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技巧

玛丽莲梦兔
903次浏览
2020年12月30日 23: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依葫芦画瓢-二月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班婕妤)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技巧

作者:柯小纯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7期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对研究和应用数学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一旦掌握将会终身受益。
数形结合思想是 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数学思想,本文联系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从理解
算理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 想,教学新知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数学练习题中挖掘数形结合思
想三方面浅谈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144-02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学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
义,使 数 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 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的思路,使问
题得到解决。小学阶 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孩子们,思维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理解抽象的内容
难度较大,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 利用数形结合,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
察分析问题,有助于孩子们理解数学知识, 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及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有效渗透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 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
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么能更好的掌 握计算方法?在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 、对比、分析、抽象、概括
的过程中看到数学知识蕴涵的思想。如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35-2和35-20
内容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这两题怎么计算?让学生说出算法,再根据学生的 回答分别写出支
形图,并写出想的过程,然后进一步追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激发学生思考,开拓 学生的
学习思维。最后进一步问:计算35-2,能不能先用十位上的3减2等于1,结果35-2等于 15
对吗?让学生思考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接下来让学生用
摆小棒验证,教师可充分利摆小棒,使学生明白:因为35中的3表示3个十,5表示5个1,
计数单 位不同,所以不能用十位上的3减2,可以用5个1减2个1等于3个1,它们的计数
单位都是1,再和 3个十合并起来等33。通过摆小棒有效地渗透数形结合,使问题简明直观。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弄清 编排的意图,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彰显了数学学习的价值,通过摆小棒这 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一些简单推
理的经验就可以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 这两题是把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这是教
材编排的意图,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不明白道理又怎么能 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
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正所谓“知其
然,知其所以然”。渗透数学思想,路漫漫兮,任重而道远,作为孩子们的导师,我们应 该充

office办公软件2007-校车安全


在家做什么赚钱-描写桂花的优美句子


生活随感-不是闹着玩的2


学车程序-秋景的诗句


班级座右铭-含雨的成语


电脑修理-公民道德建设月


如何预防流感-数星星


为什么要上大学-十里春风不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