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2017年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题与答案
河北省一本分数线-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记叙文阅读
【2016·北京卷】
(二)阅读《沙枣》完成
18-20题 (共11分)
沙枣
梁衡
记得我刚
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
年在
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
年
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
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
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
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
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
来一种花香。我一下就想
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晚上,
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
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
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真想不到这
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
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4月下旬,我参
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
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学习直到6月9日
才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
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
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
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
干枝有刺,
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
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围沙。十几年来,
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
br>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
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
摘
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
。在
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
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
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
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
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
,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
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
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
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
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
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
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
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三是它能抗盐碱。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
枝却那样红,叶却
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来源:学。科。网]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
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
br>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
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
沙
枣那红色的树干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年冬季,我搬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
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
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
宋人咏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
初夏
河套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
米香和
晚秋糖菜的甜香。
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
(有删改)
【注】①[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山园小梅》。意思是,清幽淡雅的梅香浮动在黄昏的月色下。
18.
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4分)
答:
19.
根据上下文,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是( )(3分)
【甲】不是沙枣像人,是人像沙枣
【乙】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20.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请你从最后三段中找出一处(字、词、
句
?)值得讨论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讨论题。(4)分
讨论题来自:
你的讨论题:
18.
①大学毕业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在门前空地上吃饭,隐隐约约闻到花香,不解其因;②第二天傍晚去
挑
水,知道原来醉人的香味是从沙枣发出的,揭开疑惑;③参加县里学习班对花香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④搬
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沙枣的香,沙枣花香,一只漂在我心里。19. 乙20. 讨论题来自:文中“这浮动着
的
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你的讨论题:“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的农
达效
果;运用议论表达方式,强调了“沙枣”对河套平面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沙枣的赞颂。
【2016·重庆A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
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
了
一枕
的冷清。所
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
..
润了一生的时
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
然。
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
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
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
话。此刻,那点滴
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
一个叛逆的少年
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
,却一直在散发
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
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
就这样一直到高
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
里人,对她也总想
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
上学的女生遇见她,
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
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
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
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
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
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
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
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
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
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
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
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
br>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
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
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
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
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
风雨起
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3.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断,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断的内容。(4分)
片断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断二:
片断三:
14.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
加点词
丰富的表达效果。(4分)
...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
一枕
的冷清。
..
15.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16. 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17. 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
最能
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4分)
..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20分)片断二:望友因
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片断三: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
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
份爱与悲情。(两个片断各2分,意合即可)
14.(4分)(“一枕”扣住了“夜”“不眠”(2分
)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2
分)。(言之成理即可)15.(4分)表达此刻
“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
间消失的喜悦心情。(意合即可) 16.(
4分)动作描写(1分),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
(1分),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
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奏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2分)。17.(4
分)B(A项只强调了感动影
响的深远;CD项只强调了此刻瞬间的感受)
【2016·重庆B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孤独的老乡
夏
阳
①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
②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
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
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
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
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
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
③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
④“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
⑤“没干吗呀。”
⑥“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
⑦“我……我在找人。”
⑧“找谁?”
⑨“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⑩我鼻子一酸
,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
.
泪,
点点头。
⑪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
夕阳之下,
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 <
br>⑫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
br>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
⑬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
。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
遇到他,有时会问:“找
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
..
⑭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
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
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
⑮“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
⑯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
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
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
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
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⑰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
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
旗下拉扯。我立
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
老乡!”那中年男
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
说:“你耍赖,
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
“神经病。”
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⑱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
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
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
⑲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
老
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
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
做老乡吧。”
⑳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
一会儿,说:
“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3.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4分)
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小吴找老乡被盘问。
(1)
(2)
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
主要事件
14.文中的“我
”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4分)
怀疑→( )→( )→认同
15.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眼里
汪
着泪,点点头。
.
答:
(2)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
他总是一脸
黯然
。
..
答:
16.第⑰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
答:
17.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4分)
答:
(一)(20分)13.(4分)(1)小吴找到了邻县人,但不认为是老乡。(2)小吴找到了同县老
乡,却遭
到对方的拒绝和辱骂。(各2分)
14.(4分)理解
关心(或关爱、挂念)
15.(4分)(1)“汪”极言小吴眼中蓄满了泪水,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小吴
因“我”的理解而深受感动的情
态(2分)。(2)“黯然”写出小吴情绪低落的神情,表现出他没找到
老乡时的极度失望(2分)。
16.(4分)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吴惊愕、尴尬、
痛苦、绝望等心理(答到两点心理即
可)。
I7.(4分)收到出人意料、回味无穷的艺术效
果;深化了主题:以小吴为代有的孤独者们面对孤独、不甘孤
独的积极人生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2016·上海卷】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
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
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
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
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
“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
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
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
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
的。“僵
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
知道那
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
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
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
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
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
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
br>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
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
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
。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
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
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
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
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
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
车已驾晨
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
,突然宣告
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9.
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0. 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分)
21.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6分)
(1)
;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
22. 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4分)
(1)
; (2) 。
23.
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5分)
19.B 20.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21.(评分:时间、行为、结果)
(1)孩提时,爸爸
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3)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
亲人的感情。22.(1)爸爸是
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2)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
得教育的慈父。23.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
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
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2016·天津卷】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蕴含的精
阅读《三角梅》一文,回答16-19题。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
开出很繁盛很灿
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
无论是谁来到我家
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
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
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
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
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
,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
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
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
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
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
,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
脆把它拔了吧,省
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
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
见,三角梅可怜兮兮
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
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
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
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
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
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
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
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
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
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
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
角梅
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
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
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
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
br>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3分)
生长阶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生长状态 (1) (2) (3)
第四年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答: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
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19
.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
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答: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16.
(1)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2)仍
然毫无变化。(3) 叶片却比
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副要死不活的样子。17.运用比喻、拟
人的修辞方法,生动传神
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
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8.B D19.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
绽放出灿
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2016年浙江省
【2016·浙江省杭州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一)
多彩陶碗
【新加坡】尤今
①莫斯塔尔有个古色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奈街,五光十色,风情万种。
②这天,明艳的阳光
泼洒在身上,像金色的香槟酒。我和女儿,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逛,细细看。丝
绸、铜雕、银器、木雕
,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
③那家店铺,琳琅满目地摆着多彩陶碗。
④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地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
⑤我在碗里听到了音乐,我在碗里看到了故事;我和女儿,一起落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王国里。
⑥女儿痴痴地看,然后,说:“我要买。”那语调,有着不容反对的坚毅,有着不容劝说的固执。
⑦旅居伦敦的她,喜欢烹饪,常常在周末邀约好友到家里共进晚餐。她认为使用这种充满了艺术美的大
碗
小碗盛放食物,食物也会溢满梦幻的味道。
⑧店主是个好脾气的中年女子,她把多彩陶碗一个
一个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让我们挑选。我们母女
轻声细气地讨论着,生怕嗓音一大,会把那些精致的
陶碗震裂。每一只碗都掇富魅力地展现着自己的风格,
或冷隽或柔婉,或朴拙或雅丽,或端庄或奔放;每
一只沉默的碗,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把这
样的碗带回家,满屋喧喧嚣嚣的,都是听之不尽
的故事。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刻,取舍竟是如此困难。
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
,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
⑨大碗、中碗、小碗,各挑了八个。
⑩沉甸甸
的多彩陶碗,非常坠手。我提醒女儿:“这些碗,不能托运啊,只能手提。”她露出了“赴汤
蹈火也心甘
”的表情,说道:“没问题,我别的东西不买,就买这个。”又问:“妈妈,您为什么不买呀?
”我微笑
不语。旅行经年,我早已过了看见奇珍异物就买的人
生阶段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看过了,便
算是拥有了。
1
1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呵
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敦,那种如履薄冰的
小心,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好似手里提着的是一个初生的巨型
婴儿。
12
返回伦敦不久,女儿便呼朋唤友前来用餐。事后,在
电
话中告诉我,多彩陶碗把一桌朋友的眸子都照得晶晶发亮,大家击节叹赏。
<
br>13
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每逢周末,便烹煮各式各样的菜肴与碗进行搭配。她意兴
勃勃地
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村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
。女儿发
现,多彩陶碗用以盛放白白的大米饭或者是清澈的汤水,最能凸显它的美丽;如果放的是汁液浓
稠的肉类,
会玷污它的色彩,会糟蹋它的图案。
14
我心想:嘿,
这不是本末倒置呜?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饭桌上的焦点,而
且,还主宰碗里乾
坤哪!
15
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
16
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说,沉甸甸的,清洗也不容易
呀!”
17
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
18
对于处在见了“宝贝”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的道路,也是必交的学费。
19
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而这些“昔日的宝
贝”
,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
(本文有改动)
8.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女儿对陶碗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3分)
A →B.小心挑选,反复取舍→ C →D.起劲地侍弄→ E
9.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
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
情投意合
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
....
绝俗的
美丽。
答:
(2)在我家里,被
打入冷宫
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
....
答:
10.第⑧段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陶碗?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1.如何理解第18段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分
)
答:
8.A. —见钟情 C.呵护备至,兴奋异常
E.意兴阑珊9.(1)食物与陶碗的风格搭配得自然和谐。 (2)不再喜
欢,闲置—旁。10. 写
了陶碗风格各异,内涵丰富,既表明取舍困难的原因,又表达了对陶碗的喜爱之情;
与后文陶碗失宠形成
强烈反差,突出了文章主题。
11. 句意理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喜欢就想拥有,拥
有后热情随即消退的阶段,也一定会为
此付出代价。结合体验谈看法:略。
【2016·浙江省宁波卷】
(一)满足的人的衬衫(18分)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
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
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
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
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
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
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
后征求大家的意
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
这样做:找到
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
衫跟你的儿
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
他有一
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
即派出使
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
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
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
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
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
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
老远。追
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
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
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
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
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
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
:“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
然,国
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童话·故事
6.“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
成下面的对话。(5分)
◆童话·语言
7.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3分)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
在阳台
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童话·形象
8.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
表了怎样一类人。(4分)
▲
◆童话·意义
9.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
(―)(18 分)6.
(1)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2)【示例1】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
一个是
国王,一个是普通人。【示例2】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
诉国
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示例3】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
次详写。【示例4】
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 一切但因
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
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5分,(1)2分,按顺序回答,每错1个
扣1分:(2)3分,若有其它围
绕“变化”回答的酌情给分]
7.
【示例1】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 “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
中的“就
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 “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
生动等特点,符合儿
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示例2】B “视若珍宝”和“郁郁霖欢”
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
的语言特点。(3分。如选B,立足于语言生动、形象,并能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最多给2分,如【示例2】;
只写选项,不说明理由或理由偏离童话语言
特点,给0分)
8.
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
足、很快乐
的一类人。(4分,各2分)
9.
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答案的重心不是关注“找到”或“没找到”,而是关注对“衬衫”
象征意
义的理解。
第一层:仅从内容表层理解,理解肤浅,表述较笼统•(1-2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没找到衬衫。故事的结尾写得很清楚,国王终于找到一个对于现状完全
满足的人,却发
现这个满足的人并没有衬衫。
第二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较浅层、较单一,表述较有条理。(3-4分)
【示例】我认为
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
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
小伙子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
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第三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 失去而感到痛
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 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
真正理解了 “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 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耍
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 受,权力、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
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 幸福与快乐。
【2016·浙江省温州卷】
(一)(19分)
为了水晶心
[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
(1)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 人以温柔亲切的感觉。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
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看着那 些大山。
(2)他是
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父母去世 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后来,邻
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
(3)婚后 ,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那天,他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
到她面前。
(4)“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
(5)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
里的东西,约翰。”
(6)“这儿有一首诗。”他朗诵了起来。
(7)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
(8)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
(9)“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
(10)“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他说。
上,“我更喜欢树林
(11)他走进谷
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他曾想,既然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
给她一点别的东西
——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句。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
了欢乐。他坐在
干草垛上又背下了一首。
(12)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
她朗诵。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
香甜。
(13)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约翰!”
(14
)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
身上。冬夜里,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
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里在想,即
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
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
着说:“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15)他轻声朗诵起来:
“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
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
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
而在现实中
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
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16)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费。
笑
(18)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
(17)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
(19)“您还
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去吧,从山里来的牧
童,因为他们在
呼唤你……”
(20)“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
(21)“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
(22)“不,”萨丽低哑地说道,“是
我对他这样说的。
除了诗以外他什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
的。我现在知道了他
是多么爱我……”
(23)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
笔债。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他
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沫,真是
像诗里讲的“肝胆相照”。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
她背诗了。
(24)萨丽在谷仓找到他。他们一
视着大山。
(25)“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他说道。
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
(26)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发烫的手指。
(27)“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
(28)他怔住了。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
(29)“好,亲爱的。”他吃力
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
唯一的一首诗。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
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
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
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
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
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30)“是你写的,约翰?”
(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
(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上。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
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要回答。(3分)
答:
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这样的水晶心。
B.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人感动。
C.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境遇。
D.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在约翰“一生当
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
分)
答:
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
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
探究编者的意图。(8分)
当有人开始写字,
日子就有了味道。
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
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
答:
(一)(19
分)5. (3分)约翰欠着债,无法送给萨丽别的好东西;林子里的七瓣莲是大自然恩赐的礼物,约
翰
想借此表达对萨丽的爱。6. (3分)C7.
(5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第一层:着眼于小说内容,基于
整体,思考深入。
示例:
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寄托希望的美好家园。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
予他
们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萨丽死后,约翰将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 大山是他们的生命归
宿。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是因为大山是他生命的基石、精神的家园,诗歌也因此有了更鲜明的形象
感,更深沉的感染力。
第二层:着眼于小说内容,思考较深入。示例:大山是约翰和
萨丽生活的地方,大山给予他们自然、纯粹的心
灵。约翰与萨丽常常一起看大山,大山给予他们力量,支
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约翰借“大山”来表达情感,
让诗歌更形象, 更有感染力。
笫三层
:着眼于文字表象,思考肤浅。示例:大山是约翰和萨丽生活的地方,他们常常一起看大山,从来没有
离
开过大山。因此他借大山来表达情感.
8. (8分)【说明】深入理解小说,正确理解导语内涵,推
导出编者意图,并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对文学的
意义有独到的认识,酌情加1一2分,加至满分为止。
本题采用分层賦分的方式。
第一层:深入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
示例1:约翰在
艰辛的岁月里读诗给萨丽听,他们相濡以沫、肝胆相照,生活“有了味道'萨丽生病后,约翰
把他对萨丽
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憧憬融在“一个个字”中,写出了一首诗,成了一个真正的诗人,萨丽也因此
拥有了一
首真正属于自己的诗。这是他们共同创造出的完全不同于背读别人诗歌 的“第二种生活”。编者将
这篇
小说编入这个单元,意在引导读者通过两顆“水晶心”的故事,认识到文学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创
造
出更为辉煌的世界。
示例2:约翰读诗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
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暧和希
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翰超越自我,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由农夫成为真正
的诗人。诗歌让生活焕发了灿烂
的光芒,重塑了他们的人生。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第二种生活”单元,
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
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
第二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并由此推导出编者的意图。
示例:约翰读诗
给萨丽听,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暖和希
望。在萨丽的
鼓励下,约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笫二
种生活”单
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文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每位读者的心头播下自觉追求文学的种子。
第三层:正确理解小说,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但结论有偏差。
示例:约翰读诗给萨丽听,
诗歌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力量,支撑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让生活有了温暧和希
望。在萨丽的鼓励下,约
翰为爱人写出了一首诗,诗歌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味道。编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
元,意在引导读者认识
诗歌能丰富约翰与萨丽的生活。
第四展:只结合小说内容,没有联系导语内涵进行探究。
示例:约翰很爱萨丽,四十年来一直读诗给萨丽听,萨丽生病后,约翰把自己对萨丽的爱写成了一
首诗。编
者将这篇小说编入这个单元,希望读者能认识到诗歌对约翰的重要性
【2016·浙江省绍兴卷】
(一)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5-8题。(17分)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
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
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
连在一起。
十一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
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
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
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
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
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
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
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
,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
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
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
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
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
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
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
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
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
睛,沙发
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
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
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
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
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
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
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
参
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
白光和红光。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
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
.
能地直
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
..
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
踹
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
痕,
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
答说:
“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
打个电话
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
日的天气预
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
城市,而是北京——
哥哥上学的城市。
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
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爸,晚上有雨。”
……
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
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5.文末说“我有过这样一
些记忆”,文章写了哪些记忆中的小
事?(至少四件)(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细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6分)
(1)“
妈妈
本能地
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
(赏
...
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爸,晚上有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文章写到“
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
五岁”这两
个片段为什么会“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这句话
在本文
中的
.....
意思
最接近的 一项。( )(3分)
..
A.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 (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
B.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余秋雨《洞庭一角》)
C.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
(史铁生《庙的回忆》)
D.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
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
方去。
(保罗·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5.(l)妈妈为睡梦巾的家人做早餐;(2)“我”和爸爸在沙发上睡觉(睡觉时“找”把脚
搁在爸爸的啤酒肚上取暖);(3)爸爸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卉玩姐上的小轴承;(4)妈妈要
帮“我”脱被雨淋湿的鞋子;(5)雨天,妈妈牵挂并担心远在北京的哥哥有没有伞;(6)爸
爸在手机主页里设置了哥哥所在地的天气预报;(7)远方的哥哥短信提醒父母晚上有雨。
6.(l)本能地”意思是不知觉的、无意识的,写出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自然而然,
已成习惯,表现了母爱之深。(2)“呼应上文对雨的描写;暗示哥哥一直关注家乡的天气情
况;表现了哥哥对家人的牵挂和爱。 7.因为“十一岁”这个片段让“我”感受到了“责
任”和“爱”,“十五岁”这个片段处处传达出家人间的“牵挂”、“爱”和“期待”。这些生
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会让人终生怀念,所以这两个片段被“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 8.C
【2016·浙江省湖州卷】
(一)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5-8题。(14分)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王伟锋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
,内里却蕴藏着美玉。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
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
人
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
倏忽间掠过水面,
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
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
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
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
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
地把花纹石抱起来。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
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
忧。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
br>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
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
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
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
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人理会它,狂
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也有人满怀希望
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
开——什么破玩意儿!
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
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
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
于安静下来。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
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
br>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一个瘦
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
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
他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
。
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
小男
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
在在地
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
无双的艺术品,
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
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
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
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
,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
中小溪。可是
,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边性,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的生活。
C.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山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这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
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
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
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
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7.小说叙写花纹石被带出大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
8.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
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
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答:
(一〉(14 分〉5.B 评分标准:共3分。6.示例1:环埦描写,描写了山间小渓旁动物们玩取
、嬉戏的自由生
活,突出了褐色石居住环境的美好和它的幸福、满足之感,并与文末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
生活在黑暗中形成
强烈反差,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示例2:本段文字句式整齐,节奏欢快,有一种韵律美
:语言生动有趣,描摹
各种动物活动情态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从而强烈感受
到褐色石生活环境的美好。
许分标准:其3分,意思对即可。7.褐色石原本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正是
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
石平静的生活,它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平”,这样写推动了情节发
展,使整个故事曲折有致。评分标
准:共3分。指出作用2分,結合内容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
br>8.评价要求与答案示例:(1)我认为褐色石是悲哀的。(最高得5分〉笫一层:理解肤浅,仅仅摘抄或
引用或
化用小说中的有关语句得出结论,缺乏思考。(1-2分〉示例1:因为褐色石最后被锁逬了保险
柜。(1分)
示例2:因为褐色石最终生活在一片深沉的黑暗中,没人理会它。(1分〉示例3:因为褐
色石失去了原先美好
的居住环境和自由自在的生活•。2分〉
第二层:理解较为深刻,有一定
的思考,能从人生现或价值规方面揭示出悲哀结局产生的原因。(3-4分〉示
例4:因为黑色石追求自
身价值被发现(人生价值的实现),但最终还是被锁进保险柜(被“埋没”。(3分)
示例5:因为黑色
石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但最终却推动原先自由、美好的生活,也推动了内心平和与宁静。
(4分)笫三
层:理解深刻,思考深人,能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追求进行评判,从而揭示出悲哀的
深层原因。
(5分)示例6:因为揭色石受外界影响而内心不平开始追求自身价值的被发现,最后又无法接受
被锁进
保险柜的结局。它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说明它自己并不淸楚自身最宝贵的价值是
什么
、内心的真正追求是什么,这掲示了其更深层次的悲哀。(5分)
(2)我认为褐色石
是幸运的。(最高得4分)第一层:理解片面,仅仅看到小说的部分情节以及表面现象而得
出结论。(1
分)示例1:因为褐色石想要被带出大山的愿望实现了。示例2:因为褐色石是一块翡翠,最终被
发现了
。笫二层:对小说有一定的理解,有一定的思考,能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掲示幸运的原因。(2-3 分)示
例3:因为褐色石有见识世面、出人头地的梦想,最终它如愿以偿了。(褐色石是一块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其自身的价值被发现了。)(2分)示例4:因为褐色石是一块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它有着自己的梦
想:见识世面,出人头地。它被雕刻大师精心雕琢成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赢得了
很
多人的掌声和赞美。(3分)第三层:思考深刻,能从其经历引发的反思中得到更深刻的人生感悟。(
4分)
示例5:褐色石不安于现状,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虽然最终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一经历促使它对
自己人生
追求(人生价值)有所反思和感悟。这种感悟和反思才能体现出它是一块真正的“有思想”的石
头,这也是
人生的宝贵财富,能获得这笔财富,也是一种幸运。评分标准:共5分,按层次给分。如有持
“既幸运又悲
哀”观点的,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6·浙江省舟山卷】
(一)喊魂(17分)
从我记事起,湖村人爱有意无意地跟我说:你是你爹捡的!
他们说:那日潘河上跑水,鱼跟着泄洪道往潘河下溢,你爹拿着鱼叉在河下叉鱼。就在这时,上游漂来
一
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你爹当时就扔了鱼叉,鱼都顾不上要,把你抱回了家。
这个版本初
时我并不相信,我们村的大人最爱吓唬细伢时说
那个谁是从哪儿哪儿捡来的。但说的人多了,说的次数多
了,我忍不住问我娘:我当真是我爹捡来的不?娘
听了当即怔了一下,神情很不自然,但她随即哈哈大笑
起来:你个傻二丫真是捡来的呢!娘接着又说,你爹
当时叉了一天的鱼,累得很,一路抱你回家时手都酸
了。
我姐大丫此时靠在门外捂嘴偷笑。
娘见我嘴巴翘得高高的,停了笑
,对我说,二丫你真个是傻丫头,我都生了你大丫姐,还捡你这丫头片子咋
甚?
我立时破涕为笑。
但大丫从此没事时老爱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嘻嘻……
我很生气,几次找大丫打架,但每次都输。
那个卖冰棒的跛子再来湖村时,我偷偷把大丫的新凉鞋
提了出去。然后在大丫哭着找新凉鞋时,我伙同娟
子躲在屋后吃冰棒,笑得不亦乐乎。
娘
找到我,盯着我红彤彤的嘴,又看到屋后那堆冰棒纸,脸色铁青。在她转身找扫帚时,我赶紧和娟子一
起
从后院门溜了。
娟子说:二丫你别难过,我悄悄听到我娘跟人唠话时说,你爹把你捡来时,你娘哭
了很久!捡了你,她就
不能再生儿子了。
我很难过。整个下午,我躲在潘河里,玩水、摸鱼……到娘找到我时,天都黑透了。
晚上娘还没来
得及揍我,我就发烧,说胡话。连着几天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娘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哭,最
后在奶奶的劝
说下,娘提了一大堆礼物背着我去村头找神婆“三相公”。
娘从前不信“三相公”,一向都绕着她家走。
“三相公”把我放在椅子上,手指头在指节上点点掐掐,最后说我被潘河中的淹水鬼缠了身,丢了魂。
娘信以为真,就和“三相公”一起去潘河,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娘的声音从潘河传来:二丫!你在潘河吓了
回呀——
迷糊中我也听到“三相公”的声音:回来了呀!
听见娘又叫:二丫!你在潘河吓了回呀——
唤声越来越近,娘走近我的床头,轻轻地把怀中的什么
东西放在我的心口,掖紧被窝,轻拍着:我的二丫
在这,我的二丫回来了喽!
我在迷迷糊糊中,眼泪却淌湿一大片枕头。早听别人说:细伢子在野外失了魂,只有亲娘唤才能把魂魄招
回来,别人喊,会把魂魄吓跑,而细伢子也就没命活了。而我,是爹从潘河上捡来的野伢子!
潘河边又传来娘的声音,二丫!你在潘河里吓了回呀——
那一夜,娘的沙哑的声音在潘河边来来回回响起,直到天亮,直到我迷迷糊糊睡熟。
因为这场突来
的病,我逃过了一通海揍。但大丫从此记上我
偷她凉鞋兑冰棒的仇,更频繁地冲我喊:二丫,二丫,你是
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那天,上游漂来一只大
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嘻嘻……
我不甘示弱,也冲着她喊:大丫,大丫,你是爹从潘河捡来的野伢子。爹那天在潘河下游叉鱼,就在这
时
,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两个女婴,一个叫大丫,一个叫二丫,嘻嘻……
娘在院中里听到,边
作势找扫帚,边比比划划地打着手语——娘自那晚为我喊魂后,声带就拉坏了!因
为娘听“三相公”说,
就算不是亲娘,只要娘心在,魂魄都是能喊回来的。
(选自《大观<东京文学>》2016年01期,略有删改,作
者:徐建英)
5.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相关情节及二丫的心情。(4分)
村人告知身世时不信→
→得到娘确认后高兴→大丫取笑时气愤→ →娘为“我”喊魂
时感动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5分)
(1)
娘听了当即怔了一下,
神情很不自然
,但她随即
哈哈大笑
起来:你个傻二丫真
是捡来的呢!(加点
...........
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上游
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一个女婴,叫二丫。”“上游漂来一只大木盆,盆中放了
两个女
..
.
婴
,
一个叫大丫
,
一个叫二丫
。”(大丫、二丫的话同中
有异,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味?)
...........
7.结合全文,简析文中划线句的作用。(3分)
答:
8.文章为何以“喊魂”为题?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一)5.①众人多次说后疑惑②娟子告知真相后难过 6.(1)答案示例 例:“怔了一下”
是因为娘胎对
“我”这个问题感到突然(没有思想准备),“精神很不自然”表现娘的尴尬。“哈哈大笑
”是娘掩饰自己
尴尬的一种方式(给自己思考回答二丫问题的时间),同时也是娘的一种策略,正话反说
(玩笑话>,以便“我”
在娘与別人一样的玩笑中,相信她是亲生的。这样写,突出表现出娘呵护二丫的
良苦用心。 (2)答案示例 例:
大丫的话纯粹是玩闹取笑;二丫的话除了玩闹取笑,另有深意。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亲生也罢,非亲生
也罢,在家中、在父母眼里,“我”与“大丫”地位完全一样
,受到的关爱完全—样。7.答案示例 例:这
个场景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引出了“我”的
身世之谜;为下文“我”探寻是不是亲生这一情节的展
开作了铺垫,与结尾部分相照应,使文章结构自然
而圆润。8.答案示例
例,因为“喊魂”是小说的关键情节,
不可或缺;“喊魂”是一种民间习俗,使小说具有神秘色彩, 增
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同时,借母亲喊魂表现
对待非亲生子女,“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母子情深;另外,
作者借文中娘为捡来的野伢子的“喊魂”,歌
颂中华文化体大的包容心及人世间博大的爱。
【2016·浙江省金华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15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
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
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
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
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
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
脚板蹬着千层底的
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
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
他和小船渐
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
厅”,船楼的
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
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
,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
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
br>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
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
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
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
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
,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
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
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
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
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
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
各色彩
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
动人啊。
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
倒进垃圾篓。
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
能捞。”
“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
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⑪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
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
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
了……”
⑫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
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
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
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
枪吧。
⑭夜渐渐深了,街市
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
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
9.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
人物
第一位清洁工
第二位清洁工
内容
外貌
身瘦衣宽,脸长长的
①
摇橹
不愿意绷紧肌肉
②
捞垃匆匆赶到 捞起来用力
③
圾
倒
10.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①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
漂
进桥孔。
.
答:
②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
驱驭
着小船离去。
..
答:
11.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
分析。(2分)
答:
12.第⑥段写道
:“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
当时的心
理活动,40字以内。
答:
13.文章
结尾:我在楼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
感悟。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9-13题。(15分)答案:9.①身如铁塔,头大颈粗;②大手掌着橹把;③漫
不经心。10.
①“漂”写出了小船顺水而行的缓慢轻盈的情态和清洁工的悠闲自在。②“驱驭”即“驱赶”,
写出清洁
工驾船之用力。11.写出了外界的喧嚣,反衬清洁工内心的宁静。12.符合语境即可。示例:要是
我
能成为这条小船的主人,飘然来去,逍遥自在,那该多好啊!13.第一层:只关注莲花灯的命运等文章表
层内容,理解肤浅或有偏差。示例:那些莲花灯,被扑灭捞走,真是可惜。第二层:只关注其中一位清洁工的工作方式,理解欠深刻,表达清楚。示例一:第一位清洁工
工作轻松,悠闲自在。示例二:第二位
清洁工工作方式粗鲁,不近人情。第三层:能关注文章整体内容,综
合分析两位清洁工的行为,具有较鲜
明的感情倾向,理解较深刻,表达清楚。示例:文章的两位清洁工从事
同样的工作,但工作方式却截然不
同,第一位自在从容,第二位急躁粗鲁,对比鲜明。第四层:从文章写作
意图和表现主题角度阐发,能上
升到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对比,理解深刻,阐述全面,表达简明。示例:文
中两位清洁工的两种工作方式
,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享受工作,感受生活的乐趣,悠然自得、
逍遥洒脱;另一种功利死板
、疲于应对,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
【2016·浙江省丽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