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至8的乘法口诀

萌到你眼炸
733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21: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粮票价格-雨中漫步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宗上人)


课题

主备人

6的乘法口诀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6和“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3题。
1、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诀。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
1.大家齐背1~5的乘法口诀。
2.把乘法口诀说完整。




3.写出乘法算式。
(l)5个3是多少?
(2) 4乘以5是多少?
二、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
诀,板书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完
成表格。
2、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1)请你说说每一列是什么意
思?分别表示有几个几?
2)根据这个表你能够列出哪些
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3) 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一句
乘法口诀吗?教师根据学生的
学生活动预设

1.学生齐背口诀。
2.学生齐读:
(五)五十五 三(四)十二
(二)四得八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三)三得九 五(六)三得六

先写算式后说理由。







学生观察后汇报。



学生汇报:
1×6=6 6×1=6 2×6=12
6×2=12 3×6=18 6×3=18
个性化批注


回答板书口诀 4×6=24 6×4=24 5×6=30 6
×5=30 6×6=36
回答:能。

4)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60页,学生编口诀:
在自己的书上把例6中的乘法1×6=6 6×1=6 一六得六
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2×6=12 6×2=12 二六十二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十四
5)指定学生读出乘法算式和乘5×6=30 6×5=30 五六三十
法口诀。 6×6=36 六六三十六
(思考:为什么 “六六三十六”
只有一个算式?)
三、巩固练习
l.书 66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2.书 66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书上第2题,集体
口答:一个盘子里有几只杯子,订正后,再口答老师的提问。
2个呢?6个呢?

3.做练习十三第l~3题。教师学生独立练习。

巡视。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6×3+6﹦ 6×4+6﹦ 6×5+6﹦
作业
6×4﹦ 6×5﹦ 6×6﹦

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6×1=6 一六得六
2×6=12, 6×2=12 二六十二
3×6=18, 6×3=18 三六十八
4×6=24, 6×4=24 四六二十四
5×6=30, 6×5=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课题
6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科书第62~63页练习十三第4~7题。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6 的乘法口诀。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6的乘法口诀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1、同桌对口令。

2、师生互补口诀。
检查学生对口诀的熟练情况。



二、基本练习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计算后口答。
6×6-10﹦ 6×5+24﹦

2×6+5﹦ 6×3-7﹦




2、指导练习第4~7题
生看图汇报:
第4题看图列式先让学生理解
图1:一个盒子里有2支笔,5
个盒子一共有多少支笔?
图意,口头表述题意,然后让学
图2:一叠书有6本,3叠书一
生独立填写算式。
共有多少本?

(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第5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
1、学生读题:
一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 )


立完成。 条腿?6只蜜蜂( )条腿?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答案。





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
学生计算
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3×6﹦ 1×6﹦ 6×6﹦
6×4﹦ 4×3﹦ 3×5﹦

5×2﹦ 6×2﹦ 6×5﹦


第7题填表说口诀。比一比,看
仔细看题,汇报结果。
谁算得都对!


三、补充题(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求5个4的和是多少,可以
写成5×4=20( )
2、6+6+6+6+5可以写成6
×5+5。 ( )
3、两个乘数分别是4和6,他
们的积是10。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作业
设计

背熟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图1:一个盒子里有2支笔,5个盒子一共有多少支笔?
图2:一叠书有6本,3叠书一共有多少本?

一只蜜蜂6条腿,3只蜜蜂( )条腿?6只蜜蜂( )条腿?


















课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6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科书第63页练习十三第8~10题及数学游戏。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掌握6 的乘法口诀。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6的乘法口诀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1、同桌对口令。
学生背已学的口诀。
2、师生互补口诀。


二、指导练习第8~11题

1、第8题是在○里填上“+”、
学生练习:
3○3﹦6 4○3﹦12
“-”、或“×”。
5○6﹦30 3○3﹦9

2○6﹦12 6○4﹦10
学生独立计算。





2、第9题是练习1~6的乘法
学生分组做问答游戏:
口诀。练习时,让 全体学生积极
方法:一个同学拿答案,另外
几个同学就回答算式,回答的
参与其中
算式越多越好!

例:
(问):12

(答):3×4﹦12

4×3﹦12 。。。


1、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
算!
一套邮票共6枚,4套有多少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枚?




4、思维拓展:数学游戏


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
学生小组内活动,完成数学游
戏。
条退。

2只青蛙( )张嘴,( )只眼


睛( )条退。

3只青蛙( )张嘴,( )只眼


睛( )条退。

照这样说,一直说到6只青蛙。


三、智慧亭

1、已知△×△=25 △+□=13


求△+△=( ) □=( )

2、已知□+○=9 □×○=18


求□=( ) ○=( )



开动脑筋想一想再回答!
四、课堂小结

3、第10题,“用数学”。
作业
设计







口算:
5×6﹦ 4×6﹦ 3×6﹦ 6×4﹦
2×6﹦ 6×6﹦ 1×6﹦ 6×5﹦

6的乘法口诀练习(二)

一套邮票共6枚,4套有多少枚?
6×4﹦24(枚)
答:4套有24枚。


课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解决实际问题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时间
教材第63页例7、练习十四的1~3题。
1.使学生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看情境导入
师: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同
学 们都能用乘法解决很多的数
学问题。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项
本领看看这里有多少张桌子。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1、学习例7。
教学例7
A、认真读题、思考。
师:请同学们比较下面两道题,
分组讨论。
B、学生探究解答的方法。
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学生借助画图帮助理解。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
C、
路。
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
学生汇报并列式计算。
说明解题思路。
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生:这两道题都是求一共有多
读题后,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
少张桌子,第(1)题是4个5
答?
加起来,也就是4×5=20(张)


师:这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第(2) 题有2排桌子,每排张
么解答的方法不同呢?

数不同一共是4+5=9(张)
生:因为题目的意思是不同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画图: 我们可以通过图形来说明一下
(1)□□□□□
□□□□□
□□□□□
□□□□□
口答:一共有20张。
(2) □□□□□
□□□□
口答:一共有8张。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三、基本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64练习十四第1题。
2.完成P64练习十四第2题。

3.完成P64练习十四第3题。
四、课堂总结。








生: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
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了
图的意思。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学生相互之间比赛,看谁做得
又对又快。
解决实际问题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 4×5=20(张)

□□□□□ 答:一共有20张

□□□□□


□□□□□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 5+4=9(张)
□□□□ 答:一共有9张


课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一)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材第64~65页练习十四的4~8题。
1.使学生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4×5= 5+4= 2×3= 6×2=
5×2= 2+2= 6-4= 2×6=
4×4= 6×6= 6+5= 4×3=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2、练习十四的第6题
学生练习:
在○里填上“+”、“-”、或5○3﹦8 2○5﹦10
1○5﹦5 5○0﹦5
“×”。
5○5﹦10 5○4﹦1
4○5﹦20 3○5﹦15

5○5﹦25


学生独立计算。

二、解决问题


1、练习十四的第4题。
A、认真读题、思考。
3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每
分组讨论。
B、学生探究解答的方法。
个人都要顶6个碗。
学生借助画图帮助理解。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
(1)3个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C、
路。
(2)现在她们各顶了4个碗,

一个人还要顶几个碗?3人一共
学生汇报并列式计算。
说明解题思路。
还要顶几个碗?




2、练习十四的第5题。

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


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

了3中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


(1) 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鸡?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2) 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子?

(3)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


题并解答吗?

3、练习十四的第7题。

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4、练习十四的第8题。
汉字“木”的笔画是4画。
(1) 汉字“森”的笔画是几
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2) 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
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
的?





课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二)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9~11题。
1.使学生掌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3×5= 5+2= 2×3= 4×5=
4×2= 2-2= 6+4= 4×6=
4×4= 6×6= 6-5= 3×3=
3×6-10﹦ 6×5-10﹦
2×6+5﹦ 5×4-7﹦
2、补充口诀
二三( ) 四四( )
三五( ) 一一( )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答。






指明学生补充口诀。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 )十二 五六( )

3、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式。

三六十八 四五二十






二、探究练习
1、练习十四的第9题。
有3种丁香花,花瓣分别是3
瓣、4瓣、5瓣。
(1)5朵3瓣的花共有多少个
花瓣?
(2)1朵3瓣的和1朵5瓣的
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3)3朵4瓣的和1朵5瓣的
花共有多少个花瓣?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
题并解答吗?

2、练习十四的第10题。
3、练习十四的第11题。
一头亚洲象每个前肢有5个脚
趾,每个后肢有4个脚趾, 这头
亚洲象一共有多少个脚趾?


三、思维拓展
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数。
3×( )=( )×( )
2、在括号里填上相同的数。
( )×( )=( )+( )





A、认真读题、思考。
分组讨论。
B、学生探究解答的方法。
学生借助画图帮助理解。
C、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
路。

学生汇报并列式计算。
说明解题思路。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
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
学生汇报想法。


课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材66~ 67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3、 通过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记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乘法口诀卡、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
了1~ 6的乘法口诀,并且还学
习了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今天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对这
部分知识进行一个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复习单元相关的知识: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卡
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
又快。
2、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算式
都用了哪些口诀?
3、出示空白的乘法口诀表,
老师把有关1的乘法口诀全部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学生口算,先说结果,再说用
的哪句口诀。




1、学生排列乘法口诀表。
(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排
个性化批注


摆在第一列的位置。剩下的乘法列?)
2、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
口诀由学生集体排列。
诀表加深记忆。
师:引导观察乘法口诀表的
3、学生从各个方向背诵乘法口
诀表加深记忆。
排列规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张

乘法口诀表,看看他有怎样的排


列规律?

4、复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1、学生明确题目的意义思,说
1)出示教材67第3题。
一说主题图的含义。

2、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方法

和理由。
2)组织集体校正。


三、学习效果测评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练习。
3×6﹦ 2×6﹦ 5×5﹦
5×3﹦ 3×3﹦ 2×3﹦
完成67第1题
3×1﹦ 4×5﹦ 5×2﹦

6×4﹦ 3×4﹦ 4×1﹦
4×2﹦ 1×6﹦ 6×6﹦

6×5﹦ 3×5﹦ 2×2﹦

4×4﹦ 4×3﹦ 5×6﹦

2、植物园的门票每张3元,买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结果。
2张要多少钱?买3张呢?小
英拿出 20元买5张够吗?
四、课堂小结













课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材第67页
1、复习乘法的含义,整理乘法口诀,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目标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记口诀。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乘法口诀卡、课件
课时安排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6= 6×5= 2×3= 5×4=
4×3= 6×4= 5×5= 6×6=
6×2= 5×1= 4×4= 5×3=
3×4= 4×2= 5×6=
2.同桌互背1~6的乘法口诀。
3.补充口诀。
( )六十八 三( )得九
五五( ) 四( )二十
( )六二十四 二( )一十
二、学习效果测评
1、填一填。
(1)3×4表示( )个( )
相加,读作( )。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口算,先说结果,再说用
的哪句口诀。







学生互背1~6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答案,集体
订正。

个性化批注


(2)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
数是6,积是(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 × ( )=24 ( )×3=18
( )×5=15 5×( )=30
6×( )=36 ( )×2=8
(4)把下列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 )×( )
4+4+4+4+4=( )×( )
2、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3、完成第67页第3题
4、完成第67页第4题

5、完成第67页第5题“用数学”。
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
能钓多少条鱼?


6、植物园的门票每张3元,买
2张要多少钱?买3张呢?小
英拿出 20元买5张够吗?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1、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
算!
2、想想:7只小猫钓的鱼,比
40条多还是少?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时间
教科书第68页,第70页的练习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4、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

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

摸象”的故事。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 的把大
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
他们说得对吗?那大象到底是
什么样子呢?你能 帮助他们想
个办法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
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


生: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
一摸就知道了

学生听故事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

人叔叔们一样。(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1、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
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
学生小组活动。


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
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组内交流汇报: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所带物品,互相说说自己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
所看的是物品的哪个部分,是
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 然
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什么样子?
闭眼睛想一想:在不同位置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明确:
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它们一样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
吗?

2、出示第68页例1。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
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师: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
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拓展应用:


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学生先独立观察,再举手回答,
然后集体订正。
1、完成教材第68页的“做一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连线,然
做”。

后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0页的第1题。
学生观察情 境图,交流汇报,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
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说出每
只小动 物拍到的是哪张相片?
3、课件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
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
个位置拍的?(前、后、左、右)


学生看图,指名回答。
集体订正。


课题

主备人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时间
教科书第68页,第70页的练习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目标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4、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师:在国庆期间,老师去了岳阳

楼,在那里老师拍了一些照片,

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知道这是
什么建筑吗?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依次呈现岳阳楼的正面和侧面


图。

师:为什么看上去不一样的两张
生:因为是从不同角度拍的。
照片,你们却说是同一个建筑物
呢?
师:你们说得对!从不同的角度


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是

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怎样

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出示第69页例2。

学生观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例2的情境
图中反映了哪些信息吗?



师:你们知道他们看到的分别是
什么图形吗?

2、探究例3
如果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
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
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
模型自己先观察一下,然后在小
组交流讨论, 说说自己的结论。
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出示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
体。
师:对!请同学们分别从不同方
向观察圆 柱和球,然后和小组同
学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结论。
三、拓展应用:
1、游戏。
课件依次呈现一位老师不同角
学生观察圆柱和球,在小组内
相互交流自己得到的结论。


学生回答。
的图形都是正方形。
生: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
正方形。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可能是
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学生观察这种长方体。

学生再次观察,回答老师的提
问。

学生观察后在小组内交流讨
论。

我们从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
生 :图中桌面上放了一块长方
体,小强从上面观察长方体,
小刚从前面观察这块长方体,
小英从左侧观察这块长方体。


度的照片(后面、侧面、正面)
师:请同学们猜猜这个人是谁?

2、完成教材第70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0页的第3题。
请小朋友们 把数学课本摆整齐,
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
学生参与活动后,完成书上的


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
连一连。
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

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
吗?开始!
打开书70页,把图中的小朋友
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
来吗?
4、完成教材第71也的第4题和
第5题。
5、开放题:教师出示一幢房子
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
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题
7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的乘法口诀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时间
教科书第72页例1,练习十七第1、2题
1、根据乘法含义和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自主探索编出7的乘法
教学目标
口诀;
2、在活动和游戏中记忆口诀,提高学生记忆的兴趣和效率。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熟记口诀,运用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
口算卡片:
4×2 6×6 1×3 5×5
6×2 4×5 2×3 4×3
6×4 5×3 2×5 3×6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通过摆实物、写算式,
编出了2—6的乘法口诀。今 天,我们
要学习7的乘法口诀,希望同学们自己
先摆一摆,然后写出乘法算式,自己编
出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用七巧板摆一摆,能摆出几种不同的
图案。
(2)填表:
图案
1 2 3 4 5 6 7
个数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学生说得数,并说出用
的是哪一句口诀。










学生自己摆一摆,再看
看同学摆的。


学生填表。
拼板
7
块数
以小组为单位,一句一
(3)看表格 ,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
句地编,看自己编的口
诀。
诀,读一读。
3、熟记口诀:
找口诀之间的规律。
师:如果忘记五七()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1、
2 1
7× 4 = 3×7 =
7 6
5 7
2、看口诀写算式:
五七三十五 四七二十八


六七四十二 三七二十一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指名口答。


指名板演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作业
设计
六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六月份有多少天?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2×7=14 二七十四
7×1=7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4×7=28 四七二十八
7×3=21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6×7=42 六七四十二
7×5=35 7×6=42

7×7=49 七七四十九











课题
7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科书第73~74页第3—11题
1.巩固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
2.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记口诀,运用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个性化批注

一、复习:
1、口算卡片:(略) 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口诀写算式:
四七二十八 五六三十 指名说算式


二七十四 三六十八


二、巩固练习:
1、师出示口诀表,将7的乘法口诀写指名口答
完整。
2、根据口诀表,填空。 指名先说算式,再说
7×( )=28 ( )×7=49 得数
7×( )=35 ( )×7=42
( )×7=14 7×( )=7
3、 △△ △△ △△ 指名板演
△△△ △△△ △△△
△△ △△ △△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4、练习十七第3、5、6、7、9、10题。 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集体校对。


三、思维训练
小丽和她的6个好朋友,每人买了个练指名口答。
习本,她们一共买了多少个练习本?


四、课堂小结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1、把口诀写整。 2、填空:
()七十四 四()二十八 ()×7=21 6×()=42
()七二十一 一七( ) ()×7=28+7 5×6+12=7×()
































课题
8
主备人
教学内容

的乘法口诀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学时间
教科书第75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2题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 8的乘法口诀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口诀,并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3、通过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应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4、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教学难点
熟记口诀,运用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
1、师生对口令。
三七( ) ( )四十二
五七( ) ( )四十九

2、抢答。
4×5 5×6 3×2 4×3
7×4 5×7 7×6 7×2
3×7 4×6 7×7 5×4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主题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
息?

根据看到的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问
题?
用加法怎么解决?怎么计算呢?
你觉得用加法怎么样?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
书课题)
2、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
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
0 8 16
它是怎样跳的?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口头补充口诀。



学生口算




学生观察图片
生:有8排学生在进行
乐队训练。
指名提出问题。
学生列式。
8+8+8+8+8+8+8+8=64
计算比较麻烦。







个性化批注


自己填一填,说出填法。

3、根据小狗连跳的情况,你能列出算< br>式吗?编出口诀吗?想一想,把你编的
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汇报所编口诀,自由提问。
4、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5、熟记口诀:
师:如果忘记六八()怎么办?
6、快速记8的乘法口诀。
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
正着背,倒着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的第1、2
题。
2、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把数轴填完整。

以小组为单位,一句一
句地编,看自己编的口
诀,读一读。

找口诀之间的规律。



学生记忆口诀



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作业
设计
每个花瓶插8朵花,有6个花瓶,一共要插多少朵花?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2×8=16 二八十六
8×1=8 8×2=16

3×8=24 三八二十四 4×8=32 四八三十二
8×3=24 8×4=32

5×8=40 五八四十 6×8=48 六八四十八
8×5=40 8×6=48

7×8=56 七八五十六 8×8=6 4 八八六十四
8×7=56








课题
8
主备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教学时间

累计课时 第 节
教科书第76~77页第3—12题
1.巩固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
2.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8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记口诀,运用口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
一、复习:
1、口算卡片:(略)

2、看口诀写算式:
四八三十二 五七三十五


二八十六 三六十八


二、巩固练习:
1、根据口诀表,填空。
8×( )=32 ( )×8=40
8×( )=64 ( )×8=16
( )×8=24 8×( )=8
3、 △△ △△ △△
△△△ △△△ △△△
△△△ △△△ △△△
()个()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4、练习十七第3、4、6、7、9、10、
11、12题。

学生活动预设


学生开火车口算


指名说算式






指名口答




指名先说算式,再说
得数

指名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
订正。

个性化批注


三、思维训练
一只螃蟹八条腿,两只螃蟹( )条腿,
三只螃蟹( )条腿,四只螃蟹( )条
腿,五只螃蟹( )条腿,六只螃蟹( )指名口答。
条腿,七只螃蟹( )条腿,八只螃蟹( )

条腿。
四、课堂小结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
每盒8个茶杯,有4盒,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设计




草本植物有哪些-透支爱情2


儿童画板-河流污染


住院病历-瓶瓶罐罐


万佛湖-迫不及待的反义词


梁静茹歌-文员工作总结范文


免费办公软件-天净沙秋思的意思


美丽的诗句-话题作文范文


黄山奇松图片-风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