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六年级语文《匆匆》教学反思
宝墨园-群众意见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
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
了
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了
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围绕重难点,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以读促悟:语文的学习
离不开读,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本节课,我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从听读录音读准字音,到朗读课
文读懂文心;从静心默读到个性品读。这些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
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
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
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首先,我请同
学们欣赏的是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匆匆》,
孙先生的朗诵具有深厚的内功,他的声音有一种奇特的
魅力,仅三言
两语就会抓住你的心,对没有接触过文本的学生来说非常恰当。因为
上次上课时,
学生是现场发文章,现场上课,从未接触文本。接着是
自由朗读、再次是展示朗读让你感受到“匆匆”的
句子、还有将自己
独特的感悟融入朗读中,让同学听,并谈体会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
生真正走
进文本,实现了学生、文本、作者的三者对话。符合“让学
于学生,还学于学生”的理念。学生主体地位
得以彰显,而教师的引
领作用也得以展现,教学落到了实处。
2
、学法迁移。在师生共同品读的过程中,我借用余秋雨对散文
的定义:“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
以及共同的思考。”潜移
默化传授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倾听、思考、对话”三部曲,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此法学习文章,随即又共同总结学法:当你用
心倾听和朗读了作者的话语之后,再
和作者一起思考,你会突然发现,
你能听到作者在和你一起对话,这就是一种品读。形成认识后,我再<
br>让学生用倾听、思考加上读和作者对话,继续品读文中其他部分。学
生用学得的方法指导自己品读
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品读中不断获
得学习成功。
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扎
实有效,下课后孩子能从课堂上带
走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能体会读文的快乐,能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增<
br>强自信心,能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有法可循。
3、读写结合:
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
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
”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个例
子呢?著名作文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
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
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
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仿写,发挥
他
们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学会仿写,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品
评其中的锦词佳句,学习其立意和写作
技巧等,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中,我让学生先读文中的句子,“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
子从水盆里过去……”,让学生仿说一句自己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
接着让
学生去发现,文中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不仅仅是“过去,过去”,
还有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飞去
”、“跨过”、“溜走”等,
我让学生给自己刚说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动词,学生信手拈来,句子也
立刻生动了。我慢慢加大难度,你能一下子说两句吗?你能想一想后
说出三句吗?学生的思路开阔了,
说得渐渐多了,也顺了。课后作业
中,我让学生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落实了写。
总之,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
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
文性统一”的佳径。
4、自主探究:学习中,我多次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初读课文,我让学生独立思考从文章哪些地方读出了时光的匆匆;倾听朗读之后,
我请学生跟着作者一起思考,
要求读懂文中一到两处,并在文中做简
单的批注。这个环节我给足五分钟,要求大家不装样子,不走过场
,
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再如快速默读课文,让学生在感受深的地方写
写自己的体会;还如学生
将自己的体会融入朗读中,其他同学听后谈
感想,学生自主评议等。
《课标》明
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当学生真
正成为发展的
“主体”、学习的“主人”时,学生的眼睛才亮、脑子才灵、心灵才
明、智慧火花
才能迸发。教师要成为“幕后推手”,要心甘情愿地让
学。因为学生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学生的发展才
是教学之根本。
当然,课还有很多的不足,希望老师们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