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用数学看图列式教学反思
帝国时代2hd联机-电视广告合同
一年级上册用数学看图列式(复习)教学反思
在前面新授课的教学中,课本上经常出现看图列式。如图1
=
=
这里显示的是
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左右的爱心合起来得到总
数,即1+3=4或3+1=4。整体里拿出一部分得
到另部分,即4-1=3
或4-3=1。学生通过前面对加减的意义的学习,能够熟练的掌握。
然而图示变成:
1)
2)
4
3)
?
4个
图形在图1的基础上,用符号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示出来, 对
整体和部分的数量关系
的变化更加直观和简洁的进行表述,其实
目标更加直接和明了。但是由于学生对这一套图形符号的不熟<
br>悉,不理解,不能正确地进行列式计算。主要表现为:
条件与问题的区分不明确。不能理解问号代表未知,需要通过列
?
?
式求解。
条件和问题的关系不明确。不能理解条件和问题存在数量变化。
解决策略:
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发现三个图例之间的变化,找出数量关
系。
通过练习,熟悉图例,说出图例的意思,达到熟能生巧。
实施过程:
观察图例,探究规律。
在课前布置了小研究,通过以上三个图例的列式的比较,发现规
律和变化。并且仿照例子自己画出类似的图例并进行列式计算。
二、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首先在小组里对小研究进行交流,而后请小组上台阐述发现。从<
br>学生的研究记录来看,大部分都加法图例理解较好,对减法还有
不少不能正确列式。因此,在汇报
时,我突出两个减法图例,让
学生说出图的意思,并鼓励学生彼此提问,不断强化。
生1:图2是总共有4个爱心,已经知道了1个,还有几个?所
以是4-1=3
生2:请问为什么要用减法呢?
生1:因为总共有4个爱心我们已经知道了,就不用加法了。
生3:请问可以用4-3吗?
生1:不行。因为我们知道的是1个,不是3个
生4:还可以说是因为3个是我们自己算出来的,不是图上告诉
我们的。
生5:那如果是把问号和1个爱心换了位置呢?
生6:那算式还是一样的。因为还是总共有4个,知道了1个。
练习巩固,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