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
qq空间打开是空白页-锦旗用语
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
小学数学听课能够更好的找出问题,提升数学课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希望大家
喜欢!
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1 各位老师:
早上好,接下来由我来对我的搭档庄老师的这堂课进行<
br>点评,与其说是来参加比赛的,不如说是我们几个井底之蛙
来学习、来取长补短的,若评价不到位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
指教。 庄老师执教的《搭配问题》主要以直观的内容为主,
充分利用了教
材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穿衣、吃饭、上学路
线、石头剪刀布作为学习素材串联起来认识生活中的搭配问
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
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接下来我
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
己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从这节课中,我看到了庄老师把课堂还给
了学生,正如
课标中所说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这一理念在
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学习材
料的选择上,充分使用了教材中的穿衣、吃饭、上学路线这
些情境,除此之外,在拓展提高环节庄老师巧妙地选取了学
生最熟悉的石头剪刀布这一游戏,把数学知
识应用到游戏中,
将游戏和搭配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渗透了等可能性这一
知识。这一环节学
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达到了一个高潮。
2、学习方式上,采取了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
作、反馈交
流等方式。在探究新知环节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怎样才能不
重复也不遗漏的将所有的
方案表示出来,比一比谁最快,一
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真正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3、在反馈交流时,庄老师都
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去说,
用“你怎么想
的”、“谁听懂了”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看得出庄
老师有对学生的发言
只做评价,不做知识解释的意识。避免
了直接将知识点灌输给孩子。
组合和排列知识不仅
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而且
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
材
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
排列数和组
合数。本课的内容比二年级更系统、更全面。庄老师执教这
节课的增长点在于使学生
感受和体验有序搭配的过程,培养
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庄老师通过让学生
写
一写、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等方式,很好的落实了这
一重点。另外教材里仅仅给出两种连线方法:一
种是每件上
装跟不同的下装搭配起来,这样就有两个连线图,另一种是
将第一种连线中的两个图
合并起来的综合连线。并没有出现
2×3这样的乘法算式,而今天的课堂中出现了,我认为这是
合理的,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阶段,在经
过前面一系列的讨论交流后,学生能意识到有序
搭配,在这个前提下,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几轮磨
课
下来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这个乘法算式还是能能够理解的,优
生更倾向于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探究新知环节提出也可
以通过算一算来解决这个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需求。虽然我
们提出了乘法算式,但计算组合数并不是我们
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重点从始至终都是让学生学生体验
和感悟有序搭配的过程,这一点庄老师把握得比较好。比如
在搭配衣服时可以先看上衣,也可以
先看下衣。在搭配早餐
时可是先选饮料,也可以先选点心等,其用意都是使学生感
受“有序”两
字。
整个教学过程很清晰,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
如“穿好衣服后吃早餐啦”“
吃完早餐该上学啦”等。
本节课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庄老师较好地调动了课
堂气氛,良
好的课堂气氛是上好一节课的首要条件,特别是
这样借班上课中尤为重要,庄老师通过课前的握手活动,
一
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紧接着的脑筋急转弯,还有拓展
部分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更是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完成有序的搭配,部
分优生能用算式直
接计算组合数,学生在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
p>
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课堂当中,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思
维也比较活跃。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更何况是教龄仅四年的庄老
师了,在课堂中教
师虽有对学生的发言只做评价,不做知识
解释的意识,但是庄老师对学生还是扶得太多,不敢放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纵观整堂课,庄老师注重把数学与生活沟通,使
数学教
学贴近生活,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得扎
实、有效。
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2 陈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
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
,合理运
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
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
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
不仅如此,教学中,吴老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
形
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
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
情境,使得
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数学广角”属“实践活动”的范畴,非常注重生活中
的数学与书本
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
,
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习组合和排列,让学生
从穿衣、吃饭这些
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
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排列组合知识比较抽象,教师通过让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
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
结合,为学生
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分析、
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衣服搭配这个环节上,教师又
开展小组讨论,选择方法的最优化,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
科学搭配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
进行探究,突出策略的
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例1时
,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先确定上衣,由
上衣搭配下衣;也可以先确定下衣,由下衣来搭配上衣。在教学例2时,不是例1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
“拓展”这一块,这样学生对“排列和组
合”意义的理解就
加深了印象。整堂课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顺序的,
教师都给予充分
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着力培养学生
的多角度思维。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
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
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陈老师的教学
语言生动又
激励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
励作用,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同
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
到了一些数
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
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搭配问题。
总之,陈老师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内容,遵循新授课四
步教学策略对本节课的设计,给我们
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二年级数学搭配评课稿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有效的数
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新课
程
强调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从事探索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数学知识和技能,思想和
方法。《搭配中的学问》这一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
综合运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
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简单的排列
组
合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操
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
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情感体验。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
数学在生活
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陈丹凤老师与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本课时,都能以直观
的
内容为主,以探索学习活动做保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
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得教
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两节课都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下面就两节课的亮点说一说: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
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得引
起学习的动机。而兴趣则
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观原因。从心理学上来说,兴趣可以使
感官和大脑
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习中高度注意,使感
知清晰,想象活跃.记忆牢固,能抑制疲劳,产
生愉快情绪,能以最佳心态获取信息。学生一旦有了用
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就会积极地去
实践,这对能力的培养
非常重要。
两位老师都能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陈丹凤老师
以笑笑过生日为主线,巧妙地将选择衣服——选择路线——
吃午餐——送礼物等生活素材串联起
来;何立娜老师则以自
己国庆游世博为主线,将选择衣服——吃早餐——选择路线
等生活素材串
联起来。两人都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
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习
组合和排列,让学生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
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
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
中,数学无处不在。
猜想是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法
,是一种
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式,是关于数学规律的联想和设想。在
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保护
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并且要
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证欲望,进行不
懈的
自主学习。
两位老师都能在学生探索问题之前让学生进行猜测想
象,之后
告诉学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具体
的操作活动来验证,以此来激发学生求证的欲望和学习
的兴
趣。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小学生思维是形象的。
要解决数学知识
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
盾,必须多组织学生
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
的新问题、在新问题中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想法。
两位老师课前都精心准备了衣服模具,让学生用摆的直
观方式来表达搭配效果,使得抽象的
排列组合知识变得形象
易懂,之后,老师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连一连等一系
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实物操作到图形符号的
过程,一步一步地从形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将数学变成学
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找
到按顺序,不重复,不漏掉的排列方
法。
值得一提的是何立娜老师在教学搭配衣服时,引导学生
不仅可先确定上衣,由上衣搭
配下衣;也可以先确定下衣,
由下衣来搭配上衣。对知识点进行了拓展,着力培养了学生
的多角
度思维。
总之,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她们追求课堂教
学有效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也提点我个人不
成熟的看法:
陈丹凤老师在引导学生直观排出衣服的搭配方法后,提
问学生:如果不能去动这些衣服,你
有什么好办法来表示它
们的搭配方法?学生的方法很多,也很好,并且呈现的生成
资源可以让老
师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从中看到
方法的“优化”过程,这节课到这里已是高潮,但美中不足
的是,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而是让学生呈现
出的优化资源白白浪费。应该说数学
学习的一个最终目的就
是不断让学生从形象中抽象出来,而非让学生一直停留在表
象中,这样对
学生思维发展也是不利的。
何立娜老师在这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选择路线
的教学设
计中,先安排2对3的路线,再安排2对4,2对5
的路线,层次不断提升,并有意引导学生说出2对3
的路线
其实就是2个3,2对4的路线其实就是2个4,其用意就是
要抽象出用乘法来算出排列
的方法,这是搭配算法的最高境
界,但可能是由于时间不够,最终老师没有对此进行总结,
学生
也没有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没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