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周长的认识听后感
河豚鱼图片-地震作文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周长的认识-《周长的认识》听后感
《周长的认识》听后感
上杭溪口中心小学 温春招
《周长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上
册第七单元第83页的内容,它
是“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
学内容之一。本节课是
在学生认识了三
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
br>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今天有幸到上杭
实小听了两位名师的观摩课,她们都能
从学生的生
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
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认识和理解周
长的含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下面我
就粗谈一下对这两节课听后的感想。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
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
设生动有趣、
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
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周长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
的,机械地学习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
兴趣。本次两
节课都为学生学习周长提
供了一个亲切熟悉的环境。课的开始,
黄老师就让学生观看学校的剪纸
社团活
动视频,让学生发现剪纸社团活动的小
朋友是先用记号笔先描好各种图形的边
线
,再沿着这些边线剪出各种漂亮的图
形。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周长,自
然、贴切。而张老师
也用蚂蚁运动会的
情景设疑,黄蚂蚁与蓝蚂蚁谁跑得路程
更长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习,张老师用鼓励的语言“等我们学习完
本节课的知识后我们便可以帮他们解决
了。”
这样抓住每一个学生好胜的心,极
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为周长概
念的建立打下了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建立表象。
概念的建立是概念教学的中
心环
节,也是整个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
步。这需要学生对具体事物进行感知、
辨别
,并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
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有
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
生正确地建立数
学概念。由于一个概念在其形成过程中,
往往附带着许多无关特征,而这直接影
响到学习的难易。在揭示概念的内涵时,
教师要让学生抓关键词,把握事物的本
质特征
。如,在学习“封闭图形一周的长
度,是它的周长”这一概念时,就应抓住
“封闭图形”和“一
周”不放,从而让学生明
确“周长”这一概念的两个基本条件,加
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本次黄
老师通过
思考“怎样才算跑了操场的一圈”让学生
明白就是从操场的某个起点出发,沿着
它的边线跑,又回到起点,就是一圈,
即数学中的“一周”。接着让学生通过“描
一描”、“
估一估”“说一说”找出圆、长方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形、叶子、五角星等图形的周长。然后
用“是不是每个图形都有周长呢?”再出示角的图形,指名说出其边线。此时学
生发现在角的一个起点出发,沿着边线
走回不到起点
,黄老师便告诉学生这种
回不到起点的图形叫“不封闭图形”,相
反地从某个起点出发,沿着它
的边线跑,
可以再回到起点的图形叫“封闭图形”。
进而得出周长的另一个关键词“封闭图形”。最终概括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
度,是它的周长。”而张老师却用课件演
示黄蚂蚁
从四边形操场的某个起点出发
跑回起点,学生明白黄蚂蚁正好跑了一
周,正是从四边形操场的某
个起点出发
跑回起点,而蓝蚂蚁从一个不规则的图
形操场的某个起点出发还没跑回起点,
就累了,让学生感受到这样不是一周,
要继续加油回到起点才是这个不规则图
形操场的周长。
接着让学生分别摸一摸,
找一找,说一说数学书封面、课桌表面、
树叶的边线,通过大量的实践
活动体验
什么是“一周”。最后通过对各种平面图
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形的分类得出能围成一圈的图形是“封
闭图形”,否则叫
“不封闭图形”。这样得
出周长的另一个关键词“封闭图形”,最
终归纳出周长的含义。可以说
她们俩是
殊途同归,让学生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
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而认识周长的
含义。
三、因势利导,探索发现。
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
后
,两位老师都让学生经历根据周长的
含义测量出图形的周长的过程。周长的
认识他们都让学生思
考:怎样才能得出
这些图形的周长呢?黄老师是这样处理
的:学生拿出印有梯形、长方形、爱心
桃的学习卡,先放手让学生测量出数据
并计算周长。测量中若出现有问题,请
教老师。
果然,当测量到心形的周长时,
学生便问用直尺测量不出心形的周长,
黄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
,心形的边线
是曲的,谁有什么办法量出它的边线?
这时一学生便想到先用绳子来围,同时让学生上台演示操作步骤,先用绳子围
5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心形的一周,接着把多余的毛线剪掉,
最后把毛线拉直,
放到直尺上量便得到
了心形的周长。进而体会“化曲为直”的
方法。突破此难点后,让学生说出
梯形
周长是先量出各条边,再把各条边相加,
长方形上与下、左与右的长度相同,测
量
时不用这么麻烦,没有必要把所有的
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
次就够了,不过计算
时应加四条边。这
样选用了有代表性的三种图形让学生体
会如何测量各种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从
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