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玛丽莲梦兔
510次浏览
2020年12月30日 15: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巴比公主-想象作文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邬昆)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教学反思
[导读]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生字词 语的书写相对较好,而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显得有
些不足。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 识地正确使用识字方法。但是,利用识字方法记生字仍然是难
点。还有个别学生的审题的能力和答题的习 惯不好
课堂教学研磨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 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
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 通过学习课文,孩子们了解了台
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 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
繁华而热闹。教材内容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从而激发了学 生爱祖国、爱家
乡的情感。
经过一个单元的多次研磨,我们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的每一位成 员都受益匪浅。反思本单元的
教学,有以下亮点: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古语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
化的行为。教 学中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
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 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
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 表情达意的技巧。
在《日月潭》教学中,借助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 象,让学生
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 代
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
读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教师设计了指名读、自
由放声 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
示范下,感悟日 月潭的秀丽风光。
《葡萄沟》一课的教学中着重抓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如:“五月有杏 子,七八月
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就
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 br>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
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通过朗读,感受葡萄沟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
乡之好客 ,从而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这篇课文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在人们欢迎 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
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课文的教学时,主 要引导学生通过
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齐读,还有表 演读,
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前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 /p>


过自己的理解读出个性。尤其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孩子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喷薄
而出。
《北京亮起来了》一课的教学,在初读识字时,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 行自我朗读,
在真正的课堂上这看似短短的几分钟集体自由朗读效果却是不容小瞧的。在不断的自我朗读 中,
学生慢慢走近文本进而让文字逐渐转化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显现于脑海中,为接下来的理解全文、< br>感悟体会作了较好的铺垫。
二、情景交融,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 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
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 口头表达能力。
如教学《日月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 然段以后
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 的
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
能力 。
《葡萄沟》一课的教学情景交融,用假想旅游的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葡萄沟,畅游葡萄沟,尽情欣赏葡萄沟的景色,领略新疆的风土人情,喜爱那里热情好客的
维吾 尔族老乡。
《难忘的泼水节》的课堂,教师创设情景,搭建一个一个的平台,让学生饶有兴致地进 行言
语实践。在教学第3自然段第2句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见过红地毯——今天,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欢的,认为最美、最香、最吉祥的凤凰花铺成鲜红的地毯,好像在说——”,
通 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进行想象说话。创设“给在座的老师介绍欢迎场面”的情境,引导学生
看板书练 习介绍,辅助学生言语实践,以达到积累、运用语言的目的。
《北京亮起来了》如在理解“金碧辉 煌”这个词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读了这个词,你有
什么感受?你眼前仿佛像看到了什么?”有的说 :“我觉得天安门城楼像金子做成的。”另一个学
生:“我觉得天安门城楼金光闪闪的。”独特的发言使 课堂也变得流光溢彩。课堂上,教师应鼓励
学生的求异思维,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的火花,才会尽情绽 放,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了
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重视合作,积累语言。
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
中,教师激发 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实践
运用。相信,学生的“ 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葡萄沟》整堂课教师从“好地方”这三个字为契 入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盛产水果、葡萄
干色鲜味甜、老乡三方面进行品读。抓住了“茂密”“五光十 色”“色鲜味甜”“热情好客”几个词进行


不断地品读玩味。在品析 “五光十色”与“ 五颜六色”这两个词区别时,通过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
并抓住“光”来理解,达到了品析词句的效果。
《难忘的泼水节》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
如“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如“笑容满面”;快乐的动
作,如“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了总理的可亲。第五自然段,周总理向人们
泼 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体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最后三个 自然段更是感情的升华。教师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细细品味
文中的语句,再联 系之前对总理的认识,学生在合作读文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挚的感情,
并积累了语言。
《北京亮起来了》的作者不光感叹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还把北京的灯光一一描
述,文中的好词佳句像华灯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教师出示了课文里面的长安街的插图,让
学生根据 图片找课文中一一对应的句子,让他们小组合作,在手、口、脑的结合中把这一幅图变
成一场小录像记录 到脑海中,让孩子能够想象画面背诵出来。学生读着课文,看着插图,把故宫
想象成一个风韵犹存的女子 ,穿着纱裙站在护城河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在此过程中,学生
不仅理解了词句,也领略到北京美丽 的夜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向往北京之情。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是反义词的训练,教师 鼓励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并
采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的方式,看每组里的两个字之间有什么 ,再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认清
字形,还提示学生若是去掉两字中间的破折号,会发现什么。这样一提,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两个
相反的字能构成词语“宽窄、穷富、贱贵、善恶……”并适当运用,通过运用也就 积累了语言。
四、查阅资料,培养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 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以供学生学习时自由
地查阅。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 知识面,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学习伙伴的话就有很大的指导性,如《日月潭》后面有 “我知道台湾还有美丽的阿里
山。”“我知道台湾还有?”《葡萄沟》后面有“我们家乡出产的水蜜桃也 很有名。”“让我们更多地
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语文园地三》里“我们家乡的板栗很有名,我要 写一写。”“这是我收
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你看,咱们的家乡变化多大呀!”通过学习伙伴的 提醒,让小朋
友可以及早地去了解和准备,来丰富课文内容,拓展课外知识。
《难忘的泼 水节》的教学,教师注重知识的搜集与积累,使知识、能力、情感达到融合。在
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自 己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查阅关于傣族的泼水节、周总理及其他少数民
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初步培养了学 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语文园地三》的教学,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语 言积累,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要利用现代媒体,拓展学习渠道 “利用广
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扩展语文学习渠道”,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拓展开放式的新天地。学生听
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就国内国际新闻、时事热点、科技知识等在班级的“新闻发布会”,“小
小辩论台”或“小灵通广播台”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资料,大胆交流,资源共享。


单元测试后反思:
但是,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 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
单元的精品课程研磨结束后,我们通过测试,对学生第三单元的 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细
致的检测。本次测试卷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覆盖了第 三单元的所有内容,有
拼音的考查、词语的理解、短文阅读和看图写话的专项检测,体现了夯实基础和培 养能力并重的
理念,具体表现为:重基础、重积累、重运用、重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测评 ,我们了解了学生对本单元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小组全体教
师的共同分析,了解了 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以及简单的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情况,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导 向作用。
一、试卷分析:
试题从拼音、字(会认字、会写字)、词语、句子、段等 五方面进行了考查。第一题考查听
写能力,学生完成情况较好。第二题考查拼音及会写的字,只有极个别 同学把“泼水”的“泼”字写
错。第三题考查补充词语,学生掌握较好,失分很少。第四题考查了多音字 组词的掌握情况,错
较多的是“盛”这个多音字,暴露了教学中对易错音的强调不够细致。第五题填空, 是综合题,是
对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测试,有补充句子中的词语、写反义词、填量词、了解民族、课文中 佳句
的积累以及夸家乡等,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失分原因是有部分孩子们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第六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考查理解能力,只有能读懂短文才能理解内容完
成题 目,给短文加题目是个难点。第七题看图写话,考查了看图理解和想象的能力,也考查了语
言的积累和综 合理解能力。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生字词语的书写相对较好,而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灵 活运用
显得有些不足。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正确使用识字方法。但是,利用识字方法< br>记生字仍然是难点。还有个别学生的审题的能力和答题的习惯不好。
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 状况,也反映了教学中的一些纰漏,如个别生字的读得多,写得少,
生字的书写指导不够扎实;学校早已 大力倡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多想办法加以实施,可是,
还有部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没有把阅读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教师对阅
读方法指导没有形成系统,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训 练。
二、改进措施:
1、课堂教学既要重知识技能传授,更注重方法的指导。避免 只讲知识,或片面理解。课堂
中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2、继续加强拼音教学,准确、牢固、熟练掌握拼音。
3、加强写字能力的培养,力求规范、正确。
4、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训练学生做题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6、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落实阅读训练,教给阅读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

7、增加阅读量,大量阅读拼音读物,在巩固拼音的同时增长见识,积累语言。
8、有针对性地进行写话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学生即将升入三年级这一过渡年级 的特殊时期,有针对性地将看图写话向作文训练过渡。
习作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要让学生能动 脑想,开口说,动笔写。
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势在必行。我们在努力地实 践中,摸索提高学
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思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以精品课程建 设为契机,
加大语文教学研究的力度,力争深入思考如何才能达到高效的课堂。我们会结合学生的情况, 通
过互相研讨促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的提高。

易背-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


传统年夜饭12道菜谱-情愿


美白化妆品-汪苏泷某人歌词


同桌的你指弹吉他谱-荔香公园


陈涉世家古今异义-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


沙漠之舟是什么动物-会计学毕业论文题目


专科有哪些专业-樊哙传


淘宝店铺转让-萨顶顶万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