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1]
加油歌花儿乐队-水浒传的读书心得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刘云小学 杨喜贵
教学内容::课本P78的例4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
地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重难点: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开火车)
2+5= 1+8=
5-3= 7-4= 6+2= 8-4= 0+9=
2+4= 9-9= 2+6= 9-5= 4-1=
7+2= 10-5=
2、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3、填空。
(师出示卡片)
(1)2个十是( )
(2)1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7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二、探新课
1、教学例题4.
(1)教师出示例题4:1捆小棒和3根小棒:说说这是多少?要怎么摆?
学生汇报:先摆1捆小棒,再摆3根小棒。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生:可以列10+3=13
生:可以列3+10=13。
生:可以列13-3=10。
生:可以列13-10=3。(老师板书)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内容就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在计算10加几和十几减
几时,我们可以利用11——20各数的
组成进行计算。(板书课题)
3、教学例题5
(1)教师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拨珠的过程:先拨11,再在个位上
添上2个珠子。
师:你能根据老师拨珠的过程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吗?同桌互相商量一下。
学生小组探讨,汇报列示为:11+2。
(2)教师:和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怎么计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11里面有1
个十和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再添上2个一,
就是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所以11+2=13
.
教师将算式补充完整。
(3)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每一个加法家庭里
都有几个成员,数学家给他们都起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
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
的数叫做和。
(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
生说。[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
过多评价。]
(4)教师请学生继续观看拨珠过程:从表示13的计数器里,拨去2个珠子。
教师:请你再根据这次的拨珠写一道减法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3-2。
教师:你会计算这道题吗?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同桌交流13-2的计算方法。
师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3里面有1个十
和3个一,从1个十和3
个一中去掉2个一,剩下1个十和1个一,也就是11,所以13-2=11.
(5)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减法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也应该有一个名字呀。大家都愿意
给他们取名字。那
你们告诉我,你们取的名字。
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
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
了使用方便,数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
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
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边说边板书)谁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渗透统一思想,知道有些事物统一起来比较方便。]
(6)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1+2=13和13-2=11两道算式,从这两个算式中,你发
现了什么?
(初步渗透加、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
数。从而让
学生能由加法算式想到减法结果,提高计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率。)
三、巩固应用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
吗?
生:愿意。[用语言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在最后几分钟调动学生的情绪。]
1、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78页,将做一做的第1题填在书上。
(师将做一做第1题的图呈现在黑板上,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题。)
师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2、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2题。
师用长方体教具代替糖果,用小棒代替彩笔,将做一做第2
题的题目呈现在黑板
上,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题,其余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
师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3、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3题。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0+4= 11+4=
13+5=
14-4= 15-4= 18-5=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学会了吗?
师:小朋友们真棒,在这节课中大家不向
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
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