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路花香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730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04: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纯牛奶的营养价值-怎么截图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隗福临)



15 一路花香


● 设计提要


▍教材分析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渗水的特点形成的美 好景
象,阐明了世上每一件东西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
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从字面上理解,一路上都有花的香味,其实暗
示着只要我们 心中有爱,爱自己和别人,我们的人生必将“一路花香”。
在寓言的王国里,所有的物都被人格化了, 它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中破水罐的
弱者形象,能引起儿童内心的共鸣,无疑会成为儿童阅读的主 要对象,感同身受,满溢同情。
相比而言,同学们对“好水罐”形象的理解就会放在与“破水罐”的对立 面来读,“你错我
对”式的读法通常成为寓言阅读中的病态。因此,对“骄傲”一词的理解决定着阅读指 向。
“骄傲”有“自满自大”之意,亦有“自豪”之感。本文中好水罐并没有刻意炫耀之意,只
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读懂这点,学生就不会把两者对立起来读,从而明白本文所叙述的只是
在说“物尽其 用”而已,并非提倡褒一贬一的认知观。至于“挑水工”这一角色,在文中至
关重要,显然,成就这“一 路花香”的不仅仅是破罐,还有“挑水工”,是他善于观察,是
他人尽其职,这样才有了物尽其用。
因此,把握《一路花香》塑造的三个人物形象,是理解寓意的关键。

▍学情分析
从低年级开始,学生就学习了寓言故事类的课文,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故事中的人物
认识爱憎分 明,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读过课文后能够大体感知,但体会还不够深刻,寓意



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老师予以指导。另外,学生对寓言故事类课文的阅读方法还比较欠缺,
因此,我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围绕“知故事、品人物、明事理”三个方面来教学,以此来提
升学生学习此类课文的 能力。
●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明晰人物特点,初步感悟此类寓言的写法。
3.指导写好“罐”“灌”两个生字,理解“完好无损”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指导写好“罐”“灌”两个生字,理解“完好无损”的意思。
教学难点:
明晰人物特点,初步感悟此类寓言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回忆方法,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为什么?
(预设:故事内容比较简短且易懂,同时还能让我们从中学到道理。教师相机板书:知
故事 明事理)
2.那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明白故事的道理呢?
(预设:走进故事内容,品析人物形象,就能明白故事道理。教师相机板书:品人物)
3.今 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一则印度的寓言故事,它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看老师写。(板书:一 路花香),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4.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是 谁带来这一路花香?课文为什么要用“一路花香”
做题目?一路花香是怎么来的?)
5.同学们所提的问题,案都在课中,让我们从课中去寻求答案。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此处交流,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阅
读的期待,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二、自主阅读,初知大意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一路花香”从何而来?
2.检查自读情况:课文读好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多媒体出示词语)
完好的水罐 满满地运到 骄傲
破损的水罐 只剩下半罐水 惭愧 道歉
挑水工 撒下了花种 利用了裂缝 浇灌
(1)开火车读。
(2)观察这三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第一组写了完好的水罐,第二组写了破水罐 ,第三组写了挑水工;这三组词分
别写了课文中的三个角色。)
(3)同学们观察得 很准确,这三组词分别是描述故事中的三个角色的,你能选取其中
的一组围绕故事内容说一两句简短的话 吗?
(预设:生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慢慢地运到目的地,它非常骄傲。
生2:破损的水罐到达目的地时,只剩下半罐水,它非常惭愧。
生3:挑水工撒下了花种,利用了破水罐的裂缝,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4)那你能把这三句话连起来,简单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吗?
3.读了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一路花香”从何而来吗?
(预设:是挑水工利用破水罐的裂缝,在路边撒下花种,浇灌出了美丽的鲜花。)
4.正是因为有了这破损的水罐,它渗下的一滴滴清水浇灌了挑水工撒下的花种,才有了
这一路花香。



设计意图 学会概括文本内容是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根据本文文 本特点,我
结合文中主要人物,提供简单的文路,抓住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有层次地练说主要内
容。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扶着栏杆“学走路”,既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
法,也培养了学生从 整体上把握课文的阅读习惯,为进一步感受破水罐、好水罐以及
挑水工的人物特点以及心情,领悟多元寓 意做了充分铺垫。

三、
紧扣“道歉”,理清文脉

1.在这个 寓言故事中,这三个角色都耐人寻味,尤其是破水罐,它向挑水工道了几次
歉?请默读课文,划出破水罐 向挑水工道歉的相关内容。并分析因为什么事情道歉。
2.交流默读理解:
(多媒体展示)“破水罐因为 ,而向挑水工道歉。”
(预设:破水罐两次向挑水工道歉:破水罐因为漏水,没有使挑水工得到应有的回报感到惭
愧, 而向挑水工第一次道歉。破水罐因为又漏掉了一半的水感到伤心,而向挑水工第二次道
歉。)
3.两次道歉后,挑水工的话,又让破水罐明白了什么?
(预设:向挑水工两次道歉后,破水 罐又从挑水工那里知道了,是它的裂缝漏出水浇灌
出了美丽的花,心中又感到了一丝宽慰。)
4.课文共三个自然段,破水罐的两次道歉分别出现在课文的第二和第三自然段,那么第
一自然段又写了 什么?
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从不同角度总结段落内容。
( 预设:第一自然段主 要写了,印度一个挑水工,每次用完好的水罐把水满满地运到主
人家,而破水罐只能运半罐水。第一自然 段主要写了两只水罐的不同特点及运水的不同结
果。)
5.找出好水罐、破水罐的外形特点,相机解释“完好无损”。
6.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7.理清了课文脉络,那么这则寓言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这 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品析
人物,感受他们的特点以及心情,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我们还有一个重 要的任务:
写好好水罐、破水罐以及挑水工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名字。



设计意图 将学习前置,在预习基础上确定学习起点,便于给课堂带来深度。这一检
查预习的 环节,通过有效重组词语,浓缩文本精华,多层次、多角度带领学生反复触
摸文本。从而丰富词语的内涵 ,借助这些关键词讲述故事主要内容,实现语言与思维
的同步发展。

四、记住人物,指导写字。
1.同学们,要写好好水罐、破水罐以及挑水工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名字,首先写好“罐”
这个字。
2.同学们看这个“罐”字,它是什么结构?
3.书写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4.那你认识它的偏旁吗?
5.同学们真厉害,那你们知道“缶”字的意思吗?
6.看来这位偏旁朋友很少出来跟我们见面,所以大家都不认识它,老师来介绍介绍它。
它读“fǒu” “缶”字有两个意思:一是上小下大的器皿,二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出示)
这个字在“罐”字中的意思 是哪一个?
7.谁能为这个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一个字?(换成三点水,“浇灌”的“灌”)
8.“灌”字也是本课的生字,也是左右结构,现在我们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观察,(出
示两个字)它们相同的右半部分又有什么不同吗?(“水罐”的“罐”右半部分比“浇灌”
的“灌”右 半部分要小)
9.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三点水比“缶”字旁要窄一些,所以“浇灌”的“灌” 右半部分
要宽一些。翻开课本82页,把这两个字认真描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注意练字先练姿,看谁的姿势最标准。师巡视指导,提示书写姿势。
●教学感悟(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教学主线很清晰,构思巧妙。首先,教师根据本文文本特点,巧妙地结
合文中主要人物,为学生提供简单的思路,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有层次地练说主要内容。
通过这种 方法让学生扶着栏杆“学走路”,既教给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也培养
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 文的阅读习惯。其次,教师紧扣“道歉”,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培养



学生阅读 的能力,引导学生理清文脉。最后,在教学生字“罐”和“灌”时,教师通过让学
生记住这三个主要人物 名字来激发学生写字兴趣,重点讲解偏旁“缶”的意思来加深印象,
通过对比“罐”和“灌”,让学生知 道虽然同是左右结构,但是书写时却有区别:三点水比
“缶”字旁要窄一些,所以“浇灌”的“灌”右半 部分要宽一些。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对
字的整体布局写得更好。整节课,教师引导有方法,学生学习有 热情,效果不错。
(本案例由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沈玉娟提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三个词的含义,体会破
水罐的三次心 情变化。
3.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故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三个词的含义,
体会破水罐的三次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故 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及分析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5课《一 路花香》,首先,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生字词掌握
情况,请拿出听写本!



2.课件出示词语:
水罐 裂缝 完好无损 骄傲 惭愧 浇灌
(1)对照词语,自己批改,及时订正。
(2)用上这些词语,试着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我们知道寓言故事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一路花香》想告诉我们
什么道 理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听写这六个词语,一方面是为了检查学生在字 词方面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
是因为这六个词语是是本节课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词。

二、梳理故事情节,品味人物心情
1.同是水罐,好水罐能装满满的水,而破水罐只能运半灌水,它们的心情分别是怎样
的?
2.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第2、3自然段,圈画出描写好水罐与破水罐心情的词语。
好水罐
破水罐 → →
(2)小组讨论:它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说说感受,读好相关语句。
(出示: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而那只有裂缝的水罐却感到十
分惭愧。)
(1)“骄傲”字典上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还有一种
是“自豪 ”。你认为好水罐这里应选哪一个义项呢?
(2)说说理由。
4.破水罐的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相机出示词语:惭愧、快乐、伤心)
(1)“惭 愧”是本课的新词,仔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它的意思应该跟心理有关。)
(2)查查字典,看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3)那你知道“惭愧”是什么样的心情吗?(自责,难过)
(4)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破水罐到底为何感到惭愧?
(5)是 啊,“到达目的地时,破水罐里面只剩下半灌水了”和“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
的运到主人家”是如此 鲜明的对比,难怪破水罐这么惭愧。
(6)生活中,你有过“惭愧”的体验吗?
(7)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 “骄傲”“惭愧”是本课的两个新词,对这两个词语的准确理解,关系 到对
人物的正确认识和对寓意的准确把握。

5.那文中的破水罐又因为什么而感到十分惭愧呢?
(1)有裂缝,只能运半灌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深感不安(自卑、内疚)
(2)挑水工白费力气,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自责)
6.所以,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 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同桌两人合作
对赌挑水工和破水罐道歉时会是什么样的神情、动作 ,又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话呢?请一
组读,点评。
7.男、女生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 个性化阅读,首先在于学生的有主体意识的阅读。同样的惭愧心情,不同
的学生会 用不同的言语感受来进行表达。因此,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
语感表达,指导学生互评,用 儿童的视角来品评角色朗读的感觉,效果更好。

8.又是什么让沉浸在内疚中的破水罐感到 一丝快乐呢?(美好的景象)你脑海中出现了
什么样的美景呢?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花儿的美丽。



9.(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路旁美好的景象,说说你的感受。看到 这美景,我
们是那么兴奋、激动,可破水罐却只是感受了一丝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心里一直想着自< br>己漏水。)
10.是的,这里破水罐只是注意到自己的裂缝、自己的半灌水,唯独没有注意到身 边的
一路花香。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11.课文中第一次道歉的话写出来了,第二 次却没写,这就叫有详有略,我们写作文时
也要学会用这个方法。
设计意图 画面不仅需要 入眼,还需入心。教学生,我通过首先让学生想象画面,并朗
读出画面感觉,接着出示画面,欣赏美景, 让学生内化文本语言。

三、想象补白对话,领悟做人之道
1.这一次挑水工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听完挑水工的这一席话,破水罐的心情又如何呢? 先自由读读这段话,再跟组内同学
讨论:它的心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3.是的,虽 然破水罐有条裂缝,不能装满满的水,但只要善于利用,缺陷也能变成优势
——浇灌鲜花,正所谓“天生 我才必有用”,世上的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
值。
4.明白了这些,破水罐又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一写。
谢谢您,挑水工!是您让我明白了:


设计意图 不能碎片般地领悟寓意,而要统整言语,形成成熟的寓意表达,这是这个
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利用空白点,创设情境进行对话,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让
学生在不经意中领 悟了寓意,更实现了言语的有序表达,可谓“一石三鸟”。

5.课文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带来一路花香的仅仅是破水罐吗?(不是)



6.是的,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挑水工。他又为这“一路花 香”做
了些什么呢?再读读这段话,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预设:善良:宽容破水 罐只能装半灌水,没有嫌弃、丢弃。智者:早知道、利用
它。伯乐:善于发现裂缝的用处。)
7.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挑水工他善良、聪明、大度,让两个水罐都充分实现了自身
的价值,他的知人善 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学习。
设计意图 寓言教学的落脚点当然离不开寓意 的品味。本则寓言最容易被忽略的
就是“挑水工”这个角色,因此,在教学中我在主流化解读的基础上, 引领学生学会
多元解读,凸显了寓言阅读的张力,让学生不仅收获“多维阅读” 的阅读欣喜,更收
获了“多维阅读”的阅读方法。

8.在不经意间,挑水工把这一 路花香带进了我们的教室,撒满了我们今后的人生道
路,他让我们知道了:即便是一个破水罐,也可以使 得一路花香即便是一个挑水工,也
可以使得人间温暖即便我们不够完美,也依然可以绽放自己的美丽原来 人生的路上只
要我们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就一定会拥有一路花香!

设计意图 把寓言读成一首短诗,将寓意融成几行活跃的文字。有情节、有温度,
这是寓言阅读的“理”和“趣”。 “理”在“趣”中,“趣”中生“理”,“理性美”本就
是寓言文体的教学真谛。

●教学感悟(反思)


教授教这一课时,教师从整体出发,理解关键词语入 手,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欣赏画
面,想象对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挑水工”人物形象的多维解 读,突显了寓言阅读
的张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骄傲”“惭愧”这 两个词
语时,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查字典、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不仅
习得了知识,更收获了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在分角色朗读的指导中,教师
更是做足了 “戏份”:请一组读——学生点评——再请一组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用儿



童的视角来品评角色朗读的感觉,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读,做到真正“以生为主”。

典礼-巴黎圣母院电影下载


手机网速变慢-拾人涕唾


走向海洋纪录片-大专生


墨镜男头像-假如生活欺骗


朱维宁-圣诞节的歌


爱你爱的好疲惫-我心中的桃花源


欧美复古头像-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林志炫浮夸-小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