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题解答技巧

绝世美人儿
972次浏览
2020年12月29日 14: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贸易公司是做什么的-忽略的反义词

2020年12月29日发(作者:龙千玉)


记叙文阅读题解答技巧

一、记叙文分类1、写景散文 《济南的冬天》2、叙事散文 《背影》3、抒情散文 《雪》4、小说 《芦花荡》
(一)词语的考查
1、理解含义 题目举例:山东省2009年中考统一招生试题
2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只须花少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气味。
(2)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
答案:
(1)原指人的容貌和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季节的颜色。
(2)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累的经验。
只要求谈含义,不用谈作用,就不用谈。
2、分析表达效果:
题目举例:
重庆市2009年中考统一招生试题
14、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②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答案:
① 表达孩子们希望得到指导的心情很迫切。
② 表现出孩子们为音乐会的极大成功而忘记病痛、自豪快乐的情景。
(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分析
1、分析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不是简单罗列。
2、句子分类及其作用:
开头句:总领全文、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结尾句:点明中心 (卒章显志)、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线索句:贯穿全文,使文章紧凑。
中心句:强调、紧扣主旨,揭示中心。
哲理句:具有启迪作用,画龙点睛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
疑问句:其表达鲜明、强调,激发读者思考作用。
矛盾句:具有强调作用,侧重于矛盾的一个方面。
写景句: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 环境特点;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或人
物心情、感情); 突出、深化主题。
引用故事传说: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引用诗歌:丰富强化文章内容,是描写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有意境美。
引用名言: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引用典故:议论文是例证,证明论点;其它类阅读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点亮文采。
3、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征。 借代:以简代繁、以虚代实,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对偶:语言整齐,有节凑感,表意凝练。
拟人:人格化,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排比:节奏鲜明,有气势,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设问:突出强调,引起思考,增强表达效果。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4、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首先,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用原文中的语句来 回答,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
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 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做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三)表达方式考查1、分类: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 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
(10)环境描写(11)细 节描写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四)续补、仿写
答题指导:一仿句式结构;二仿修辞手法;三仿语法(填写的尽量是词性相同);四仿语意的内容和范围,应表达 出与上下文和
谐的句意。
(五)语言赏析
赏析句子的题怎样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 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使用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先把这个特点解释出来,运用“句子分
类及其作用”表中的语句。
2、再分析其中修辞的作用: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 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运
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表中的语句进行分析。
3、分析语言特点: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 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
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 重点词语加强分析,从
中获取有效信息。
4、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每个句子 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 的一
部分。
请看下面的示例: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 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
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 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
动活泼,富有 生气。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 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
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这个句子还起着引 导下面文字的作用。
三、主题及写作手法考查
(一)提炼主题1、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2、文章主题?方法:看题目,看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的思想(性
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比如《背影》的中心意思是: 通过车站送别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之情。
3、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突出:(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二)分析人物
可参考以下词语:
多重性格 乐天达观 成熟稳重 幼稚调皮 温柔体贴 活泼可爱 普普通通 内向害羞 外向开朗 心地善良 聪明伶俐 善解人
意 风趣幽默 思想开放 积极进取 小心谨慎 郁郁寡欢 正义正直 悲观失意 好吃懒做 处事洒脱 疑神疑鬼 患得患失 异想天
开 多愁善感 淡泊名利 见利忘义 瞻前顾后 循规蹈矩 热心助人 快言快语 少言寡语 爱管闲事 追求刺激 豪放不羁 狡猾多
变 贪小便宜 见异思迁 情绪多变 水性扬花 重色轻友 胆小怕事 积极负责 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 实事求是 务实肯干 老实巴
交 圆滑老练 脾气暴躁 慢条斯理 诚实坦白 婆婆妈妈 热爱祖国 爱护集体 ………
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物的分析,是先指出 其身份,再分析其性格;或者前头是表示其性格的一两个词语,后面指明其身份。比如:
这是一个心地善 良、成熟稳重的中学生形象……
(三)事件过程
1、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 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
件)(4)总分 总(掐头去尾)
2、概括出某个片断中的事件变化?请看两个例子: 例一:2009年宁波试题
读短文《带河流回家》,完成……
原文略。
16、本文有层次地写出了宁波河流四 个方面的特点,请根据文意将体现宁波河流特点的词语填到相应的括号中。
( )——(历史、风物、走向)——( )——( 时代气息 )
答案:诗意生活(毓秀河流) 充满爱心(爱的河流)
2009年金华试题
例二:读《那盆水仙花》做题
原文略。
5.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老头闯课堂)——(“我”善待老头)——(同学帮老头)——( )——( )
答案:老头送水仙 老头救人牺牲
(四)找出记叙的线索
记叙的线索大致有: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以人物为线索,如《信客》以信客的为人为线索,《芦花荡》以老头的性格特征(过于自信)为线索;
以空间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事件为线索,《老王》以我们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以物品为线索,《我的第一本书》以书 为线索,《背影》则以背影为线索;李森祥的《台阶》以台阶为线索。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另外,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即明线和暗线。比如 《藤野先生》,表面上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
组织典型材料的,同时又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 暗线,同时地点的转换也可看做是线索:在东京—在仙台——离开仙台后。
(五)写作特点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 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详略得当
成功的文章,一定是详略得当的典范。我们分析它的写作特点,除了从前面的九条中找一点或几点外,别 忘了这一点。凡是对主
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 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阅读记叙文,
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 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

四、感悟探究考查
这是近年来语文阅读题考查中越来越多的一种题型。最能看出我们是不是读懂了原文,有没有相应的语 言表述能力。
(一)拓写心理活动
例如2009年浙江义务试题中:
读短文《温暖的扑克》,做题:
9、文中画线句子“‘那就这样吧,我要了。’我毫不犹豫地 说。因为,我想_________”请你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把“我”
这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 描写出来。
例:我想,她的确是个实在的女孩,年龄也比我小得多,应该还是学生,说不定还是每一次 在课余时间打工呢。可从“实在”、
“‘年龄小’或‘学生’”、“第一次打工”等方面描写,意思对即 可。
解答提示:要充分读通原文,切合人物身份,大胆进行拓展。
(二)评价人物事件
也请大家看例题一:
2009年省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卷中,读短文《保姆》,做题:
22.文中写道“ 她的长相奇难看”“马秀花的男人是因为嫌她丑才和她离婚的”。作者两次写到马秀花难看的长相,你认为其用< br>意是什么?


23.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由“马秀花”自然会联想到课文中的“阿 长”“老王”等任务,其实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
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人,为什么 ?
答案:
22、衬托马秀花的内在美(以丑衬美)。
23.能围绕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就“关爱、帮助、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等其中一点进行阐述即可。
例题二:
2009年浙江温州市试题
读《老屋》完成题目:
14、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
答案: < br>示例一:我觉得作者这肃决定是对的。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 的心灵就有了归宿;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神的家园,比如人们搬迁或远行 时,总是对故园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作者的
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示例二:我觉得作者这 样决定是不妥的。虽然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使他的灵魂有了归宿,但是一味沉迷于
过去,往往会牵绊住人生前进的步伐;时代在发展,拆除老屋,重建时尚的新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屋还是 应该拆的。
示例三: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不妥之处。道理在于:老屋里保藏着他 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
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不妥之处:人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拆除老屋 ,重建新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例题三
2009年四川凉山试题:
1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
答案:
14.最后—句点明并升华了文章的主旨,黄色的菊花勾起了作者对孩提时的美好回忆 和对荚的追求,驱散了秋天的寒意,让心灵
一片温暖,而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已不言而喻了(意思基本符 合即可。)。
解答提示:
先提炼出人物的品质(结合第三板块中的“分析人物”),然后本 着积极、公正的观点发表看法。一定要符合字数要求,如无要
求,则需在三句话之上。
从第二 组例题里,我们可以看出,你不一定都要说“yes”,你可以说“no”,但一定要理由充分,同时理由要符合 社会主义道
德的基本要求。
(三)关注人文、环保
先看例题一:、
20 09年绍兴市试题,读《宋朝的雨》,第9题:请你写一则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语”,向你的同学推荐上面这 篇文章。
答案:
宋朝的雨能落千年而长久清丽,今朝的苏堤能经百世而依然迷人,那是因为 苏轼,因为诗人的一项治湖工程。《宋朝的雨》,开
篇撑伞,收尾沐雨,让我们生动感知到那位才气的鲜 活诗人,真切感动于那段造福为民的历史佳话。不仅是故事,流泻的,还有魅力和
意境:西子湖畔的雨, 丝绸织就的伞,美丽串成的文字,诗意洋溢的情怀……历史和今天,清新和厚重,生命和永恒,诗情和哲理,在< br>《宋朝的雨》里,穿越时空,横亘古今,和谐交融,自然天成。
这是人文类题目,还有很多关于 民族传统、民族节目的试题,都需要积极调动你的文化积累,遵照科学的、辩证的观点去积极谈
论。
属于这一类的试题,还有要求写出相关诗句,增加相关事例,讲述你的经历……等等,我给你的窍门是:
不怕困难,积极作答

带字图片-孔子的故事


老兵你要走吉他谱-三月三图片


数据库损坏-营销培训课件


戏曲的角色-防溺水手抄报图片


温的组词-企业成本控制


qq情侣头-古诗文翻译


考博士-沟通的重要性


dnf新年活动-锲而不舍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