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道家经典语录-赞扬老师的作文
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
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
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人才源自知识,而知
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书籍和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针对这些现状,
应该做好课外阅读工作。学生
的课外阅读,究竟该往何处去?对学生的
课外阅读,究竟该怎样引导?就语文教师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
,还是
要先回到语文教育的目的上来思考。在这里我想借用《中国教育报》记
者李建平先生的话
来说明,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仅应当培养学生
掌握和运用祖国文字语言的能力,还应当通过广泛的
阅读,培养学生的
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理。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教师,我们能
做的也
应做的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种心理倾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没有强烈持久的兴趣作依
托,阅读势必流于应付或猎奇。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须首先
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有了读书的兴趣,学生才会去读。
1、通过名人名言激发阅读兴趣
名人是学生学
习的榜样,名言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
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等格言就已深入人心。名人热爱读书的事例也举不胜举,比如匡凿壁借光 王融废寝忘食
毛泽东手不释卷,对于这些名人读书故
事,我们可以利用“每日言” “每周故事”向学生推荐。平时,
有意识
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鲁
迅、
大作家老舍、巴金、冰心等等来激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效增强阅读能力,才能
提高综合素质。
2、通过文学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作品。
在中
学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批中外名著,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很
好载体。图书馆可以
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内
容 历史地位
作者相关作品的文字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
烈欲望。
3、通过活动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学习路上的探索者,同时更渴望自己是一个
成功
者,这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针对学生这种心理,图书馆应创设各种
机会,搭建多种平台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经常举办读书心得征文
评选,选出佳作在校园橱窗中展示;开展手抄报比赛,
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爱好,收集素材,确定刊名,撰文画图,设计版图;组织学生参加故
事剧本表
演,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通过这
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去
想 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现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腾起不断努力的希望,
从而更加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加强课外阅读不仅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也要注意采取适当的阅读方
法。培根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则须咀嚼
消化。”因此要
根据不同的书,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常用的阅读方
法很多:
扩大法、默读、 朗读、跳读、审美欣赏法,辨证求证法等等。
在这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
2
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
用。如学习了《蚂蚁 的队伍》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与
蚂蚁有关的内容,有目的地阅读相关书籍。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那些自己感兴趣和有用的书,要反复地
读,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 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
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 后通
解一句之意,由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
是传统的三步精读 法。它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书报不发音 不辨读 不 转移视线。快
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
信息化处理 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
信息。
4、延展拓展法。这种方法 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向学
生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 荐相关
书目。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如: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
贾府》,然后让学 生看有关《红楼梦》的书籍;学习了《赤壁之战》让学
生看有关《三国演义》方面的书;学习了《三打白 骨精》让学生看《西
游记》。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提
高 自身的语文素养。
5、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
的词、 句、段乃至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
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 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
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 br>“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
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 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
3
共,思与读随。”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
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
受和疑点,做到“手
脑并用”阅读才将会边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使电子出版业飞速发展,全球
电子图书
的种类增加了许多,特别是光盘形式的电子出版物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
媒体在教育教学
领域显示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应该学会电脑来进行电子
出版物的课外阅读。它也代表着未来世纪的课外阅
读发展方向。教师要
经常找机会让学生在网络中寻找有益的电子出版物进行“充电”,补充他
们
的课外阅读量。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各级图书馆阅读,充分利
用图书馆的现代设备,学会查图书目
录,索引或图书提要。尤其是在今
天的信息化社会,网络阅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方式,也为学生的课
外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又一理想空间。
四、构建中学生课外阅读检查和评价的机制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直接目的是要获得良好的学习
效果。学生课外
阅读是否完成了计划,达到了目标,必须由检查来验证,当然课外阅读
效果的检
查,要有别于课内学习成绩的检查,因此,检查的方法应灵活
多样。
1、学生自查。学生统计
自己的读物,对照计划检查完成情况,翻阅
自己的笔记,检查自己读书的质量、收获;进行自我书面测试
,如用课
外阅读过知识来完成一篇小论文,看能否充分运用读物中的知识,观点。
2、学生互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
读经验,通过提问、 讨论
互看阅读笔记、名句竞赛等方式进行互查。这
样,既可以达到检查的目的,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进一步激发
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
3、教师检查。教
师检查具有相对的权威性。教师检查的方式也可以
是多样的。如可结合阅读教学检查,也可结合写作检查
,还可以通过与
学生的交流、查阅学生的学习笔记等方式加以检查。
4、活动检查。也就是通
过组织一些活动,如知识竞赛、作文竞赛、
阅读笔记展评、读书心得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
以达到检
查的目的。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
阅读的动机,使
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总之,加强课外阅读的意义很重大,它可以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耐心点拨,让学生走进读物,
达到获得智慧启迪、增长
知识、扩大阅历、丰富人生体验的目的。提倡
联想比较、质疑问难的好风气,使他们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
,积累一些
终生受益的知识,在不断提高阅读质量的同时,提升人生品味。让他们
在审美追求中
实现欣赏的满足,在愉悦消遣中唤起审美的心境,在期待
探究中自觉地去选择各种素材。同时让学生在心
灵深处对民族传统文化
中的精华实现理解、认同、追求积淀的过程中,促进他们正确认识社会
和
人生。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各方面的能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