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名师教案
进一步-因为有爱
第二课时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8情境图。本节课是基
于学生刚认识了乘法,对
乘法的含义仅仅停留在几个同数相加的基础上。对于乘
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学生掌握起来并没有难度,旨在
通过学生已经熟悉的游乐园情
境提供同数相加的资源,引出乘法运算,进一步认识乘法,并介绍乘法运算
各部
分名称。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四则运算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用乘法算式正确地解决,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能把具体
情境与乘法直接进行联系,体会乘法的意义。在用多元方式表达
乘法的过程中,增强符号意识。
(四)学习重点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五)学习难点
用乘法算式表示生活情境中相关的内容。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名师课件、《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写出对应的加法
算式和乘法算式。
读出乘法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4个2相加的含义。
(二)课堂设计
1.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
1 4
你能用不同算式表示玩具的个数吗?同桌分享。
2.问题探究
(小熊气球)
师:怎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熊气球?都有哪些算式?
师:每个算式中的数字表示什么呢?
5+5+5=15(个) 5×3=15(个)
3×5=15(个)
我们叫加法算式中的5叫什么呢?15呢?加法中的5是加数,15是和。你知道吗,乘法算式中每一部分也有它们的名字?我们今天一起来认识乘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用不同算式表示同数相加,既复习了上一节课的知识,又把加
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结合,
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联系。】
思考1:你觉得乘法算式中的5叫什么名字合适呢?并说说你这样想的理
由。
3呢?等号后面的15呢?
大家的想法都很棒,乘法算式中“5”和“3”叫作乘数,而等号后面的“15”
叫做积。 <
br>5×3=15
.
..
.
..
.
..
乘
乘
积
数
数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把加法和乘法对比,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和“和”,让学生
能联想到乘法算式中的“乘
数”和“积”,帮助学生记忆。】
思考2: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他们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思考3:乘法算式的结果是怎么得来的呢?
3.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6×3=18 3×3=9
(2)说出下面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2+2+2=8 2×4=8
2
4
思考4:为什么都是8,一个是和,一个是积呢?
【设计意图:考查目标1,及时的巩固练习,正确说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填空。
【设计意图:考察目标2,用数学的眼光看情境图,直接根据乘法的意义写
出乘法算
式,同时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一练。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乘法
算式含义的理解,内容较多,学生要有耐心,
给学生自查、互查的时间。】
4.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生活中,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用新学习的乘法来解决,而且我们发现用
乘法
解决更简洁,关于乘法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大家。我们今后继续学习。
(三)课时作业
3 4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答案】4×3 3×4
6×4 4×6
2×5 5×2
【解析】考查目标2。这是用乘法表示同数相加的问题,学生能明确乘法的
写法与读法。
2.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2个4相加 10个3相加 乘数是2和6
【答案】4×2 3×10 2×6
【解析】考查目标2。加深对乘法中乘数含义的理解。
3.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3×2 5×4
【答案】可以画出2个3,也可以画出3个2
可以画出5个4,也可以画出4个5
【解析】考查目标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4 4
3和4相乘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