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别妄想泡我
668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09: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寻宝走进临安-成熟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吉晓辉)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
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
厘米之间的进率。





1 16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
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2 16






1、同学 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
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 什么吗?(线段)还
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
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 br>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
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 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
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
呢?)




4、导入课题。





3 16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 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
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 要有统
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
此,我们的古人在很 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
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 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
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 尺子
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 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用手
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长,从2到3也
是1cm长??



4 16





引导学生 观察得出: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如果学生问到1
小格,教师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 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
示,咱们以后再学习)




议一议: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学生找身 边长度大约是1cm的物体。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食指
的宽大约是是1cm。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大约是 1cm。订书钉的宽大约是
1cm(全体学生比一比自己哪个手指的宽最接近1cm,之后汇报,投影< br>反馈)。请孩子们再用两根手指比画一下,1cm大约有多长呢?(学生
比画出1cm的长度)< br>



探究二:量一量蜡笔的长度。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 那
2厘米、3厘米、几厘米又是多长呢?里面分别有几个1厘米?学生在
尺子上找一找。请同桌 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2cm大约有多
长。





5 16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6cm长 ?从哪儿到
哪儿是8cm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cm长?




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
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




下面回到刚才测量蜡笔的长度。先把蜡笔的一端对准0刻 度,看
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是几,从而测量出蜡笔的长度。










三、认识米





6 16



(一)问题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 米,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你
能量出我们的黑板的长度来吗?教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来量一量?
(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长度。)经过刚才的测量,有什么感
觉?




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可以用长一些的尺子来量,用大一点的单位来量??




学生读后,教师拿出米尺,给同学们介绍1米的长度,认识米
尺。




(板书课题:用米(m)作单位量长度)





7 16



(二)探索新知




1、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概念。




教师:每组有1把米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
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请小组内同学每人都把手臂伸平,用米尺量一量,感受1米有
多长。)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都初步感受到1米的实际长度。
请同学们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1米大约有
5支铅笔长;1米到我的胸口;课桌大约长 1米??)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了1米有多长(举起米尺) ,那么,量哪些
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呢?


8 16






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人的身高、树木的高、楼房的高??都
可以用米作单位。




教师:对,量这些比较长(高)的物体或距离,我们通常用米作
单位。




2、教学例。




教师:前面我 们学习了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现在请同学们以小
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并且把测得 的结果记录在
书上的表格里,待会儿我们再交流。




学生测量,记录。




教师:请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得的结果是多少。


9 16






各小组交流测得的黑板的长和宽的米数及测量的方法




(1)米尺的0刻度与黑板的一端对齐。




(2)用米尺紧靠黑板边,量一次作上一个记号,下一次从这个记
号量起。




(3)测完后把每次测的米数加起来就分别得到黑板的长和宽。




黑板的长约4米,宽约1米。




3、试一试。




教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多宽呢?学生随意猜。


10 16






教师:要想准确地知道它有多长、多宽,该怎么办? 用尺子量一
量。




教师:请小组选择测量工具,并在小组内思考,在测量时,要注
意些什么?




(1)卷尺量。测量时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量得比较准确。




(2)米尺量,测量时要在每次测量完处作好记号。还要注意每次
都要对齐0刻度。




(3)绳子量,测量时要将绳子拉直。




教师:大家考虑得很周到。请各小组的同学作好分工,然后进行
测量。


11 16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再交流测量结果。




教师:虽然大家用的工具和测量的方法不同,但都发现教室的长
大约是( )米,宽大约是( )米。










四、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数学书的长大约为20cm。




12 16




(2)家里门的高度大约为2cm。




(3)爸爸的身高是170cm。




(4)黑板宽约3cm。




2、介绍数学文化。




教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 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
么进行测量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3、教学第65页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下面我们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请大家用米尺或卷尺
互相量一量身高。


13 16






教师:大家先想一想,可以怎样测量身高?测量时要注意些什
么?




(1)请被测量的同学站直,用卷尺从他的脚后跟到头顶进行测
量。




(2)请被测量的同学靠墙站直,用一本书平压头顶触到墙作好记
号,再 用米尺测量墙的这个高度就是同学的身高。




(3)测量时被 测量的同学要站直,卷尺要拉直,要从尺子的零刻
度算起。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教师参与。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14 16



回答:你的身高比1米还多多少厘米?量出一庹大约长1米几厘
米?




4、教学课堂活动。




量一量一本书有多长,估一估几本书的长时1米。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 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回家后,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
体的 长度是以厘米或米作单位的?




六、课堂小结





15 16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
题?




16 16

洪永旺-失恋三十三年


红墙-国庆阅兵观后感


繁体英文网名-我的三十年


旅行许巍-曹蒹葭


龙争虎斗的意思-班规班纪


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也许也许也许造句


海边旅游-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歌曲向往神鹰-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