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与教学反思

萌到你眼炸
729次浏览
2020年12月29日 15: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更昔洛韦-柳州龙潭公园

2020年12月29日发(作者:茹萍)


15.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文章的写作
顺序,学习运 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 能力、经验的增长,
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
的语言表达情感 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 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用力地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
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现在,请大家谈一谈你 对夏天的印象或感受。(自由交流)
2.(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标出课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重点指导写好“蕾”“缝”“藓”“谚”四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 出课文的中心句。(学
生自由讨论,指名说)
2.快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 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
生长的时期?(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找出文中至少两处你认为比较关键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四、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内容
师:夏天是多姿多彩 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
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教师相机板书 :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二、研读文本,感受生长
(一)(课件出示:夏天 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结合这个句子,自由读课文,思考:作
者描写了夏天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 什么特点?然后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1.师:谁能说一说,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第2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生 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指名说,教师
适时指导)
小结:生物在夏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你从哪句话、哪个 词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学
生自由发言)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2)“昨天是苞蕾, 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能用
“昨天……今天……明天……”说一 句话吗?
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 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在写作文时,我们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 事物的特点去写。
4.指名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生长的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四)第3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像这些有生命的植物、动物 在夏天里都在生长,那么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马
路在夏天里是否也在生长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课件出示)师: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将文中提到的无生命的事
物生长 的特点说出来吗?
3.夏天,连柏油路也软绵绵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
(五)第4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2.理解两句谚语。(课件出示)
3.师:正如文中所说,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 尽量地用力地长。“热天”“长”
分别指什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 交流,提示:这句话
告诉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的增长,不要错过时 机。否
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三、回顾课文,归纳语言特点
1.思考: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指导写作方法) 2.归纳:本文语言的特点。(文章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
达虽没有华 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四、总结全文
是啊,自然界 的一切事物在夏天都有力量的生长着,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人生中的
夏天同样有力量的生长,让我们 带着这份美好,再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教学板书】
15.夏天里的成长
植物 山水
动物 铁轨
马 路人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注重提升
朗读、感悟的层次。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词句,品味语 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
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
识。努力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亲自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明白人也要珍惜时间,积 极争
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的道理。
16.盼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
的技巧。
3.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像一束花朵,绚丽多彩, 童年像一只小鸟,欢快成长,童年是美丽的,
童年有许许多多的幻想和梦想!盼望沐浴着春天的阳光,盼 望在秋天里收获丰硕
的果实,而作者小时候又“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盼”。(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重点生字词。
2.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3.同桌互查生字词认读,教师巡视指导。
4.结合课文,查找工具书,理解下面词语。


窸窸窣窣 厚墩墩 小心翼翼 玛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盼的是什么?为 什么会如此地“盼”?课文是
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说一说)
3.请找出至少两处描写“我”“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
(1)妈妈送给“我”一件雨衣,“我”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我”穿上雨衣,被妈妈看到后,她有什么反应?体现了什么?
2.齐读课文第3自然 段,说说作者为什么盼望天气变化,画出描写作者“盼”
的心理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3.指名读第4自然段。
(1)赏析句子: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 地笑。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间接地写出了天气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欢快心情。)
(2 )思考:天变了脸色,“我”有哪些具体表现?“我”的心理活动是怎样
的?(学生自由说一说) 4.“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你从句中的两个“ 安安静静”体会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词书写情况,继续学习课文《盼》,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体会
1.自由读5~15自然段,体会“我”“盼”的内心活动。思考:
(1)“我”在听到妈妈 让她听英语讲座时,有什么表现?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你认为她以前也是这样的表现吗? 为什么?
(2)为了能够达成自己小小的心愿——雨天穿上雨衣到外面玩耍,“我”想
了什么 办法?对妈妈说了哪些话?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齐读第17自然段。说说作者描写了雨停之后的景象。
3.下雨了,为什么“我”的心像 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而且理直气壮地打开
柜门拿出雨衣,体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活动?(激动 、兴奋)
4.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运用拟人的
修辞手 法,体现了“我”欢快自豪的心情。)
5.你从“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这句话中体会到
了什么?
6.面对外边正在下着的雨,“我”为什么会有担心?“我”在担心什么?
三、写作特点归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
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教学板书】
16.盼
试穿绿雨衣
盼望下雨穿绿雨衣
下雨穿绿雨衣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关键是体会文中围绕“盼”来展开作者的情感 变化。在教学中,我引
导学生先找出作者为我们叙述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则涉及人物的对话描写,并< /p>


且渗透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另外,在文中还有多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
句 子,以及描写“我”在天气变化前后的行为表现的句子,通过品读这些句子,
学生能够对“我”“盼”的 心情感同身受。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提示,从提示的12个汉字(或从其他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
深的汉字写作。
2.能围绕所选择的汉字,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能围绕中心
意思精心选材。
3.在写作之前,应先确立中心,并列出提纲。
【教学重难点】
1.确立习作的中心意思,并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
写作。
2.精选典型的材料或事例,以突出习作的中心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当你写作时,你是如何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并 进行选材的?你认
为确立文章的中心是否重要,为什么?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二、初试身手
1.(课件出示“初试身手一”)思考:习作中怎样选择合适的材料?
明确:根据确立的中心思想,选择与中心意思有关的,突出主题思想的素材。
2.(课件出示 “初试身手二”)师:从出示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
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自由 交流)
三、审题
1.学生自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出示),思考:你要选择哪一个汉字?
2.指名说自己选取的汉字及选择的理由。(学生自由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四、习作指导
1.学生选择一个汉字作为题目并进行相互交流,思考习作中要 表达的中心意
思。(教师适时指导)
2.选择了主题,要先确立文章的体裁,再进行选材,并围绕文章的中心来选。
明确:可以采 取记叙文的形式,记叙某件事,也可以采取小说或讲故事的形
式,但选材一定要典型,且能体现中心。
3.教师归纳习作重点:
(1)写作之前要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注意选取典型的事例。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5)在写作之前,可以先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
意思。
五、习作例文赏析
1.师:阅读习作《爸爸的计划》,试着说一说习作是怎样凸显爸爸爱订计 划
的特点的。(学生自由交流)作者为什么将订暑假计划这个事写得很具体?
2.师:阅读习 作《小站》,说说习作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是如何一
步一步表达自己出来的。(分小组讨论,指 名说)
六、自主成文,小组互评
1.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2.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教师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学
生习作的优点,并进行推荐 。
七、习作修改
1.学生重读自己的习作,自主修改。教师巡回指导。
2.修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教学中,学生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汉字作为题目,
并能围绕中心意思,精选典 型事例进行描写。在习作欣赏、修改环节,学生能够
积极参与,在学习借鉴别人优点的同时,也主动地修 正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


歌曲歌唱祖国-我是花儿


新品牌如何推广-汽车驾驶员年终总结


惫的组词-窗作文


celibate-环保小文章


apple笔记本-德智体美


澳门概况-祝福语大全


尤二姐-地下湖北佬


适销对路-述职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