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别妄想泡我
519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14: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姜育恒好听的歌-小松鼠找花生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陈慧珊)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可爱的校园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2、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
表达能力。
3、 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
赏他人的意识。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 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
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 爱的情感,初步养
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 校,看到
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
着书包来到学校,猜 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
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活动
1、 任意观察
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
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
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2、 探讨数数规律



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

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
(1) 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2) 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
(3) 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
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
(4) 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 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
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
三、及时强化,层层深入
1、 寻找身体上的数
(1)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2) 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 数周围的实物
3、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1) 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
(2)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3)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4、 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快乐的家园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
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
德教育。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数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老师自我介绍,并让学生 数数自已的名字有几划,鱼+日,有的
会说到共13划,此处为有能力的同学提高
2.数一数几人一桌,几人一小组,几人一大组,由多名同学汇报,
再总结
3.提出课题:看谁数得好
二、情境图的教学
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师: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师: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师:请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怎么看的?



(3)集体交流。
说明: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
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3、第5页试一试的教学
(1)师:数一数,河里一共有几只鸭子?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个?
(2)用数1-5的方法试着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表扬同学刚才的表现,提问:A.数一数有几张讲台,几块黑板,
谁多?谁少?
2.提问:B.数一数有几张画,几张字,谁多?谁少?
3.依次类推,但第4个问题先问谁少?再强调一定要根据问题来答。
4.师:请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数出1~10,可以伸手指数
5.再让学生拍手由多到少的顺序由10数到1
6.游戏:让学生说出各数字的形象,并找出来,贴在黑板上
7.学生用手指在空中比划1~10,并读出来,再倒背一遍。
8.师:找找生活中的10以内的数。
9.练习:教师出卡片,学生说卡片上的数
四、提高练习
1、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2、师: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 br>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能圈起来吗?老师说清题目的意
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 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
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
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3、完成3、4题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1 2 3 4 5
6 7 8 9 1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玩具(1~5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 ~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
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 听观察能力和动手
操作能力。
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5以内各数。
教学难点:学习用操作、画 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数一数,说一说。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是怎样数的?
(3)全班反馈。
2、想一想,做一做
(1)师:先数一数有几架飞机?
(2)师:哪些可以表示2?
3、写数



师:这些数你会写吗?你喜欢写哪个?
(1)学生自己写喜欢的数。
师: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
(2)学生观察后比较
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有其他
方式吗?
2.谈 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东西摆出同样多的苹
果数吗?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 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四、实践练习
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
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
五、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
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A.小组交流,教师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的广泛性。
B.交流想法
C.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
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就会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
题。
2.猜数游戏。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 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
他数字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我的



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的认识
1 2 3 4 5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文具(6-1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3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6—10各数的过程。
2.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通过练习加强对1—10各数的认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 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
数字,并会正确书写数字6~10。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
数字,并会正确书写数字6~1 0。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今天,咱们先来进 行一个小竞赛,看看谁能数出下面各种事物的
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用电脑出示第一组实物图片(1-5)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自己把发现说出来。
2、出示第二组实物图片。
(1)师:看看谁能数出这些事物的数量,并根据数量说一句话。
(2)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事物抽象出数字。
第一幅图有8个葫芦;第二幅图有6个哨子;第三幅图有9把勺子;
第四幅图有7把小刀。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
数目的大小排列:
6只哨子、7把小刀、8个葫芦、9把勺子。
二、探究与体验
1、师:这个6表示什么?



我们在什么地方还能用到6?谁能用6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6-9各个数字。
师:大家都知道了,在图 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
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
3、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6-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如:我有6个本子、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
三、实践与应用
1、师: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还可以用其他方
式表示吗?
学生操作小棒。
2、师:老师拿出6朵红花,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红花的朵数
吗?
学生思考后操作,然后同桌同学互相出题操作。
3、感知数的产生。
同学们先摆5个圆片,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操作回答用数字5表示。
再摆1个用几表示?这个6怎么得来的?
学生操作回答。
4、依次感知7、8、9。
四、完成练一练,谁会写这些数字?
1、学生在黑板上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交流。
2、完成看数字画图。
学生交流后汇报并画图。
问:左边的图是什么意思?中间的图呢?右边的图呢?
完成练一练。
五、提高练习
1 画一画,写一写。
2 看数接着画。
3 填数。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文具
——6、7、8、9、10的认识

6 、 7、 8、 9、 1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小猫钓鱼(0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9-10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
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 发学习兴趣,让学生
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0的基本含义
1、 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位好 朋友,看看它们是谁?看他们的表情。
猜一猜,为什么不一样?同时出示四幅表情各异的小猫图。(学生 描
述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
可以)
2、 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3、自主探索,体验0的基本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4)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4、指导“0”的书写。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5、怎么样表示0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二、0的其他含义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2、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 ――起点出示直尺图师:表示什么也没有
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直尺上 从0
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利用这个原
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 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
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强调:量东 西长
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三、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0的认识

0
没有 起点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
以内 )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大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
二、新授
1、教学“同样多”。
师:图中有几只小松鼠?每只小松鼠用几个盘子?
(课件出示一一对应图)
师:小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就说小松鼠和盘子个数
同样多。
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2、教学“多”、“少”。
师: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数一数,摆一摆。
师:用学具来代替它们来摆一摆,该怎么摆?
交流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说一说,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三、动手操作。
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桌与他摆得同样多。
一人先摆学具,同桌摆得比他多或少。
师: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谁多?谁少?
小结:一一对应的方法摆。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 最多 最少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动物乐园(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7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
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符号来
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
数的大小。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能正确比较10以内两个数
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
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主题图)
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乐园看看。
二、新授
1、比一比,认一认。
(1)师:有几只兔子?几个篮子?
谁多?谁少?
引导学生一一对应地数。
师:用数学式子如何表示呢?
4等于4,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板书:4=4)
(2)师:小兔和红萝卜谁多?谁少?
引导学生一一对应地数。



师:用数学式子如何表示呢?
4小于5,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你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3)师:小猴和秋千谁多?谁少?
引导学生一一对应地数。
师:用数学式子如何表示呢?
3大于2,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你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
2、看一看,写一写。
教师示范讲解写法,学生描红。
展示交流。
3、说一说,填一填。
(课件出示图片)
放手让学生试着说出,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
三、巩固练习
图中有哪些小动物?谁多?谁少?
猴子比小熊____,□○□
小熊比猴子____,□○□
小鹿比兔子____,□○□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认识“>”“<”“=”

4=4 3>2 4<5
↓ ↓ ↓
等于号 大于号 小于号
读作:4等于4。 读作:5大于3。 读作:3小于5。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 比较
过生日(比大小、比多少)
教学内容:课本第18-19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操作,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学生观察,初步物体有多少。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教学难点: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
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今天是一(1)班的小明的生日,他给好朋友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
二、新授
1、比大小。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学生观察,按序号说一说几号最大,几号最小?几号比几号大?
几号比几号小?
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大小?
小结比大小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大小是相对的。
2、比多少。
思考:哪杯装得最多?哪杯装得最少?
交流探究。



指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二杯装得最多,第三杯装得最少。
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谁装得多?
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多少?
小结比多少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多少是相对的。
三、巩固练习
1、 独立完成第1、2题
2、 完成第3、4题
通过观察、交流,初步发展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3、第5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比多少

比大小、比多少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下课啦(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
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2、知道在比较高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上进行,
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 比较的方法。
3、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
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间的高矮、长短、厚薄等。
教学难点:知道在比较高 矮(或长短、厚薄)时,需要在同一起点
上进行,并初步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 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
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
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下课
啦,同学们有的跳绳,还有的在比个子 的高矮。你发现了什么?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
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 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
谁长,谁比谁短?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 铅笔,然后比一比,看
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

了什么? 板书:一样长
4、活动之四
A、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
谁高,谁矮?
B、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
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 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
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 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
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
马上会叫:“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B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21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下课啦
——比高矮、比长短

比高矮、比长短
同一个起点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跷跷板(轻重的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22-23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4.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
教学准备:天平,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的教学
1.同学 们,你们喜欢玩跷跷板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玩的?
和谁一起玩的?(学生回答,引出重的一端会下去 ,轻的一端会上
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重的比较。(师板书:轻重)
2.你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小动物也喜欢玩跷跷板的游戏。我们
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狮 子和老虎玩跷跷板的图片)
瞧!这是谁呀?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
老虎被翘起来了,狮子沉下去了)
3.思考:
A.老虎为什么会被翘得老高?这一现象说明了生么?(引导学
生得出:老虎轻,狮子重的结论)
B.小结: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猫重,狮子最重,猫最轻。
4.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呢?(看出来的)
小结:是的,有很多物体用眼睛 就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种方法
就是看一看的方法。(教师板书 看一看)



5.活动。请两个同学上来,其他同学看一看,说说谁轻谁重。(请

两人为一组,分别让大家目测。学生参与的兴致很高)
二 .掂一掂
1.同学们真 是火眼睛睛,现在再来看一看老师这里的两个盒子,猜
猜谁轻谁重?(大盒子是空的,小盒子里装满了实 物)
2.学生果然都猜大盒子重,小盒子轻。教师不予表态。指名上来用
手掂一掂。
3.小结:这样看来,有的物体光用眼睛看是不能看出谁轻谁重的,
而是要用手去掂一掂才能知道。( 板书:掂一掂)
4.学生实验
A.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身边的物体,等会说说谁轻谁重,
(文具盒和书、铅笔和橡皮、本子和尺子……………………)
B.学生回答,要求说清楚谁比谁轻、重
三. 称一称
1.请同桌的同学掂一掂两人的文具盒,比比谁轻谁重。(同桌意见
可能会有不同)
2.看来我们又遇到了问题,这两个文具盒差不多重,用手掂一掂的
方法又很难确定它们的轻 重,那该怎么办呢?谁有好办法?(引导
学生说出称一称的办法,借助测量工具)
3.老师这有一架天平(出示天平)谁来试试?说说到底谁的文具盒
重?(学生操作,回答)
师:比较物体还有一种方法 就叫称一称(师板书:称一称)
4.游戏,猜猜看哪种水果重?(师准备各种水果|饼干)
学生先猜后称。
5.小结:刚才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呢 ?(学生回答:
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
师:在什么情况下用看一看的方法呢?在什么 情况下掂一掂的
方法呢?在什么情况下又是用称一称的方法呢?
总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 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
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 br>



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四.练一练(书本第23页1至4题)
五、课堂总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比轻重

掂一掂
称一称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24-26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的加法。
3、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的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二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
1.出示情境图(一)
(1)看图说图意。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同学们试着提出
问题。
(3)拿出准备的铅笔实物演示。
(4)交流数法。
2.出示情境图(二)
(1)看图说图意。
(2)提出问题。
(3)画一画。(画○代替实物)
(4)交流数法:展示学生的画法。
3.符号运算
3、认一认



你能把刚才那两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书写加法算式
课件演示。
(3)教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4)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3+2来表示?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摆一摆,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
2.猜一猜
课件出示。
3.手指游戏。
四 巩固练习
1.课本第25页 “试一试”
(1)要求学生说明图意,口头列式。
(2)独立在课本上完成。
2.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认识加法
3+2=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27-29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
2、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确计算5
以内的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的问题。
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独 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会正
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难点: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二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1.出示情境图(一)
(1)看图说图意。
(2)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情境图,同学们试着提出问题。
(3)拿出准备的卡片实物演示。
摆一摆,边摆边说,要求手口一致。
(4)同桌交流。
2.出示情境图(二)



(1)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意
学生独立观察。
问题:图中画了什么?你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吗?
(2)用圆片代替实物摆一摆。
你能把图中的意思用圆片摆出来吗?
(3)同桌合作,边说边摆。
(4)探究“还剩几块奶酪?”的计算方法。
你是怎么知道还剩3块奶酪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式
表达)
3.符号运算
(1)认一认
你能把刚才那两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说一说“5-2=3”表示的意义
结合两个情境说一说,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境举例,学生模仿。
(3)写一写“5-2=3”这个算式
课件出示,教师板书。
4)说一说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5-2来表示?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画一画,算一算
(1)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后两个小题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试一试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情境,进行描述并列出减法算式。
3.说一说
(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四 巩固练习
1.课本第28页 “练一练”第1题
说一说图意,列出算式。



2.课本第28页 “练一练”第2题
(1)引导学生读懂第一幅图的意思,再独立完成。
(2)后两幅图,组织学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样计算减法的
得数?
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认识减法

5-2=3

减号
读作:5减2等于3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可爱的小猫(得数是0的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P30-31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猫 吃鱼”的情境,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
固对减法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数的加与减,初步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3、培养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的加与减。
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课件出示)
(2)对口令,说5以内数的组成。
(3)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课件出示)
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 出示情境图,说一说
(1)用课件动态演示:一只可爱的小猫,面前盘里有3条美味的鱼,逐一出示
四幅图片。
(2)说一说
让学生试着叙述看到的情境。
(3)画面定格在第二幅图,指名叙述,并试着提出问题。
(4)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5)画面依次定格在第三、四幅图片上。
(6)小组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简便?
(7)独立完成。
2.拨一拨,填一填



(1)课件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课件逐一演示拨算珠的过程,学生看图说图意并列式。
(2)学生试着拨一拨,算一算。
(3)进一步理解有关0的加与减算式的意义。
让学生拨好5颗珠子,再去掉5颗,试着提出问题并列式?
(4)写一写,算一算
结合拨珠子的过程,在课本上填一填。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想一想,填一填(课件动态演示)
(1)引导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
(2)如果你是图中小朋友,你可能套中几个?又能列出哪些算式呢?
2.“练一练”第1题
课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说图意。
四 拓展练习
“练一练”第4题
(1)让学生试着讲数学故事,引导提出问题。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3-1=2
2-1=1
1-1=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32-33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结合情境图进行加减法的对比练习,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关系。
3、初步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1.口算练习(课本第32页第4题)
教师拿出算式卡片,学生接龙。
2.填数(课本第32页第5题)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
(2)小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一”第1题
课件出示第1题的图片。
2、学生说一说图意。
3、学生独立列式,填在课本上,教师巡视。
4、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1)指名填数。
(2)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讨论汇报
5.完成“练习一”第7题
要求:学生先说出算式的得数,再连线。
6.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完成“练习一”第9题
(1)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出得数分别是1,2,3,4,5的
算式。
(2)小组交流,统计算式。
(3)小组汇报,每小组汇报一个数字得数的算式。
二 变式练习



4+1=( ) 5-1=( )



5-3=( ) 3+2=( )
三 拓展训练
()+()=4 ()+()=5 ()+()=3 ()+()=1
()-()=1 ()-()=2 ()-()=3 ()-()=4
课本33页“练一练”第8题。
五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加法 减法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猜数游戏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在猜数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的加法及6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图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棋子6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直观演示猜数活动。
教师一只手拿4个棋子,另一只手拿2个棋子,然后将两只手的棋子合在一起。
二 探究新知
1.说一说
(1)结合猜数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过程,并猜一猜手中棋子的个数。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列式?
2.探讨计算方法
(1)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里说一说。
(3)全班交流。
3.直观演示猜数活动。
总数是6个,双手分别握着一些棋子,接着摊开其中一只手,猜一猜另一只手
上有几个棋子?
(1)说一说演示过程,并提出数学问题。
(2)列出减法算式,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6-3=?”引导学生如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3)集体反馈,交流算法。
(4)两人合作游戏,学习其他6的减法。
引导学生将过程表述完整,并提出问题,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4.自主探究“分一分,填一填”
要求:把6个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你打算怎么放?有几种方法?
(1)用圆片代替来摆一摆。
(2)将每次放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3)同桌合作。
(4)全班交流汇报。
三 巩固练习
1.说一说(课本第34页“说一说”)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举例说一说“2+4=6”的意义。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
(3)出示第二幅情境图,说一说“6-2=4”的实际意义并举例说明。
2.完成课本第35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 拓展练习(课本第35页第6题)
说明游戏规则,师生对练,同桌合作。
课本第35页第4、5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
4 + 2 = 6 2 + 4 = 6 6 – 3 = 3

6

0
6
1
5
2
4
3
3
4 5 6
2 1 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背土豆
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童话故事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7的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
2、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用数学 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
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对7的加减法进行有序整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课件演示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描述图中情境。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 以“一共有多少个土豆”为例
(1)可以怎样列式?(教师相应板书)
(2)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学生独立思考。
(3)全班交流算法。
2.课件演示第二幅情境图
(1)引导学生编写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2)解决问题,并探索算法。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计算得数,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
(3)同桌交流。
(4)动手操作:画图、摆小棒、摆圆片等。
3.想一想,填一填
课件继续演示,出示课本第36页“想一想”图片。
(1)小老鼠继续往前走,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2)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利用学具)



(3)完成表格,填在课本上。
三 巩固练习
1. 说一说(课本第36页“想一想”)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说一 说图意,说一说算式“5+2=7”,“7-2=5”
的具体含义。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两个算式表示。
2.完成课本第3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37页“练一练”第2题
动手分一分,同桌合作。
四 拓展练习
说一说,玩一玩(课本37页第5题)
(1)说明游戏规则,师生对练。
(2)同桌互练。
课本37页“练一练”第4题。
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可以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板书设计: 背土豆
5 + 2 = 7

2 + 5 = 7





7 – 1 = 6
7 – 2 = 5
7 – 3 = 4
7 – 4 = 3
7 – 3 = 4
7 – 5 = 2
7 – 6 = 1
7 – 7 = 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跳绳(8、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38-40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跳绳”情境图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8
和9的加减法。
2、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的算式,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
3、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大胆交流的学习习惯,并在交流中培养合作意
识。
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东方小学的的操场 上去看一看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
生活,你们愿意吗?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1)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为例
2.探究“6+2=8”的计算方法
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讲讲你的方法吗?
3.说一说,填一填
(1)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提出减法问题。
(3)“你写我猜”。



教师示范,例如:“8-6=2”和“6+2=8”让学生猜猜算式表示的事 什么意思。同
桌合作活动。



4.动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
(1)8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可以怎么分?
(2)用圆片代替桃子,两人小组合作分一分。
(3)记录分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5.说一说(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算式小组交流。
结合情境图对算式进行解释,想一想生活中其他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的情境。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第39页“试一试”“涂一涂,填一填”)
(1)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和一
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2)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吗?
(3)小组讨论,将自己列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4)全班汇报算式。
(5)摆一摆,算一算,并汇报答案。
(6)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这幅图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
(7)全班齐读算式。
2.分一分,填一填
9支铅笔放在2个笔筒里,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方法?
(1)独立完成,并填写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其中的规律。
3.画一画,填一填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你看了什么?
(2)让学生画一画,填一填。
(3)为什么画4个 ?你是怎么想的?
4.独立完成第二幅图中,“2+()=9”
四 巩固练习
1.“画一画,填一填”(课本第40页第5题)
独立完成
2.凑成9(课本第40页第3题)



两人合作完成。
五 拓展练习
猜一猜(课本第40页第6题)
(1)组织学生进行得数是7的猜算式游戏,盒子除了有“9-2=7”,还可能有哪
些卡片?
(2)得数是8、9的游戏,学生独立完成。
(3)课本第39页第1、2题。
六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跳绳


6 + 2 = 8 2 + 6 = 8 1 + 8 = 9
3 + 5 = 8 8 – 3 = 5 9 – 1 = 8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可爱的企鹅
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境图,进一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固有关8和9的 加减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画图、操作等具体活动,经历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迅速地口算8、9的加减法,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在讲课之前,老师先来给大家猜个谜语?
(“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猜猜是什么动物?)
师:企 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属于海洋鸟类,它不会飞,但是很善于游泳,
身体直立,依靠尾巴和翅膀维持平 衡。由于它走起路来行动笨拙、一摇一摆的,
所以很讨人喜爱。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看一 看,去瞧
瞧可爱的企鹅。
二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企鹅图一
(1)你能说说从图中你看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2)你们能帮助小企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3)你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图意吗?
(4)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全班交流订正。
2.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企鹅图二、图三
(1)学生观察图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动态演示图三:教师引导,你又看到了什么?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后汇报。
(3)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4)你能完整地叙述这两幅图的内容吗?
有8只企鹅路过冰山,只看见2只。冰山后面有几只?
(5)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2. 观察者三幅图,理解图意并列式后,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汇报。
3.观察者三幅图,理解图意并列式后,你发现了什么?
4.课件出示课本第41页“说一说”的图。



(1)让学生说出图意,并列式计算。
(2)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两个算式表示。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4题
计算接龙的形式汇报答案。
2.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1题
(1)要求学生说出图意。
(2)列出算式并计算。
3.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3题
4、动态演示第3题图,说一说图意。
5、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6、学生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2、5题
四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再一次巩固了8和9的加减法,能够用学过的数学
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
收获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们。

板书设计:
可爱的企鹅

3 + 5 = 8 或 5 + 3 = 8
8 – 2 = 6 9 – 3 = 6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小鸡吃食
教学内容:课本第43-44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探索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
能正确计算。
2、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能力。
3、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儿歌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唱歌吗?课件出示《凑十歌》你愿意和老师一起唱
吗?
二 探究新知
1.出示圆圈图,小朋友们,你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2.课件出示小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探究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呢?
(2)用学具摆一摆、画一画、或用手势表示计算过程。
(3)小组交流,每个小组用一种方法。
(4)集体订正。整理10的加减法。
4.拿出五角星图。(课件出示)
(1)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一道加法和减法算式吗?
(2)指名板书。
5.出示课本43页“拨一拨,填一填”
(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的排列情况,独立填写。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3)利用计数器拨一拨。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44页“练一练”第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44页“练一练”第1、2题。
(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意。
(2)学生自己写算式,计算得数。
(3)全班集体订正。
四 拓展练习(课本44页“练一练”第6题)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说说题意。
(2)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课本44页“练一练”第5题
五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 的加减法,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收获告诉 给你的
小伙伴们。
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
1 + 9 = 10 2 + 8 = 10 3 + 7 = 10 4 + 6 = 10 5 + 5 = 10
10 – 1 = 9 10 – 2 = 8 10 – 3 = 7 10 – 4 = 6 10 – 5 = 5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乘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5-46页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请同桌互相出10道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进行口算比赛。
(2)比赛小结。
二 探究新知
1.静态观察,领会含义
(1)出示课本第45页主题图一。
(2)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图一提出数学问题。
(3)要求列出算式并和同桌交流。
2.合作探究
(1)你们是怎么算出得数的?根据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课件出示,教师相应板书。
3.教学连减
出示课本第45页主题图二、图三。
(1)要求学生看图说出图意。
(2)让学生解答:“到了七里庄后,车里还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教师相应板书。
4.试一试(课本46页“试一试”)
(1)说一说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
1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 完成课本第46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完成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交流所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四 拓展练习
说一说,填一填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试着编数学故事,教师示范。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五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乘车
2 + 3 + 2 = 7 8 – 1 – 4 = 3

5

7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乘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4题)
(1)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先试着让学生说一说。
(2)小组交流,发现数学信息。试着提出问题。
(3)独立解决问题。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连加、连减的实际问题。
二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乘车”情境图三
1.模拟演示情境图,理解渐渐混合的实际意义。



(1)学生说说图意,请学生模拟演示上车,下车的情境。(课件动态演示)



(2)学生试着用学具摆一摆,结合情境边摆边说。
2.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情境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及每一步的意思。
3.联系拓展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比一比(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计算大比拼(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 拓展练习
5+4+1=4+3+()=2+3+()
10-3-()=3+2+1=9-8+()
五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运算,能够用所学
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 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
收获告诉给你的小伙伴们。
板书设计:
乘车

9 + 1 – 5 = 5
1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练习二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提高计算能力。
2、结合情境图,使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渗透辩证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课件出示练习二第1题。
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先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自己补充算式。根据算式,将图补完整。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1)课件出示课本第48页练习二第2题主题图。
仔细观察,请你帮小动物找朋友。
(2)全班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1)你能根据10的组成来做10减几的练习吗?
(2)指名回答算式和得数。
(3)仔细观察你所填的答案,你有什么发现吗?
仔细观察后,引导学生说一说。
4.完成练习二第4题。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试着说说题意,教师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练习二第5题。
(1)课件出示完练习二第5题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2)两人合作互相说一说图意,讨论怎样列式?
(3)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并
口头列式。
(4)指名回答计算方法和得数。
(5)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6.计算接龙

1)出示数字卡片。
(2)学生说得数,教师及时肯定和表扬。
二 变式练习
1.我会连
9+1 10-3 1+5 4+5 9-1 9-6 10-5



3+4 8-2 8+2 5-2 2+3 10-1 4+4
2.看图列式




?个

9个

?个

三 拓展练习
5+4+1=4+3+()=2+3+()。10-3-()=3+2+1=9-8+()。
(1)全班交流。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课本第49页第7、8题。
四 课堂小结
今天的练习你会了吗?



板书设计: 练习二

10以内的加减法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做个加法表
教学内容:第50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 ,提高10以内数的加
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诗歌导入
1.我们来欣赏一首有趣的数字诗,课件出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教师简单介绍诗歌。你能从这首诗里找到我们学过的数字吗?
2.用10个数字我们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1)这节课,我们要自己来复习整理这些知识。教师板书课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回答。
二 自主建构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卡片(出示卡片),这 些漂亮的卡片上
写着一些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就请把它贴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2)学生拿到卡片认真计算后贴在黑板上。
(3)讨论:黑板上的卡片都是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这样放在一起,好吗?
(4)你认为怎样排列比较好?
A、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指导。打开课本看看淘气和笑笑的方法。
B、集体汇报,到黑板上动手整理。
(5)课件出示课本第50页加法表,同学们,你能说一 下你们整理出来的加法
表有什么特点呢?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2.学生活动
(1)课本第50页加法表,学生指算式说答案。
(2)独立在课本上完成。
四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数学知识,希望以后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更多
的生活 问题,有没有信心?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
3 + 0 2 + 1 1 + 2 0 + 3
0 + 3 1 + 2 2 + 1 3 + 0

10+0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0+10
0+10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10+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做个减法表
教学内容:课本第51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减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 ,提高10以内数的减
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回顾方法
1.回顾上节课是怎样整理10以内数的加法表。
2.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如果你看到杂乱无章的10以内数的减法算式卡片,想到什么?
二 探究整理减法算式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书,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
(1)讨论“找出6减几的算式”什么意思?
(2)观察笑笑和淘气是怎样给算式排队?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把6减几的算式进行排队。
(3)那7减几,8减几的算式呢?
(4)指名介绍自己的排列方法。
(5)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不重复的被减数进行排 列,并与同伴交流自
己的方法。教师巡视并指导。
2.你能找出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吗?排一排。
(1)学生找出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
(2)排排队,反复观察进行调整。
(3)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整理方法。
3.你能帮她填完整吗?



(1)读懂减法表的结构,仔细观察已填好的算式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学生独立把减法表补充完整。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发现了什么。
三 回顾整理减法表
小组交流,指名介绍自己整理减法表的方法。
四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学 会了这么多数学知识,希望以后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更多
的生活问题,有没有信心?
板书设计: 做个减法表
——复习10以内数的减法

3 + 0 2 + 1 1 + 2 0 + 3
0 + 3 1 + 2 2 + 1 3 + 0

10+0 9+1 8+2 7+3 6+4 5+5 4+6 3+7 2+8 1+9 0+10
0+10 1+9 2+8 3+7 4+6 5+5 6+4 7+3 8+2 9+1 10+0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52-53页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前三个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 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
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 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
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3、 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巩固所学习内容,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前三个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
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我学到了什么?
(一) 谈话: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已经一起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数学知识了。那我想问
问小朋友们,通过 这三个单元的学习,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回答。)
(二)小兔请客
1、小朋友说的真不错,小白兔邀请你们去她家做客。
(出示插图)
2、你能说一说图上说了些什么呢?
3、有几只小白兔?杯子够吗?椅子够吗?(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吃饭的时候又来了3 位客人,小朋友,3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排
队我在第3个,我的铅笔盒里面有3支铅笔。)那 0呢?
(三)比一比
1、小白兔的妈妈带着小白兔去菜市场买菜了,她买了西红柿,萝卜, 还有菠萝。
然后把它们放在天平上称一称,兔妈妈有问题了。你知道这里面谁最轻?谁最
重吗?
2、小朋友尝试自己思考,再请有想法的孩子说一说理由。
3、小朋友解决了这么难的问题, 真不错!有3个小朋友想请我们帮帮忙,让我
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3个小朋友的话)
4 、请你思考一下,通过小红的话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小明的话你又知道了什
么?那么他们三个,谁最高? 谁最矮呢?
5、在你的身边找一找,谁轻?谁重?谁长?谁短?
6、你是怎么进行比较的?来大胆的说一说吧!




(四) 回家
1、几只可爱的小鸟遇到了一些问题,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愿意帮帮忙吗?
2、思考:我们该怎么样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呢?
3、算出小鸟牌子上的得数,得数是几就回到几号房子里面。
4、独立解答,展开交流。
5、请完成速度快的小朋友上黑板,将算式贴在对应的蘑菇房子上面。
板块二:我的成长足迹
(1)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给同伴,说明理由。
(2) 找最有趣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
(3) 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
方式记录下来。
(4) 把以上提到的作业、有趣的数学题和印象最深的课堂记录装入“个人成长
记录袋”中。
板块三:我提出的问题
(1)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你联想到了哪些问题?
(2)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3) 全班汇报。
(4)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 ,全国各地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有很多的问题,让我
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插图)
“0是最 小的数吗?生活中的数到底还有多少?是不是有很多啊?“3+2=5,
5-2=3,这是怎么回事?” “有的物品很大,为什么很轻?有的物品很小,为什
么很重?”
(5) 这些问题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你还会想到什么样的问题?不会解答的话就
把它存进问题银行里面吧!
板块四:巩固应用
(一) 复习10以内的数
1、 让我们一起来顺数倒数10以内的数吧。
2、 出示课本第1题。
① 请你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② 全班集体订正
3、 出示课本第3题
让我们来比一比,谁是速算的小勇士?
① 计时比赛,给优胜的孩子得红旗。
4、 完成第4题。
小火车准备开车了,可是乘客还不够,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什么样的乘客
才 可以坐在小火车上面?
① 只有得数是10的算式才可以。
② 自己独立完成,集体对答案。
5、完成第8题。
① 课件出示练习第8题,学生仔细观察。
②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意,并讨论:该怎么样列式?
③ 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口头列式。
④ 指名说算式和得数。




⑤ 学生在书上进行填写。
(二) 复习比较
1、 完成第2题。
小动物排队,你能说出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大象排第几?小猫咪排第几吗?
2、 完成第5题。
① 这两幅图说了什么意思呢?谁最重?谁最轻?
② 请学生独立解决,并说一说为什么。
3、 完成第6题。
① 有几只比想要比比个头,你能帮帮它们吗?
② 那个小朋友爬的最高?
4、 完成第7题。
先数一数,在比一比,谁多谁少?
(三) 动脑筋
1、 完成第10题。说一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两个问题,并解
答。
2、 完成第11题。
(2,3,4,5)每个式子里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四)小结: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数一数 比一比 加减法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四 分类
整理房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
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 分类的过程
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
3、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按照一定的 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体会对物品进行分
类的过程就是寻找事物共同属性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定很好奇,这是谁的房间啊?这呀,是淘气的房间。 来到淘气的
房间,你有什么感受?(很干净)是啊!早上,淘气去上学了,妈妈 把房间收
拾的很干净,很整洁,可是,晚上,淘气放学回到家,房间可就变了样 了!不
信,你看! (教师贴图再现 57页情境)这回,我们再看淘气的房间,你想说
点什么? 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假如你是淘气,你准备怎样整理房间?
(板书课题:整理房间)
2、请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并根据你的想法自己动手在课本第 52页的图上
圈一圈,画一画。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 4、小结:刚才几个同学的想法都很好!只是每个人在分类的时候,标准有所不
同,就使得分类的方 法不同。通过整理房间,你们学会了什么?
(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三、巩固应用
1、同学们帮助淘气,将房间整理得这样整洁,淘气 的妈妈很高兴,于是,就带
着淘气去了动物园,在动物园,淘气认识了许多朋友,我们看看,都有谁? (自
由说)
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 它们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请同学们给会飞小动
物画上一件漂亮的衣裳,涂上色。
学生动笔涂色。
师:这些会飞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剩下的动物呢?
根据这些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将小动物进行分类,一类是会飞的,一类是不会
飞的。
2、从动物园回来后,淘气和妈妈又一同去了菜市场,看看他们都买了些什么?
这里既有蔬菜,又有水果,你能把它们分开吗?在水果的下面画“√” ,蔬菜
的下面画“○” 。(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是如何分的。)
3、淘气家里还有哪些东西需要同学们去帮助他整理一下呢?来看看都有什么?
出示图。
妈妈让淘气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你觉得淘气该怎样做? 那么你觉得可以把这
些东西分成几类呢?
(三类:一类是学习用品;一类是玩具;一类是穿的) 对了,学习用品也叫做
文具,穿的我们把它叫做“服装鞋帽” ,下面同学们就动手分一分。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理房间,通过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
今天学过的方法整理自己的书包,并且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板书设计: 整理房间
——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文具
分类 衣服
玩具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起来分类
教学内容:课本第59-61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将物品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标
准的多样性。
2、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3、继续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按照不同标准分同一类物品。
教学难点: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形状、颜色、大小)对物体
进行比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想一想,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同学们已经用分类的方法整理了房间,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整理的?
3、整理好房间后有什么好处?
4、引入新知,板书课题: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分类整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二、感知多种分法
1、整理课本:
(1)请小朋友先来整理自己的课本。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你是怎样整理的?为什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4)小结:大家用了几种方法来分?(师边说边贴图)有的孩子是把书放一起,
本子放一起,还有的 想到了把语文课用的书本放一起,数学课用的书本放一起。
2、分同学:把全班的同学分成两组



(1)与同伴说一说,你想怎样进行分类?
(2)汇报交流。指名学生上来分,并说明理由:
①按男女生分的
②按高矮分的
③按胖瘦分的
④按带红领巾和没带红领巾的分。
⑤按戴眼镜和没戴眼镜的分3、 试一试:分图形
(1)要求:先在组内商量准备怎样分,再和同学分一分。
比一比,看哪组最团结,分的方法最多,说得又好。
(2)小组汇报,让四个学生一起上来摆,并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
(3)小结:小朋友想的方法真多,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颜色
分。
三、练一练
1、把同类的涂上相同的颜色。(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把小朋友分成两组。(小组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分类的方法是不是只有一种?
3、平时你在什么地方还了解分类的知识?
4、师小结:
在生活、学习中,小朋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它的用处可大了。
希望今后大家能把数学课学到的知识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一起来分类
——按不同标准进出分类
语文 数学 (按科目分)
图书 本子 (按用途分)
大书 小书 (按大小分)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前后
教学内容:课本第62-63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2、 能按照前后的顺序,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
述和表达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的好朋友小淘气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 解决吗?(愿意)我们一
起来看看淘气遇到了什么难题。
(教师播放淘气的录音)“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
法吗?”
①只要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就行了。
②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2、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
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 认识“前后”。(教师出示课题“前后”)
二、新课探讨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请一名同学先按顺序介绍一下
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 动员吧!
2、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 哪几种不
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
4、播一播。



(1)播放狮子大王的邀请信,再出示赛车图。
谁愿意接受狮子大王的邀请,来当赛车比赛的解说员。
(2)课件演示,运动员们的头上显示问号。
你们能帮每个运动员提一个问题吗?
小兔子提问题“我的前面有几辆车?”
小熊猫提个问题:“我的后面有几辆车?”
(学生之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说一说。)
(3)指导看书,把课本中的填空补充完整。
三、游戏巩固
1、乘车游戏。
(1)请5个同学当5个站牌,再请一个同学当司机。
(2)请每个上台表演的同学都要提一个和前 后有关系的问题,回答正确的同学
就可以上车来提问下面的同学。
2、排队游戏。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被叫到名字的同学自行排队,其余同学帮助排队:××
同学站在最后面,××同学 站在最前面,小红站在××的前面第几位,小明站
在××的后面……
四、数学故事——新龟兔赛跑
1、认真观察图,能否用今天所学的前后知识,编编故事。
2、学生交流反馈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有什么收获呢?把你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板书设计: 前后
前后位置是相对的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上下
教学内容:课本第64-65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 生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那老师说一个字,请你们说出一个意思相反的字。
大— 多— 前—
左— 哭— 上—
2、你们可真聪明,说的又对又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新授 < br>1、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请竖起你的耳朵: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
一位树爷爷,他善 良慈祥,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相处的非常好。每到星期天,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来帮助树爷爷干活,还陪 他聊天。树爷爷呢,还经常给小
动物们讲故事。看!今天都有谁来了?请看大屏幕:
2、请大家认真、仔细观察画面,听老师的问题:
a、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b、观察每个小动物的位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c、大家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老师把这些问题进行了整理,请看:
小鸟在小兔的 面,
小兔在小鸟的 面。小松鼠在小鸟的 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 面。



d:你们太棒了,那除了这四种情况,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看

谁火眼金睛看得清。
如:小兔在小松鼠的 面,
小鸟在小松鼠的 面。
e:老师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小松鼠一会在上,一会在下,你们能帮老师解除疑
惑吗?
f:指名同学回答。
g:师总结:
因为刚才小松鼠是相对小鸟来说的,现在是相对 小兔来说。所以,我们在确定
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谁跟谁比,比较的对象不同,她的位置就不同。
这就叫相对性。
三、巩固练习
(一)摆一摆
1、听老师口令,做动作:
把书放在课桌上,本子和铅笔盒放在书的上面。
2、请一名学生说动作,全体学生来摆一摆。
(二)说一说:柜子里面都摆了什么?
请看大屏幕:
1、这是什么呀?
2、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
3、那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4、指名回答。
5、全班评价。
(三)数学游戏:分房子。
瞧!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又为小动物们 盖了一座新房,管理员叔叔正准备把房子分
给四只小动物,可是小动物各有各的想法,你们能帮小动物按 照它们的想法住
进新房吗?
大象说它太重了,想住在最下面的房间;
小猫说它想住在最上面的房间;
小兔说它想住在小猫的下面和小狗的上面,



小狗说它想住在大象的上面。
同学们,请你帮它们安排好房间好吗?
(四)聪明屋
1、老师带你们到聪明屋去看看,今天它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难题?
2、有三个小女孩分 别叫小红、小兰、小英,她们住在同一座楼里,小红住在小
英的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请你猜猜看 小兰住在哪儿?
3、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写有三个小朋友名字的卡片, 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看
小兰到底住在哪层楼?
学生根据题意讨论,按楼层摆卡片。
全班交流反馈。
(五)正反口令游戏。
①听老师口令,学生指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上”。
②听老师口令,指相反的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下”。
五、总结本课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愉快呀!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课后到商场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 有哪些东西也有上下这种位置关系,
用你的巧嘴巴讲一讲、说一说。
六、游戏结课。
齐说《拍手歌》
板书设计: 上下
上下位置是相对的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左右
教学内容:课本第66-67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
2、能用正确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能在实际的情境中,结合摆一摆、猜一猜,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有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好吗?同学们
真有礼貌!
2、刚才你在打招呼时,举的是哪只手?(右手)
3、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除了右手还有?(左手)
4、左手、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 不仅能帮我们做许多事情,我们还可以通
过它辨别左右方向。(板书:左右)
二、积极参与,理解“左右”
(一)找一找
1、同学们,在我们身体上除了左右手 是相对的一对“好朋友”之外,还有什么
也是左右相对的一对“好朋友”呢?一生说其它生指。(眼睛、 耳朵、胳膊、腿、



脚)



2、动作游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老师说口令,你们来做

动作。看哪个小朋友做得又快又准。准备好了吗?开始!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左 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
腿,左边拍三下,右边拍三下。双手放好坐端正。
3、现在,你能用上“左右”这样的位置词语跟在座的老师们介绍你旁边的同学
吗?(左右)
4、同学们请向前看,再介绍一下你旁边的同学,看你还能用上我们学过的什么
表示位置的词语 ?(前后)
(二)摆一摆
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活动一下双手。拿出一块橡皮、一个格尺 、一个文具盒。
请在桌子上摆一个格尺,格尺的左面放一块橡皮,在格尺的右边放一个文具盒。
看看,你们和老师摆的一样吗? (板书)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品。最左边的是什么?最右 边的是什么?格尺的左
边是什么?格尺的右边是什么?
谁能填空?尺子在文具盒的( 左 )面?
2、文具家族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他们是铅笔和剪刀。
现在你将铅笔放在橡皮的左边,将剪刀放在文具盒的右边。
3、数一数:
同学们, 看我们摆的这些学具,从左边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边数,橡皮是
第几个?为什么同一块橡皮,顺序却 不一样?
小结:原来同一块橡皮,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4、表演: < br>同学们入学已经1个多月了,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和申请,少先队同意让我们全
班同学入队。入队仪 式需要站一横排,谁能帮助老师给同学们排排队形呢?你自
己应该站在哪呢?
谁站在最左面? 谁站在最右面?Xxx的左面都有谁?xxx的右面都有谁?全体
举左手,举右手挥一挥。向右转,向左 转,向左转。回座位齐步走。
5、上周日,老师在街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右数
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几辆车?同桌研究研究。



你是怎么想的?我们来看看一共有几辆车?
(三)体验“相对”,确定“左右”
1 、刚才老师发现XXX表演的最棒,老师忍不住用右手向你竖起大拇指,XXX,
那你觉得老师表演的怎 么样?那你也用右手向老师竖起大拇指呗。
咦,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老师和学生举的都是右手的大拇指,为什么不在同一边?)为什么呢?
小结:因为是面对面 站着,所以右手的位置不一样。看老师现在转过来和他一
个方向站,看右手的位置一不一样了?
2、表演体会:
(1)两个同学面对面站着,让他们分别说出本班同一个靠窗边的同学在他们的
哪一边?
同一个人为什么他们说的位置不一样?
(站的方向相反,左右也相反)
(2)出示课件:67页第6题,
这些小朋友都是靠哪边走的?
怎么看出来的?
大家都靠右走有什么好处?
你在走路的时候是靠哪边走的?
小结:
我们 在走路时,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在走廊、楼梯上,都要靠右侧走,不能追
跑打闹,要有秩序的走,就像这 些小朋友一样。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表现得 很出色,希望你们能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继续找找生
活中的“左右”吧!
板书设计: 左右

左右位置是相对的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室
教学内容:课本第68-69页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2、用所学习的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3、学习感受前后、上下、左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习的前后、上下、左右正确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我说你摆(由慢到快)
同学们准备好尺子、文具盒 、橡皮擦、数学书。大家按老师要求排放好各
种物品,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把文具盒放在最前边,数 学书放在文具盒的
右边,数学书的上面放一把尺子,尺子又要在橡皮擦的下面。
(学生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摆放的情况。)
(二)活动二:说一说
1、 找一找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自己摸一摸,说一说。
(学生独立活动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摸一摸,说一
说。)
2、 小 朋友们,你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我们教室前面、后面分别有什么?
上面、下面呢?左边、右边呢?
学生根据自己本班教室布置的情况发言,学生说得有道理,老师就给予肯定。)
小结: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也说得很正确。
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 本中的教室里摆放了哪些东西?大家要想像自己就站
在图中,面向黑板,然后说说各种物体的位置。
(学生互相说,找个别学生汇报。)
师小结:大家把教室里的物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好,可以使我们的教室更整洁、
更美观。
(三)活动三:找一找他是谁?



1、师说:找第一排从右数的第三个同学
2、自由找。
3、学生说,学生找。
(四)活动四:猜一猜,我说的是什么物品?
1、学生根据老师的口头描述找出这是什么物品。
2、学生自由说,自由找。
(五)实际应用
1、课件出示课本第69页练一练第4题图
2、老师扮成游客说:“请问,去火车站怎么走?”
用“前后”“左右”说出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 获?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吗?回家后,请
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 自己房间的物品按一定的位置
顺序摆放好。
板书设计: 教室

前 后
上 下
左 右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 br>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是重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是
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
吗?
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
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 数有几个
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
(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教师板书:长 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正方体
2.小猫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
有什么特点?
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3.学生分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教师板书:正方体)
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



2.小狗问: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教师板书:圆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猫和小狗一齐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我们一
齐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教师指图形,学生举物体,说名字.)
(三)出示图片:找朋友
五、活动五:做游戏 “摸一摸、 猜一猜”
游戏介绍 :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
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 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2、学生反馈.
七、总结
今天你们认识了哪些物体?怎么记住它们?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体
吗?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反思: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我说你做
教学内容 :我说你做
教学目标:
1、通过“你说我摆”的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 br>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2、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是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积木、机器人。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搭积木游戏
(一)搭积木
1.教师:你们玩过积木吗?
这是老师用积木搭的物体,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你能搭出同样的物体吗?(老师挡住所搭物体)
2.教师叙述所搭物体的位置,学生动手搭.
3.比一比谁搭得最象?
(二)自由活动
1.前后两人一组,后面的同学搭好后,说给前面同学听,比一比谁搭得好.
2.说和摆的同学交换.
二、活动二:练一练.
(一)出示图片:练一练
1.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表达能力差-拗九节


褴褛-雷雨话剧


lol皮肤试用-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


个性qq群名-苏宁易购广告


不怕黑-满是回忆


幸福的名言-二级建造师试题下载


有关雨的诗句-伤仲永教学设计


誓言-观察的近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