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分类讲解
青蛙表情包-刨冰进行曲舞蹈
六年级数学上应用题讲解
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考试
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们在解答此类型的难题时,必须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具备整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学会画线段示意图。
3.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
一般分数应用题
例1:某班女生的67,正好是男生的34,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
分析:女生的6
7,正好是男生的34,反过来说,男生的34即是女生的67。
男生的34是24×34,即18人,
18人是女生的67,要求女生的人数,就是
已知女生人数的67是18人,求女生的人数用除法。
解:24×34÷67=24×34×76=21(人)
答:女生有21人。
方法点睛:正确地判断“标准量”“比较量”以及比较量的对应分率。
例2:一根铜丝长10米,第一次剪去它的25,第二次减去310米,还剩下多
少米? 分析:注意25与310米的区别,25是分率,说明第一次减去全长10米的
25,而第二次减去
的长度是310米,也就是30厘米,所以,总长-第一次剪
去的长度-第二次剪去的长度=还剩下的长
度。
解:10×(1―25)-310=6-310=5(710)
答:还剩下5(710)米。
方法点睛:注意25与310米的区别。
例3:菜园
里西红柿获得丰收,收下全部的38时,装满3筐还多24千克,收
完其余部分时,又刚好装满6筐,求
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分析:可以从“收下全部的38时”着手,其余部分必然是1-38=58,总
千
克数的58是6筐,依据这个对应关系,总筐数就是6÷58=9(35)筐。收
下全部的3
8就是9(35)×38=3(35)筐。
解:其余部分是总千克数的几分之几:1-38=58。
西红柿总数共装了多少筐:6÷58=9(35)筐。
收下全部的38就是:9(35)×38=3(35)筐。
3(35)筐比3筐多多少筐:3(35)-3=35筐。
1
每筐是多少千克:24÷35=40(千克)
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40×9(35)=384(千克)
综合算式:24÷[6÷(1-38)×38-3]×[6÷(1-38)]
=24÷[3(35-3)]×[6÷58]
=24×53×9(35)
=384(千克)
答:共收西红柿384千克。
方法点睛:根据题目中的条件
可得一筐西红柿的35正好是24千克,“量与百
分率”的关系已经直接对应,求每筐的千克数的条件完
全具备。
转化单位“1”的分数应用题
确定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数
量关系的主要线索。有的分
数应用题结构比较复杂,数量关系也比较隐蔽,单位“1”往往多而不统一,
那
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单位“1”。单位“1”选择的
不同,直接影
响到解题的繁简。
下面我们给出多种题型,帮助你正确寻找单位“1”,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 例1:有一本80页的书,分三天看完。第一天看了它的14,第二天看了余下
的23,第三天看了
多少页?
分析:本题的单位“1”变化了。
解: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即80×14=20(页);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23,所以第二天看了(80-20)×23=40(页);
第三天看的就是80-20-40=20(页)。
也可以这样解:第三那天看的是余下的1-
23=13,用80×(1-14)=60
(页)得到第一天看后余下的页数,再用80×13=20(
页),就是第三天看的
页数了。
答:第三天看了20页。
方法点睛:找准单位“1”。
例2:一堆碎石,第一次运走它的14,第二次运走的是第一次
的23,第三次
运走余下的47,这时还剩下8吨。这堆碎石原来有几吨?
分析:剩下的吨数
÷对应的分率=碎石总数。题中三个分数的单位“1”不同。
必须转化成都以一堆碎石为“1”的分数,
然后求剩下的分率。
解:(1)第二次运走一堆碎石的几分之几?14×23=16
2
(2)第三次运走一堆碎石的几分之几?(1―14―16)×47=13
(3)这堆碎石有多少吨?8÷(1―14―16-13)=8÷14=32(吨)
答:这堆碎石有32吨。
方法点睛:三个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以一堆碎石为“1”的分数。
例3: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0,冰化成水体积减少几分之几?
分析:增加的110是水的1
10,而减少的几分之几则是冰的几分之几,只要注
意转化单位“1”,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解:“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0”,把水的体积看作1,则结冰后体积是1+110
=1110。而冰
化成水后,体积由1110减少到1,减少了水的1110-1=110,
是冰的体积1110的110
÷1110=111。
答: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了111。
方法点睛:此题关键就是在单位“1”的变化。
倒推法解分数应用题
倒推法解题是
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和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
往前一步一步地推算,知道找到最初的数
据。需要用倒推法解题的数学问题经
常满足这样的条件:已知最后的结果以及到达最后结果时的每一步具
体过程。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对应量、找准单位
“1”。
例1:仓库里有一些粮食,第一次运出总数的13又4吨,第二次运出余下的
13又4吨,第三
次运出余下的13又4吨,最后还剩12吨。这个仓库原有粮
食多少吨?
分析:从最后一步往
前推,用(12+4)÷(1-13)=24(吨),可以得到第
三次运粮之前的库存。再用(24+4
)÷(1-13)=42(吨),得到第二次运
粮之前的库存。最后用(42+4)÷(1-13)=6
9(吨),就得到原来库存粮
食的吨数。
解:根据分析列式,第三次运粮之前的库存:(12
+4)÷(1-13)=24(吨);
第二次运粮之前的库存:(24+4)÷(1-13)=42(吨
);原来仓库的库存:
(42+4)÷(1-13)=69(吨)。
答:这个仓库原有粮食69吨。
方法点睛: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向前推。
3
例2:山顶上有棵橘子树,一只猴子吃橘子,第一天吃了全部的110,第二
天
吃了当天树上的19„„第九天吃了当天树上的12,第十天将树上剩下的10
个橘子全部吃
完,问:树上原有多少个橘子?
分析:这10个橘子是第九天的12,所以第九天的橘子为:10÷1
2=20(个);
这20个橘子又是第八天的23,所以第八天的橘子为:20÷23=30(个);以
此类推,就可知树上原有橘子为:10÷(1-12)÷(1-13)÷„„÷(1-
19)÷
(1-110)=100(个)。
解:10÷(1-12)÷(1-13)÷(1-14)÷(1-1
5)÷(1-16)÷
(1-17)÷÷(1-18)÷(1-19)÷(1-110)=100(个)
。
答:树上原有100个橘子。
方法点睛:倒过来推,从第十天的10个橘子向前推。 <
br>例3:蓄水池装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注满一池水,单开
甲管需要3小时,
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4小时,
单开丁管需要6小时。现在池内有16池水
,如按甲、乙、丙、丁、甲、乙、
丙、丁„„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多长时间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分析:设整池水为单位“1”,则甲管1小时的进水量为13,乙管1小时排水
量为14,丙管
1小时的进水量为15,丁管1小时的排水量为16,四个管各
开放1小时(共4小时)的进水量为:1
3-14+15-16=760;如果四个
管各开放6小时后,则池内存水量为16+760×6=16
+710=1315。
这样似乎是合理的,但倒退回去看一下,先补回丁管放出的16,这时池内的存
水量为1315+16=3130,这已经超过池子的容量了,说明在此之前已经开始
溢出了。
如果四个管子各开放5小时后,则水池内存水量为:760×5+16=34,所以
可以看出四
个管子各开放5小时(共20小时)之后,水没有溢出来,池内存水
量为34,所余容量开放甲管后即可
注满,所用时间为(1-34)÷13=34
(小时)。
解:13-14+15-16=76
0,760×5+16=34,(1-34)÷13=34
(小时),5×4+34=20(34)。
答:经过20(34)小时后水开始溢出。
方法点睛:如果整池水为单位“1”,则可以求出
每条水管1小时的进水量和排
水量,从而也就可以求出四个水管放一轮的进水量,然后就可以求出第一次
充
4
满水池所用的时间,也就是四管开放相同次数后,池内尚存
的容量应恰好不超
过甲管开放1小时的进水量。
例4:有甲、乙两筐苹果,从甲筐取出14放
入乙筐后,又从乙筐取出14放入
甲筐,这时两筐苹果的个数相等。原来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几分之
几?
分析:因为两筐苹果的和不变,可以把两筐苹果的和看作单位“1”,这样最后
甲、乙两
筐的苹果数都是12。
解:由题意可知,从乙筐取出14放入甲筐,乙筐组后占12,所以当乙筐没有
运出苹果到甲筐时,乙筐占单位“1”的12÷(1-14)=23,甲筐就是1-
23=13
。再往前推,“甲筐取出14放入乙筐”,则甲筐原来占单位“1”的
13÷(1-14)=49,所以
原来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4÷(9-4)=45。
答:原来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45。
方法点睛:找准单位“1”,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