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诀(9)

绝世美人儿
526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21: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7万圣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关沫南)


《5的乘法口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表内 乘法》是低段学生需要掌握和形式的最基础的知识与
技能,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生今后学习表 内除法和多
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第一小节《乘法的初步认识》里,引导学
生理解了乘法的含义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5
的乘法口诀》是第二小节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 的开
始。它是建立在学生熟悉的5个5个地数数的已有生活经验的基
础之上,便于学生自主的探 索、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也为进一
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能力目标:
a. 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b. 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
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 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过程与方法


既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达成其他目标的媒介,因此 ,我把本
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4、教学难点
低段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概括
能力却受年 龄特征所限,因此我把本课时的难点确定为:
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
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为达到本堂课预定目标,
突破重难点,我采 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情境引入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和参与意识。
2、演示操作法
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3、讲解法
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讲解,由旧引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4、引导发现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从而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五根纸条以便演示,摆一把小伞的过程。
2、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摆出一把小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明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她很高兴,准备请各路神仙开个 蟠
桃会,命孙悟空去摘桃。孙悟空带着9只小猴去蟠桃园摘桃,要
求他们每人摘五个桃。小猴们 高兴地爬上树去,只见一颗树上有
三只小猴,那这3只小猴要摘多少个桃呢?那9只小猴一共摘了
多少个桃呢?你用连加的方法算出结果后有什么感受呢?的确,
这样太麻烦了,既容易算错,也算得很 慢。那有没有更简单的方
法使我们算起来又对又快呢?其实,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
的积编 出一句口诀,只要牢记这些乘法口诀,就能把乘法算得又
对又快了。(板书:乘法口诀)
(设 计意图: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 的求知欲与学习
兴趣,使学生以最佳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乘法口诀这一新知识与第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紧密相连,要
突破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这一难点, 就得在学生新旧知识间搭建
一座桥梁。
1、 借助直观,认识乘法口诀。


(教师演示)
瞧老师用纸条摆了什么?你也拿出小棒摆一摆。摆一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板书:5)也就是几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
示吗?(板书)1×5和5×1都等 于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
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板书)
再看一看, 你和同桌一共有几把小伞?也就是几个5?那是
多少根小棒摆出的?(板书10)能列出加法算式吗?5 +5﹦10
(板书),你能不能列出乘法算式来呢?根据5×2﹦2×5﹦10可
以编成一句口 诀二五多少?(板书二五一十)
(设计意图: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
活 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促进学生
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 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初步认识
了乘法口 诀及其含义。)
2、 观察发现乘法口诀的来历。
我们分组来读读乘法算式与乘法口诀。说一说,你发现了什
么?先和同桌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在这里,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前两个数是乘法算式的
两个因数,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 前面;口诀的后半部分是积,
当积没满十时就说成得几,当积满十则说成几十或几十几。
(设 计意图:新课标倡导教学过程应由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
转变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通过同桌 间的交流,培


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孩
子 不难发现乘法口诀的来历,为学生后来自创口诀打下了基础。)
3、 自主学习,创编口诀。
如果我们摆出了3把伞,4把伞或5把伞,各需要多少根小
棒呢?你能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马 ?能根据乘法算式
编口诀吗?赶快试一试。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设计意图:新 课改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
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机会,不仅表现 了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完成了“从
教到学”的过程。)
4、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乘法口诀。这5句口诀的排列有什么特
点呢?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每句口诀第一个数依次多一,第
二个数都是五,积也一个比一个多5。
你能想办法记住这5句口诀吗?老师指导,学生记忆口诀。
(设计意图: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 具备的一种能力,组织学
生小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比较、学会归纳、学会倾听,
养成与 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巩固新知、练习。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5 的乘法口诀在不同的练习形


式中反复练习。练习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坡度、有层次的 进
行。为学生提供思维的阶梯。
如开火车伸手说口诀,师生对口令,以学生喜欢的活动反复< br>强化5的乘法口诀,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接着让学生听口诀,写算式,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
形成技能。
最后,根据意 图写乘法算式,说口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
灵活性,促使学生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
进学生以不同角度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板书)能一起来背一背吗?
还有不会背的同学,课后再根据5 的乘法口诀来背一背。如
果你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可以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
5的乘 法口诀来计算。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服务于生活,作为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 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针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5
+ 5
10 15 20 25
+ 5+ 5+ 5
5×1=5 一五得五 1×5=5


5×2=10 二五一十 2×5=10
5×3=15 三五一十五 3×5=15
5×4=20 四五二十 4×5=20
5×5=25 五五二十五 5×5=25
(设计意图:)具有很强 的直观性,反映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

武汉第二师范学院-起源的近义词


高二地理-班会记录


通辽机务段-送友人李白


环保服装秀-己亥杂诗龚自珍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青衣歌词


无机非金属-杂志约稿


龙马精神海鹤姿-梁静茹的歌


无人知晓的夏日清晨-教师节的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