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3的乘法口诀

余年寄山水
968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20: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阴阳相隔最伤感的句子-沁园春雪背景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温宗仁)


教育精选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5课时 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与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3的
乘法口诀。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熟记3的乘法口诀。
难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3人一组,共2组小朋友在跳绳。
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几个人一组?有几组?
学生观察图,教师指名回答。
提问:一共有几人?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拥有哪句口诀?
指名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列出3×2=6或2×3=6,两个算式应用“二三得六”
这句口诀。) < br>教师:同学们真棒,利用我们学过的2的乘法口诀解决了问题,今天
我们来继续学习3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


教育精选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图意,填补表格。
(1)追问:如果有3组,一共有几人?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边提问边利用课件出示情境图和表格。)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口答,学生可能有以 下几种想法:①
3+3+3=9;②两组6人,三组比两组多一组,多了3人,6+3=9;③
通过数人数得出共有9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3组”对应“人数”栏上标上得数9。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算出4组、5组、6组各有几个小朋友,教师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结果填在表格 里。
(2)提问:从表格里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得出:每一个不同的 组数就对应着一个不
同的人数。从左到右组数依次增加1,人数就依次增加3。
请你根据表格里的组数和人数的规律,猜猜7个组、8个组、9个组
各有多少人。
学 生同桌交流后,教师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教
师把表格补充完整,验证学生的猜想。

2.尝试编口诀。
(1)同学们,“3组有9人”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为什么这样列
式?
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3×3=9。
.


教育精选
提问:你能根据3×3=9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吗?并说说你这样编的
理由。
引导学生根据编1,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3×3=9的口诀:三三
得九。
(2)让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并
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列乘法算式,编口诀,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集体反馈时,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3=9 三三得九
3×4=12 三四十二
3×5=15 三五十五
3×6=18 三六十八
3×7=21 三七二十一
3×8=24 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3.找规律,记口诀。
(1)全班同学齐读3的乘法口诀。
提问:3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有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的规律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都 相差3。)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口诀,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发现的
.


教育精选
规律记口诀。

4.用口诀。(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2。
3×6= 7×3=
(2)请同学们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
少?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教师指名口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6=18 口诀:三六十八
7×3=21 口诀:三七二十一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师请2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学生用小棒摆 出三角形,另一个学生
说出乘法算式及所应用的乘法口诀。然后让学生同桌之间合作轮流摆
一摆 、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2.完成教材第12页“课堂活动”的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直接在表格中圈出3乘1,2,3,…,9的积。
反馈时,教师指名学生说说积分别是多少,根据哪句口诀得出的。

.


教育精选
3.完成教材第12页“课堂活动”的第3题。
同桌两人合作对口令。

4.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反馈第1题时让学生说说应用的乘法口诀。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3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有什
么 联系?你能背出3的乘法口诀吗?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
(word版,可修改)
2.课后作业

.


教育精选
板书笔记


教学反思
学习3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2 的乘法口诀,对
口诀的结构和意义都有所了解。教学时,以“扶——半扶半放——放”
的方式让 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 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
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整 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思考和交流中体
验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
性不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语言的运用,让每一节课都能
给学生带来收获。


.

感恩节贺卡制作-西厢记电影


龙岩学院怎么样-冬至吃什么


蒲志高-新滚滚红尘歌词


庾澄庆的歌-我最敬佩的人作文


保健养生常识-环保手抄报的内容


大堂副理职责-小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诧异的近义词是什么-团支书


七夕祝福语简短-百米赛跑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