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温柔似野鬼°
746次浏览
2020年12月30日 19: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杀手电影-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董学熹)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内容摘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 里斯曾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
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 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
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
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
读的学生来说, 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
乐趣相联系。本文通过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的培养及方
法的指导:一、注意读物的选择。二、讲述精彩片段。三、重方法 指导。四、丰
富情景,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我想,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同学们课外阅
读 的兴趣和实效必将大大地提高。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阅读误区 选择读物 阅读方法 精彩片段 读书氛围
正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贯 彻,强化课外阅读也已经提上了
议事日程。很多教师已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固然以课 内学习
为主,但光靠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宽小学生课外阅读,无疑
是当前小 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曾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 上读书,那
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
据 研究表明,人的4——6岁是神话传说期,对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空想世界所
出现的生命与生物的神话发 生兴趣;6——8岁是寓言故事期,对将人类生活的
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发生兴趣;8——10岁 是童话故事期,对以现实生活
为基础,经过想象构成的故事发生兴趣;10——13岁是传记及传奇故事 期,对
人类谋求生存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故事发生兴趣;13——15岁是文学起始期,
开始 对与情感发展有关系的如爱情故事发生兴趣。阅读是有年龄优势的,如果还
错过了与童话、古诗等经典阅 读的黄金期,以后是再也补不回来的。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教 师对“读什么”、
“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在课外阅
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而仍然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甚裨益。造成课外阅读这
种“高投入、低效益” 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症结所在,还是由于这
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 “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
从而制约了语文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把这种状况姑且称之为 “课外阅
读的误区”。
(一)、“偏食误区”
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 比较淡化其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
久而久之,必然因“偏食”而形成 “颇具个性”的读书 嗜趣。在小学阶段,学
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看语文作品,难免“情人眼里< br>出西施”。比如偏爱漫画的学生,就以漫画独尊,其他别无书读;热衷钻研童话
故事的学生,对科 学小品这类文章往往觉得不屑一顾;由于长期在接受“积累好
词好句”的教育影响下,部分学生就认为文 章不绮丽,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够味。
我们曾抽查过部分学生的读书笔记,发现了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 有些学生的读
书笔记摘抄的多是些古典诗词,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尽是些绮丽柔情的支言片
1 51 5


语,还有一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取的大多是些险僻的词句。学生如此进行课 外阅
读,仅在课堂测试里边,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一
些类似的反 映:写起记叙文来还比较顺手,写起议论文来却无所适从,如此等等。
以上情况显示,部分学生语 文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全面的,而制约这种能
力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因学生阅读“偏食”而 形成“误区”,有所偏
废,导致“受力不均”,终至无所“增益”。
(二)、“涉奇误区”
“涉奇猎异”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尤其是中年级学生,阅历浅,求知欲
旺盛,“涉奇心理”更加突出。具体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唯
奇是取”,余 者不顾。比如读长篇小说,一些学生一般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
纸杂志,总是对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感 兴趣。
我们还在学校附近的书店中进行过一次“热点图书”调查,发现各式各样的
《游戏 攻略》和漫画等书很抢手,而于语文学习有直接帮助的《散文》、《散文
百家》、《杂文》等杂志,学生 反而较冷淡。这一状况同样表明,相当一部分学
生的课外阅读只是一种盲目的涉奇猎异,自觉不自觉地忽 略了开阔眼界、丰富知
识这一目的,而被五花八门的奇闻异事所吸引。
(三)、“求速误区”
“求速”,是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找到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以
期“学以致用”、“现趸现卖”的一种表现。许多家长作文指导水平比较有限,
孩子一旦求助他 们有关作文问题,他们便引导孩子去模仿、抄袭现有的作文选。
但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为了提高作文水平 ,“小学生写作大全”一类的文章也读
了不少,可是写起作文来,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我们甚至发现,在 平时的作文训
练或考试中,有些学生竟将所谓的“范文”照搬或“移植”。这类情况显示,部
分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种“贪便求速”的心理,试图取那些“优秀作文”的
“现成之长”来填补自己的 “眼前之短”。于是就有一些学生竟像清朝的童生读
“八股文”一样,捧着《作文大全》之类的书籍如获 至宝,不管是与不是,硬是
横念倒背,朝夕揣摩,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古人说,欲 速
则不达。部分学生通过背几段“妙文佳句”,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同龄人”的
“佳作”上, 来模仿套用程式,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作文越写越别扭,越写
越空洞。
这些情况表 明,课外阅读“贪便求速”,势必导致囫囵吞枣,生吞活剥,
不但无益于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大大禁 锢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其
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甚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通 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要清除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
区”,应急需教师加强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读什么”、 “怎么读”这两个主
要问题,而“读什么”的问题是前提,只有先解决这个 前提,才便于解决“怎么
读”的问题。
一、精选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儿童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
适合各阶段学生 阅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选择读
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
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 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
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 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
2 52 5


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
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 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
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 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
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 可
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亲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
到最适合自身 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3.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 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
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 br>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
境。
学生从“不爱读书”到“喜欢读书”有一个过程。读书是一种智力活动,不
同于体力劳动。如果不调动阅 读者的内驱力,“强按着牛头喝水”是徒劳的。因
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
你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你不要他读,他也会找书来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
兴趣做法有很多。
二、聆听经典,燃起学生阅读热情之火。
为了使学生做 到“自愿自觉的想去阅读”,我采用吉姆•特利里斯读书给学
生听的办法,去燃起学生阅读的热情之火。
从上学期开始,我在每周的课外阅读上,抽5至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述篇
幅较短的各类型 的书目。每一次学生都听的津津有味。有一次,我向学生讲述了
《窗前的小豆豆》精彩片段。下课了,学 生们都到讲台上来翻书。第二天,很多
孩子买来了这本书,有的孩子跑到了图书馆去借阅,更有甚者直接 向我借阅。同
时,我也精心挑选了欣赏性文章,如在高年级可以向学生朱自清的《春》,峻青
的 《秋色赋》。为了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克服拖拉习性,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
《匆匆》。这样,爱读书的 “火苗”逐渐在孩子的心中燃起火来。他们经常把买
来的或借来的书拿给我看,我也借此机会和学生共同 讨论各类书籍的内容。现在,
本班大部分学生对各类课外读物有一定的了解与接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三、重方法指导,促进学生读书积极性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 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
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 收效也不
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
读了好 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
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 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
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 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
种需 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 文章后,教师可接着介绍他的名作品及有关奇
闻逸事,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知识兴趣,有可增加阅读量 ,加深学生对这位作
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如学习了《草船借剑》,我大力向学生推荐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利用课余写周记和班队课的机会,谈三国逸
事,于是,在这股“ 三国热”的影响下,许多女同学也看起了这部书。随着教材
题材的改变,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李白的《将进 酒》,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
3 53 5


《水调歌头》,白居易的《暮江吟》等。古代名诗名词。
春游仙岩时,我 请有兴趣的学生去阅读《绿》。之前,只有个别学生主动阅
读了这篇文章,在游玩时,他们便情不自禁地 背起了其中的词句,让其他学生好
不羡慕。回来后,居然有大部分学生去阅读了此文章,还自发性地去讨 论仙岩和
《绿》。
(二)、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 力,
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
通解一句之 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
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 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
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 学生精读,要求学生
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 读、不转移视线,
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
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
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 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
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 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
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 飞速发
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
择。
(四)、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
词、句、段乃至 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
写评语。
如在教学选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时,执教老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分步
引导学生学学写批注。
第一步:出示文本中的批注,引导学生进行认识;
第二步:把两份对同一句话进行评价的批注进行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批注的
写法是非常容易的。
第三步:自由对文本的句段进行批注。
第四步:在交流、评议中巩固对批注的写法。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
的词句、段落, 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
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 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
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 过程中,要学
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
感 受和疑点。
总之读书 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阅 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
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 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
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四、丰富情景,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一)设立班级“图书角”,
创设一种浓厚 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
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我在本班设 立了“图书角”,其中的图书都来源
4 54 5


于班里的每个学生,有 些是学生捐的,有些是学生定期更换借给班级的。下午放
学前,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 教室或带回家中阅读。有时我也
带领几个学生参观书城,温州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 乐趣从
而激发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二)设立阅读交流沙龙
不少课外阅读难见成效就在于学生一读了之,或各人埋头读书“不相往来”。
读书交流,是 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
须切磋相起明也。”(《礼》)。英国 肖大戏剧家肖伯纳这样说:“倘若你有一
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 和我仍然是各一
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相,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
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两段话都说明了读书必须切磋的道理。
读书交流实际也是对 课外阅读情况的了解与检查,应该不断进行。教师可根据各
年级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形式。如:举行故事 会、人物评论会、诗歌朗诵会、作
品评讲会等。要营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 析”,相
互推荐喜爱的读物,通过交流阅读,不仅能增长见识,也能促进友情。
课外阅 读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个性不同,教师的特长不同,
阅读读物、交流方式等等诸多的差异, 都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当然也不止几点,有待于大家共同探讨。
(三)重视阅读成果的反馈
为了保证学生的读书热情,我十分重视学生读完书后的成 果与收获。利用活
动课时间,我在期中举办小型的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交流会,利用“黑板报”,< br>“手抄报”等比赛介绍名作家,名作品及自己的读书方法。
在每学期将近期末时,要对学生 的课外阅读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
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上台给大家讲一则这学期读过的最有 意义的故事;给大
家读一篇读后感,或进行一次演讲,然后给学生评上等级,奖励那些态度认真,
博览群书的学生,封他们做“读书小博士”。
通过以上活动,不仅在班级营造出了一个课外阅读 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学生
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锻炼他们动脑,动口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
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 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 的阅读动机,使
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我想,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同学们课
外阅读的兴趣和自觉性必将大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课外阅读的策略实验研究》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育》
《谈谈小学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5 55 5

现代角斗士-5年级数学


美容养颜抗衰老-训诂学论文


星沙芙蓉国里-莫言的演讲


高尔基的故事-也许夜最适合哭


财源滚滚图片-等人


打苍蝇-建国大业电影观后感


真好-小学生爱国歌曲


鱿鱼圈的做法-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