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故事名师优质资料

玛丽莲梦兔
584次浏览
2020年12月30日 14: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参数化-工程预算员考试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韩应选)



历史名人的10个成语故事
1、四面楚歌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róng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
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
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 、刘贾jiǎ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péng城(即
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 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gāi下(在
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 了。夜里听
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
了禁地 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
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 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 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
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pàn自刎w ěn而死。
释义: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
节 ,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周围
环境,而导致自己陷于孤立 窘迫的境地。在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
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为表现不好,就未免 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喽。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主要人物:项羽)
发音:pò fǔ chén zhōu
释义:一般用来比喻决心战斗到底,勇往直前,拼死 一战。表示下了极大的决心,
舍出一切,必欲达到目的的作法。
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复国后的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
南),被秦军包围。被项 梁、项羽叔侄等各路义军拥立的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
军,项羽为副将,让他们带领军队前去援救赵国。 但是,宋义把兵带到安阳就不
再前进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与 赵军
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秦军。而宋义则希望赵、秦两军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再发兵,
以坐收渔翁 之利。于是他严令军中不准轻举妄动。与此同时,宋义又宴请宾客,
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却忍饥挨饿 。项羽实在忍不下去,便杀死了宋义,将士
们马上拥戴项羽为上将军。之后,项羽立即派出两名将军,率 两万人马渡河解救
巨鹿。取得小胜后,项羽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在全军渡河之后,他采取了一
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船只凿沉,把煮饭的锅都打破,把营房都烧掉,只携带
三天的干粮,以此表示 决一死战的决心,不给士兵留一点儿退路。项羽领军到
达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九天激战,最 终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
3.班门弄斧的故事(主要人物:鲁班)
发 音: bān mén nòng fǔ
释 义: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
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故事: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
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
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 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
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 ”。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
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4.卧薪尝胆的故事(主要人物:越王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
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发音:wò xīn cháng dǎn
释 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 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
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 刻苦自励,
发奋图强。


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hé l ǚ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
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chāi率兵击败越国,越王 勾践被押yā送到吴国做
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cì hòu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 送回
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
强政励治并 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
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 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
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rù,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 在屋里挂了一只苦
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
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
机,灭亡吴国。
5.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人物:孙膑bìn )
发音:wéi wèi jiù zhào
故事: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
率 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
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 ,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
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 撤兵的战术。孙膑认为,要
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 派
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

6.三顾茅庐的故事(主要人物:刘备)
发音:sān gù máo lú
故事:
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 自己统一国家。官渡大战后,曹操打
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shù, 就谎称徐庶的
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
如 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
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 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
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 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


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 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
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有一次来到隆中。这次, 诸葛亮正好在
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
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并因诸葛亮不答应而哭,诸葛亮
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 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 那年诸葛亮才27岁。


7、完璧归赵的故事(主要人物:蔺lìn相如)
拼 音:wán bì guī zhào
释 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
还本人。
【近义词】物归原主【反义词】久假不归
【造句】我今天要去舞会,你的帽子借一下,明天一定完璧归赵。
故事:
战国时 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和氏
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 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
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 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
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
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
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
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 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
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 机智的人,就
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 璧”
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
个一个地看,然后 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
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 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
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 挺好,可是有


一点小瑕疵xiá cī,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 紧
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 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
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
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
姓还讲信义呐,何况 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
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 下面的人传看,却不
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
在 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
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 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
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 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
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
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jiǎ xīng xīng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
一共十五 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shuǎ鬼把戏,
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 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
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zhāijiè了五天,还在朝廷上 举行了隆重的
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
举行接受 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
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wú nài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
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 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
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 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
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 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
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恐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十分恼怒,可又 见蔺相如机
智勇敢,是位难得的人才,也没有为难他,便放他回到赵国去了。


8、图穷匕见的故事(主要人物:荆轲jīng kē)
拼 音: tú qióng bǐ xiàn
释 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
露了出来。
故事: < /p>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
太子丹 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 的最好人选。
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是从秦
国 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二是燕国 (今河北某县)的地图,表示燕国
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 这两样东西分别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
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此外,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 手,此人叫秦舞阳。临行时,
太子丹等身穿丧服,将荆轲送到易水边。
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 献两样他最需要的东西,非常高兴。在都城咸阳宫内隆
重接见。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 ,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
跟在后面。
秦舞阳在上台阶时,紧张得双手颤抖,脸色变白。 荆轲赶紧作了解释,并按
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
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
荆轲见匕首露 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但是,荆轲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剑自卫,却又一 时拔不出来。于是两
人绕着柱子转。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秦王顿时醒悟过来,
迅速拔出剑来,一 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后,将匕首投向秦王。结果未
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9、望梅止渴的故事(主要人物:曹操)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 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
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 曹操的军队已经
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
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
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 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
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 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
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
极目远眺tiào,想找 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jūn裂的土地一望


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 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
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 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
下去,不但会贻yí误战机,还会有不 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
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 机一动,脑子里
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
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
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
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 ,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
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释义: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
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 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10、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要人物:诸葛亮)
故事:
周瑜yú非常嫉jí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 ,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
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诸 葛亮向鲁肃借了20
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kǔn kǔn的干草 。周
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到第三天,天
还没亮,诸 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
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 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
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 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zhài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
又叫 士兵一起敲鼓呐喊nà hǎn。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
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 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
20条船。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 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
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 起来时,
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xiè完后共有十
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 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
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开心上网-皓月当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途的组词-会计从业考试试题


韩寒的青春-物流公司实习报告


房产中介培训-国家助学金申请书


忆恋拼图-圣诞节橱窗


工作座右铭大全-李玉刚水墨丹青


腌鸡蛋的做法-可爱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