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绝世美人儿
836次浏览
2020年12月30日 23: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调动申请报告

2020年12月30日发(作者:傅昭)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作者:刘剑平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1期

一、运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册,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知识的 求知欲较高,但对知识的整理、总结以及反思的能力较差,所
以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数学错题时,很多 学生都表现得不以为然,简单地认为就是将正确的
答案抄一遍,然后交给老师检查,有的学生甚至还表现 出不耐烦、反感的态度。所以小学数学
教师要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去抄写数学错题,首先要转变学生的抄题 态度,耐心地向学生讲解让
其整理错题的原因。其次要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数学错题册,便 于学生的复习和
巩固。对于学生作业、试卷上的错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按题型, 或按
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按顺序逐一抄写,并将归类整理出的不同题型画成思维导图,这样不仅
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易错题,并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整
理能力, 也给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册实际上是帮
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数学
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对数 学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思维导图突破教学难点,促进教学反思
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所以对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和一些思维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的理
解、掌握具有一定 的困难。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就很难让学
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概念 ,且容易把概念弄混淆,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思
维导图将学生难理解、易混淆的概念知 识点直观全面地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和
辨析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多边形”时,由于 本节课涉及的新图形较多,性质和特征存在一
定的异同点,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可以边画思维导图边讲解这些图
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中的数学概 念。思维导图的巧用,
能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反思。学生在做题时往往会感觉到知识的匮乏,但却不知道 自己在哪方
面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弱,而通过画思维导图,会让学生发现自己存在哪方面的知识欠缺,发现
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果师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能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度有所了解,还能
拉 进师生间的关系。
三、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
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课堂管理的人性化,保证
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明
确新课改的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不断
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思维导图是

如果没有如果-使劲的近义词是什么


海克斯科技战利品-学课件


我是特种兵片尾曲-新红楼梦主题曲


倒计时100天-李白的古诗


什么显卡好-秋雨潇潇的意思


qq空间个性网名-个人简历模本


中秋快乐-担心的成语


怎么默认浏览器-工作推荐信范文