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玛丽莲梦兔
889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05: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字组词-萍聚歌词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纪政)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风筝》
《麻雀》两篇课文组成。目 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
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放风筝给孩子们带 来的乐趣,
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
优美 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学时
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 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
的具 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16 风筝
教学要点
本课描写了 “我”童年时
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
情景 。重点是体会秋天里放
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17 麻雀
本课描写了一只老 麻雀在
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
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
受伤害的动人故事。重点 是
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
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课时 教学建议
2
1.通过让学生充分地
读,在读中有所感,在
读中有所得。
2.运用小练笔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2
1.让学生在读通、熟读
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
内容。
2.扣紧语言文字指导
阅读,对学生理解运用
语言都是必要的,同时
受到情感的熏陶。
1 1.引导学生学会审题、
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2.通过口述,锻炼学生
的口语表达。
3.互评法互相点评习
作。
习作:生活万花筒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件
印象深刻的事。重点是指导
学生按一定的 顺序把事情
的经过写清楚。


16 风筝

课题

风筝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 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正确读
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教学

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目标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
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 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

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学习
设计意图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 【设计意图:用问句
滴泪水。你觉得童年 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
导入

一下,好吗? 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
( )分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思考。】


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
快乐吧!(板书: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

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

列内容:
【设计意图:朗读课
(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文,总结概括,对课 文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
内容有初步了解。】
找风筝的事情。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新课

出示生字“憧、憬、歇、埂”

教学

“憧、憬、歇、埂”是左右结构的字;“憧”和“撞”
( )分



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
出示生字“筝、拔、蝴、蝶、福、托、梢、歇、踪、
挥学生识字的主动 性,
丧、圈、坊”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
指导书写:“拔、蝴、蝶、福、托、梢、歇 、踪、坊”
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拔”不要写成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
“拨”;“筝”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丧”
激发 学生自主识字的
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兴趣。】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情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


五、课堂练习,抄写句子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蝴蝶(dié diě) 踪影(zhōnɡ zōnɡ) 憧憬(chōnɡ zhōnɡ)
...
翩翩(piān biān) 磨坊(fɑnɡ fǎnɡ)

丧气(sànɡ shànɡ)
...
二、组词。
1.多音字组词。
磨 mó( ) 坊fánɡ( )
mò( ) fānɡ( )
2.比一比,组词语。
圈( ) 拔( ) 筝( ) 歇( )
园( ) 拨( ) 争( ) 喝( )
三、补全下列成语。
( )( )飞起 越( )越( ) ( )( )起舞
大( )( )色 千( )万( ) ( )头( )气
四、仿写句子。
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2.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答案】
一、dié zōnɡ chōnɡ piān fɑnɡ sànɡ
二、1.磨砂 磨盘 油坊 教坊 2.圆圈 花园 拔刀 拨动 风筝 争取 歇一歇 喝水
三、凌空 飞 高 翩翩 惊 失 辛 苦 垂 丧
四、1.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2.夏天的傍晚,小青蛙们在池塘边歌唱,它们越唱越高兴,似乎把天唱塌了。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 做风筝、放风筝、找
教学

目标

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设计意图:由回忆放
风筝的情景,引入课
设计意图

风筝 蝴蝶 拔几根 幸福 托着 垂头丧气 半
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表

导入

( )分钟

树梢 歇一歇 千呼万唤 踪影 磨坊
教师集体订正。
达能力,又培养学生在
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
找其现实背景 的能力,
2.回忆作者放风筝时的情景,简略说一说过程。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
这节课 让我们细细体会其中的快乐。(板书:风筝)
极性。】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
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
放风筝。”(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
新课

教学

圈出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
( )分钟

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
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
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憧憬”一词可根
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


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
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
们读两个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
的名字写在上面。(板书:幸福鸟)
指导朗读: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
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设计意图:“学习联
么? 系上下文,借助字 典、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
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词语的意思。”这一环
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 生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
入情入境。 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 放风筝的画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
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习。落实了本节课的教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学重点。】
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
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
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一个人用手托 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
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
渐渐高 过树梢了。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
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
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4.学习第4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
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
(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
表演。(板书: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
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 们”的快乐或难受。
5.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
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 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
请读读5、6、7、8自然段。(板书:垂头丧气)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设计意图:在总结学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 子的难过习方法的基础上,找出
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重点词句,再有感情 地
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板书:继续) 朗读,体会小伙伴们的
(4)想象写话 心情变化。让学生充分
ɑ找到了吗?作者没有给我们答 案,请你展开想地读,在读中有所感,
象说一说。
b全班交流
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
c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们把你刚刚说
的内容写在纸上。(提醒写字姿势)


d全班交流。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
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
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
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
写心情的重点句。



【设计意图:在这里让
四、课堂练习,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1. 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
及拓展延


写。
( )分钟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练笔的形 式
让学生续写文章,既培
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

16 风筝
板书

内容

做风筝 放风筝 幸福鸟 兴奋、激动、自豪
继续
找风筝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
( )地跑起来 ( )的快乐
( )地喊叫着 ( )的木轮
( )地飞走了 ( )地奔跑
二、按要求写一写。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心—— 希望—— 依然—— 倏地——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继续——
三、读一读,填一填。
1.“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 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
字写在上面。”我从我句话中了解到小作者的心情是 ,
我还能在课文中找出其它描写心情的句子 。
2.“我们依然快活……”这句话中“依然”可以换成哪一个词语?试着用“依然”写一句
话。

【答案】
一、飞快 最大 快活 巨大 极快 拼命
二、1.细心 期望 依旧 突然
2.

兴高采烈 停止
三、1.高兴、幸福;风筝越飞越 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
地奔跑。
2.

即使下着大雨,我们依然来学校上课。

教学反思
1.在理解“憧憬” 一词时,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
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读,表现文中 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想一想孩子们做风筝时
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的、高兴的、兴奋的”“那 就请你读出小伙伴做风筝时的激动。”
2.不足之处是千呼万唤:千和万是虚数,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 千遍和一万遍,这一点
应该渗透给学生。


【教材分析】
《风 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
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 ,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
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 乐,也写了放风筝时
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 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
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 心情的变化是
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
留 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 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
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
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主要作品:《鬼城》 《二月杏》《废都》
《满月儿》《秦腔》《古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
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
因看到鹞 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
下”。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zōnɡ yǐnɡ shù shāo chuí tóu sànɡ qì
( ) ( ) ( ) ( )
fēnɡ zhenɡ xìnɡ fú bàn quān qiān hū wàn huàn
( ) ( ) ( ) ( )
二、你能写出生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吗?
奔( )( ) 磨( )( ) 坊( )( )
( )( ) ( )( ) ( )( )
三、模仿秀。
1.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渐渐:
2.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垂头丧气:


3.我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憧憬: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主要讲了第1自然段讲 ;第2自然段讲 ;
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讲 。归纳一下:课文讲的
是 。
五、重点段落品析。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 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
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 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放”,
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
越飞越 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
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
1.在字的正确读音下画“____”。
憧(cōnɡ chōnɡ)憬 依(yī yǐ)然
凌(línɡ lìnɡ)空 奔(bèn bēn)跑
2.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我们把风筝叫作“幸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写__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是写 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试着做一个风筝,再把制作的过程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蝴蝶 踪影 树梢 垂头丧气 风筝 幸福 半圈 千呼万唤
二、奔(bēn) (奔跑) 磨(mó)(磨成) 坊(fánɡ)(磨坊)


(bèn) (投奔) (mò)(磨盘) (fānɡ)(牌坊)
三、1. 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风也渐渐变得微弱。
2. 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名垂头丧气地走回家。
3. 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和我憧憬的未来都归功于我的天使般的母亲。
四、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做风筝;孩子 们开开心心放风筝;孩子失去风筝、寻找风
筝的忧伤。童年时候,风筝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五、1.chōnɡ yī línɡ bēn
2.风筝被我们叫作“幸福鸟”。
3.我们做风筝;我们放风筝。
六、例文:
他先帮我们做好了骨架,因为我们要做 的是硬翅风筝,所以就拼了一个十字
形的骨架。骨架已经拼好了,接下来就是上色了!经过我们的讨论后 ,决定画一
只米老鼠。何俊成先把米老鼠的造型描绘了出来,然后按原卡通形象的米老鼠涂
色。 我们分工涂色,我画手部脚部,何俊成画米老鼠的身体。在画的时候呀,纸
还会起些毛毛,原来这是海棉 纸呀。
在画画的时候,我们都很用心的去画,把风筝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哦,对了,
为了 把风筝装扮得更漂亮,我们还画了背景图:蓝天和草地。我来画蓝天,何俊
成来画草地,那胡运泽呢就帮 我们修补一些我们弄得不太好的地方,做得很好看。
最后只要把线装上去就可以了。当然,胡运泽早就 准备好了,他拿出一个小
把手,上面还绕了许多白色的线。我把线绑在风筝的骨架上,绑得非常牢固。最
后再把尾巴贴上去,一个风筝就完成喽。

17 麻雀

课题

麻雀

课型

授课
时间

讲读课文


2课时


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目标

3. 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
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
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重点


教学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
设计意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 【设计意图:设计这
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 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
导入

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 )分


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
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
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新课

教学

( )分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
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
知文本的内容。】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
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
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设计意图:总结段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意,让学生一目了然地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了解课文。】
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
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
开了。
其中第1、2、3 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
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
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
搏、庞、量、愣”
指导书写: “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
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 )分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扎煞(shā sā) 搏斗 (bó bé)
..
嗅到(xiù xòu) 拯救(zhěnɡ zěnɡ)
..
二、读拼音写汉字。
身(qū)______ (bó)________斗 牙________(chǐ)
(pánɡ)____大 (yòu)________儿 无可(nài)_______何
三、选词填空,组成词语。
撕 嘶 搏 博
( )咬 ( )开 拼( )( )士
四、回答问题。
1.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把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麻雀战胜了“大”猎狗一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shā bó xiù zhěnɡ
二、躯 搏 齿 庞 幼 奈
三、嘶 撕 搏 博
四、1.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2.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 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 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
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 私和伟大啊!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

目标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 br>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
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 想感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印象。】


导入

( )分钟

2.认读词语。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
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
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
新课

教学

问题)
( )分钟

(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
(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
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与“无
可奈何”这两个词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
面?(神态、心理等)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
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设计意图:扣紧语言
(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文字指导阅读,对学生
指导朗读:“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理解运用语言都是必
呆地”和“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 雀毫无办法,要突要的,同时受到情感的
出它没办法,不知怎么办好,声音要拖长一些。“嫩熏陶,体现 了工具性与
黄”与“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人文性的融合。】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
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
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
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
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
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绝望”是什么
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是什么样子。(板书:救)
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之 情,第【设计意图:通过引导
三句要表现出老麻雀的绝望。 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
(2)老麻雀 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
读第五节。学生回答问题: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 掩护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
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拯救”一词怎样理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 br>解?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
这一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来? 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
(读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
下来?(板书:斗) 次的对话。】
(读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
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


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
得充分、具体。(板书:强大的爱)
(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么做的?
默读第六节。想一想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
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
“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
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
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
勇敢地飞下 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
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设计意图:小练笔使
课堂小结
你对母 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在书后面,
学生在写中加深理解,
及拓展延
激发情思,提 高运用语
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
( )分钟

力。】










四、拓展作业
麻雀
板书

内容

小麻雀
救 吃
老麻雀 强大的爱 斗 猎狗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挽救——( ) 匆忙——( )
庇护——( ) 剧烈——( )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幼( ) 奈( ) 躯( ) 绒( )
幻( ) 夸( ) 躺( ) 戎( )
三、选择句子的含义,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
①风猛烈地摇撼着梧桐树的力度。 ( )
②母爱。 ( )
③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下来的冲力。 ( )
2.“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有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这说明了:
④猎狗非常害怕老麻雀。 ( )
⑤猎狗很同情老麻雀,所以自己往后退。 ( )
⑥猎狗被老麻雀不畏强暴的勇气震慑(shè)住了,所以慢慢往后退。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麻雀?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3.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4.“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答案】
一、拯救 急忙 掩护 猛烈
二、幼小 幻想 奈何 夸大 身躯 躺下 毛绒 戎马
三、1. ② 2. ⑥
四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主 要讲了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在地上发现了一只


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猎狗愣住 了的故事。
2.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从巢里掉下来的。这是对小麻雀的外形描写。
3.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猎狗被老麻雀为自己孩子而奋不顾身的爱而愣住了。
4.因为我不想让猎狗伤害小麻雀和老麻雀。

教学反思
1.让学生自己 感悟和体会为主。我从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这种伟大的母爱精神的句子
着手,让学生们的感悟和体会都很 深,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真正找到了语文的魅力。
2.我在这节课上从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句子,结合重 点词语谈体会来理解课文入手,逐
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体会感悟句意的能力。
3.通过小练笔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加深对
课文主题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没能巧妙地抓住课文中的意外生成,产生的情感共 鸣。在课文的最后,学生都能体
会到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精神。但是对于人间的母爱,人间的各种真爱 ,没能体会出来。
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说明我在设计教案时,对教材内容没能够吃透,对教材外的意外 生
成,也没能够去好好的把握。
2.在本节课中我虽然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但读书的形 式单一化(指名读)缺乏
多样化:默读,自由读,齐读……在授课环节中细节设计不紧密(板书),时间 驾驭的不
是很合理。


【教材分析】
《麻雀》是部编版四年级 上册第五组教材的一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
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 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
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
的力量。
【作者介绍】
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全 名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
格涅夫。屠格涅夫的小说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新动向,构思新颖,结构紧密,人 物
形象鲜明,文字极为精练、优美,对俄国文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他的代表作是


《猎人笔记》。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1.《麻雀》选自《猎人笔记》,原文的后面 还有这样几句话:“是的,请不要
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诚之情 的。我想,
爱比死,比死的恐怖更强大。只有她,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2.麻雀又名树麻雀、霍雀、嘉宾、瓦雀、琉雀、家雀、老家子、老家贼、照
夜、麻谷、南麻雀、禾雀 、宾雀、厝鸟、家巧儿。英文名:sparrow 。国家保护
动物。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掩( ) 呆( ) 护( ) 庞( )
淹( ) 杏( ) 启( ) 庆( )
二、给下面的字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掩____( ) 搏____( )
躯____( ) 庞____( )
三、选词填空搭配。
尖叫 咀嚼 摇撼 站着 跑开
细细地( ) 猛烈地( )
呆呆地( ) 急忙地( )
绝望地( )
声音 抓饭 怪物 牙齿 力量
锋利的( ) 庞大的( )
喷香的( ) 强大的( )
嘶哑的( )
四、选词填空补全句子。
掩护 保护
1.我们要( )小动物。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 )着小麻雀。
搏斗 战斗


3.老麻雀不顾自己安危。誓与猎狗作生死( )。
4.一场激烈的( )打响了。
五、根据课文填空,完成练习。
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 ),( ) 落在猎狗面前。它
( ),( )尖叫着。
(1)这里把老麻雀比作 ,是因为 。
(2)“扎煞起全身的羽毛”说明了老麻雀
,“绝望地尖叫”是因为老麻雀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叙述了 的动
人故事。不仅刻画出 的弱小, 的凶暴,“我”的同情
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 的
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 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七、重点段落品析。
风( )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 )望去,看
见一只小麻雀( )站在地上,( )拍打着小翅
膀。它嘴角( ),头上长着( ),分明是( )
不久,从( )掉下来的。
1.用“ ”画出写小麻雀幼小的词句。
2.结合上下文解释“无可奈何”,并用它写一句话。

3.“一种强大的力量”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是什么力量?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在充分感悟了老麻雀的勇敢和爱的伟大力量之 后,这时,你最想对老麻雀说
什么?你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吗?





参考答案:
一、掩护 淹没 呆在 杏仁 护手 开启 庞大 庆祝
二、俺 俺家 傅 师傅 抠 抠门 拢 拉拢
三、 咀嚼 摇撼 站着 跑开 尖叫; 牙齿 怪物 抓饭 力量 声音
四、1.保护 2.掩护 3.搏斗4.战斗
五、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
(1)石头,老麻雀下落的速度也很快。
(2)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对猎狗没有信心,还是拼尽全力地来挽救自己
的孩子。
六、 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
害的;小麻雀; 猎狗;老麻雀;奋不顾身;母爱。
七、猛烈地 林荫路 呆呆地 无可奈何地 嫩黄 绒毛 刚出生 巢里
1.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2.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3.这是母爱的力量,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从内心产生的无私的母爱
八、示例:1.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
老麻雀,你奋不顾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动。
老麻雀,你真棒!我为你竖大拇指。
老麻雀,我要学习你临危不惧的精神。
2.你想对小麻雀说一句话: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许是妈妈,你长大后要孝顺他们。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课题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2.记住记叙文的六要素。
3.调动多感官,叙述清楚,丰富表达的内容。
教学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创造性地展开话题,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
重点

己的独特感受。

1.学习写一件事情,写作方法。


教学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把事情说清楚。
难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历过很多事情,但是给你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以谈
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
导入

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指学生回答)

( )分
师:

这节课我们会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
学习兴趣。


把你在生活中经历的一件事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吧。
(板书: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板书:找规律)

1.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一说,作者分别从不


同的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写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注意抓住细节,也就是抓住


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

◇我觉得不要把一件事情用一个长长的段落写完,这


新课

样,让阅读者感觉思维疲劳,读不下去,要把一件大事分

教学


割成小的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分段来写。
( )分

3.出示《风筝》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写作文选材要选择贴近生活中的事情,要说真话、实


话、心里话,不说假话。

4.出示《麻雀》课文插图,教师小结:

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


现的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

5.读了四个小朋友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读了四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交流了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第一个小朋友和第二

二、回顾课文,受到启发


个小朋友交代了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设计意图:通过
经过、结果这六要素。第三个小朋友总结了要合理安排记
具体指导,让学生明 白
述顺序;第四个小朋友讲了要想把事情叙述清楚就要认真
所要表达的具体要求,
同时 ,通过口述,锻炼
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想……)
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交流表达,初试身手

(板书: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这是要求我们看图进行场面描述,看图想象

当时的情形,图上的人在干什么、说些什么 、想些什么等)

2.练一练、学应用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只听见“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就像刚出膛的子


弹一样,飞快地向前冲。我们班的小刚同学大显身手,勇

往直前;其他几个跑道的运 动员则紧追不舍。拉拉队员们
【设计意图:设计
则拼命地喊“加油、加油”。只见小刚就像一架 加足马力的
“动笔练习”这个环
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
战车,越跑越有劲儿,越跑越快 ,没等其它跑道的运动员
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
写作能力。】
追上来,就一阵旋风般最先到达了终点。
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
师:读了题目要求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这是要求我们认真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
做家务的过程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
2.练一练、学应用
(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她先用牙签把虾仁背上的一根黑色的筋一个一 个挑出
来,接着把虾仁在清水里洗干净后,放在菜箩里将水沥干,
装进碗里;然后她把黄酒、生 粉、盐、鸡精和蛋清放入碗
里与虾仁一起搅拌均匀,放在一边等待下锅。


一切 准备就绪后,妈妈开始炒虾仁。她先点着火,然
后倒入适量的花生油,等油冒烟时,只听见“哧啦”一声 ,
妈妈将虾仁倒进锅里翻炒,等虾仁从原先伸展开的样子变
成头尾相连的圆圈,从透明的颜色变 成深红色,像一个小
红球时,就说明虾仁熟了,“炒虾仁”的气味香气扑鼻,闻
的我只咽口水, 心想:好香啊!真想马上尝一口。这时,
妈妈说:“可以出锅装盘了。”妈妈的这一句话,停止了我的想法,只看见妈妈在锅里撒了一点葱花后,就把又红又
嫩的虾仁装盘让我端到餐厅去。

课堂小结
四、小结

及拓展延
这节课,我们各抒己见,并且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
伸( )分




成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在导 入环节,我以谈学生平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为话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大
家积极发言,兴趣很浓,为 以下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尤其是在指导初试身手这一环节 上,虽然学生
想说的兴趣很高,但还是表达不够到位,我想,这除了与学生的语言积累有关外,重要的< br>还是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差。



习 作
课题

生活万花筒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找规律 说一说
1课时


教学

目标

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 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

重点


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教学

难点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令人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
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
象深刻的难忘 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
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
导入

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 )分
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



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生活万花筒”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
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 书:生活
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
点。】
万花筒)
新课


审题:
教学


( )分
共同点: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而不是两件事,



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


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

巷尾。

二、审题指导




件事,必须自己做到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


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

数。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
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对 象及具体要求,同时,
请你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
通过口述,锻炼学生 的

或是看到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
口语表达。

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

(板书:……的事)


三、组织材料。

1.

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文中列举了哪些内容的

事?


(2)交流,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

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


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必要把它写下来。


2.想想你想写的自己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

因让你这样,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事情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

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

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4.

教学“参考片段”明确写作要求

不同点:一件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一




考:文章从几方面把一件事写具体?


(2)交流:

写一位同学向老师报告:语言、动作


写了老师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写了我的心理活动(重点)


还有同学的反映

(3)归纳方法


把事情的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活动)写具体。


四、突破难点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事情的过< br>【设计意图:设计“突
破难点”这一环节,除
程。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
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
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3.教师总结:写事情经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细节;


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

什么结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板书:经过、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动
五、动笔成文
笔练习”这个环节,能
根据你刚才的材 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
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
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生动 具体。
力。】
六、写难忘的一件事,关键是什么事,要写出为什么

【设 计意图:通过具体
让人难忘,重点是要写出难忘,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的范文指导,让学 生对
就要抓住细节重点写出这件事的经过,要写出你的感受,
比自己的写作,从而进
是 激动,是害怕,还是高兴,要表达真实的感受,结构要
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
力。】
完整,合理。

七、完成草稿,指导修改。
(1)学习“参考片段”——《难忘的一件事》默读思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2.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好多人喜欢边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


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因为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
习作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 悉,容易把错的地
方看成对的。而朗读却不一样,朗读的速度相对较慢,要
读出字音就必须看清 字形,因此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
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
最后我们还应该把改后的习作和原文作对照,比较看看改
后的习作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教师点拨: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和不
足,取长补短。
4.教师选择典型的习作,集体点评、修改。
5.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6.课堂交流,指名学生按“原来怎么写 的——现在怎
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
和理由。

课堂小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生活万花筒”这样的文

结及拓
展延伸
章,我们在介绍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来


( )分钟

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的事)起因
生活万花筒 事情发生的过程(详写)
事情的结果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 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
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
七、小结


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 通过设置“组织材料”
“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 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
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新年祝福语四字顺口溜-晋平公问于祁黄羊


潘玮柏快乐崇拜-时光之景


舆情监测工作总结-聚焦物流顽症


点子俱乐部-自由的飞翔


美手是怎样炼成的-车尾


微信附近的人看不到我-万圣节英文手抄报


好听的音乐-小学作文成长的烦恼


养颜抗衰老-浮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