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导学案

温柔似野鬼°
666次浏览
2020年12月30日 07: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mp3播放顺序-加油的图片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衡位)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导读提示
主备
单元
主题
内容
概述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周长的含义, 长方
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1.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
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
目标
3.在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
维。
4.在认识图形周长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
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通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等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运用 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单元重
难点
重点:掌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
难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公式。

1、观察欣赏校园场景图,丰富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2、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学法
3、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
提示
的理解。
4、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索,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
算方法。
学习
准备
课时



4课时
直尺、软尺等测量工具
唐艳
周长
审核 授课班级
学生


三年级数学上册
《 认识周长 》(一)导学设计
内容
教科书第85~87页的例1、例2、例3,以及
课堂活动。

课型 练习
班级

课时
学生
第1课时

主备 唐艳 审核

1.结合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重、难点)
学习
目标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
准备
准备杯子、较大盖子各一个,一张长方形纸片、一把尺子、一个软尺等,一片树叶。

观察情境,初步感知
1. 找一找:拿出数学书,你能找出它的边吗? 摸摸它。(把自己找到的边指给
导入
小组内同学看)
新课
(导)
2. 摸一摸:课桌面和三角尺的边线在哪儿?
3. 描一描:你会描出你的手形的边线吗?(在图画本上描一描)

实践操作,感知周长
1、学习例1,初步感知
围一围:指出桌布和树桩的边线。
读一读:桌布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布的周长,树桩面一周和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
2、学习例2,认识周长
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和三角尺的周长分别是哪部分。
想一想:(拿出自己准备的树叶)这片树叶的周长在哪里?
自主
合作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
(学)


3、学习例3,动手实践,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1)想一想:该怎样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呢? (独立想办法后小组交流。)


(2)试一试 :分组完成例3中的三个测量任务,并记录如下:


测量对象 测量方法

测量结果
长方形




纸 杯


杯 盖


树叶


交流
展示 各组展示自己测量的结果,交流自己测量的方法
(展)
87页课堂活动
巩固
自己动手,边围边用“我围的图形是…….它的周长是……”跟同组同学交流,
提升
(练)
同组同学用“你真棒!”“你做得很正确!”……等话鼓励同学。
量量:自己的腰围


学习

评价
(评)




















自 评

组 评



师 评


《 认识周长 》(二)导学设计
内容
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七中的1,2,3,4
课型 练习
班级

课时
学生
第2课时

主备 唐艳
学习
目标
审核
1
.通过操作、交流活动,进一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2.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交流,初步认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学习
准备
一支彩色笔

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
导入
新课
(导)
1.
(1)用彩色笔画一画,画完后,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
(2)展示自己所画的各图的边线。
自主
合作
(学)

(1)用小棒摆一摆,摆完后思考,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2)全班交流展示:我发现三个图形的周长 ,因为


(1)自己先测量,再独立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按整厘米数计算)
长方形:


三角形:
正方形:
(2)全班交流:用“我先……再……得出测量的结果是……”回答
4.(1)独立测量出作 业本封面的周长,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测量结果。(按整
厘米数计算)
先量长: 宽: 再算周长:
(2)同桌合作测量课桌的周长,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交 流时,指名回答测量结
果以及测量方法。
我们是先 ,
再 。
5.
(2)小组内交流想法得出结论:
(1)仔细观察,独立思考
我们组同学经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认为三个图形的周长 ,
因为 。
(3)小组推荐同学用进行全班交流。
交流
展示
(展)
巩固
提升
(练)
学习
评价
(评


小组交流展示今天所学收获。
作业:实践园地作业
自 评

组 评

师 评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导学设计
内容
教科书第92~93页例1、例2
主备 唐艳 审核
课型 练习
班级

课时
学生
第3课时

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理解长方形、
学习
目标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重点、难点)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每个学生都准备长9 cm和6 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10 cm,宽5 cm的长方
学习
准备
形纸板。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导入
新课 特征: 特征:
(导)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再用文字描述一下。
长方形的周长包括它的 ,正方形的
周长就是把它的 。
1.学习例1 (1)摆一摆。

(2)指一指。:同桌互相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自主
(3)独立思考,怎么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并写出你的计算式来。
合作
(学)

(4)小组交流后全班展示,并评选出最优算法
(5)议一议: 任何一个长方形都可以这样算吗?如果用一个含有文字的算式把这
种计算方法表示出来,如何表示:
(6)读一读,再记一记,看谁最先记住这个计算公式。
(7)说说: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信息?



(1)请写出算式:
9厘米

(2)小组交流后全班反馈
(3)议一议:能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那样写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吗?

(4)说说: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哪些信息?

交流
展示
(展)
交流展示上面的学习结果
巩固
作业:练习十八1、2题
提升
(练)
学习
评价
(评

自 评

组 评

师 评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二)导学设计
内容
教科书93页例3、例4。
主备 唐艳 审核
课型
班级


课时
学生
第3课时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学习
目标
的周长。
2.经历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的过
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
准备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说说:什么叫做周长?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导入
叫这个图
新课
(导)
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1)你能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此题任务吗?


自主
(2)交流后议议: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合作
时要注意什么?
(学)

(1)读题,找出信息和问题

(2)尝试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议议: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
展示
(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巩固
作业:练习十八3、4题
提升
(练)
学习
评价
(评

自 评

组 评

师 评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三)导学设计


内容
教科书95-96练习十八5-7题及思考题
主备 唐艳 审核
课型
班级


课时
学生
第3课时

1.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方
学习
目标
法。
3. 在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体验思维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中的神
奇与快乐!
学习
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方纸巾、一本美术书
复习旧知:1.小老鼠与小猫比赛,它们以 相同的速度围绕不同的草坪跑一圈,猜
猜,它们谁先回到起点,为什么?

2
4
3
导入

新课
(导)
2.要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 道什么?如果不直接告诉我们一个长方形的
长和宽,而是告诉你它的长与宽的和是12厘米,你能计算出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吗?


4. 说说:通过这个题的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一、拓展练习
1.两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自主

合作

(学)


2.一个长方形的一角被剪掉了一个正方形,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吗?
6
4
5 1
3.小组合作完成教材96页7题


4..小组合作完成教材96页动脑筋题




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收获?
展示
(展)
巩固
作业:练习十八5、6题
提升
(练)
学习
评价
(评

自 评

组 评

师 评

7月1日-莫言资料


关于春天的古诗-私人贷款


到不了-德育教育论文


两个字的情侣网名-谢太傅盘桓东山


愉快-梁静茹歌曲


十个月宝宝早教-再见我的新郎


大战长坂坡-新闻稿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