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说课稿
墙绘图片-我的班级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长》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
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是一堂概念
与计算相结合的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
P100~P10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新课标里提到“数学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
形
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和教
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
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
标分别为:
1、
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
具体图形的周长。
2、
结合具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能活动,探
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
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
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
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周长的概念以<
br>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
第1页共6页
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我给这个课时的教
学重点定为两个:
1、 周长的认识。
2、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树叶图片。
(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
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
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
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
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
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探索对比,引入概念。
在生活中,学生更多的遇到的是具体图形,而特殊的长方形
和正方形会出现得比较少,所以在第
一个层次我采取了从一
般到特殊的教学模式。以常见的树叶为例抽象出周长的概
念。首先创设一
个具体情境:为了迎接五城会的到来,小瓢
第2页共6页
虫星星积极开始了体
育锻炼,每天都会到青叶操场上跑步。
用多媒体演示小瓢虫星星在青叶操场上两次不同的跑步路
线,让学生观察跑步路线是否相同,分小组讨论不同在哪里,
在矛盾形成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而
涨,当学生观察
得出结果:一次沿着青叶的边沿从树根出发最后跑到终点刚
好跑完一周,另一次
还是沿着树叶的边沿从树根出发但是最
后没有跑回树根,离一周还差一点。在此同时教师揭示周长
的概念:刚才星星第一次跑的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
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
这个图形的周
长。通过两次不同爬行过程的比较,学生的脑中形成了周长
完整的表象。在这一教
学层次中不是把周长的概念教给学
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比较,
合作交流,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提供感性材料,最后再水到
渠成的揭示周长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落实概念。
在学生的具体观察,比较后,教师揭示了周长的概念,学生
对周长有初步认识之后,出示多种具体图形,让学生动手自
己在手中的卡片上描一描这些图形的周长,
从而使学生对知
识进行类化使学生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
体内容的概括: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
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
学生直观认识了
第3页共6页
周长了之后,通过描一描周长这一操作活动,拓
宽学生对周
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
三、因势利导,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
次飞跃:一次是
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在学生对周长有感性的认识
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分小
组讨论要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怎么办?讨论估计有三种情
况:①
用绳子量套在图形上,在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绳子的
长度②把图形简下来在直尺上滚动③量出各条边,再
把各条
边相加。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用绳
子量不方便,存在误差;滚动
剪下来的小实物可以,大实物、
画在黑板上或是固定的图形就不行;最好的方法是先量出组
成该
图形各条边的长度,把各条边相加得出该图形的周长。
但是量几条边呢?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图形没有必要
把所有
的边都量出来,相同长度的边只需要量一次就够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以下
几种做法:
长方形的周长:①4+2+4+2=12(厘米)
②4×2+2×2=12(厘米)
③(4+2)×2=12
(厘米)
第4页共6页
正方形的周长:①3+3+3+3=12(厘米)
②3×4=12(厘
米)
在学生展示出不同算法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出
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计算方法,新课标提倡算法的多样法,而现实
生活中正正规规给出长宽求周长
的例子少之又少,为了更好
的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唯一,
不总结公
式。
四、解决实际问题。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
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
动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
察于观察对象的选
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
伍校长想在咱们学校
周围修上一堵新围墙,你能帮伍校长算算围墙要修多长吗?
与当今“教师
”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
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
学,颖
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
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
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
br>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
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
第5页共6页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
又称“教师”为“教员”。
新课标里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计
算方法后
,让学生求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觉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
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
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
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
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
、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
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
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
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