1、出示投影片:各种各样的纽扣.如何分类?
2、板书投影:
从扣眼分:单眼扣、双眼扣、四眼扣
纽扣的种类 从形状分:方形扣、圆形扣等
从质地分:有机玻璃扣、金属扣、电镀塑料扣
3、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见第27页上的图)。
(1)钉双眼纽扣。
①穿针:截取比手臂略长些的一段线,把线头用手捻得又尖又直,再把线
头穿进针眼,
并在线的另一端打个结。
②确定钉纽扣的位置后,用左手把纽扣连布一起捏紧不
让它移位,从布的背面进针穿过
纽扣的一个孔,然后从纽扣的另一个孔进针,在布的背面将线收紧。按这
样的方法重复
四五次,使纽扣固定在布面上,然后打结,剪去线头。(重点指导一下打止结的方法)
(2)钉四眼纽扣。
17
第一种:“十”字形钉法。
钉法与钉双眼扣差不多。交叉成“十”字形就行了(见第27页上的图)。
第二种:“二”字形钉法。
与“十”字形钉法只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要使纽扣正面的线
迹钉成“二”字形,不交
叉(见第27页上的图)。
(三)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视
1、小组合作,互教互学。
2、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穿针、引线、打结的过程。
3、学习了钉纽扣的基本方法,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钉法吗?
4、其他样子的纽扣怎么钉?
出示各种不同式样的纽扣,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钉(阅读补充
材料)。
5、如果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还应该注意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专用粉笔做上记号(见第12页上的图)。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拉,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四)作品展示、互动评价
1、小组评议,在书上填上“☆”。
2、展示优秀作品,说说自己钉纽扣的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
(五) 总结回顾,启迪创新
小结: 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同学们都已初步掌握了,老师相信,以后你的纽扣掉了,
一定会自
己钉上。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把钉纽扣的过程写成一篇短文,在班内交流。
教学反思:
1、送给学生穿针“法宝”(穿针辅助丝
)时,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如何用,也是训练学
生探究思维的一种方式,我在上课时指导得过早了些。
2、把等级评价标准在学生动手钉第二颗纽扣前提出,也许学生作品的质量会更好些。
3、
每布置一项操作任务,都应该给学生一个规定时间,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便
于学生养成习惯,使教
师容易驾驭课堂。
18
第十课 擦玻璃窗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
3.
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
课题是:擦玻璃窗。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
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
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
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
了。再用湿布擦拭另
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
导
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注意点:在擦玻璃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具体怎么做呢?小组议一议,说说以往在
擦玻璃窗时,老师或家长是怎么要求的?
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三、
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立交桥
教学目标:
19
1. 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2.
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3.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教学准备:制作材料,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 看图片
观看图片,说出你的感受?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二、 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 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和折剪方法。
2.
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下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
让学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
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
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过
程中,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作品。
三、 评价。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
煮饭
教学目的: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高压锅或电饭锅,水、米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动手煮饭的兴趣。
二、 学学做做
(一)高压锅煮饭:
1、拣米、淘洗、加水。
2、检查密封圈、排气孔后加盖。
20
3、先用旺火烧煮,冲气后调成小火焖3——5分钟。
4、待锅冷却,锅内气压下降后,才能旋开锅盖。
(二)用电饭锅煮饭:
1、注意电饭锅内胆与外表面要抹干净。
2、插电时要注意安全。
三、 想想练练
1、淘米时,是不是淘洗的次数越多,洗得越干净就越好呢?
2、回家练习煮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好帮手。
第十二课 废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
1. 学会制作1-2件废纸盒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
立环保意识。
3. 学会使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培养认真细心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利
用生活中常见的纸质包装盒,根据造型制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创
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废旧包装盒。
教学过程:
一、
结合插图,揭示课题
二、 交流构想,按兴趣,爱好成立设计组。
1.
人们的手儿真巧,用这些被丢弃的废纸盒做出了这么精致的作品,你想试一试吗?
2.
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外型,说说自己的作品。
3. 把学生按兴趣分成“汽车展览会”、
“新型家具展”、“房屋销售展”和“动物乐园”等小组,
并招聘负责人。
三、
分工合作,制作作品。
1. 各小组在负责人的组织下根据主题讨论,完善设计方案,并明
确作品项目,落实到人,
要求人人动手,每人有自己的制作任务。
2.
每人按要求根据自己收集的废纸盒造型,发挥想象,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自己满意的
作品。
21
四、 作品展示
1.
请各个小组在参展处摆放作品,并设计广告词。
2.
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广告词奖”。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 技术信息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早期的造纸方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认识几种常用的纸,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3.
学会使用各种纸工工具,并能按符号操作,熟练掌握纸工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认真,
细致的品质。 <
br>教学重难点:学会使用各种纸工工具,并能按符号操作,熟练掌握纸工的基本技法,培
养学生认真
,细致的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课件导入,揭示课题。
古人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等作为书写材料鞋子记事的情况。—
—古人用砍
伐来的植物造纸的具体过程——图表和数据展示我国造纸业的发展。——运用实物介绍
常用纸的类型。
二、 操作指导
1.
通过实物认识纸工工具,了解其用途。熟练掌握划线,折叠,剪切,粘贴,插接等技
法。
2. 认识纸工符号,理解操作示意图并能按符号进行操作。
3.
通过看图,让学生了解纸工的基本技法,并让学生按要求操作练习,熟练掌握技法。
三、综合运用
1.讲学生分成小组,要求用学到的纸工基本技法制作作品。作品要有新意,
并且小组成
员有能力合作完成,并且要为作品命名。每件作品要使用5种以上基本技法。
22
2.各小组可先设计草图,然后通过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再定稿
。组员分工使用各种纸工技
法完成设计图部件,最后组合。
3.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使用美工刀时注意不损坏课桌。
4.注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制作完成后清理桌面和地面的垃圾,做到工具摆放整齐,
环境清
洁。
四、作品展示,评价。
教学后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