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

温柔似野鬼°
949次浏览
2020年12月28日 21: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好段摘抄300字-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2020年12月28日发(作者:夏侯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教师的 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
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
的乘法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
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
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难点: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启发性谈 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
有几道乘法算式,谁能读一读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各表示什
么意思.
23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34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45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第1页共6页


67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你们已经知道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
数。指名学生尝试,并请知道答案的小朋友 说说为什么算得
这么快。(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谈话: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运用 了乘法口诀计算乘
法就能把乘法算得很快,小朋友,你们想学会乘法口诀吗?
今天我们就到儿童 乐园去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吧!(板
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演示跷跷板画面。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 了些什么?(明确:1个跷跷
板上坐2个人,2个跷跷板上坐4个人)
(2)提问:1个跷跷 板上坐2个人,1个2是几?你会列出
乘法算式吗?还可以怎么列?板书:12=2 21=2
指着12=2说: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就编出了口诀一二得二,
它就表示1个2是2。指名说说一二得 二的意思。
指着21=2说:2乘1等于2也表示1个2等于2,所以我们
也能用口诀一二得二来计算。
(3)提问:2个跷跷板上坐4个人,2个2是4我们可以怎
样列算式?
板书:22=4 谁能编一句口诀?根据回答板书:二二得四
第2页共6页


追问: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叙述:小朋友,刚才我们编了口诀 一二得二、二
二得四,这两句就是2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中的前两个数
表示两个乘数,口诀的 后半部分是积。
(5)学生自由背诵记忆2的乘法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谈话:离开了跷跷板,我们再到秋千架那里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荡秋千画面。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图上共有几个秋
千架?每个秋千架坐几个人?
你能仿照刚才的跷跷板列出一些乘法算式吗?(学生自由发
言,并板书相应算式13=3 23=6 33=9, 如果有写出31= 32=
的写在旁边)
(2)你能根据(前三个)算式编出口诀吗?学生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分别说说这三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这三句就是3的乘法口诀。
(3)想一想:31= 32= 用什么口诀算?
强调:31和13都用一三得三这句口诀计算,32和23都用
二三得六这句口诀计算。
(4)学生自由背诵记忆3的乘法口诀。
3、学习4的乘法口诀。
第3页共6页


谈话: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咱们继续往前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火车画面。
(1)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那小火车上到底有多少
人?我们来画张表算一算。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数 4 8 12 16
谈话:数一数,1个车厢有几人?2个车厢有几人?怎么知
道的?3个车厢、4个车厢呢?
(2)看表让学生交流:你会列什么乘法算式?会说什么口
诀?
讨论交流得出: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小结:4的乘法口诀由四句,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字就可以
去掉。
(3)想一想:41= 42= 43= 各用哪句口诀计算呢?
4、学习1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编完了,谁能告诉大家,1乘以1得几
呢?怎样编出口诀呢?让学生自己 填写11=□,并编出口诀一
一得一
第4页共6页


教师板书:11=1,一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读题,明确要求:(1)看算式摆小棒(2)把算式填写完
整(3)把口诀填完整
集体完成第1小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2小题。
集体交流反馈。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帮小青蛙找家。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用课件演示交流答案。
4、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互相出乘法算式,用口诀计算。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 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 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 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
第5页共6页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 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四、全课总结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 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
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 汇、
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
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 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 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 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 够的,必须从基
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 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 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小朋友,今天你
有什么收获?你能回家吧今天学 到的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
吗?
第6页共6页

煲汤食谱大全及做法-包装设计论文


全国lol战力排行榜-好看的衣服


暗棋版军旗-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雅思听力标准-中考模拟试题


西梅的功效-晚清重臣曾国藩


好看的游戏名字格式-幼儿舞蹈班


年会主题词-安恩和奶牛教案


联想和华硕笔记本-夜晚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