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我学会了吗?
彭奋-小数的初步认识
我学会了吗?(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了多幅情景图,结合题意和图中已有的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2.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答。
3.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图上的内容看准确。
2.能熟练的列出乘法算式。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分析图意。
(展台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
师: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
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提出问题。
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解决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算式。
小组派代表说算式,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 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 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
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 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 4×2=8(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三、补充练习。
1.看图,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写算式。
①
想:每份( )个,有(
)份,表示(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
②
想:每份( )个,有( )份,表示(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2+2+2+2+2=( )×(
)
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相加。
②6+6+6+6=( )×( )
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相加。
③7+7+…+7=( )×( )
)
)
)。
)。
100个
想:每份是( ),有( )份,表示(
)个( )
相加。
四、数学小知识。
(展台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